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發(fā)現(xiàn)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越是稀松平常的事,越難做到! 允許自己做個普通人,允許孩子做個普通人,在當下卻成為奢望! 國人從小的教育,是出人頭地,光宗耀祖,成功是人生的標配。無論資質(zhì)如何,孩子都被寄予厚望。 不僅是傳宗接代的工具,更是承載父母未完成夢想的工具人。 以及深入骨髓的傳統(tǒng)觀念,根植于潛意識中,自己都覺察不到。每到人生選擇時,就會浮出水面,擾亂自己的選擇。 社會和家庭的雙重標準,不允許孩子做自己,不允許他(她)成為平凡的人。無論家庭條件如何,都想接受精英教育。 重教輕育,一切以成績和分數(shù)為話語權(quán),是家庭和社會的悲哀! 壓抑孩子的天性,剝奪玩耍的權(quán)利,成為刷題和考試機器。最重要的人格和身心健康,卻被嚴重忽略。 于是,輕則厭學、休學,重則抑郁癥,自殘、自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焦慮的社會環(huán)境和家長,怎么可能培養(yǎng)一個自信、陽光,松弛感的孩子? 北京第一代雞娃王食欲,從一年級開始,就被各種興趣班填滿。周末比平時更忙,除吃飯睡覺,都在上課,還要寫完所有作業(yè)。 初二時,愛上寫作,偷偷寫了十幾萬字。媽媽發(fā)現(xiàn)后,明令禁止。此后,她就經(jīng)常頭疼,甚至對未來看不到一點希望。 即使以專業(yè)課第一考入北影,多年形成的“雞娃模式”,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經(jīng)常莫名落淚,性格敏感多疑。失眠是常態(tài),留學時,甚至想跳海自殺。 從不敢放松,一天沒學習,就有負罪感。即使交男友,也是匆忙分手,每次約會都掐著表,怕浪費時間。 母親對于自己雞娃的行為,非常后悔:如果再來一次,在女兒幫忙擇菜做飯時,教教她做飯的方法,而不是說,不要在這兒浪費時間。 如果再來一次,她想把童年的快樂還給孩子,帶她去游樂園,去旅行,讓她和朋友盡情玩游戲; 如果再來一次,她想無條件支持孩子感興趣的事,讓孩子去找尋自己的幸福...... 母親開始嘗試幫助女兒自我療愈,鼓勵她用一下午做蛋糕,重新?lián)炱鹣矚g的寫作。 讓人驚喜的是,女兒的狀態(tài)越來越松弛,還出版了自己的小說。 老子說過一句至理名言:“最不普通的事,就是做個普通人!” 一個成熟的人,允許自己成為普通人,也允許下一代做一個普通的人,這是觀念的轉(zhuǎn)變。 讓孩子盡量多玩,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通過游戲,學習和探索未知。滿足好奇心和探索欲,這是生命的原動力。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一個連玩都不會,連童年都沒有的孩子,是誰的悲哀?還有什么幸福感可言? 智慧的父母,尊重孩子的天性,因材施教,允許孩子成為如己所示,而非如父母所愿的人! 南懷瑾先生說:“不要以為拿什么大學文憑,有個博士學位就厲害了。你要曉得,教育的目的是成功做一個人?!?br> 雞娃不如雞自己!父母經(jīng)營好自己的生活,孩子也會活得有滋有味。 父母和孩子,各自安好,便是晴天! 【本體自在:終身成長者,關(guān)注自我成長,期待遇見更好的自己!歡迎關(guān)注@本體自在,一起踐行、成長!】 |
|
來自: 新用戶4220933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