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小柴胡湯加小建中湯 小建中湯出自《傷寒論》,由白芍18克、桂枝9克、炙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棗4枚(擘)、飴糖30克組成,主治虛勞腹痛。小建中湯與小柴胡湯合用,適于肝胃不和、虛勞里急、腹部隱隱作痛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有明顯氣滯、寒凝者。有血虧之象者,可加入阿膠粉沖服。 14.小柴胡湯加良附丸 良附丸由高良姜、香附二味(各等份)組成,出自《良方集腋》,主治胃脘痛,氣滯者加倍香附,寒凝者加倍高良姜。小柴胡湯與之合用,對于肝郁氣滯、寒凝胃腑之肝胃不和,表現(xiàn)為脘腹疼痛,脅肋脹滿,喜溫喜按,或痛經(jīng)者,有疏肝和胃、散寒解郁之效。 15.小柴胡湯加三金湯 三金湯即郁金10克,金錢草10~30克,川楝子(金鈴子)10克。三金湯為中醫(yī)臨床家常用的清肝利膽止痛劑,加入小柴胡湯中,主要用于膽囊炎、膽結石等疾病。而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屬于虛寒證者,不宜用此組合方。 16.小柴胡湯加丹參飲 丹參飲(丹參30克,檀香5克,砂仁5克)出自陳修園《醫(yī)學三字經(jīng)》,主治心腹諸痛,即臨床上常見的心胃并痛者(或叫作胃心綜合征)。兩方合用,具有行氣解郁、化瘀止痛之效,常用于患有冠心病合并慢性胃炎或慢性膽囊炎者,表現(xiàn)為胸脘隱隱作痛,食欲不振,呃逆,心下痞滿。 17.小柴胡湯加消瘰丸 消瘰丸出自《醫(yī)學心悟》,由玄參、貝母、生牡蠣等量制成,具有軟堅散結、清火解毒之效。而瘰疬又多生于少陽經(jīng),故取小柴胡湯合消瘰丸,消散少陽之熱結,軟化少陽之痰核,若加夏枯草一味,清火散結作用更為突出。 18.小柴胡湯加三白散 三白散即白附子6克,白僵蠶10克,白芷10克。三白散具有搜絡風、通絡脈、止痙攣的功效。與小柴胡湯配伍,具有搜風通絡、和解營衛(wèi)、防止病邪深入的作用,用于面神經(jīng)麻痹初期,面肌痙攣或拘急,或如蟻行,時發(fā)時止,或時重時輕。 19.小柴胡湯加當歸芍藥散又叫作“柴歸湯” 當歸芍藥散由當歸9克、芍藥15克、茯苓6克、白術6克、澤瀉18克、川芎18克組成,具有和解營衛(wèi)、養(yǎng)血祛濕、清熱養(yǎng)顏的作用。主要用于女性圍絕經(jīng)期月經(jīng)量少,皮膚干燥,頭發(fā)脫落,面色黃褐,精神疲憊,性冷淡,或用于女性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橋本甲狀腺炎)等,可以說是女性圍絕經(jīng)期的保健方藥。 20.小柴胡湯加黃連溫膽湯,又叫柴胡溫膽湯。 黃連溫膽湯(黃連9克,半夏9克,陳皮9克,茯苓12克,生甘草9克,生姜6克,枳實9克)具有清熱和胃、降逆止嘔、除煩安神之效。小柴胡湯與之合用,可以使肝膽舒利、脾胃安和、神志安寧。用于肝膽不舒、濕熱內(nèi)擾之證,如慢性肝炎、慢性膽囊炎、慢性胃炎、圍絕經(jīng)期綜合征及抑郁癥,隨證加減,可以收到比較滿意的效果。 |
|
來自: 心其和順其然 > 《名醫(yī),合方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