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漸作北風呼——詠立冬古詩賞析(二)川 雪南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詩人范成大調(diào)任敷文閣待制、四川制置使,在四川三年。在任職四川的一個立冬日,他乘舟前往峨眉山 ,寫下了《立冬夜舟中作》這首著名的立冬詩: 人逐年華老,寒隨雨意增。 山頭望樵火,水底見漁燈。 浪影生千疊,沙痕沒幾稜。 峨眉欲還觀,須待到晨興。 這是宋代詩人范成大的一首立冬詩。 首聯(lián)“人逐年華老,寒隨雨意增”,寫立冬日行舟的心境。詩人感嘆道:人的一生不停地追逐夢想,不知不覺年華已經(jīng)老去。寒冷的江天,隨著初冬的降雨,而寒意倍增。 “人逐年華老”,言年過半百,卻依然要為公家事情奔波勞碌,時光也就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悄然流逝。立冬時節(jié),寒天因伴隨著雨天而更加顯得寒冷。一個“老”字,一個“寒”字,都道出了時光飛逝、年華難留的無奈與辛酸。 頷聯(lián)“山頭望樵火,水底見漁燈”,寫詩人在船上所見之漁樵生活。遠遠望去,峨眉山頭,生起了一個個樵火;山下水上,只見一只只漁船上,星星點點,點起了漁火。 無論是山頭的“樵火”,還是水上的“漁燈”,都溫暖了寒雨中舟上夜行的詩人。這些漁樵之燈火,正象征了漁樵的生活,簡單、自在、溫暖,更重要的是有一種“家”的感覺。詩人長年為官他鄉(xiāng),對于這種“家”的感覺,是充滿向往與期待的。這種“家”的感覺,遠比燈火本身來得更加溫暖人心。 頸聯(lián)“浪影生千疊,沙痕沒幾棱”,寫行舟所見之江岸風景。江上波浪如影,上下浮動,激起了千疊浪花;沙灘上的水痕,淹沒在后浪推前浪的浪花中。 這兩句是千古佳句。浪影千疊,沙痕沒棱,與題目“立冬夜舟中”相呼應(yīng)。也只有在立冬夜,在舟中,詩人才會看到如此神奇壯觀的景象。千疊浪影,一波一波,朝著沙痕,來回淹沒,頗有“長江后浪推前浪”之哲趣,這正好又與立冬節(jié)氣,正處于秋去冬來,季節(jié)更迭的特殊時間相應(yīng)景。 尾聯(lián)“峨眉欲還觀,須待到晨興”,寫此次舟行的目的。詩人說,想要去一睹四川峨眉山的風光,還是要耐心等到明天早晨、興趣盎然之際才好。 如果想要一睹峨眉山的風采,即便等到明天早晨,也是值得的。雖然行舟的目的地是峨眉山,但行舟還是不必著急,可以走得慢一點,走得從容一點。心態(tài)尤其重要,因為你要相信該到的地方自然會抵達,該見的人自然會見到,該來的季節(jié)也一定不會錯過。所以,行走人間,只要樹立好目標,剩下的就是朝著目標,堅定從容,有耐心,有信心,走好當下的每一步即可。 縱覽全詩,初讀是一首山水詩,再讀則是一首鄉(xiāng)愁詩,細讀則又是一首哲理詩。其寫江景,寫江情,皆是一絕,可謂立冬詩中的名篇佳作。 秋冬交替之際,野外漫步,看天高地廣,美景盡在心頭;聽水清涓涓,別有一番情趣。南宋詩僧文珦的《立冬日野外行吟》,描寫立冬時節(jié)的美麗風景,處處充滿詩意: 吟行不憚遙,風景盡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 飲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歸去須乘月,松門許夜敲?! ?/span> 這是南宋詩僧文珦的一首立冬行吟詩。 這首詩最絕妙之處在于其“真趣”,一語天然,萬古自新,詩中風景,栩栩如生,詩中真趣,躍然紙上,一切皆靜謐如畫,美不勝收。 首聯(lián)“吟行不憚遙,風景盡堪抄”,寫立冬的詩意。詩人邊旅行邊吟詩,心中該有多么愜意,不再懼怕山高水遙。立冬時節(jié)的風景,處處皆充滿詩意,自然呈現(xiàn)在眼前,令人心生歡喜。 “野外吟行”,本身就是一件很詩意的事情,尤其是在立冬這一日,更有特殊意義,喻示著詩人對于立冬節(jié)氣的偏愛與深情。一個“抄”字,不說“妙”,而風景妙處自顯,又與上句“吟行”相呼應(yīng)。只要走進大自然,詩意可謂俯拾即是,所謂“有逢即畫原非筆,所見皆詩本不言。” 頷聯(lián)“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寫立冬的天氣。天藍藍,水清清,水天一色,交相輝映,一派澄明景象;秋冬之際,陰陽之氣開始交替,陰氣漸起,而陽氣漸衰,天氣也越來越冷。 一個“清”字,道出了立冬時節(jié)的特征,天藍、水清、風清、山清,一切都清冽可愛,澄明碧透,讓人感覺清涼入骨,精神倍爽?!皻馐冀弧保鎸懗隽饲锒瑫r節(jié)的天氣變化,天氣一日涼寒過一日。 頸聯(lián)“飲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寫立冬的景色。飲水的彩虹,消失在白茫茫的大海之中;棲息的大雁,乘著夜色南飛,離開了低洼的水塘。 “飲虹消海曲”,何其神秘,何其浪漫,何其詩意?!八扪阆绿鳞辍保纹錅嘏纹鋵庫o,何其溫馨。只八字,就將立冬時節(jié),天上地下的景況,描寫得壯闊沉靜,美妙絕倫。 尾聯(lián)“歸去須乘月,松門許夜敲”,寫歸去之情趣。夜色降臨,即將歸去,需乘著皎潔的月光。山中的友人一定允許“我”半夜前來敲門探訪。 踏月而歸,卻又覺意猶未盡,于是腳步一轉(zhuǎn),就學起“雪夜訪戴”的雅趣來,直去松門訪友去了?!八砷T許夜敲”,頗得“僧敲月下門”之真趣,其筆法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 縱覽全詩,一幅冬夜行吟訪友圖躍然紙上,使人感受到立冬時節(jié)的靜謐與溫馨,寒涼與詩意,浪漫與溫情,是為立冬詩中意蘊俱佳的七律。 到了立冬節(jié)氣,北風呼嘯,天氣轉(zhuǎn)冷,大地一片蕭瑟。南宋詩人紫金霜的《立冬》,帶給我們的則是溫馨與暖意: 落水荷塘滿眼枯,西風漸作北風呼。 黃楊倔強尤一色,白樺優(yōu)柔以半疏。 門盡冷霜能醒骨,窗臨殘照好讀書。 擬約三九吟梅雪,還借自家小火爐?! ?/span> 立冬時節(jié),放眼看去,池塘水淺荷枯,西北風開始呼嘯。堅強的黃楊樹,挺立風中,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白樺樹只剩下了一半的葉子,似乎并不想脫落。盈門的白霜,寒氣襲人,讓人清醒,借著窗戶透進來的殘光,正好讀書。進而想到三九天,到那時便可約上好友,玩雪賞梅,吟詩作畫,并燃上一輪小火爐,那是多么的溫暖而美好啊。 這首詩給了我們一個不一樣的立冬日。冬日,萬物凋零,很多人都有一種莫名的悲傷之感,而詩人卻顯得那樣不同凡響,不去想不愉快的事情,外面是那樣的寒冷,他干脆就不出門,安安靜靜地坐在窗邊,在殘陽的映照下,寒冷讓人更加清醒,有利于讀書。 詩人進而想到,等到了三九天極寒之時,還可以約上三兩好友,作作詩,吟誦一下外面的大雪與梅花;實在是太冷,不妨將自己的小火爐點燃,好不愜意。冬天里的詩,只要有小火爐出現(xiàn),總有濃濃的溫馨與暖意。 立冬的前一天,天冷已凝霜,紅葉滿階頭。西風盡掃園林,只有菊花綻放。南宋詩人錢時的《立冬前一日霜對菊有感》,贊美了菊花凌寒綻放的堅貞品質(zhì): 昨夜清霜冷絮裯,紛紛紅葉滿階頭。 園林盡掃西風去,惟有黃花不負秋?! ?/span> 昨天夜里下了清霜,躲在被衾中都感到寒冷;早晨起來,門前臺階落滿了紅葉。 花園里的草木在寒冷的西北風中逐漸凋零;只有那金菊凌霜綻放,不負秋光。 菊花常被人贊美其隱逸之氣和傲霜風骨,錢時的這首詩側(cè)重贊美了菊花的堅貞之氣,是一次融入了自身情感體驗的個性化抒寫。 詩的前兩句描寫了立冬時天氣變冷的情景。立冬前一天夜降寒霜,天氣變冷,躲在被衾中都感到寒冷;滿樹的紅葉落了一地,一片蕭瑟景象。其中的“清霜”“冷絮”“紅葉”“階頭”,四個名詞一下子將西風的肅殺之氣勾勒出來,給人一種寒冷的蕭瑟感。既點明了寫作時間,也渲染了環(huán)境氣氛,為下文的菊花出場做好鋪墊。 后兩句描寫園內(nèi)菊花凌霜綻放的景象。西風刮過,園內(nèi)草木凋零,只有金黃的菊花依舊盛開,不負秋天。詩人采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將萬物凋零與菊花猶在進行了對比,寫出深秋時節(jié),萬物離秋而去,唯有菊花凌霜綻放,依然不離不棄裝點秋色,突出了菊花的堅貞之氣。表達了詩人對菊花經(jīng)霜依然盛開的贊美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