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話說:
在人生的路途上跋山涉水,行至老年,早已嘗遍生活的酸甜苦辣,人世的風霜雨雪也早已歷遍。 相比年輕人,老年人生出了許多的智慧,也擁有更多的生活經(jīng)驗。 所以,在很多時候,越是年長的人越喜歡對別人的事指手畫腳,恨不得替對方去做。 老人們自以為這是一種好意,可是在對方看來,卻未必如此。 人到老年,最好的活法,其實是“不講道理”。 01 跟生人,不講道理,多恩慈 前段日子,在網(wǎng)上看到一則新聞: 在一輛公交車上,一位大爺一直在訓斥一名年輕的小伙子,理由是小伙子沒有給旁邊的老人讓座。 而小伙子沒有讓座的原因是因為他要給旁邊的老人讓座時,老人說自己很快就要下車了,不用讓了。 可這位大爺不依不饒,小伙子直接被訓哭了。 旁邊有乘客看不過去了,就替小伙子講了兩句話,老人直接辱罵乘客:“你滾*,你算是什么東西!你沒資格講話!” 這則新聞播出后,有老年人表示,這種事情他做不出來,愿意讓座與否都是個人意愿,別人愿意讓就讓,別人不愿意讓就算了。 也有觀眾表示,讓座的話也不是不行,但是強迫自己讓座的話,自己肯定不樂意。 類似的事情在生活中并不鮮見。 很多老年人都喜歡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綁架別人,為此能夠講出一籮筐的道理。 可是指責別人不難,要了解事情的真相和背后發(fā)生的故事并不容易。 若為了證明自己做得對,或者自己品德高尚,而去咄咄逼人,那么即使講再多的道理也不能讓人心悅誠服。 萍水相逢的人,無需講道理。如果對方的做法值得肯定,不妨豎起大拇指表示贊許。 若是對方的做法欠妥,不妨給點提示點到為止,或者哈哈一笑了事。 再多的道理,都不如一份換位思考的體諒,一份推己及人的善意。 02 跟熟人,不講道理,裝糊涂 在安徽一代流傳著一則關于“六尺巷”的故事。 相傳,清朝康熙年間,安徽桐城的張英在京城中做大官。有一天,他收到一封家書,家里人稱鄰居想要侵占他家的宅基地,希望他能用官威壓一壓對方,讓對方知難而退。 張英讀罷信,大筆一揮,只在信上寫下一首詩:
張家人收到信后,就主動退讓了三尺。鄰居知道了這件事后,覺得十分羞愧,也主動退讓了三尺,于是就造就了著名的“六尺巷”。 人生難得是糊涂,很多事情其實原本也無法論出個是非短長。 各退一步,有些事情也就得過且過不了了之。 互相刁難,針鋒相對最終只會落得兩敗俱傷。 03 跟后輩,不講道理,多包容 曾經(jīng)在某本書里看到一位年邁的老師寫過一件事,書名已經(jīng)不記得了,當時的觸動回憶起來卻仍舊感動于心。 這位老師看到班里的男同學打了耳釘,他的反應并不是批判,而是覺得好看。 無獨有偶,在看戴錦華老師的一個訪談節(jié)目時,也曾有過這樣的感受。 當時談到年輕人在網(wǎng)絡上對各種問題爭論不休這種現(xiàn)象,戴錦華老師當時說了一段話。 她說:
換言之,她其實并不贊同年輕人的做法,甚至還有些擔憂,可是她并沒有因此去進行嚴肅的批評及長篇大論地講道理,而是給予了年輕人很溫和的理解和包容。 每個老年人也都是從年輕人過來的,所以也有更多的智慧,知道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觀點。 與其喋喋不休地試圖用道理去說服年輕人,不如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引領年輕人,對他們少一些批判,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余華的《活著》一書里,有句話說得十分有道理:
人到老年,生活的重心要復歸于自身。 愿意獨善其身,就開開心心地享受老年生活,以彌補自己一直以來的辛苦。 愿意發(fā)揮余光余熱,就用實際行動為年輕人多做表率。 不用總是用自己的尺子去丈量他人,也不要總想著用各種道理去說服他人。 |
|
來自: 悠冉 > 《祝老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