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歷史 關于唐太宗李世民御駕東征: 李世民(599—649),祖籍隴西成紀,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二十三年,廟號太宗,葬于昭陵。是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戰(zhàn)略家、軍事家、詩人。 貞觀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以高句麗攝政弒主虐民為由,親率六軍,從洛陽北進,率兵攻打高句麗。征討前,李世民語重心長地對侍臣說:“遼東本中國之地,隋氏四次出師未能得,朕今東征,欲為中國報子弟之仇、高麗雪君父之恥耳。且方隅大定,惟此未平,故乃朕之未老,用士大夫余力以取之。朕自發(fā)洛陽,唯瞰肉飯,雖春蔬也不之進,懼其煩擾(百姓)也。”他一面召集侍臣和留守太子交待事項,堅定諸臣之心;一面看望生病士卒,并托付州縣治療。因此士民爭參征役。率軍出發(fā)后,李世民親佩弓矢,手結雨衣于鞍后。又沿途設置烽火臺,達于遼東城。并與太子約定,克遼東時,舉烽以聞。 這次征伐高句麗,攻克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后黃十城,遷徙遼、蓋、巖三州戶口入中國七萬人。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zhàn),斬首四萬余級。此戰(zhàn)雖重創(chuàng)高句麗,但是戰(zhàn)事曠日持久,耗費巨大,最終卻未能滅亡高句麗。因此,唐太宗認為這戰(zhàn)屬于戰(zhàn)敗了,痛心地說:“如果魏征還活著,肯定不會讓我進行這次遠征”。但這戰(zhàn)的意義還是比較重大的。這是自三國時期毋丘儉攻破高句麗屠王城以來上百年中國軍隊第一次真正戰(zhàn)勝高句麗人,收復了今天遼寧一帶很多南北朝時期被高句麗奪取的土地,為今后唐朝徹底征服朝鮮打下了基礎。 據新舊《唐書》記載,此次太宗御駕經過之地先后為: 進軍路線:洛陽——定州——幽州——平州——臨渝——遼澤——遼東——白巖——安市。 班師路線:安市——遼澤——營州——臨渝——幽州——定州——并州——長安。 因此,唐太宗御駕親征的沿路上留下許多傳說與典故,對后世研究唐朝文化,特別是軍事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佐證。 一個傳說 關于唐王射雁的典故: 上莊村,村名全稱上射雁莊,其村名來源于唐王東征時留下的歷史典故。 唐太宗李世民東征之時,大軍行至上射雁莊鄉(xiāng)地域,曾在此休整停歇。上射雁莊鄉(xiāng)所屬上射雁莊、下射雁莊、東曬甲營、南曬甲營、北曬甲營以及望都莊均與此相關。相傳,李世民率軍停駐此期間,曾于練兵之余,外出游獵,見此地風景清秀,時常騎射于山間田野。一日,見雁陣飛過,李世民立于沙丘之上,舉箭射之,分落兩只,眾將驚訝,紛紛表示這是出征的吉兆。射雁之所即為今天上射雁莊之地,拾雁之地就是今天的下射雁莊,原為下拾雁莊。也因此,上射雁莊成為鄉(xiāng)域內歷史文化的源頭。而三個曬甲營均帶有明顯的軍旅色彩,是唐軍洗曬盔甲戰(zhàn)袍的地方,與閆家店鄉(xiāng)洗甲河、扣莊鄉(xiāng)曬甲山一道成為有力佐證唐軍駐扎的歷史資料。 今人創(chuàng)作《雁棲園記》曾對此詳解:“昔時,此地傍燕山南麓,扼軒轅北關,水澤清潺,祥云環(huán)繞,鐘靈毓秀,廖如仙境。內有百獸閑居,鸞鳥爭鳴,外余去雁不舍,落淚依依。逢唐王東征,路此,見雁陣整日盤旋,舉箭射之,分落兩只。雁驚,遂遁去,留射雁典故與后世?!?/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