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guī)》親子誦讀 文/賴月靜 《弟子規(guī)》是我們中國幾千年來家規(guī)的集大成者,講的是最基本的做人言行規(guī)范,是由清朝秀才李毓秀所作的一篇訓蒙文,清朝時,《弟子規(guī)》被朝廷高度重視。將其定為幼學必讀教材,并將其譽為“開蒙養(yǎng)正最上乘”的讀物。雖然僅僅一千多字,但也充分闡明了圣賢教育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體現(xiàn)了我們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高瞻遠矚,對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有著非凡重大的意義?!兜茏右?guī)》融讀經(jīng)與識字、為學與為人于一體,內(nèi)容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yīng)有的禮儀與規(guī)范,特別講究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結(jié)合,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培養(yǎng)敦厚善良的心性。 主持人:賴月靜 ? 一、鍛煉口才 提升語感和記憶力?!兜茏右?guī)》三字為一句,瑯朗上口,極富韻律和節(jié)奏,可鍛煉幼兒的語感,對幼兒的語言發(fā)展很有幫助。長期誦讀,幼兒會隨口就背誦下來,可以通過節(jié)奏刺激幼兒的大腦細胞,讓孩子的大腦細胞更加活躍和敏銳,記憶力和專注力也得到很好的鍛煉。古語云:“腹有詩書氣自華?!敝祆湟舱f過“讀書的目的之一就是讓人變化氣質(zhì)”,劉夢溪教授也說過“閱讀經(jīng)典文本可以改變?nèi)说臍赓|(zhì)”,受傳統(tǒng)文化資源熏陶得比較多的人和受熏陶比較少的人,其氣質(zhì)風度是截然不同的。《弟子規(guī)》是依據(jù)《論語》編寫的,學習過程中還會接觸到各類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如《論語》《三字經(jīng)》《千字文》《二十四孝故事》《德育故事》等相關(guān)內(nèi)容,其中蘊含了大量的風俗禮儀、人文智慧、成語典、倫理道德等中國文化精髓,孩子在讀誦時,不僅體驗到母語的優(yōu)美,同時又增長了見識,鍛煉口才。 ? 二、規(guī)范行為 讓我們知禮儀,懂敬孝?!兜茏右?guī)》雖然都是古文,但淺顯易懂,我們一邊背誦一邊對照自己的行為,哪些地方自己做得不好,該怎樣改正,可以在背誦中潛移默化地規(guī)范了自己的行為。禮儀是人生最好的交際,“人無禮而不立,事無禮而不成,國無禮則不寧。”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如果孩子有叛逆、好動、沉溺網(wǎng)絡(luò),不愿與人交往的表現(xiàn),那么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從學習《弟子規(guī)》的禮儀開始。學習《弟子規(guī)》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孩子的不良風氣,從日常生活中的禮儀系統(tǒng)教起,從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友愛他人做起。讓孩子從內(nèi)心真正認識到禮儀的好處,利人利己。 ? 三、凈化心靈 《弟子規(guī)》中的愛,從愛親人開始,進而愛國家、愛整個天下。當愛推己及人,當樸素的親人的情感發(fā)展為愛他人、愛國家、愛世界的情感時,愛的境界就得到了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也得到了升華。 通過誦讀《弟子規(guī)》),宣傳中華民族的孝道、仁愛、禮節(jié)、良善、感恩之美德,讓孩子感受到中華文化的無窮魅力,懂得了“誠信禮儀”對個人發(fā)展的重要性,用無聲的教育勝過大聲的斥責。從而自覺地從中學習做人的道理,懂得如何待人,如何交友,如何修身養(yǎng)性:從而在潛移默化中,使他們逐漸養(yǎng)成寬容待人,能以平常心來處理突發(fā)事件,減少因盲目沖動而造成的后果:使他們懂得孝順父母、感念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能勤于讀書,奮發(fā)向上,好學進取。在背誦中親近了經(jīng)典,凈化了心靈,涵養(yǎng)了大氣。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讓孩子們大聲地背誦《弟子規(guī)》吧,日日行,日日背,日日悟,日日成長! 《弟子規(guī)》在我們傳統(tǒng)文化中,是根,是基礎(chǔ),是敲門磚,在當代,《弟子規(guī)》不僅僅被用于幼兒教育,而且被運用到中學教育,甚至是大學教育和成人教育中,遠遠超出了最初的蒙學教育范圍。只有學好《弟子規(guī)》,才能拿到打開我們傳統(tǒng)文化大門的鑰匙,才能領(lǐng)悟我們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才能從此走向幸福的人生之路。不僅孩子要學,家長更要學,因為言教不如身教,只有我們家長自己學好了,做到了,孩子才能學得更好。 ? 1、學習《弟子規(guī)》可以促進家庭和諧、社會和諧。 對于學習《弟子規(guī)》可以促進家庭與社會和請這一點,可以說,即使沒有學過《弟子規(guī)》甚至不熟悉《弟子規(guī)》的人都會有這種共識?!兜茏右?guī)》的核心是孝悌忠信、仁愛和平,這里面教導我們要“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所以一個人如果能夠?qū)W習和落實《弟子規(guī)》,那么他的家庭自然首先會變得和睦、溫馨、和諧;這個家庭的人慢慢會影響到他們周圍的人,使得他們周圍的人知道禮義廉恥,懂得溫良恭儉讓,進一步影響更多的人。當社會多數(shù)人按《弟子規(guī)》的要求行事時,自然會實現(xiàn)社會和諧。 ? 2、學習《弟子規(guī)》可以促進身心和諧。 人由于追求和貪圖物質(zhì)享受,僅以物質(zhì)財富的多寡作為衡量人成功與否的標準,必然使得絕大多數(shù)人心靈備受煎熬,身心自然不和諧。即使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但相應(yīng)的欲望膨脹速度卻遠遠超過物質(zhì)的富足程度。特別是社會財富向少部分人手中高度集中,使得很多人產(chǎn)生極大的心理不平衡。所以,如果以物質(zhì)財富的多寡。作為對人成功與否的主要,甚至唯一評價標準的價值觀得不到修正,人永遠也得不到內(nèi)心的安寧。而真正接受了《弟子規(guī)》教育理念的人都知道“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自戚”,同時知道,“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勵”,所以他面對他人富足,他人晉升時,他不會嫉妒,更不會仇恨,反而還會由衷地為他人的成功感到高興,他會從自己身上找出自己不如人之處,所以他總能保持自己內(nèi)心的平衡,保持身心的健康,從而達到自己身心的和諧。 ? 3、學習《弟子規(guī)》可以促進人的事業(yè)成功。 首先,學習《弟子規(guī)》可以培養(yǎng)一個人好的德行,而一個德行好的人,自然能夠贏得他人的信賴。一個人事業(yè)成功的首要條件,便是包括同事、領(lǐng)導、生意伙伴等周圍人的信賴,領(lǐng)導的信賴可以使人得到施展才華的機會,生意伙伴的信賴可以換來具體任務(wù)的順利完成。其次,一個學習和落實《弟子規(guī)》的人,他知道“凡是人,皆須愛",他知道“兄道友,弟道恭”“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睹献印分v“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所以學習和落實《弟子規(guī)》的人自然會得到他人的愛護和尊敬,而一個被人愛戴和尊重的人的成功機會顯然要多于一個普通的人。再次,一個人如果把《弟子規(guī)》的教育落實到生活中,他處處為他人著想,時時謙恭禮讓,那么他自然可以交到更多的知心朋友,而我們都知道,“多個朋友多條路”,所以說,一個學習和落實《弟子規(guī)》的人,在生活中吃些小虧的確不可避免,但他一定是得大利益之人。 ? 4、學習《弟子規(guī)》可以使人懂得學以致用。 學習本身不是目的,“力行”才是學習的目的,只有力行一-實踐,所學的知識才是真知識:只有力行,才達到學習的目的。我們學習了其他知識也好,學習了《弟子規(guī)》也好,如果不力行,那么除了長浮華沒有任何意義。所以在實踐中我們還必須不斷的學習,用學來的真理和知識指導實踐和接受實踐的檢驗,然后在此基礎(chǔ)上進一步學習。這樣在學習、實踐、實踐、學習中反復磨礪,使我們的德行得以完善,使我們做事的能力得以提高。 綜上所述,學習《弟子規(guī)》不僅可以教我們成為一個有德行的人,而且能夠教我們成為一個有才能、有品格、有思想的人。 人生一世最難得的是有一個正確的生活目標,正確的行動方向,也就是良好的教育。教導兒童,啟蒙養(yǎng)正,實在是一件非常偉大的工作。因為這不僅關(guān)系到一個人的一生,而且關(guān)系到社會的穩(wěn)定與發(fā)展,國家的繁榮富強乃至整個人類的命運前途。 一真正賢明的父母和老師,應(yīng)該懂得在孩子幼小非常純潔的時候,給予最好的教育。如果一味地縱容,寵愛或任其發(fā)展,是在害他。所以我們要把握好這可塑性最強、記憶力最好的年齡段,給他圣賢的經(jīng)典,讓他在幼小的成長階段就培育出很多圣賢的智慧德能,那么,他未來的人生定會是幸福的人生,造福人民的人生。 ? 《弟子規(guī)》簡介 《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nèi)容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yīng)該恪守的守則規(guī)范。后經(jīng)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并改名為《弟子規(guī)》?!兜茏右?guī)》共有360句、1080個字,三字一句,兩句或四句連意,合轍押韻,朗朗上口;全篇先為"總敘",然后分為"入則孝、出則弟、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七個部分。 《總敘》 弟子規(guī) 圣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余力 則學文 入則孝 父母呼 應(yīng)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yè)無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茍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出則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 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后 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見能 路遇長 疾趨揖 長無言 退恭立 騎下馬 乘下車 過猶待 百步馀 長者立 幼勿坐 長者坐 命乃坐 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近必趨 退必遲 問起對 視勿移 事諸父 如事父 事諸兄 如事兄 謹 朝起早 夜眠遲 老易至 惜此時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輒凈手 冠必正 紐必結(jié) 襪與履 俱緊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亂頓 致污穢 衣貴潔 不貴華 上循分 下稱家 對飲食 勿揀擇 食適可 勿過則 年方少 勿飲酒 飲酒醉 最為丑 步從容 立端正 揖深圓 拜恭敬 勿踐閾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搖髀 緩揭簾 勿有聲 寬轉(zhuǎn)彎 勿觸棱 執(zhí)虛器 如執(zhí)盈 入虛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錯 勿畏難 勿輕略 斗鬧場 絕勿近 邪僻事 絕勿問 將入門 問孰存 將上堂 聲必揚 人問誰 對以名 吾與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須明求 倘不問 即為偷 借人物 及時還 后有急 借不難 信 凡出言 信為先 詐與妄 奚可焉 話說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語 穢污詞 市井氣 切戒之 見未真 勿輕言 知未的 勿輕傳 事非宜 勿輕諾 茍輕諾 進退錯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說長 此說短 不關(guān)己 莫閑管 見人善 即思齊 縱去遠 以漸躋 見人惡 即內(nèi)省 有則改 無加警 唯德學 唯才藝 不如人 當自礪 若衣服 若飲食 不如人 勿生戚 聞過怒 聞譽樂 損友來 益友卻 聞譽恐 聞過欣 直諒士 漸相親 無心非 名為錯 有心非 名為惡 過能改 歸于無 倘掩飾 增一辜 □審核:李魯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