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史上許多朝代均鑄造有以“千秋萬代”命名的錢幣,一般為流通貨幣,也有貢錢,賞賜等非流通貨幣, 但以遼代鑄此錢為多。 遼,自耶律阿寶機的部落首領于公元916年統(tǒng)一契丹八部稱帝后,就仿照中原漢族封建王朝體制,雄據(jù)北方五京,幅員萬里,歷九帝210余年。 遼所鑄“萬歲三錢”(天朝萬歲、皇帝萬歲、千秋萬歲)都是一種非年號錢。最早發(fā)現(xiàn)于當下內蒙古地區(qū),即古遼地。 “千秋萬歲”一詞最早出自《韓非子.顯學》: 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萬歲。” “千秋萬歲之聲恬耳,而一日之壽無征于人,此人所以簡巫祝也。” 按字義分析,“千秋萬歲”是古人對帝王或尊者的祝賀稱頌,千秋萬代,永遠吉祥。遼代鑄的“千秋萬歲”吉語大錢的鑄造時間貫穿了整個遼代,冠以漢文和契丹文兩種錢文。其中漢文“千秋萬歲”錢發(fā)現(xiàn)較早,形制多樣、大小不一。錢背有合背、光背、單龍、雙龍、星月、龜鶴、龍鳳、家國永安、國泰仁安,國太仁安、日月十萬等多個品種。品種類別在遼代錢幣中較為豐富,令人眼花繚亂。它鑄行時間長,使用功能多樣,有用于流通行用的或用于宮錢、賞賜錢、紀念幣等等。 遼鑄“千秋萬歲”錢的鑄材有純金、純銀、金銀銅合金、銀銅合金,青銅等數(shù)十種。 已見到的錢幣形制有小平錢,折二、折三、折五、折十、當二十型、大型宮廷花錢。其直徑有大至七八分者,或小至三分者,大小不一,以右旋讀為多,對讀較少,左旋讀僅見。 外形渾厚,文字簡率。 “千秋萬歲”錢隨遼錢出土多有面世,但仍屬罕見品種。各種“千秋萬歲”錢都是珍貴之幣,在收藏界溢價較高。以純,純銀,背雙龍,背龍鳳的手雕花錢尤為精貴。 今上貼幾枚所藏與友共賞。 1、篆書小平“千秋萬歲”純金幣 這一枚“千秋萬歲”篆書小平金幣,直徑22.8mm厚1.5mm穿口5.4mm廓0.8mm外緣1.8mm幣文高0.7mm。重3.92克。 從錢邊、郭,地章狀況來看,此錢保留了原始打磨痕跡,說明此錢是未流通錢幣。 此幣形體歲小巧但鑄造精致。幣文對讀,幣文深峻挺拔,古樸典雅。表面包漿紋理系金質幣特殊的自然體。是傳世美品,稀罕少見。推測當初是遼使作為進貢錢,祝被進貢的君主長生不老之貢品。 按金屬圓柱體及鑄材比重逐漸接近法,除去穿口體積重量及錢體凹陷處,計算出材質比重高達17g/cm3,是一枚貨真價實含金量在88%以上的金幣。 泉界有前人研究過,遼早期所鑄純金錢,如“天朝萬歲”、“千秋萬歲”、“皇帝萬歲”、契丹文“天公安國”等等,含金量均在85-98%間。它們是賞賜錢,呈樣錢,雕祖錢。 這種純金錢都無任何銹跡,但有的在幣文筆劃邊緣還是有少綠色銹(銅份子溢出的銹跡)。幣體顏色總體為柔和的深金黃色澤,質地較軟,指甲牙咬都可見清晰印痕。出土幣多見磕碰劃傷,多為掘挖者試金含量所為。 這類純金錢罕少,出土量以枚計,也有傳世的,非常珍貴。 2、折十契丹文反“萬”“千秋萬歲”珍稀幣。素背。金銀合金。 這枚幣直徑43.9mm厚4.2mm穿口10.0mm廓2.5mm,外緣1.5mm,幣文高0.9mm。重39.31克。 按金屬圓柱體及鑄材比重逐漸接近法,除去穿口體積重量及錢體凹陷處,計算出材質比重高達15g/cm3,是一枚貨真價實的金銀合金幣,金含金量該在70%左右。 這種金錢據(jù)研究是由金銀銅三元混合而成。材質強度比純金幣高,柔韌性耐磨性能都好于純金幣。是遼代較多采用的鑄材。其制造方法有鍛造和鑄造兩種方式。鍛造者更精湛,此為鑄造品。 此錢文特殊,非楷、非隸、非真、非草,書法怪異,離地章拔高不一,筆畫蒼勁有力,粗細相間,方折有致,沉實、樸拙有趣。 面文“千秋萬歲” 之“千”字橫長而斜; “秋”字減筆“禾”部少點,“火”部變異;“萬”字采用簡化體,寫法顛倒為“反萬”;“歲”字省筆多處,上部作“止”,下部作“小”,字形長,最后兩筆尤長。 此幣是原始存世狀態(tài)。包漿濃郁,堅實,但未嚴重銹蝕。錢幣表面凸起部分包漿為黑褐色,地章為綠色,棕色和黑褐色,這與錢幣鑄材成份中含金,銀和銅材吻合。棕紫色銹是金氧化物,黑色銹是銀氧化物,黑綠色銹是銅氧化物。 3、折十“千秋萬歲”背龍鳳紋宮廷金銀合金花錢。 這枚幣直徑40.7mm厚3.2mm穿口6.5mm廓0.8mm,外緣2.5mm,幣文高0.8-1.0mm。重26.55克。 按金屬圓柱體及鑄材比重逐漸接近法,除去穿口體積重量及錢體凹陷處,計算出材質比重高達12.5g/cm3,是一枚金銀合金幣,含金量在60%左右。 它該是一種低含金量的“金銀合金錢”。幣材中占比重最多的是銀,往往達50%~70%。這種金銀合金錢幣,色澤金黃色淡雅略呈黃白色,材質細膩,光亮柔和,基本無銹。因存量不多,此種幣少見,也很珍貴。 據(jù)研究,這種花錢以“千秋萬歲”祝壽語祝君主永不見老,用“龍鳳”圖衍射帝王和皇后好富貴,好貴之身。主要用于宮廷祝壽,饋贈,旋掛,把玩之用。 持有者將其系于身上,方顯出身份尊貴。 4、大型“千秋萬代”背“龍鳳”紋花錢 此品實測直徑65.6mm厚4.8mm,穿13.2mm,字高1.2mm重116.11g。 按金屬圓柱體及鑄材比重逐漸接近法,除去穿口體積重量及錢體凹陷處,計算出材質比重高達12g/cm3左右,它也是一枚金銀合金幣,含金量在60%左右。 這是一枚手雕之“千秋萬歲背龍風紋”大錢。 您看,它攜刻的龍紋清晰,令龍體呈俊美,彪悍,呈騰飛狀態(tài); 龍頭骨感強烈,龍額鼓凸,龍口大開,勢如嘶吼;龍身龍鱗剛勁豐滿,神采奕奕,彰顯遼皇之威龍形象。而龍身之下的鳳健美,而羽翼豐滿,依偎在龍體旁。 藏品是一枚未曾入過土的藏品,來自東北伊春市滿族正黃旗家族的傳世佳品。錢幣整體由自然生成的醇厚包裹,銹色泛紅而油潤熟舊。 錢背紋飾地章之上,灰綠色銹色密布。 在微距鏡下詳細觀察,其銹深入錢體,漿銹彰顯油質之感,乃為典型的東北環(huán)境中的熟坑遼錢之包漿銹色。幣表面凸起部分的紅褐色包漿是鑄材中含金物資的呈現(xiàn)。 錢幣整體稱得上是千年耄耋之身,欣然眼前。結合錢體實物,從包漿銹色、材料特質特征和錢文書意三個基本而重要的方面,乃正宗到代遼錢無疑!是目前存世稀罕,攜刻精致的大遼龍鳳紋錢,一枚不可多得的藏品! 我判斷它是用于呈樣或特制呈皇上特賜的禮錢。 總結: “千秋萬歲”錢是遼代萬歲三錢之一,其鑄造時間貫穿了整個遼代。 鑄有漢文和契丹文兩種錢文。書法獨具特色,由中原書體獨成一體,系漢字楷書、隸書、草書化解而來具有塞外游牧民族豪爽無拘、省筆而神似的書寫風格。拙雅而靈動、笨拙之間更顯民族之特色,是祖國重要的一支民族文化遺產,值得收藏和研究的寶貝。 2023年10月12日撰稿于成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