清·吳歷:不將粉本為規(guī)矩,造化隨他筆底來!
整理編緝_《當代國畫》
文章來源_網絡
吳歷(1632年—1718年)清初書畫家,天主教傳教士。字漁山,號墨井道人、桃溪居士,江南常熟(今屬江蘇)人 。少時學詩于錢謙益,學畫于王鑒、王時敏??滴醵荒耆胩熘鹘?,繼至澳門進耶穌會,前后在嘉定、上海等處傳教三十年。
在吳歷早年的藝術探索中,他曾跟隨王鑒學畫,并同時成為王時敏的學生。這段時期,他的作品風格與王鑒極為相似,皴染工細,清潤秀麗,展現出對傳統(tǒng)繪畫技法的執(zhí)著追求。
然而,中年時期的吳歷開始注重吸取宋元諸家的精髓,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獨特的繪畫風格。他特別注重學習王蒙和吳鎮(zhèn)的繪畫技巧與理念,將二人的長處融入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
吳歷的作品在布局取景上表現得非常真實。無論是山川、水流還是人物的安置,吳歷都能恰到好處地安置,使整個畫面顯得生機勃勃,富有遠近感。
而在用筆上,吳歷展示出了沉著而謹嚴的態(tài)度。他善用重墨和積墨的技巧,巧妙地營造出山石的立體感。山石仿佛在畫面中凸顯出立體的質感,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吳歷的風格也可用渾樸和厚潤來形容。他的作品不張揚,卻給人一種質樸厚實的感受。他通過用墨、用色,將自然景物和人物描繪得純粹、樸素,充滿了情感和力量。
吳歷作品中展現出的布局取景真實具體,安置得宜且充滿遠近感;他的用筆沉穩(wěn)而謹嚴,善于運用重墨和積墨來表現山石的立體感;而他的風格渾樸厚潤,給人一種純粹而樸素的藝術感。欣賞他的作品,仿佛能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與力量。
吳歷是一位摹古而不拘囿古的畫家,他能夠巧妙地融匯諸家之長,創(chuàng)造出全新的藝術風格。不僅如此,他還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西方繪畫法,如布局和明暗處理等方面的技巧。正因為如此,吳歷的畫作在史傳中被贊頌為:“作畫每用西洋法,云氣綿渺凌云,迥異平時。”
吳歷的藝術作品令人震撼。他以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新思維,將古代的繪畫藝術與現代的西方繪畫法相結合。這種新穎的融合使得他的作品別具一格,散發(fā)出獨特的魅力。無論是畫面的構圖還是色彩的運用,吳歷都展現出了自己獨特的藝術觸覺。
吳歷的畫作給人一種驚艷的感覺。通過運用西方繪畫法,他在表現自然景物時能夠讓云氣綿渺如遠山之云般凌云而上,與傳統(tǒng)繪畫格格不入。這種完美結合不僅展現了吳歷的個人風采,同時也為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藝術體驗。
吳歷他不僅能夠繼承古人的畫風,更加以自己獨到的見解進行創(chuàng)新。他將傳統(tǒng)的繪畫元素與西方的繪畫法相結合,成功地打破了傳統(tǒng)束縛,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藝術風格。吳歷的作品中融入了更多的創(chuàng)新元素,給人一種全新的視覺享受。
吳歷他的畫作讓人驚嘆不已。通過巧妙運用繪畫技巧,吳歷的作品能夠凌云飛舞,展現出絕世之美。他以他獨特的創(chuàng)作風格打破了束縛傳統(tǒng)的桎梏,創(chuàng)造出了充滿活力和創(chuàng)意的作品,成為了藝術界的一顆璀璨之星。
人物在山水畫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們可以增加作品的情趣和生動感,給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吳歷的山水畫中,人物的描繪更是別具一格,與其說是融入了傳統(tǒng)的山水畫,不如說是通過創(chuàng)新,使山水與人物之間形成了獨特而緊密的聯系。
在吳歷的山水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他注重取法自然,但并非機械地復制自然景物,而是追求真實感和生動感。他曾說:“不將粉本為規(guī)矩,造化隨他筆底來?!边@句話反映了他的思想和創(chuàng)作理念。吳歷通過觀察大自然的景物,擬人化地賦予它們生命和情感,使得作品更加富有靈性和韻味。
與傳統(tǒng)的“四王”山水畫風格相比,吳歷的作品更加獨特。他不僅能夠畫出絢麗多彩的自然山水,還善于描繪人物形象。在他的畫中,人物形象生動活潑,栩栩如生,仿佛在畫布上躍然而出。這種與自然景物相結合的方式,使得吳歷的山水畫更加豐富多樣,更具個性和魅力。
吳歷的山水畫在人物描繪方面別具一格,他通過精細的線條和細膩的顏色表現,展現了人物的情感和內心世界。他善于捕捉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和表情,將其融入到山水背景之中,形成一種和諧而有趣的畫面效果。無論是江邊的漁夫、山谷中的牧羊人,還是田間勞作的農民,吳歷都能夠通過繪畫技巧,賦予他們生命力和形象感。
吳歷的山水畫帶給觀者一種獨特的視覺體驗,同時也激發(fā)了人們對自然和人物的思考與感悟。他的作品不僅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壯觀,更重要的是傳遞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之道。通過吳歷的山水畫,我們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的美麗和奧妙,感受到人與自然的緊密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