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彧中: 【名詞釋義】 彧即文采,中即中間,肺為相傅之官,當有文采,此穴位深部為肺,故名彧中[yù zhōng]。 彧,繁華茂盛也,同郁。彧彧或郁郁,是茂盛文采貌。中,有方位之義。中,指胸中,又指情志。謂其功能寬胸理氣,使胸懷舒暢也。本穴平任脈之華蓋,且居“神藏”之上;神明內(nèi)藏,或乎其中矣,故名之。所治多為痰喘滿悶之癥,即如外邪病氣或于中也。別名:域中,或中。 【定位】俞府下一寸六分陷中,去胸中行各二寸,仰而取之。 標準定位:彧中穴在胸部,當?shù)?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 快速取穴:仰臥,自鎖骨下緣垂直向下推1個肋骨,就是第1肋間隙,由前正中線旁開3橫指處即是彧中穴。 【功效】寬胸理氣,止咳化痰。 1、彧中穴有開胸清熱、止咳化痰的作用。 2、彧中穴有寬胸理氣、止咳化痰之功,主治咳嗽,氣喘,痰壅,胸脅脹滿,不嗜食。 ![]()
![]()
![]()
【主治】主咳逆喘息不能食,胸脅支滿,涎出多唾。 1、彧中穴主治胸肺部等疾患:如咳嗽,氣喘,唾血,痰涎壅盛,呃逆,盜汗,胸脅支滿,乳癰,紫白癜風,咳嗽,胸脅脹滿,不嗜食,現(xiàn)代又多用彧中穴治療支氣管炎,胸膜炎,肋間神經(jīng)痛,胸痛,膈肌痙攣,食欲不振等。 2、彧中穴主治咳嗽、氣喘、胸脅脹滿、不嗜食。 3、彧中穴主治肺胸病:咳嗽,氣喘,胸脅脹滿。 4、彧中穴主治咳嗽,氣喘,胸痛,不嗜食等。 5、現(xiàn)代又多用彧中穴治療支氣管炎、胸膜炎、肋間神經(jīng)痛等。支氣管炎,肋間神經(jīng)痛,膈肌痙攣,胸膜炎,食欲不振。 【刺灸法】《銅人》針四分,灸五壯。《明堂》灸三壯。 刺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注意:彧中穴不宜深刺,以免刺傷肺。 灸法:可灸。艾炷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特效按摩】 生氣或疲累后,胸脅部有時會感到疼痛,而且不斷咳嗽,此時可以用拇指指腹點按彧中穴,有助于止痛、平咳、順氣。 【穴位配伍】 1、彧中穴配支溝、陽陵泉,有通三焦,清肝膽的作用,主治脅痛,肋間神經(jīng)痛。 2、彧中配尺澤、太淵、肺俞,治哮喘。 3、彧中配內(nèi)關(guān)、膻中、陽陵泉,治胸脅脹滿。 【相關(guān)論述】 1、《針灸甲乙經(jīng)》:咳逆上氣,涎出多唾,呼吸喘悸,坐臥不安,彧中主之。 2、《針灸大成》:主咳逆喘息不能食,胸脅支滿,涎出多唾。 3、《銅人腧穴針灸圖經(jīng)》:治胸脅支滿,咳逆喘不能食飲。 4、《類經(jīng)圖翼》:胸脅支滿,多唾,嘔吐不食。 5、《太平圣惠方》:胸脅支滿,咳逆,喘不能食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