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的】 1閱讀詩人故事,了解杜甫大致生平,并能用折線圖表示。 2詩史結(jié)合,了解杜甫部分詩作的創(chuàng)作背景。 3針對材料,學做簡單批注。★ 4聯(lián)系自身經(jīng)驗和其他詩人故事,表達想法和意見。 ★【說明】四年級部編教材第六單元的學習重點之一為:學習用批注的方法閱讀。所以我們在學習3篇課文的同時,結(jié)合唐詩故事,進行這一能力的拓展。 【教學準備】 在閱讀材料的選取上,我從《哪位才子能考100分》《唐詩里藏著故事》《穿越唐詩宋詞》里找來3段材料。材料1和材料2著眼于對杜甫的生平做簡短的梳理,相對通俗易懂,材料3《大雁塔》比前2篇難了不少,借諸詩人“大雁塔比詩”這一事件,旨在抒發(fā)作者對唐朝衰敗的嘆息以及對杜甫“憂國憂民”之心的感佩。三份材料,長度不同,角度各異,難度逐漸遞升,希望學生能從整體和細節(jié)兩方面把握詩人。 像《大雁塔》這樣的文章,大部分小學4年級學生的理解力是跟不上的,我原本的目的就不是讓學生粗粗瀏覽,它的菁華之處是語言表達,所以課堂上,通過“口頭填空”的方式讓學生記誦其中的優(yōu)美語言。 在設(shè)計學習單時,我把材料中的重點內(nèi)容編成了填空題,旨在使學生去更細致地閱讀材料,積累語言;我還設(shè)計了“名句應(yīng)用”一題,這2題的設(shè)計是我比較得意的。不僅要學生填空,還要他們朗讀,再聽寫、默寫填空來逐步加固印象。 【教學流程】 1課堂讀《古詩接龍》(《登高》《羌村三首(其一)》《天末懷李白》等)時,引入杜甫小故事。 2自讀《才子自述》《杜甫:理想豐滿現(xiàn)實骨感》《大雁塔》等3篇材料。 3課堂學習用批注的方法閱讀: ①學習圈畫關(guān)鍵詞句。 ②學習從三個角度【質(zhì)疑、理解、啟發(fā)】進行批注。 4 課堂《大雁塔》口頭填空。 5 完成《杜甫》學習單。 6 打卡朗讀《大雁塔》、口頭完成填空。 【教學反思】 <課堂相關(guān)> 1. 課堂上,我鼓勵學生批注,他們大膽質(zhì)疑,提了各色各樣的我意想不到的問題,比如:杜甫詩寫得這么好,怎么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呢?杜甫的兒子在安史之亂中被餓死了,他怎么不為他的兒子向皇帝復仇呢?我覺得這些問題都非常好,說明他們是在認真研讀文章,想要對杜甫有更多了解。 2. 在學生預(yù)習的基礎(chǔ)上,我試著讓他們課堂完成《大雁塔》的口頭填空,才發(fā)現(xiàn)難度太高,花了很長時間完成,其實“默讀”和“朗讀”是兩回事,學生自覺“讀過”了文章,并非如此,應(yīng)該事先讓他們朗讀,這樣效果應(yīng)該會好很多。 <學習單相關(guān)> 1. 學生的“基礎(chǔ)題”都做得不錯,80%+的正確率,說明大部分學生有一定的抓取信息能力。 2. 從“折線圖”來看,學生對杜甫的生平體會有著不同的理解,有的學生認為杜甫自“第三次考試落榜”后便不斷在走下坡路,有的則認為杜甫的生活還是有亮色的,比如“漂泊成都”的經(jīng)歷,的確沒錯。 3. 從“杜甫關(guān)系圖”來看,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很強,班上好幾個小朋友喜歡用漫畫的形式來表達。 4. 從問答題來看,自上次做《孟浩然》的學習單,我就向?qū)W生強調(diào)“比較”的重要性,這一次,一部分孩子已經(jīng)有意識地將杜甫與古今中外的中外詩人/名人進行對比,如:勾踐、孟浩然、李白、李賀、巴赫、海因斯、陳景潤、梅蘭芳等,有一個孩子還想到拿“賀知章”做反例——大官,流傳下來的詩作卻不多——來證明“文章憎命達”,這些都是相當不錯的。 5. 部分孩子聯(lián)結(jié)能力弱,單一地就杜甫談杜甫,那么老師應(yīng)該如何為他們提供助力呢?老師也需要事先準備一些材料讓學生借鑒,在課堂上多提供交流、討論的機會,讓學生多積累一些“案例”。 6. 相當學生表達能力弱:問答題部分,許多人“表達不暢”,句子不夠正確流暢,由此看來,教師要有意識地加強學生“積累語言”,在指導閱讀活動時,更應(yīng)把目光放在“關(guān)注寫法”上。 【批注展示】 <質(zhì)疑> 1 為什么李林甫要說“野無遺賢”呢? 2 杜甫第三次參加考試,肯定會走漏風聲,為什么奸臣李林甫竟然敢“再次戲弄了皇上和我”呢? 3 大唐已經(jīng)“危機四伏”了,為什么還會“到處鶯歌燕舞”呢? 4 俗話說:“功夫不負有心人”,為什么杜甫除了一個八品芝麻官,什么官也沒當過呢? 5 為什么作者要說大雁塔千年來一直候他登臨呢?(董彥欣) 1到底杜甫的文章寫得好不好呢?如果唐玄宗真覺得杜甫的文章不符合要求,為什么又要給他第三次考試機會呢? 2 杜甫的文風并非一直都是“沉郁頓挫”的,早年他的詩文里也有“年少輕狂”“狂放不羈”,中間也曾投皇家所好,寫下自己并不擅長的“御用”文章,安史之亂后才成為課本中“滿面滄?!薄皯n國憂民”的大詩人。是什么促他的文風百轉(zhuǎn)千回?又是什么使他成為了現(xiàn)實主義的代表詩人?(路雨鑫) 1 杜甫的家庭條件很好,那為什么他晚年窮困潦倒時不回家呢? 2 皇上是很有才學的人,為什么看到像杜甫這樣同樣有才學的人,不直接錄取他呢? 3 唐朝著名的建筑大雁塔為什么也衰敗了? 4 既然朝廷不重視杜甫,而且也非常腐敗,而叛軍獲得權(quán)勢時,杜甫為什么不幫助叛軍而是堅持幫助朝廷呢?(葛雨霏) 1 李林甫在詔令有一藝之士進京候選時作梗,并欺騙唐玄宗,他不怕露餡嗎? 2 楊玉環(huán)為什么不把吃膩了不想吃的美食分給窮人吃? 3 唐代的長安,如此繁榮,為什么沒人侵略?(陳沛麟) 1 杜甫為什么要為房琯據(jù)理力爭呢?他不怕皇上貶了他的官嗎? 2 為什么“我”要追蹤杜甫等詩人? 3 題目是“大雁塔”,為什么前面要寫長安城?(姜心妍) 1 為什么唐玄宗不自己看一看考生的文章,這樣李林甫就不會從中作梗了。 2 為什么唐玄宗前半生能勵精圖治,而這時卻變成了腐敗分子呢?(黎家銘) 1 杜甫小時候狂放不羈,長大之后怎么就成了現(xiàn)實主義詩人呢? 2 為什么杜甫自認文采出眾,卻在科舉之路不順到? 3 杜甫和李白是唐詩雙子星,但兩人名氣相差很多,難道杜甫沒有李白詩寫得好? 4 杜甫這位大詩人怎么會討飯過日子呢? 5 房琯是文官,他帶兵打仗必敗,那他為什么還要帶兵打仗呢? 6 安史之亂中,長安城幾乎成了一片廢墟,為什么大雁塔還屹立至今?(李澤昊) 1 材料3說“李白和杜甫在河南、山東留下了很多游玩的足跡”,又說“兩人交往并不多”,這是否矛盾? 2 杜甫寫的文章應(yīng)該大同小異,既然他的《三大禮賦》得到了唐玄宗的認可,為什么他參加科舉考試的文章卻不符合要求? 3 唐肅宗罷免房琯是因為他手下的樂師董庭蘭收受賄賂,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其實就是上邊故意找個碴兒,難道房琯和杜甫卻看不出來嗎?(魏妤菡) 1 為什么李林甫和讀書人過不去? 2 為什么要把唐代長安和各種地區(qū)比較?(張宸翊) 1 公元754年發(fā)生的大饑荒對杜甫產(chǎn)生了怎樣的困難? 2 我想為杜甫打抱不平,杜甫從幼年時就開始作詩,為什么做不了官呢?(陳奕林) 1 杜甫=怎么會寫出不符合要求的文章呢?他的前三篇文章都是投唐玄宗所好,會不會后面的文章沒有投其所好才導致最后杜甫沒有被錄用?(張悅涵) 1 為什么史書也會不準呢? 2 為什么杜甫少年時代狂放,中年卻變得憂國憂民呢?(余思同) 1 既然薛據(jù)不是等閑之輩,他的作品為什么失傳了?(陳唯堯) 1 房琯事件中,為什么只有杜甫覺悟這么低?(朱欣奕) <理解> 1 李林甫在科舉考試中從中作梗,我不喜歡他,太狡猾了! 2 原來的長安是多么的雄偉壯麗,都已達到世界之最的地步了。 3 長安在安史之亂爆發(fā)后變得多么的狼狽不堪?。。◤堎R璌) 1 杜甫的現(xiàn)實主義題材的詩篇最有名的是“三吏三別”:《石壕吏》《新安吏》《潼關(guān)吏》《垂老別》《新婚別》《無家別》。 2 杜甫應(yīng)該好好珍惜這與李白相處的時間,因為之后就再也沒有這樣的經(jīng)歷了。 3 大雁塔即使高峙半空,但它卻將下界的鬼谷狼嚎聽得清清楚楚,下界的混亂與戰(zhàn)爭它也看得明明白白。(周珺怡) 1 杜甫出身不錯,家庭條件優(yōu)越,生活無憂無慮,小小年紀就能作詩。 2 杜審言太狂妄了,杜甫年輕時的狂妄是遺傳沒錯了! 3 (唐玄宗詔令天下有一藝之士進京候選)應(yīng)該是唐朝版的“達人秀”。 4 布衣交:指平民間的友誼,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如》。(吳秉峰) 1 杜甫7歲開始學作詩,14歲在文人聚會上嶄露頭角,真是學富五車?。。愇▓颍?/p> 1 說明李白杜甫兩位詩人一見面就很談得來。 2 韓愈對李白杜甫的文章有高度評價。 3 杜甫愛國、愛民、有正義感。(胡志杰) 1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句詩充分寫出了杜甫的豪情壯志。 2 杜審言真是一個狂妄的人。(高鶴鳴) 1 這兩句寫出了當時朝廷的腐敗。 2 肅宗不是應(yīng)該該罷免董庭蘭嗎?跟房琯有什么關(guān)系,真是欲加其罪,何患無辭。(黎家銘) 1 我體會到了當時富人和窮人的生活差別很大。 2 我認為楊玉環(huán)和她的兄弟姐妹很浪費、挑剔。 3 我認為杜甫說話很直接。(董彥欣) 1 說明那時富人們每天吃大魚大肉,而窮人們只能挨餓,有的還餓死了。 2 說明當時唐朝很大,很氣派,許多小國都來學習唐朝的文化。 3 說明唐朝那時非常腐敗,遠遠沒有當時盛唐時的景象。(胡志杰) 1 我不喜歡杜審言,他說的話會使人聽了心里不安。 2 我不喜歡李林甫,他將有才的人壓下去。 3 我喜歡唐玄宗,他知道杜甫的才華后,不停鼓勵他。(閆然) 1 說明杜甫困守長安,仕途不濟,當時朝廷黑暗,奸人當?shù)馈?/p> 2 感覺這貧富懸殊好大,斥責奢靡無恥的皇親國戚,朝廷腐敗,不管百姓死活。(吳秉峰) 1 杜甫排名第一,說明他的詩寫得非常好。(顧沁蜜) 1 杜甫的人生很不公平,像他這樣有才學又有能力,一心想做好事的人竟然被李林甫等人排擠掉了,而像楊玉環(huán)這樣只會大吃大喝的人卻受到皇帝的重視,所以到最后很多人想造反,就發(fā)生了“安史之亂”。 2 杜甫雖然自己身處逆境,但總是要想著別人,說明他十分關(guān)心他人。(葛雨霏) 1 杜甫的詩只是對人民給予了關(guān)切和同情,不符合皇上的想法,所以躊躇滿志卻沒有機會發(fā)揮。 2 杜甫的詩主要以時代的深憂隱患社會的動蕩不安為主。(朱欣奕) 1杜甫七歲就開始寫詩,真是個天才??! 2“貞觀”、“開元”時代的唐朝真是強盛啊?。ǜ啁Q鳴) 1 李白和杜甫兩個人作詩喝酒很開心。 2 杜甫很勇敢,敢于站出來為房琯說話。(丁嘉晨) 1 杜甫科舉考試時遇到了李林甫這個奸臣,無法中舉實現(xiàn)他輔佐明君的抱負,太可惜了。 2 杜甫有點“膽大包天”,他不該為房琯出頭得罪皇帝,他不善于做官,和皇帝打交道。(陳澍菲) 1 即“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2 “萬戶搗衣之聲”就是李白《子夜吳歌》中的“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張宸翊) 1 我從“入門聞號啕,幼子餓已卒”中,覺得杜甫很偉大,因為他在悲慘中還能作詩。 2 從“致君堯舜上,在詩風浴淳”中,我覺得杜甫是一個有很大理想的詩人。(陳奕林) 1 唐朝的大雁塔在當時是一座非常壯觀和受人歡迎的建筑。 2 文章中說其他人的詩很消極,但是我感覺杜甫的詩也很消極。(張悅涵) 1 我不喜歡杜審言,他那樣對朋友說話,一定會傷了朋友的心。 2 唐朝的安史之亂是由朝廷混亂造成的。(朱以安) <啟發(fā)> 1 如果想要學好,就得從小接受良好教育,杜甫就是其中一位。 2 作者和我沒能看到杜甫等詩人那時候比詩的場景,真是太遺憾了。(李澤昊) 1我真想去大雁塔,尋找大詩人的足跡。(高鶴鳴) 1 杜甫在當時這個戰(zhàn)亂的年代能寫出那么多好的作品著實不容易,值得讓后人學習。 2 杜甫很多詩都是在自己親身經(jīng)歷過后才能寫出來。(張悅涵) 1 杜甫和李白的故事:真正的友誼并不需要朝朝暮暮相見,而在于趣味相投、志同道合。 2 有才能的人并不一定就能實現(xiàn)愿望,還需要有天時、地利、人和,甚至還要靠一點點運氣。 3 唐朝雖然是中華的鼎盛朝代,但如果穿越回去,當個平民百姓,幸福感可能并不高,因為社會貴賤、貧富差距拉得過大,小部分皇權(quán)貴族權(quán)傾四野,這樣的江山是坐不穩(wěn)的。(路雨鑫) 【學習單展示】 |
|
來自: 艾密爾 > 《古詩接龍 教學設(shè)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