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使用最廣泛的字體,楷書有著悠久的歷史。鐘繇號稱“正書之祖”,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將楷書的風格由古拙樸茂轉(zhuǎn)變?yōu)殄厘倜?。與南朝相對應(yīng)的是北碑楷書,以平正剛健、骨力充盈著稱。唐代創(chuàng)造出楷書的全盛期,大名鼎鼎的“楷書四大家”,有三位都生活于這一朝代。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元、明、清都有一流的楷書大師,但唯獨兩宋這300多年很少有人以此著稱。事實上,宋朝也頂級的楷書宗師級人物,此人就是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南宋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生于鄱陽縣(今江西鄱陽)。 他的楷書水平可以說是南宋的“珠峰”,無人能出其右。姜夔小楷影響了元代早期書壇,趙孟頫小楷就是通過臨摹姜的作品啟蒙的,他還以學(xué)得像為榮,時人記載:“余見今翰林承旨趙公子昂于杭,于時愛堯章(姜夔)《書譜》,手之不釋。逾三十年,趙公小楷妙天下,是蓋脫其形似而師其神俊”。 這就是說趙孟頫學(xué)姜夔數(shù)十年,從最初學(xué)其形,到后來學(xué)其神,都不脫離姜夔風格。姜夔傳世小楷以《王大令楷書保母磚題跋卷》最為精妙,也被稱為《跋王大令保母帖》。此作共101行、3000余字,單字大小約1厘米。 細看此作,用筆典雅勁健,與“天下第一小楷”《靈飛經(jīng)》相比也絲毫不輸。姜夔對當時盛行的“尚意”書風進行反叛,主張正本清源、復(fù)興古法,繼承魏晉傳統(tǒng),并在作品中體現(xiàn)“風神”。 《跋王大令保母帖》取鐘繇、王獻之、褚遂良、張旭筆法,尖鋒切筆入紙,純以中鋒,筆畫提按頓挫分明,瘦勁清健,精致無比。在此作中,姜夔用筆主張筆正藏鋒,避免倒鋒,運筆起落有序,收筆時沉著凝練。此作撇輕捺重,轉(zhuǎn)折處圓轉(zhuǎn)自然、不露圭角。 《跋王大令保母帖》結(jié)字端莊雅正,略向右下方聚力,整體沉穩(wěn)莊重。字內(nèi)空間留白較多,四面開張但卻無散離感,揖讓、收放自如。姜夔的小楷用筆嚴謹,深諳法度,點畫、結(jié)字無絲毫敗筆和破綻,氣韻清朗淡雅。如果能把這件作品臨摹到位,小楷水平將極大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