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算法》。 ? 0 關于作者,關于本書 教育孩子,對于大多數(shù)家長來說,都是一件挺難的事情。當今社會,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志,已不僅僅是成績好、分數(shù)高了。很多家長都想知道:我們怎么做才能讓孩子現(xiàn)在成長好、學得好,將來過得更好? 孩子就像一棵樹,需要“陽光雨露、空氣水分、森林環(huán)境”所構成的整體生態(tài)體系?!冻砷L算法》這本書給你的,是高手家長必備的七把“金鑰匙”:興趣、行動、博學、成就、幸福、希望和共贏,為你提供一套模塊化、可視化、可操作的完整體系,幫你開啟孩子自主成長、決勝未來的七大關鍵能力。 本書作者喻穎正(老喻),是未來春藤教育科技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公眾號“孤獨大腦”的主理人,暢銷書《人生算法》的作者。他20歲在大學創(chuàng)業(yè),投身房地產行業(yè),35歲實現(xiàn)退休。其主理的微信公眾號“孤獨大腦”,被網(wǎng)友譽為“思想的盛宴與迷宮”。2017年,44歲的他創(chuàng)立了“未來春藤”家長學院,主張“家長有規(guī)劃,孩子有未來”,超過100萬中國家庭因此受益。 現(xiàn)在,就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用“七把金鑰匙”,去開啟孩子自主成長之路吧。 ? 1 興趣:激發(fā)孩子主動學習的內驅力 為了讓孩子能好好學習,很多家長甚至比孩子更努力,絞盡腦汁使用各種方法和策略,但大多數(shù)收效甚微。 其實,無論是成績、排名,還是升學,這些都是外驅力,如果使用這些來激勵或監(jiān)督孩子,作用其實并不大。要想使孩子具有終身學習的熱情,就必須激發(fā)他們內在的動力。 因此,高手家長的第一把金鑰匙就是:守護孩子的興趣,激發(fā)孩子持續(xù)成長的內驅力。 對于孩子來說,好奇心是天生的。它能讓孩子對事物不斷產生興趣,繼而在探索中感受到無與倫比的快樂。 然而,很多家長都沒能守護好孩子這份天生的好奇心??吹絼傎I回來的玩具被孩子拆得七零八落,你會不會把他批評一頓?下雨后,孩子專揀有水的地方走,你是不是會氣得把他揪到一邊? 孩子的好奇心常常被這些干預打擊得無影無蹤。其實對于家長來說,守護好孩子的好奇心比關心孩子的成績更重要。 要守護孩子的好奇心,我們可以試著把生活和學習的場景游戲化。比如:我們可以采用甜蜜提示,也可以使用獎勵機制等。 另外,我們還要對孩子的選擇多一分等待和包容,多給孩子一些選擇和努力的空間,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提供支持,讓孩子有機會去選擇世界。 尊重孩子的選擇,家長也許會面臨一個問題:萬一孩子只是一時興起,不能堅持到最后怎么辦?如果孩子的興趣出現(xiàn)了變化,又該如何選擇? 作者認為:從長期看,我們應該像蜜蜂追逐光源一樣勇往直前;從短期看,我們要像蒼蠅一樣做更多嘗試。 光源就像孩子的天賦所在或擅長領域,可以引導孩子建立領先優(yōu)勢,更容易從所做的事情中獲得快樂。 但是建立個人優(yōu)勢并不意味著一定能成功,大多數(shù)成功更像是蒼蠅經過無數(shù)次亂撞后偶然得到的。因此,我們還要學會多方面嘗試,剝去假“光環(huán)”,去掉偽“優(yōu)勢”,才能找到真正的“光源”。 除了當下的選擇,孩子還會面臨長遠的人生規(guī)劃和持續(xù)的堅持,這時我們要抓住以下關鍵兩點: 像雄鷹一樣看向遠方,向高手學習,做對的事情。 像蝸牛一樣專注當下,跟自己比較,堅持把事情做對。 ? 2 行動:學會在試錯中有效成長 很多父母都會發(fā)現(xiàn),孩子在寫作業(yè)時,最會偷懶,能少寫一個字就少寫一個字,這其實是孩子缺乏行動力的表現(xiàn)。 由于父母太害怕孩子犯錯、踩坑,不自覺地為他們做“安全隔離”或“替代保護”,于是孩子失去了犯錯的機會,同時也失去了行動的興趣,錯失了提升學習能力的好機會。 因此,家長要接受孩子犯錯。那么,如何保證孩子的試錯是有效的,能夠獲得正確的教訓和經驗呢?作者推薦了清晰、易操作的四步大法:找到問題——提出假設——讓孩子動手驗證——共同進行總結復盤,鼓勵孩子進行新的試錯探索。 當孩子自己動手嘗試和實踐,甚至碰壁后,才能從這些嘗試或挫折中得到經驗,不斷成長,從而獲得更加廣闊的成長空間。 幫助孩子有效成長,除了鼓勵孩子大膽試錯,我們還要培養(yǎng)孩子的成長型思維。來看一個實驗。 在一次拼圖測試中,孩子被隨機分為兩組。第一輪測試很簡單,大家都能完成。完成后,一組孩子被夸“聰明”,另一組孩子則被夸“努力”。第二輪測試中,“聰明”的孩子選擇了簡單的任務,而“努力”的孩子卻選擇了難度更大的任務。在接下來的實驗中,“努力”的孩子分數(shù)提升更快,“聰明”的孩子反而退步了。 這是因為,被夸“聰明”的孩子形成了固定型思維。這樣的孩子會過于重視結果,認為困難會讓自己顯得愚蠢,遇到困難時會不由自主地選擇逃避。 而被夸“努力”的孩子則形成了成長型思維。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在遇到挑戰(zhàn)時,會認為自己一定能克服困難,因而能力越來越強,并最終走向成功。 這個實驗的結果告訴我們,我們對待孩子的語言和態(tài)度,會對他們的一生產生很大的影響。作為父母,我們要重新審視自己的語言和態(tài)度,努力幫助孩子形成成長型思維。 要培養(yǎng)孩子的成長型思維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學會有技巧地夸孩子:要夸得具體,要夸孩子在思考和特定領域的細節(jié)表現(xiàn)。比如:“你能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你學會思考了。”“你今天寫字時很專注,字也寫得很漂亮。” ? 3 博學:跨界學習,樹立科學思維 馬斯克在談到通識教育和專業(yè)教育時說過:“我覺得對所有領域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是很重要的。即使要做專才,也至少要精通兩個領域,那樣就可以把兩個領域的知識相結合,這里面就蘊含大量的機會。” 由此可見,未來厲害的人,要有自己的優(yōu)勢和特長,同時還要擁有運用這些知識、快速學習其他知識的能力,從而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用跨界的知識網(wǎng)絡來進行創(chuàng)新。 孩子要想形成跨界學習知識的能力,需要在學習中經歷一個閉環(huán):選擇知識,吸收信息,舉一反三。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循環(huán)往復,孩子就會越來越聰明,學習效果也會越來越好。 為了幫助孩子形成跨界學習的能力,作者為我們準備了一份聰明父母的操作指南: 盡可能地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好的閱讀環(huán)境。一個可以自由讀書的環(huán)境,潛意識中就能讓孩子對知識和書本產生興趣。 學會選擇,盡可能給孩子提供更多跨學科的選擇。一是要在有限的投入內,選擇最好的。二是多提供一些科學和人文領域的不同選擇。一個知識淵博的人,一個能夠深度思考的人,是靠閱讀大量圖書培養(yǎng)出來的,并且沒有捷徑可走。 利用一些小工具、小游戲,鍛煉孩子舉一反三的思考力。作者推薦使用“思維導圖”等思維工具。“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孩子對所獲取的信息進行分析、歸納、整理,從而進行深度理解,提高思維能力。 除了跨界學習,要想成為高手,還需要讓孩子樹立科學思維,養(yǎng)成深度學習的能力,淺嘗輒止是無法成為高手的。 著名物理學家費曼成為“天才”的經歷值得我們借鑒。 費曼的父親經常和費曼進行關于“為什么背后的為什么”的問題的討論和思考,在尋找“為什么”的答案的過程中,激發(fā)了孩子的科學思維。 這樣的教育方式讓費曼懂得,事物的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樣去發(fā)現(xiàn)它們,找到它們發(fā)展的本質。 作者也由此獲得啟發(fā):教育的目的,從來不是讓孩子掌握足夠多的知識,而是培養(yǎng)孩子成為一個具有科學思維、能夠獨立思考的人。 那么,父母應該怎樣幫助孩子樹立科學思維呢? 指南一:經常跟孩子提“為什么”,把提問環(huán)節(jié)植入平時的對話中。這里作者介紹了哈佛大學教育學院提出的“零點計劃”中的“三步提問法”,分別是:“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你想知道什么?” 指南二:別急著去“教”,別急著給出正確答案,要深度追問。當孩子提出問題時,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大膽假設:“你是怎么想的?”“你認為這是為什么?”“你覺得應該怎么做?”…… 指南三:鼓勵孩子親自動手去尋找和驗證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有可能會出現(xiàn)錯誤,這時不要否定孩子,而要和孩子一起認真分析探討出錯的原因。 ? 4 成就:從學業(yè)成績到人生成果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父母要做的,是引導孩子多角度尋找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這就需要教會孩子獨立思考,自己推斷和解決各類突發(fā)性問題。孩子解決問題的經驗積累越多,收益越大,學業(yè)成績越好,人生的成果也越大。 作者曾經到一位朋友家拜訪,給朋友家的兩個女兒帶了一套樂高玩具。7歲的姐姐很想要3歲妹妹手里的樂高公主,于是她用自行車和最喜歡的小熊寶寶跟妹妹交換,但妹妹卻不肯把樂高公主給她。這時,朋友讓姐姐問問妹妹想怎么玩樂高公主。姐姐去問了,原來妹妹想要搭起來。姐姐連忙說要幫妹妹搭樂高公主的頭發(fā),讓妹妹自己搭裙子。妹妹很高興地同意了,姐妹倆開心地玩了起來。 在這個事例里,朋友沒有責備姐姐或是妹妹,而是耐心地提醒孩子,引導孩子換個思路去解決問題。 兒童發(fā)展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那些從小就學著自己解決問題的孩子,不僅更自信,做事的主動性也更強,而且思維更加開闊。 那么,怎樣引導和培養(yǎng)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呢?這里可以使用“ICPS”即“我能解決問題”方法,其核心點是:相信永遠都有其他的選擇和解決方案。它的具體操作分為以下四步: 第一步:明確問題重點——達成共同的目標,不要著急給孩子評價或指責。 第二步: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表達做這件事情時我的感受,傾聽孩子的感受。 第三步:找到更多解決辦法——孩子自己想出來的辦法,更容易去行動。 第四步:思考可能的后果——如果辦法不夠好,讓孩子繼續(xù)思考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如果有新的沖突要怎么解決。 在進行這四步時,家長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不要輕易對孩子說出評價性的語言。 引導孩子清晰地表述問題。 鼓勵孩子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 協(xié)助孩子一起解決最難的部分。 ? 5 幸福:愛是孩子最強大的生命力 在作者看來,孩子就像一粒小小的種子,而家庭教育則是孩子生命和成長的土壤。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庭需要給孩子這粒種子提供什么呢? 那就是愛、信任和引導,它能幫助孩子掌握主動成長、獲得幸福的能力。 也許有的家長會擔心:給孩子過度的愛,會不會就是溺愛?這樣會不會寵壞孩子?于是,在愛孩子的同時,這些父母會不斷對孩子提出各種感情交換條件。這些條件其實就是以愛的名義去威脅孩子,長此以往,會讓孩子失去最基本的自尊、自信和安全感。 作為父母,對孩子的愛本來就應該是無條件的,但這并不等于過度的愛,而是要完全接納孩子本來的樣子。 愛孩子,想讓孩子幸福地成長,我們需要掌握恰當?shù)姆绞脚c方法。 首先,愛是給孩子平等和尊重。我們要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尊重他們獨立的人格和思想。對孩子的事情不能包辦和代替,允許他們嘗試自己做決定。 其次,愛是能看到孩子內在的真實需要。父母最常說的一句話是:“我都是為你好。”這句看似愛孩子的話,其實是對孩子“愛的綁架”,限制了孩子的自我發(fā)展。這樣的父母只是根據(jù)自己的主觀意識去愛孩子,并沒有在意孩子內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從而讓孩子慢慢失去安全感,變得自卑、焦慮。 另外,愛孩子還要經常傾聽孩子的心聲,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當孩子遇到問題時,我們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感受,表達對他的理解和關心,還要善于與孩子共情,引導和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問孩子:“你覺得怎樣才能不那么擔心呢?”“你需要我?guī)湍阕鲂┦裁磫幔?/span>” 總之,我們要讓孩子相信自己是被愛的、值得愛的,也知道自己可以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這樣,他才會擁有足夠的安全感和自然成長的動力。 ? 6 希望:成為能“預見未來”的長期主義者 哈佛大學曾對一群出身、智力、學歷都差不多的年輕人做過一項調查,并在25年內一直追蹤和研究他們,結果發(fā)現(xiàn),他們的人生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27%的人沒有理想,生活缺乏目標,一直生活在社會底層。 60%的人目標比較模糊,一般生活在社會中下層。 10%的人有目標,并制訂了短期規(guī)劃,他們成了社會的中產階層。 3%的人有明確的目標,并制訂了清晰的長期規(guī)劃,他們成了頂尖的成功人士。 由此可見,目標和理想對于人生的意義是巨大的。 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有目標感的人往往都是長期主義者。他們可以集中精力做最重要的事,或者選好目標后能長期堅持。 而教育本身就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家長無法在短期內看到最終的結果。如果家長特別關注孩子考試分數(shù)的高低,過于執(zhí)著短、平、快的教育方式,就會將焦慮的情緒傳遞給孩子,引發(fā)孩子的不安和恐懼。 因此,家長要努力幫助孩子建立長期主義的人生觀。 首先,我們需要多向孩子傳遞積極的態(tài)度和觀念,并且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表現(xiàn)出這種態(tài)度。開心時,我們要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出愉悅的心情:“今天運氣真好!”“媽媽今天很開心!”不開心時,也不要抱怨:“這件事今天沒做成,但明天還有機會。”“下一次我們一定會成功的。” 其次,要教給孩子一個原則:你在這個世界所做的每件事情都很重要。當孩子做了正確的事情時,我們要及時肯定他的貢獻。即使孩子做了糟糕的事情,我們也要看到其中積極的一面。另外,我們還可以鼓勵孩子多參加一些志愿者活動,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 作者提醒我們,在培養(yǎng)孩子長期主義的同時,也要兼顧當下的活動。我們要引導孩子在對的時間,和對的人一起做對的事;要減少干擾項,鼓勵孩子專注初心和喜愛的事;提醒孩子在快速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同時,把重要的選擇和行動持續(xù)下去。 ? 7 共贏:擁有同理心,形成高情商領導力 作者的孩子在海外讀三四年級的時候,就開始上關于“領導力”的課程了。作者感到很好奇,翻了一下相關的教材,看到書上這樣寫:所謂“領導力”,就是幫助別人的能力。 作者認為,當今社會,能夠成就孩子的,并不是那些考過的高分或是讀過的好大學,而是孩子是否具有溝通能力、共贏思維和領導能力,能否與我們所在的世界實現(xiàn)共贏。 要想讓孩子形成高情商的領導力,首先要培養(yǎng)孩子的同理心。同理心,就是我們在精神上與他人實現(xiàn)連接和共振,設身處地理解他人情緒和需求,并做出恰當回應的能力。它能讓孩子學會體察他人的情緒和狀態(tài),獲得良好的人際關系。 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良好的親子溝通是培養(yǎng)孩子同理心最自然、最有效的方法。我們要耐心地聆聽孩子的想法,并用有技巧的溝通來引導孩子,幫助孩子換位思考。 另一個有效的方法則是角色扮演。它能幫助孩子親身體驗別人的處境和感受,以感同身受代替主觀臆測。 擁有了同理心,我們還要幫助孩子學會管理自己,提升自我領導力,繼而再提升領導他人的能力。 這里,作者分享了一個“五步階梯法”: 喚醒真實領導力,做“包容不完美”的家長。我們要忍住夸孩子“聰明”的沖動,遵守60分法則,家長和孩子都可以不完美,只要互相依賴和支持。 喚醒自控領導力,用以身作則贏得尊重。我們要讓孩子為自己的事負責,能夠承擔責任,以身作則。 喚醒空杯領導力,用精進一步帶來持久改變。讓孩子時刻保持空杯心態(tài),每天進步一點點,慢慢養(yǎng)成好習慣。 培養(yǎng)利他領導力,以自身行為帶動更多的人成為更好的自己。在孩子變得優(yōu)秀之后,還要鼓勵他積極地去幫助別人,讓別人在孩子的幫助下變得更加強大。 擁有積極領導力,用樂觀心態(tài)指引人。從小幫孩子培養(yǎng)積極的情緒,避免過度自責。守護好孩子真實的、正能量的一面,寬容孩子的失誤、錯誤,讓他擁有坦誠真實的一生。 ? 8 全文回顧 由于篇幅所限,我們只能簡單地向你介紹《成長算法》的大致內容?,F(xiàn)在,我們來回顧一下孩子成長過程中應該具備的七把“金鑰匙”。 興趣:激發(fā)孩子的好奇心本能,讓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興趣所在,從而持續(xù)保持對知識的渴望,進行自我驅動型學習。 行動:讓孩子在大膽試錯中自己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培養(yǎng)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博學:能夠進行知識遷移,形成跨界學習知識的能力,樹立科學思維。 成就:引導孩子多角度尋找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教會孩子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經驗越多,學業(yè)成就和人生的成果就越大 幸福:給孩子營造一個安全、健康成長的環(huán)境,讓孩子相信自己是被愛的、值得愛的,幫助孩子具備主動獲取幸福的能力。 希望:讓孩子成為長期主義者,堅持努力,不計較短期內的得失。 共贏:幫助孩子擁有同理心,形成高情商領導力,更好地引領他人。 在本書每個章節(jié)結束后,作者都為家長和孩子列出了相應能力培養(yǎng)的小故事、教育寶箱和小練習。 在本書結尾,他還貼心地準備了一套給家長和孩子的“微行動工具箱”,包括孩子能力培養(yǎng)計劃表、孩子應該擁有的科學思維清單、好習慣培養(yǎng)路線圖等等,非常實用。 喻穎正為家長提供了七把金鑰匙,以開啟孩子受益終身的七種關鍵能力。希望看到本書的家長都能夠勇敢地把鑰匙交到孩子手中,讓他們自己親手打開人生的寶藏。 ——本篇正文完—— →點此,360°了解三七讀書會← →《歡迎成為三七讀書會推廣大使,一邊讀書,一邊輕創(chuàng)業(yè)》← ? 延伸閱讀,老喻的成名作:《人生算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