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的朋友,想必對明教都不陌生,明教其實并非金庸虛構(gòu),它在中國歷史上其實真實存在,而且還有著深刻的影響。 自古以來,宗教信仰在人類社會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它不僅僅是對神秘力量的信仰,也是人類精神寄托的象征。 明教,其實就是摩尼教,它的歷史源遠流長,起源于遠在公元216年的波斯薩珊王朝。其創(chuàng)始人摩尼,出生于波斯的巴比倫北部,早年便被父親引入了一個名為厄勒克塞派的基督教派別中,他們的信仰與主流基督教截然不同,具有濃郁的諾斯替主義色彩。摩尼受到這個教派的深刻影響,并在年少時便聲稱得到了天使的啟示。 然而,摩尼的心中總覺得有所不足,直至24歲那年,他宣稱得到神的啟示,決定創(chuàng)立一個全新的宗教。帶著父親和少數(shù)信徒,他走遍了波斯北部和印度,傳播他的信仰,并得到了當時杜蘭國王的信仰支持。 摩尼的影響力不斷擴大,甚至得到了薩珊王朝國王沙普爾一世的兄弟和呼羅珊總督的支持,通過他們影響到了國王。摩尼將他的教義寫成《沙卜拉干》一書,獻給國王,得到了國王的極高贊譽和支持,從而得以在國內(nèi)傳播宗教信仰,甚至向西的羅馬和東方國家派遣傳教士。 得到波斯王的支持,摩尼教的影響迅速擴散到東西方,成為當時世界上一種重要的信仰體系。它將祆教、基督教、佛教和諾斯替主義的思想融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義。它的核心教義是二宗三際論,即世界由善與惡、光與暗的二元對立組成,并通過初際、中際和后際三個階段展開。 在西方,摩尼教在埃及、北非萌芽,迅速傳播到巴爾干、亞平寧、伊比利亞和高盧等地區(qū)。當時的基督教正努力在羅馬帝國取得合法地位,摩尼教成為了它的重要對手。甚至,偉大的拉丁教會思想家圣奧古斯丁,在信奉基督教前,曾是摩尼教的信徒。 隨著時光的推移,摩尼教在西方漸漸消失,然而它的教義卻在中世紀的基督教會異端中得以延續(xù)。在中東,雖然阿拉伯帝國的初期統(tǒng)治為摩尼教帶來了短暫的安寧,但隨著阿拔斯王朝的崛起,伊斯蘭教的推廣使得摩尼教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基本在中東消失。 然而,大約在唐代初期,摩尼教通過絲綢之路進入了中國。傳教士拂多誕將其傳入中土,因信徒將主神稱為“明尊”,故得名明教。 盡管在唐武宗的會昌滅佛時期遭受打擊,但明教卻借助于佛教凈土宗和民間信仰走入了民間,頑強生存并取得了發(fā)展。在宋代,明教在中國東南地區(qū)擁有大量信徒,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然而,明教的影響卻因方臘的暴動和元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受到了嚴重的打擊。有學(xué)者認為,明教與白蓮教合流,在元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甚至有人推測明朝的國號來源于明教。 但不管是否有關(guān),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在登基后,很快采納了李善長的建議,嚴禁明教和白蓮教,并將取締“左道邪術(shù)”寫入《明律》。自此,明教在中國被徹底禁止,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 明教的消失,不僅僅是政權(quán)更迭、宗教競爭的結(jié)果,更是中華文明深厚歷史底蘊和多元文化交融的見證。摩尼教的思想和儀式,通過白蓮教、羅教、八卦教等民間宗教得以傳播,成為了中國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的來看,明教在人類歷史上的存在,雖然經(jīng)歷了輝煌與衰敗,但它的影響仍然深遠。它的故事,是東西方文化交融、宗教信仰競爭和社會政治變革的生動注腳,讓我們得以窺見歷史的多維面貌,以及宗教在人類文明演進中的不可忽視的角色。 作者簡介 | 無風(fēng),95后女孩,想和你一起活得任性又自在。ID:wfqnwx |
|
來自: 無風(fēng)起念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