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三年(223年)五月,17歲的劉禪正式稱帝。因為劉備請諸葛亮和李嚴孤苦伶仃,劉禪雖然當(dāng)時被稱為皇帝,但也不用太操心國家大事,他最主要的是在后宮享受愜意的生活,這就給善于拍馬屁、阿諛奉承的太監(jiān)黃皓提供了大展拳腳的機會。由于劉禪非常忠誠和寬容,他和黃皓逐漸形成了一種特殊的關(guān)系。黃皓和黃皓之間的關(guān)系,甚至?xí)r不時都形影不離。 魅力劉禪,私下和陳志交朋友: 當(dāng)然,一開始,按照諸葛亮、蔣琬、費祎、董允等人的說法,黃皓對劉禪的忠告,也僅限于劉禪自己的愛好或者宮中的一些事情。 但后期,延禧九年(246年),董允病逝,陳儀接任侍從之職,開始與黃皓一里一外地合作,尋求蜀漢的中央集權(quán),給了黃皓干涉朝廷軍政的機會。延熙十四年(251年),尚書令陸儀逝世,陳知繼任尚書令(丞相),增設(shè)鎮(zhèn)軍大將軍。陳知雖然名義上還在大將姜維手下,但實際上,朝堂上的大權(quán)已經(jīng)完全掌握在陳知和黃皓手中,姜維鐸在外帶兵,在朝政事務(wù)上也沒有多少發(fā)言權(quán)。法院。不過陳知支持姜維的大部分軍事行動,這與黃皓不同,所以沒有出現(xiàn)大的失誤。 黃皓掌權(quán),大亂蜀漢: 景耀元年(258年),鎮(zhèn)軍大將陳植病逝。 多年來,黃皓因與陳志共同決定蜀漢軍國大事,權(quán)欲橫生,慫恿后主劉禪授官,被從黃門令晉升為中常侍郎和車都衛(wèi),開啟了他獨攬大權(quán)的時代。當(dāng)時,蜀漢中央的許多大臣都依附于黃皓。根據(jù)《晉書》的說法,有位名叫羅憲的大臣不愿意與黃皓交朋友。東太守。據(jù)《三國志·卷三十四·蜀書四·二主妃子傳第四》記載,劉禪的弟弟劉永看不慣黃皓的權(quán)勢,所以黃皓經(jīng)常向劉禪說劉勇的壞話,讓劉禪“有些冷落,不讓見”他十幾年了?!?/p> 景耀二年(259年),劉禪任命范建為尚書,命范建與董覺、諸葛瞻統(tǒng)領(lǐng)朝政,姜維則繼續(xù)帶兵外征。 無暇顧及朝廷事務(wù)。范建雖不像陳植那樣與黃皓為伍,但他與董玨、諸葛瞻并沒有打壓黃皓,勸誡劉禪錯誤,黃皓繼續(xù)插手蜀漢軍國大事。 為了威懾姜維,逼他留在外面: 姜維雖然常年帶兵在外扎營或征戰(zhàn),但對黃皓在朝堂上亂來也很不滿。后來,他認為黃皓的所作所為實在是太過分了,于是在景堯五年(262年),他特地請皇上劉禪下書,讓后來的主公劉禪處死亂世中的黃皓。當(dāng)時已經(jīng)大權(quán)在握朝政的劉禪不甘心殺了黃皓這個陪伴了他30多年,給他帶來無限幸福的近臣,所以他明確回復(fù)姜維“不同意””又解釋道:“昊趨向小臣耳,對董允咬牙切齒,我素來恨他,你何不介意? 說明黃皓就是這么一個小人物。董允過去常常恨他,我也常常恨他。將軍不要與他結(jié)識。為了安撫姜維,劉禪還特意吩咐黃皓向姜維賠罪求饒。 對于太后劉禪的治療結(jié)果,姜維很是無奈。他看黃皓這些年在朝中培養(yǎng)出不小的權(quán)勢,羽翼已豐,他怕自己留在朝中,隨時會被黃皓陷害,豈不是'那不是壞事嗎?于是姜維讓劉禪佐去塔中練兵,以免黃皓可能陷害他。姜維嚇得難得回成都留下來。 國破囚禁,結(jié)局空虛: 景耀六年(263年),魏國派鐘會、鄧艾攻蜀前夕,姜維得到消息,寫信給劉禪,提醒他魏國可能對蜀國出手,并建議:劉禪調(diào)兵固守,備敵。 太離譜了,這種事關(guān)國家安全的大事,劉禪先找黃皓商量,黃皓卻用鬼魅巫術(shù)迷惑劉禪,說是“鬼神”預(yù)言魏國敵兵會來不要攻打我蜀國,假裝姜維什么都沒說,告訴劉禪。劉禪聽信了黃皓的鬼話,根本沒有把姜維的正確意見當(dāng)回事,還真沒有將姜維的警告信息轉(zhuǎn)告朝中其他大臣。 當(dāng)鄧艾大軍天兵降臨之時,蜀國中央頓時慌了。諸葛瞻雖有御敵之勇,卻無力殺敵。 劉禪投降后,估計黃皓也可能幻想著向鄧艾討功勞,但鄧艾早就聽說了黃皓“奸詐陰險”的名聲,所以將他關(guān)押起來,打算待會兒殺了他。但是因為當(dāng)時鄧艾要處理的事情太多,他可能沒有時間去管黃皓被處決這種雞毛蒜皮的事情,所以黃皓趁機用重金賄賂了鄧艾身邊的人金錢以獲得避免死亡的命令。黃皓的具體結(jié)局在史書上并沒有記載,但是小說《三國演義》卻填寫了黃皓在司馬昭之命下被凌遲處死的結(jié)局。估計黃皓的結(jié)局不會好。就算司馬昭不殺他,只怕他也會死在成都叛軍或者蜀漢一些恨他的人手里。 ●劉禪為何會寵信宦官黃皓? 見解一: 劉備做事非常老道,他絕對不會把大好江山交給一個廢物來管,在劉備過世之后,蜀中大權(quán)盡數(shù)掌握在諸葛亮之手,就連什么時候北伐,什么時候為劉禪添妃子諸如這般的大、小事情,都由諸葛亮一人決定。 在諸葛亮在世期間,劉禪根本不敢亂來!后來諸葛亮北伐失利,自己病死戰(zhàn)場。后來,董允,蔣琬、費祎先后接管蜀中大權(quán),不過他們的命都不長,特別是在董允去世之后,劉禪便開始寵信宦官黃皓,而且是一發(fā)不可收拾!就連此時的大將軍姜維,進言除掉黃皓,因為姜維早就看破黃皓絕對會誤國!對于姜維的上書,劉禪僅僅說了數(shù)字,“他只不過是一個閹人”意思就是他就是一個太監(jiān)而已,不用太在乎他,他也根本翻不起什么浪,大概理解就是這樣! 公元263年,姜維率先發(fā)現(xiàn),曹魏軍馬出動,并且第一時間便將軍事急報送于蜀中劉禪,不過劉禪卻瞞著蜀中眾位大臣,如此大事!倘若是稍微有點常識的良將都知道要召集屬下眾將商量對策,不過劉禪這位皇帝倒是非常的牛!他直接與宦官黃皓私下看了就算是完事了,還聽信了黃皓之言!“曹魏不可能翻山越嶺來攻蜀中!”如此小兒之語,劉禪居然相信了!當(dāng)鄧艾偷渡陰平之時,劉禪覺得他的末日就來了,即使派遣了諸葛瞻救援,但仍然改變不了任何局面!最終選擇投降! 其實,蜀漢滅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與劉禪寵信宦官黃皓有關(guān),一個閹人,他身上究竟有什么優(yōu)點,值得劉禪對他如此寵信?其實原因很簡單,歸根到底還是諸葛亮在世之時對劉禪管理得太嚴格了,眾所周知諸葛亮在世期間,他在政治上嚴格執(zhí)行“廉政”當(dāng)然了,首先他自己也是做到了“清廉”在孔明死后,留給兒子的遺產(chǎn)便是成都的800株桑樹。 清廉固然是好,但是就連朝中劉禪選取妃子,當(dāng)然這事是董允負責(zé),董允認為劉禪妃子已經(jīng)有12人,已經(jīng)完全足矣!當(dāng)然諸葛亮對此事的看法也是一樣,因此劉禪始終沒有納妃,久而久之劉禪或許對諸葛亮也會產(chǎn)生些許意見!只是不敢當(dāng)面表達出來!至于寵信黃皓,劉禪完全把他當(dāng)作是“另外一個自己”自己敢想而不敢做的事,全部都由黃皓完成!至于劉禪寵信黃皓的根本原因,或許就是諸葛亮當(dāng)時太過于強勢,太過于霸道!這個原因非常尷尬… 見解二: 看這黃皓的史料記載,書生發(fā)現(xiàn)黃皓剛開始其實是沒有被劉禪重用的,或者說黃皓官太小,根本就入不了皇帝的眼。 黃皓是蜀漢皇宮的一個宦官,其生卒年不詳。劉禪17歲登基成為皇帝,直到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死后才算正式親政,此時劉禪已經(jīng)29歲了。而黃皓雖善于溜須拍馬,可是有一位侍中董允一直不喜歡黃皓,這位侍中在世時黃皓的官位才是個小小的黃門丞,而且一直到延熙九年(246年),侍中董允去世,換了位侍中陳祗和黃皓是表親,黃皓這才算開始慢慢往上爬并且可參與政事。 說到黃皓不得不說的是蜀漢的第二位守護神——姜維,字伯約,姜維可以說是死不瞑目呀,據(jù)說姜維收到蜀漢后主劉禪發(fā)來的命令,要其與蜀漢兵將投降,氣得姜維和蜀漢眾將士拔起刀劍揮砍石頭發(fā)泄心頭的憤怒。 而姜維與黃皓可以說是死敵,景耀五年(262年)姜維曾經(jīng)上表劉禪請求斬殺黃皓,而黃皓也想廢掉姜維進而培植右將軍閻宇??墒鞘駶h后主劉禪不準,黃皓也沒廢掉姜維,姜維也不敢回成都,就躲在沓中種麥。黃皓一個宦官怎么就有廢掉姜維的想法?他的這個想法是怎么產(chǎn)生的? 大家也都知道姜維是什么人,他可以說是諸葛亮北伐事業(yè)的繼承人,諸葛亮是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但姜維雖有小勝卻大敗了數(shù)次。很有意思的是在劉禪親政的前幾年,姜維雖然得到了重用也數(shù)次出征剿滅蜀地羌胡族叛亂,延熙六年(243年),姜維遷升為鎮(zhèn)西大將軍,領(lǐng)涼州刺史到了延熙十年(247年),姜維遷升為衛(wèi)將軍,與大將軍費祎共錄尚書事。 但是姜維看起來是步步高升,可是延熙十二年(249年),蜀漢朝廷使姜維假節(jié),姜維率軍出西平的時候,蜀軍不克而還,姜維自以為熟知西方風(fēng)俗,文武雙全,所以想拉攏羌、胡為蜀漢所用,這樣就可以控制隴西,每當(dāng)姜維想興兵前往,卻遭到費祎的節(jié)制,使姜維率領(lǐng)的軍隊不超過萬人。 更有意思的是延熙十六年(253年)春,費祎被刺殺身亡。夏,姜維率領(lǐng)數(shù)萬人出石營,圍攻南安,魏國雍州刺史陳泰率軍前來救援,陳泰行軍至洛門,姜維卻已因軍糧耗盡而退軍。姜維領(lǐng)軍征戰(zhàn)竟然軍糧不足,這是什么情況?費祎之死到底是誰干的? 反正費祎死后,姜維才算真正的順利繼續(xù)諸葛亮的北伐中原計劃,從延熙十六年(253年)到延熙十九年(256年)姜維從衛(wèi)將軍加督內(nèi)外軍事一直升到大將軍,這年姜維在段谷被魏將鄧艾擊敗,蜀軍傷亡慘重,姜維請求自貶為后將軍,但卻行大將軍事。 景耀元年(258年),姜維聽聞諸葛誕兵敗身死后,于是引兵回成都,劉禪恢復(fù)姜維大將軍的職位。而黃皓也就在姜維升遷的幾年,也獲得了蜀漢后主劉禪的賞識,黃皓開始參與朝政,也很有意思的是諸葛瞻、董厥這些蜀漢重臣竟然對黃皓視而不見,也沒有向后主劉禪諫言。 而蜀漢后主劉禪見到姜維上表要求斬殺黃皓時,劉禪不同意還說道:這黃皓不過是一小人,不用太在意,劉禪還命黃皓向姜維謝罪,可是姜維卻害怕起來,請求到沓中屯田,不敢回成都。 說到這,大家看明白沒?黃皓能肆無忌憚的干涉朝政為其撐腰的是誰?黃皓這位小人怎么就讓大將軍姜維害怕了?姜維害怕的到底是誰?黃皓的作用和費祎是不是很像?想清楚了這些問題,書生估計大家也就知道劉禪寵信宦官黃皓是為了誰? 劉禪說“此間樂不思蜀”司馬昭說劉禪是一個沒有心肝的人,在書生看來皇帝本就不應(yīng)該有情,而陳壽在《三國志》中對姜維的評價:“姜維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眾黷旅,明斷不周,終致隕斃。老子有云:'治大國者猶烹小鮮’況于區(qū)區(qū)蕞爾,而可屢擾乎哉?!笔菐в匈H低姜維的意思。 而南宋史學(xué)家胡三省評價姜維說:維之智固足以玩弄鐘會于股掌之上,迫于時、制于命,奈之何哉???姜維之心,始終為漢,千載之下,炳炳如丹,陳壽、孫盛之貶,非也。 蜀漢后主劉禪先是重用姜維北伐中原,后有寵信宦官黃皓遏制姜維北伐中原,真不知道劉禪是怎么想的?也無法評價劉禪,因為成王敗寇對于歷史來說,司馬昭說了算。 見解四: 諸葛瞻臨之死之前說了實話:在董允死中宦官黃皓成為中常侍,兼都尉,可以說是官高職大,朝中很多就依附了他,黃皓對大將軍姜維的北伐,始終是看不慣,長期與其較真兒,這確實也使姜維無比頭痛。不僅如此,黃皓還利用劉禪的信任,竟然在劉禪的耳邊說,劉禪之弟劉永的不是,最終使劉禪將其弟,調(diào)往了偏遠之地,被貶為太守,被貶原因僅僅是劉永對黃皓的做法比較厭惡。 劉禪為何要寵信宦官黃皓?諸葛瞻在與鄧艾決戰(zhàn)于綿竹之前,曾經(jīng)說過,“吾內(nèi)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何敢言返?”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說我雖然是諸葛亮的兒子,但,對于國內(nèi)我沒有能力除掉黃皓這個大國賊,對于外部呢,我又不能很好的對姜維北伐進行牽制,怎么還好意思返回到蜀漢呢,于是最終戰(zhàn)死于綿竹。 雖然諸葛瞻沒有點破,但從諸葛瞻這句話之中,其實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一些劉禪寵信黃皓的端倪,一個宦官能動搖國事,可見蜀漢后期朝廷的昏暗,劉禪的暗弱,同時也能看出劉禪在后期成為了一個十足的享受主義者,不聽忠言,卻專寵宦官,為什么呢?因為宦官都是比較聽話的,主子說什么就是什么,就跟現(xiàn)在的領(lǐng)導(dǎo)一樣,都喜歡這樣的,當(dāng)年諸葛亮又何曾不是這樣呢?明明劉備已經(jīng)講明,不要重用馬謖,而諸葛亮仍然重用,在蜀漢后期大將軍姜維,諸葛瞻,一個是諸葛亮的兒子同時也是自己的女婿,另一個是諸葛亮的傳人,而自己雖然是主子,但有些話還是不得不避諱,據(jù)《蜀書.劉禪傳》中可以看出,劉禪后期是不支持姜維北伐的,或許也是正因為如此,才導(dǎo)致黃皓專權(quán)。 ●蜀漢大將軍姜維為何殺不了一個小宦官黃皓? 看法一: 黃皓這個三國時期蜀漢禍國殃民的宦官,史載他“便辟佞慧,甚得劉禪喜愛”。蜀漢故丞相名臣董允在世時,恪守正直,他辦起事來一絲不茍,是個嚴苛強硬的監(jiān)督者。 他每每正顏厲色地匡諫劉禪,就連劉禪想多討幾個妃子,董允這個稱職的“皇家監(jiān)管機器”都直諫:“古代的帝王一般多的也就12個后妃而已,您已經(jīng)足夠了,不宜增加!”。對于黃皓,他是有過必責(zé),因此黃皓十分懼怕董允,始終不敢干政。 董允謝世后,接替他的侍中陳祗為人諂媚,接納黃皓,慢慢讓他逐漸得以干預(yù)朝政。特別是陳祗死后,黃皓從黃門令升為中常侍、奉車都尉,迷惑劉禪,操弄威柄,獨專國政,最后導(dǎo)致了蜀漢的覆滅。黃皓其人阿諛獻媚,非常受劉禪寵信。 寵幸到什么程度?后主的同胞兄弟魯王劉永因一向憎惡黃皓,黃皓取得劉禪的信任把持朝政后,在劉禪耳邊讒言離間劉永。于是后主漸漸疏遠劉永,以致劉永竟十多年不能朝見哥哥劉禪。當(dāng)時被譽為“蜀中子貢”的巴東太守羅憲,品性和能力都相當(dāng)優(yōu)秀,就是因為不肯趨附黃皓,就被他踢出朝廷走得遠遠的去戍邊,使大才不得重用。 于是賢人漸退,小人日進。蜀漢大臣要么依附、交好黃皓,要么隱退。大將軍姜維在侯和再敗于鄧艾后,蜀中對其頗有不滿,黃皓早已想將姜維拿下,一度想換上自己的親信——右將軍閻宇。 早已對黃皓肆無忌憚地擅攝朝政不滿的姜維得到秘報,勃然大怒,向后主劉禪上奏,直言要殺掉黃皓。 劉禪的回復(fù)耐人尋味:黃皓不過是一小人,不用太在意。并語含機鋒地反問:“過去董允對他切齒痛恨,我常常感到遺憾。您大人大量,又何必介意他呢?”劉禪命黃皓向姜維謝罪?;噬系恼{(diào)子雖低,但是隱含的壓力讓姜維膽寒:難道你比過去的董允丞相還有能力、更權(quán)威?他尚且能將就我給我留下這個幸臣,你想怎么樣呢? 姜維本非蜀人,中途因歸降而托身蜀國,加上連年征戰(zhàn),勞而無功,所以頗遭保守反戰(zhàn)派的非議。當(dāng)時蜀國后主劉禪無能,諸葛亮之子諸葛瞻、董厥和樊建等掌權(quán),姜維常年征伐在外,宦官黃皓是天子近臣,整日陪侍左右,隨時可以進獻讒言。黃皓想尋機廢掉姜維,扶持親信閻宇掌管軍事大權(quán)。 更糟糕的是當(dāng)時蜀漢執(zhí)掌中樞的諸葛瞻、董厥等人本來一向也對姜維征戰(zhàn)不休頗有微詞。很多人看到的是姜維與宦官黃皓斗法,其實在蜀漢朝廷中,反對姜維的不僅僅是黃皓,更權(quán)威的人物是諸葛瞻、董厥等。 公元262年,姜維北伐敗歸,領(lǐng)政的諸葛瞻、董厥等人認為姜維好戰(zhàn)無功,致使國疲民弊,一度密謀上表給劉禪,要求讓姜維擔(dān)任益州刺史,實際是要剝奪他的兵權(quán)。所以黃皓順勢謀劃以自己的親信右將軍閻宇取代姜維領(lǐng)兵,在這件事情上,如果黃皓不是得到支持和慫恿來貫徹諸葛瞻、董厥的意圖的話,至少是得到他們的默許。 姜維由此看出黃皓在朝中枝連葉附,對此感到非常害怕。他和黃皓的斗爭不僅僅是正義和邪惡之爭,背后還有夾雜著北伐派和保守派的斗爭,或許還有老根底人馬和中道歸降派(比如姜維)的矛盾…… 再說黃皓作為皇帝的最親信的助理兼秘書,黃皓的意思多大程度上代表劉禪的意見?姜維就是有天大本事,也不敢擅殺黃皓,那不等于造反嗎!打狗畢竟還是要看主人! 自劉備死后,劉禪就成為蜀國的第二代皇帝,可偏偏遇上強勢的丞相諸葛亮。他雖名為皇帝,實際上等同于傀儡,朝中大小事務(wù)皆取決于諸葛亮,劉禪能不窩心嗎!諸葛亮之后的蔣琬、費祎等雖說威望和嚴厲不及“相父”諸葛亮,但也是盯得緊緊的,再說還有那個怒目金剛董允! 那時,只有小宦官黃皓是他最貼心人,好不容易熬到那些人都掛了,終于等到自己真正執(zhí)掌乾坤的這一天。對于和自己共患難的黃皓,自然不能虧待,自然要委以重任。 姜維雖然官拜大將軍,錄尚書事,從官階上看也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但是他基本上一直都在邊境負責(zé)對魏作戰(zhàn),并不像東漢時期的大將軍那樣是最高執(zhí)政者,他的這個大將軍,不是總理,而更接近于國防部長。 而黃皓就不一樣了,他是天子近臣,最信任的大太監(jiān)之一,豈是姜維一個武將說殺就殺的?如果姜維帶著人進宮要殺黃皓,怕不是馬上就被扣了個犯上作亂的帽子,自己就先被弄死了? 所有這些,使姜維意識到他已經(jīng)陷入一張矛盾、意見、利益、權(quán)力角逐的大網(wǎng)中!這不是他有精力、能力和時間來破解的。鑒于朝中大臣多依附于黃皓,姜維深感久后自己恐怕在朝中遲早會遭到暗算,三十六計走為上策。于是在秘書郎郤正的指點下,姜維上奏請求到沓中屯田,遠離成都。 黃皓這么為所欲為,史學(xué)家陳壽說了一句話“咸共將護,無能匡矯?!?,實際上是批評當(dāng)時統(tǒng)攝國事的諸葛瞻等不能據(jù)理直言匡諫后主,而任由黃皓等閹人攬權(quán)生事而不加以制約。所以正氣不彰,邪氣彌漫。整個蜀漢朝廷已是烏煙瘴氣,混亂不堪。事實上,這個觀點某種程度上得到了諸葛瞻本人的印證,他戰(zhàn)死前的悲鳴“吾內(nèi)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何面而反?”就揭示了這種狀況。 作為大將軍的姜維帶重兵在外,別人不敢輕舉妄動,或可幸免于難。這實際上是名為屯田,實為避禍,這就為蜀國以后的滅亡埋下伏筆。 說法二: 蜀漢景耀元年,姜維從隴右前線返回成都,劉禪恢復(fù)了他的大將軍職位(兩年前,姜維因段谷戰(zhàn)敗被貶為后將軍)。 姜維又是滿血復(fù)活了!激動之下,他做出了一件讓他足以后悔一生的事情: 上書劉禪,要求處置黃皓!“維惡黃皓恣擅,啟后主欲殺之?!保ā度A陽國志》) 01打狗還得看主人 與其說姜維犯了左傾幼稚病,不如說他缺少政治智慧! 劉禪當(dāng)然認為姜維最終目的是想要政治權(quán)力。 但對于受夠了窩囊氣的劉禪來說,好不容易償?shù)搅苏莆諜?quán)力的甜頭,如何愿意輕易交出來! 在皇帝眼中,太監(jiān)黃皓只不過是自己身邊的狗而已! 欲話說,打狗還得看主人! 于是劉禪冷冷的回答:"皓趨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齒,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 要說劉禪還真是個實在人,好像生怕姜維聽不懂似的,非得把話說得這么直白,還帶著如此強烈的情緒! 說黃皓只是個跑腿帶信的人也倒罷了! 重點是劉禪提及了董允! 要知道,董允在擔(dān)任侍中和尚書令時,把這主仆二人欺負慘了!不僅多次不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里,更是三天兩頭罵黃皓、簡直像罵龜孫子一樣! 董允之所以如此膽氣豪,還不是因為背后站著掌握朝政大權(quán)的諸葛丞相! 此時,劉禪對姜維的話外音就是:我好不容易才過上兩天舒心日子,你姜維可千萬別學(xué)董允了哈,更莫幻想當(dāng)諸葛丞相! 劉禪早已不是那個丞相面前唯唯諾諾的小皇帝,此時的他也只是比姜維小四歲的五旬老漢了!姜維感到后背有點發(fā)涼! “維見皓枝附葉連,懼于失言,遜辭而出。后主敕皓詣維陳謝?!?/p> 要說姜維還算識時務(wù),知進退。但劉禪命令黃皓到姜維那里謝罪,還是把姜維驚著了! 02低頭認輸 這一番交鋒讓姜維打了退堂鼓,也徹底暴露了姜維的政治才能,只能說諸葛亮當(dāng)初真是太高看姜維了! “亮與留府長史張裔、參軍蔣琬書曰:'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姜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漢室,而才兼于人,畢教軍事,當(dāng)遣詣宮,覲見主上。" 他若果真思慮精密,也不至于犯下如此低級的政治錯誤了罷! 如果他才兼于人,在政治上那怕學(xué)到諸葛亮的百分之一,也不至于臨陣直面對手才發(fā)現(xiàn)受制于閹人而怯于應(yīng)戰(zhàn)! 03少壯派 事情走向奇皅的反方向:”維說皓求沓中種麥,以避內(nèi)逼耳?!?/p> 事后要求黃皓放過自己,這哪里看得出膽義來,誰又在逼身為大將軍的他呢? 如果只是劉禪,姜維應(yīng)該還可以想想辦法。 但事實上,在成都,姜維自身孤立無援,更因其軍事上連年征戰(zhàn)、少有建樹,導(dǎo)致政府當(dāng)權(quán)派中其反對者眾多,想要取其大將軍之位而代之的更不乏其人! 實力最強的仍然是諸葛家族的人! 當(dāng)此時,原丞相府長史輔國大將軍董厥當(dāng)權(quán),真正的實權(quán)人物則是劉禪的女婿--駙馬都尉諸葛瞻(諸葛亮之子)! 這些人為了爭取更多政治利益,都與黃皓枝附葉連!哪個姜維都惹不起、搬不動!這或許是姜維不敢妄動的真正原因吧! 按理說,姜維也算丞相府的舊人,曾與諸葛亮情同父子。但諸葛瞻此時也已經(jīng)三十二歲,官拜尚書仆射、軍師將軍,心中怕是也盼著年近六十的姜維趕緊退休讓位呢! 當(dāng)然在諸葛瞻眼中,黃皓也只是個可以利用的工具人而已! 在最后一戰(zhàn)--綿竹之戰(zhàn)中,諸葛瞻父子雙雙殉國,而其子諸葛尚赴死敵陣時說出了心里話:“父子荷國重恩,不早斬黃皓,以致傾敗,用生何為!“ 諸葛尚語含悔恨,終有遺憾!表明黃皓一直在諸葛父子的清除計劃中,只是沒來得及實施罷了。 或者他們也曾像姜維那樣臨陣退縮了,畢竟黃皓身邊還有執(zhí)掌兵權(quán)的右大將軍閻宇! 04難樹聲威 盡管有諸葛亮的強力推薦以及自身的軍事才干加持,姜維得以曹魏降將的身份接掌軍事,但政治上的考量則復(fù)雜太多,事實上諸葛亮遺命明確的政治繼承人只有蔣琬和費祎! 諸葛亮死后,蜀漢不再設(shè)丞相一職,相權(quán)除了被劉禪大部分收回外,其剩余部分轉(zhuǎn)移到尚書令職位上,蔣琬、費祎都提任過此職務(wù),尚書令的班次表面上低于大將軍,但卻是政府實權(quán)要職! 在費祎主政時,姜維曾經(jīng)獲得與費祎共錄尚書事的權(quán)力,說明費祎曾把姜維納入接班人計劃加以考察。但二人很快產(chǎn)生了難以調(diào)和的矛盾,姜維被擠出政治權(quán)力中心,尚書令一職交給了董允! 而不久后,費祎在漢壽新春酒宴上被曹魏降將郭修公然行刺身亡,姜維主使的嫌疑最大! 不僅僅因為郭修是從姜維軍中提撥上來的,更在于此時姜維與費祎利益上存在巨大沖突! 但即便在費祎死后,姜維仍沒能繼承任何政治遺產(chǎn),因為象征相位兩大實際權(quán)力:一是行尚書事,二是益州刺史。他一個都沒撈著! 雖然當(dāng)上了大將軍,但其軍事權(quán)力其實也是大打折扣! 姜維名義上是大將軍,卻基本只能直接指揮西線的涼州軍團(姜維兼任涼州刺史),要調(diào)動其他軍隊都得通過劉禪下令! 軍事建制自然也是極為混亂,甚至互不統(tǒng)屬!光是掛了大將軍名號的就有多人,比如閻宇為右大將軍,董厥為輔國大將軍,宗預(yù)為鎮(zhèn)軍大將軍,張翼為左車騎將軍,廖化為右車騎將軍,還有征西大將軍胡濟,這些人將軍名位雖均低于姜維,但實際上姜維卻很難直接指揮得動,比如駐守漢中的胡濟就曾明明白白擺了姜維一刀: 延熙十九年,姜維與胡濟相約參加上卦會戰(zhàn),但胡濟卻無故爽約,導(dǎo)致姜維被鄧艾擊敗,而事后胡濟也未見任何官方處罰的記載! 而張翼每次被姜維派活兒也都心不甘情不愿,二人甚至多次產(chǎn)生正面沖突! 由次可見,姜維在蜀漢陣營中似乎始終沒有擺脫曹魏降將的標(biāo)簽,即使身居大將軍這樣的高位仍無法建立起個人威望,更難以獲取影響朝局的政治資本! 這當(dāng)然主要是姜維自身的政治能力問題!在朝中沒有建立政治同盟或無法經(jīng)營自己的勢力集團,又沒有殺伐立威的勇氣,最后當(dāng)然只能是恢溜溜到沓中去種麥子了! 05蝴蝶風(fēng)暴 姜維個人的政治失意,卻成為引致蜀漢亡國的蝴蝶風(fēng)暴! 理論上講,姜維作為手握重兵的大將軍是有資本根本不用依靠皇帝的力量輕松斬殺黃皓的,前提是他有殺伐果決的政治能力去處分危局!但他顯然退縮了。 他在諸葛丞相身邊也呆了整整六年,卻始終學(xué)不到斬馬謖、黜李嚴那樣的政治家膽量和風(fēng)范! 他不是諸葛亮,更不是司馬懿,政治斗爭于他而言或許比帶兵打仗高深多了! 姜維在蜀漢一生幾乎都在征戰(zhàn),有勝利的喜悅,更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失敗,但他從未失去戰(zhàn)斗的勇氣! 但政治的失敗打擊無疑是毀滅性的,以至于姜維真的在沓中種了好幾年麥子,停止了戰(zhàn)斗的腳步! 五年后他才緩過神來,決定再次出兵。 或許是久疏戰(zhàn)陣,或許是沒有了豪情壯志,他又一次敗給了鄧艾! 這最后一次主動出擊的軍事行動,其失敗也是災(zāi)難性的。 事實上,姜維長期駐扎陰平沓中、遠離漢中和成都,蜀漢軍政脫離、君臣猜疑的糟糕局面,這樣的情報早已傳回曹魏當(dāng)局,讓野心勃勃的司馬昭嗅到了攻擊蜀漢的命門和時機! 第二年即蜀漢景耀六年,曹魏不顧東吳的威脅,傾全國之力,兵分三路二十多萬大軍征伐蜀漢! 作為軍事首領(lǐng)的姜維雖然在沓中和劍閣都作了殊死抵抗,但鄧艾的長驅(qū)直入還是把千瘡百孔的蜀漢軍政輕易壓垮了! 06最后的輸家 姜維在劉禪的命令下不得已向鐘會投降,但卻最終身死于鐘會的謀反未遂政變中。 自蜀漢建興六年,二十七歲的姜維走投無路不得已投奔諸葛丞相,到景耀六年成都之變,時間已經(jīng)過去了整整三十五年,他從曹魏天水郡一個小小的文職公務(wù)員(上計掾),意外受到諸葛丞相的賞識超撥,從此棄文從武,最終成長為大將軍! 沒有人懷疑六十多歲姜維的心早已屬于蜀漢,蜀中父老也愿意相信他的詐降計劃是一次勇敢而有意義的嘗試! 但他想利用鐘會叛亂實現(xiàn)復(fù)國的政治夢想仍終成泡影虛妄! 一生鉆研鄭氏易學(xué)的姜維,在最后一次的政治博弈中,仍然是讓人惋息的輸家,并為此賠上身家性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