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無云鏡九州,最團圓夜是中秋。 中秋時節(jié),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無數(shù)文人墨客在這一天將內(nèi)心的思緒化作詩詞文章,流傳于后世。 張孝祥的“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寫盡湖上月光的清冷之美; 辛棄疾的“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寫出了月圓人不圓的遺憾; 蘇軾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更是幾乎人人會背,是千古傳誦的絕唱。 在所有的中秋詩詞中,個人覺得最特別的當屬王陽明的中秋詩。 “陽明”二字,本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王守仁的字。 王守仁,本名王云,字伯安,號樂山居士。因曾筑室于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 公元1521年中秋,50歲的王陽明千里迢迢趕回余姚老家,陪七十六歲高齡的父親過節(jié)。 當天晚上天氣陰沉沉的,月亮始終沒有出現(xiàn),可王陽明并沒有因此而失落。 相反的,他將自己對人生的思考,寫成了一首談月亮的《中秋》詩: 去年中秋陰復晴,今年中秋陰復陰。 百年好景不多遇,況乃白發(fā)相侵尋。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 山河大地擁清輝,賞心何必中秋節(jié)。 “去年中秋陰復晴,今年中秋陰復陰。” 去年中秋節(jié),一開始陰云密布,但最終天還是晴了,一輪圓月露出了面龐。 然而,今年的中秋節(jié),卻始終都是陰云滿天,遲遲不肯轉晴。 “百年好景不多遇,況乃白發(fā)相侵尋。” 人的一生,最多不過短短百年,中秋月圓的美景本來就沒有多少機會可以欣賞到。 更何況像我這樣,頭上的白發(fā)越來越多,以后能看到滿月的機會想必愈發(fā)稀少了。 這首詩的前四句內(nèi)容很簡單,寫的是中秋無月的沉郁和時光流逝、人生短暫的悲涼。 敘述手法是平鋪直敘,意境也頗為樸素,并不具備多么美妙高深的意境,甚至格律性也不夠極致。 然而后面四句,卻直接把詩歌的調(diào)性拉到了非凡的高度。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 我的心中自有一輪光輝的明月,永遠圓滿,永無缺失,千古常在。 “山河大地擁清輝,賞心何必中秋節(jié)。” 整個人間的山河大地,都沐浴在它的光輝之下,這樣娛悅心志的美景,不必非要等到中秋才有。 王陽明是心學之集大成者,孔子(儒學創(chuàng)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并稱為孔、孟、朱、王。 他的思想以“心”為宗,以“心”為宇宙本體,強調(diào)從內(nèi)心去體察天理,提出“心即理”的命題,斷言“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 在這幾句詩中,王陽明借物感懷,表達了只要自己心中有主,便天清地明、外物難侵: 如果你心中有一輪明月,那么中秋節(jié)有沒有月亮都不重要,因為你內(nèi)心的皎潔便足以照亮天地。 正如在另一首寫中秋明月的詩中,王陽明這樣說: 萬里中秋月正明,四山云靄忽然生。須臾濁霧隨風散,依舊青天此月明。 烏云和霧靄只能短暫地遮蔽月光,但只要有一陣清風吹過,你就會發(fā)現(xiàn),青天明月依然還是從前的樣子,不會有絲毫的改變。 所以 ,只要保持內(nèi)心的寧靜和光明,外界就無法將我們干擾。 自古詩人寫中秋月,多從感性思維出發(fā),或懷人,或相思,或抒身世之悲、家國之感。 王陽明卻完全跳出了傳統(tǒng)的窠臼,帶著冷峻的思辨色彩去看待中秋的月亮。 他承認月亮是極美的,但對于人生來說,月色之美無關緊要,內(nèi)心的光明不熄才是應該追求的事情。 這份“光明”,并不是空泛的虛言,而是對應著他的“致良知”說,正是心學理論的典型代表。 王陽明認為“良知”即“天理”,強調(diào)從內(nèi)心去體察天理。 只有去掉遮蔽內(nèi)心的雜念,恢復到本來的“良知”,才能養(yǎng)出一顆如滿月般光明的心。 你光明,世界便不黑暗;你善良,世界便沒有丑惡。 而當你真正做到心如明月,那么無論外界是風雨如晦,還是月缺月圓,都不會對你造成什么影響,因為你的內(nèi)心將始終圓滿富足。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10日),王陽明平定廣西之亂,凱旋途中不幸病逝,臨終前留下八字遺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這八個字,不正是這句“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的回響嗎! 明月在心,光明在懷,做自己的月亮,照自己的天地,哪里還會有什么過不去的坎呢? 誠哉斯言!愿與君共勉! |
|
來自: qiangk4kzk8us4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