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īng xiǎn 據(jù)載,乾隆在頤和園經(jīng)常由水木自親碼頭登船,泛舟昆明湖,穿玉帶橋,過耕織圖,最后經(jīng)半壁橋馳入后湖峽谷,停泊在綺望軒碼頭。上岸回頭便見到對岸的“坐看云起時”。所謂“山陽放舟山陰泊”就是他對自己航程的真實記錄。 這里主要建筑是城關(guān)式碼頭、綺望軒、停靄樓、游廊、澄碧亭,與對岸“看云起時”隔水相望,看云起時景區(qū)略小,根據(jù)遺跡可以辨認出原來也是對稱的皇家園林布局,它同樣建在人工堆砌的山石之上,由兩座用游廊連接的四方亭構(gòu)成。仔細觀察可見對面原亭子和游廊存留的礎石和石蹬。 清漪園,是北京三山五園中最后興建的一座園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綺望軒就是在這個時期建成的,咸豐十年(1860年)十月十八日被英法聯(lián)軍焚毀被英法聯(lián)軍焚毀。 綺望軒現(xiàn)遺存的殿基、石洞、假山、古樹、花式瓦墻、漢白玉欄板,綺望軒遺址地處萬壽山后山的賅春園遺址西北,蘇州街西側(cè)后溪河峽口南岸。原由一軒,一樓,一齋,四亭,六十四間游廊所組成,依山傍水建在假山石上。(綺望軒現(xiàn)遺存的花式瓦墻) 頤和園兵燹遺跡探尋之四 綺 望 軒現(xiàn)在還是一片斷壁殘垣。 澄碧亭坐落在桃花溝底,現(xiàn)在只剩平臺。從賅春園下來的水、由亭下的涵洞注入后湖。 桃花溝對面的山上,就是構(gòu)虛軒。 出口處后湖景色不錯。 綺望軒是帝后當年出入后山的落腳處,南面有假山如屏風,正中搭一山洞門,出去即是御路,往東南百步許到味閑齋、賅春園,向西下山能去宿云檐或林彪橋、半壁橋。 從耕織圖景區(qū)出來,過了半璧橋,沿著后湖南岸東行,準備從后山回東宮門。走不多遠,不經(jīng)意間卻發(fā)現(xiàn)一處以前從未游覽過的遺跡。
頤和園兵燹遺跡探尋之五賅春軒 頤和園的后山有好多清漪園時的建筑群,1860年被英法聯(lián)軍焚毀,始終沒再重建,一直荒廢至今。賅春園、味閑齋遺址位于竹板亭對面(從北宮門穿過后溪河后右拐, 沿御道行200米)。 賅春園是乾隆的得意之作(賅 [gāi]完備的 意思 )。 乾隆一手締造了清漪園(頤和園前身),從整體布局到具體景點的構(gòu)造,從一石一水的巧用,到如何因勢造化,借景,對景,分景,以至于意境無窮,他都有諭旨和參與。對,他是園林大師的大師,現(xiàn)代園林大師都服他。這賅春園的設計構(gòu)造就是典型一例。 現(xiàn)在的園林行家說:賅春園所處的位置是后山最為陡峭的一段,裸露著大片原石,乾隆選中這里,實在是獨具慧眼,令人拍手叫絕。 蘊真賞愜大殿坐南面北,建筑為三間,清漪園時,殿內(nèi)安設紫檀五屏寶座,供皇帝游園時休息。從殿前檐廊沿兩邊的爬山廊東可到敞廳竹籞,西可達鐘亭。竹籞是一座竹制的小巧敞廳,敞廳內(nèi)原陳設梅蘭竹三屏文塌。 賅春園的主體建筑清可軒,矗立在萬壽山后山西部的半山腰處,屋宇的后半部分嵌入天然巖石中,建筑曾為乾隆皇帝的一處書房,它的別具匠心之處按乾隆皇帝御制詩中所說是“山陰一片石,覆以三間屋?!贝蟮罾萌f壽山后山飛起的山巖搭建出一座奇特的宮縮殿,將皇家建筑的飛梁畫棟與陡峭山石的古樸自然結(jié)合成一體,山屋相融,虛實難辨,創(chuàng)造出“屋包山”和“山包屋”的藝術(shù)效果。 清可軒的巖壁上,鐫刻著乾隆御題的'清可軒’軒額。 味閑齋是乾隆皇帝的書齋,味閑齋坐南朝北,面闊五間,前接抱廈三間,東山墻有凈房一間,乾隆皇帝吟詠此處的詩句中提到:“山西轉(zhuǎn)山北,書館必經(jīng)由。聊以片時憩,幾曾半日留?!辈还軓倪@座庭院的名稱還是從乾隆皇帝的詩句中,可以推斷這里應該是一所書齋。根據(jù)清宮陳設檔案記載,建筑內(nèi)的陳設也是按照書房的格局布置,擺放著各類圖書、冊頁,非常符合乾隆皇帝詩中所謂“書齋、書館”的氛圍。雖然這個書齋環(huán)境幽雅,但是乾隆皇帝卻很少真正的在此閑坐,他在詩中多次感慨:“每到未能坐逾刻,卻因無逸憶其間?!薄ⅰ懊恐辽烬S詠未閑,偷閑少坐片時還?!?/div>
味閑齋后面山巖上曾建有“留云閣”,留云閣是一座面闊兩間的空中樓閣,閣的后檐柱倚著壁立萬韌的山峰,前檐柱基在陡峭的山坡上用大木支撐,好似懸掛在半空中的高閣。這座“雖由人作,宛自天成”的精致懸閣仿照南京永濟寺內(nèi)的建筑所修。 “留云”兩個大字下面的巖石間,雕著一尊高不盈尺的釋迦牟尼佛像,四周圍十八羅漢群像圍繞。據(jù)說這些佛像是清漪園的石雕珍品。 造像雖然多數(shù)殘破不堪,但仍反映了乾隆時期古樸精湛的石雕水平。 頤和園兵燹遺跡探尋之六 景 福 閣 清乾隆時曇花閣,三層,光緒年間重修時改建成景福閣,矮了兩層,嚴格講不宜稱閣,更像廳(閣者,類似塔樓的建筑物,現(xiàn)存古建筑中凡閣必高)。 1860年10月21日 英法聯(lián)軍隨軍記者費利茨·比托在放火前拍攝的清漪園曇花閣 慈禧在曇花閣原址修建的景福閣 附近路邊的礎石,規(guī)制不小,像曇花閣遺物。 現(xiàn)在景福閣有頤和園老照片展,不收費,可拍照。 乾隆在清漪園為其母做壽圖 乾隆建清漪園的初衷是孝敬他媽鈕鈷祿氏(1692~1777) 光緒朝重建清漪園,1888年改稱頤和園,這一切都是為了這個人——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 光緒(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 乾隆實際執(zhí)政61年(1735~1796),在這61年里,歐洲迅速進入蒸汽機時代,工業(yè)革命如火如荼,生產(chǎn)大發(fā)展,社會大變革,美國的《獨立宣言》法國的《人權(quán)宣言》都發(fā)生這個時候。 乾隆死后61年,即1860年,他苦心經(jīng)營的清漪園連同其它幾個皇家園林統(tǒng)統(tǒng)毀于戰(zhàn)火,敵人是曾派出使團祝賀他80大壽的英國,加法國。 乾?。?711~1799),面對1860兵燹后的遺跡他該作何想呢? 聽說小學語文課本里有篇寫頤和園的課文,搜來一閱,“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開篇第一句就把我?guī)Щ氐奖焕蠋燁I著游覽頤和園的情景...... 但是面對這個人,我的感受卻復雜起來,想起不久前在長廊邂逅的一位漂亮媽媽說過的話:“一個頤和園,半部清朝史”。她牽著兒子的手說,語氣像老師...... 想起不久前在長廊邂逅的一位漂亮媽媽說過的話:“一個頤和園,半部清朝史”。她牽著兒子的手說,語氣像老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