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zhàn)爭以后,清朝這座房子越發(fā)風雨飄搖,列強入侵已經讓清廷疲于應付,可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場內亂又讓它元氣大傷,這就是太平天國運動。這場農民起義的領頭人是洪秀全,自稱為“天王”。 其實大家翻看歷史就會發(fā)現(xiàn),有不少起義的首領,都遭遇過屢試不中的尷尬境地,除了洪秀全,黃巢也是如此。洪秀全,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生于廣東花縣(今廣州花都區(qū))。洪家是耕讀世家,洪秀全自幼接受私塾教育,起初他也希望“學而優(yōu)則仕”,為大清效力。 可是他每一次府試都以失敗告終,前后折騰了十幾年,還因此大病了一場。也許是自認為懷才不遇,他決定自己成王立業(yè)。于是,從廣西桂平金田村出發(fā),一場席卷半壁江山的起義爆發(fā)了,清政府用了十三年的時間,耗費大量財力和兵力,才最終平定。 有人不禁感慨,要是給洪秀全一個功名,也許就沒有這一檔子事了??墒聦嵤呛樾闳涞诘降自┎辉┠兀课覀儾环翉臅▉矸治鲆幌隆,F(xiàn)在市面上流傳的署名洪秀全的作品,大多是假的。 目前公認的洪秀全真跡,除了洪秀全紀念館的幾件外,還有兩幅,一是藏于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洪秀全親筆詔書,另外一件是藏于大英博物館的洪秀全朱批,這兩件最為靠譜。 這兩件作品書體為行楷書和行草書。坦白來講,洪秀全書法功底一般,書寫時信馬由韁、不計工拙。親筆詔書中筆畫短而渾實,結字欹側,筆畫多向右上傾斜,間架較為緊實,捺畫還有幾分章草的處理。 而另一件朱批,則完全跳出古法,隨意而成。有的朋友認為這是洪秀全隨興寫成的,不能展現(xiàn)他真實的功底。但恰恰相反,手稿才是最能在無形中展現(xiàn)功力的作品,顏真卿的“顏氏三稿”是在他情緒占據(jù)主導的情況下的寫成的,但其中蘊含的篆籀筆法十分豐富,頗見其技法之精。 不論是書法,還是措辭,都能看出洪秀全才學并無特別過人之處,尤其是書法,很難稱得上是一流。在科舉取士的年代能寫一手精妙的“館閣體”楷書,絕對是加分項,以洪秀全的字來看,他可能在起點就已經落后別人一截了,又沒有極為出色的才學,落第也就成了必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