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家用車來說,大部分車型都在10萬左右,這個價位的車型,普遍都是小排量,1.2T、1.4T、1.5T、1.5L、1.6L等排量較為常見,大家都知道小排量省油,卻很少有人真正了解自然吸氣與渦輪增壓之間的差距。 這一點我深有體會,自從開了1.5T排量的朗逸之后,再也不喜歡開1.5L排量的卡羅拉了,可能平時在市區(qū)用車,兩車之間的差距不是那么明顯,但上了高速,兩者之間在多方面都有明顯的差距。 一、動力性能差距很明顯。開1.5L排量的卡羅拉跑高速時,看著前車車速始終保持在110千米/小時左右,于是打開左轉燈開始超車,加速進入超車道眼看將要超過前車,這時候前車也意識到自己車速慢了,于是對方也跟著加速。 遇到這種場景,好勝心涌上心頭,對方不就是一輛1.5T版的朗逸嗎,于是加大油門,想超過對方,可動力卻始終慢悠悠的,僅僅能與對方并排行駛,此時對方再次加速,輕松跑到前方去,自己只能灰溜溜看著前車遠去的背影,這一刻才真正體會到動力性能的重要性。 事實上,相同排量的兩款車型,渦輪增壓車型畢竟是在自然吸氣的基礎上增加了進氣量,發(fā)動機燃燒效率更高,瞬間能發(fā)揮出更大的扭矩,就像1.5T版的朗逸,發(fā)動機動率可達118kW,擁有160匹馬力,最大扭矩能達到250牛米。 再看看1.5L自然吸氣的卡羅拉,發(fā)動機最大功率為89kW,121匹馬力,最大扭矩為148牛米,這不僅僅是數(shù)據(jù)上的差距,現(xiàn)實中差距同樣很明顯,起步、急加速時,以同樣的力度踩油門,一個感覺軟綿綿的,一個推背感隨之而來,駕駛體驗很明顯。 二、自吸與渦輪車型油耗之間的差距。經常在市區(qū)用車,走走停停,起步、加速、超車、爬坡等這些場景下,渦輪一般都會介入,動力確實比自吸車型好,但那是用高油耗換來的,客觀來講,的確如此,想要擁有更好的動力性能,要么是大排量車型,要么就是大油門。但上了高速,渦輪車型在油耗和動力上面的優(yōu)勢卻是自吸車比不了的。 1.5L自吸版的卡羅拉,在城區(qū)用車,百公里綜合油耗在6升左右,跑高速時,如果車速幾乎都在105千米/小時以上,百公里油耗可能達到7升左右,相反,1.5T的朗逸,城區(qū)百公里油耗可能高達7.5升左右,但跑高速時,油耗反而更低,大概在6升左右。 這就是小排量車型增加渦輪增壓的優(yōu)勢所在,當所需扭矩一定時,其泵氣損失和機械損失較小,不僅可以提高燃油經濟性,同時還可以在不增壓的情況下實現(xiàn)更大的扭矩,而小排量的自吸車型,當車速較高時,所需扭矩較大,只能通過更高的油耗來實現(xiàn),因而跑高速時油耗反而會更高。 三、保養(yǎng)、維修、性價比等綜合用車成本比較。從新車價位來看,渦輪增壓車型畢竟更復雜,其成本普遍會比自吸高一些,以朗逸為例,同車型,1.5T渦輪車型比1.5L自吸版本貴了差不多1-2萬。 從養(yǎng)車費用來看,日系車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直都是省油、耐用,德系車、美系車普遍都是高油耗的印象,為什么?其實原因很簡單,前些年,日系車基本上都是自然吸氣車型,本身日系車發(fā)動機、變速箱、底盤等技術很成熟,加上定位是家用車,不僅排量偏小,而且功能配置簡單,整體故障率自然偏小。 而德系車、美系車則普遍都是渦輪增壓車型,很多都是1.8T以上大排量車型,相比自然吸氣車型,渦輪車結構更復雜,發(fā)動機工作環(huán)境更惡劣,加上德系車更喜歡使用一些新技術,新功能,講究動力、舒適性、操控、空間、功能配置等方面都要有優(yōu)勢,對于機械而言,結構越復雜、功能越多,自然后期故障率也會越高。 因而,從這一點來說,自然吸氣的車型在用車期間的保養(yǎng)、維修成本也會低于渦輪車型,但是這不是絕對的,不管是渦輪車還是自吸車,經過這么多年的發(fā)展,三大件技術已經很成熟了,正常用車,開10年、8年基本上不會有大問題。 總而言之,1.5L、1.6L排量的自然吸氣車型,主要優(yōu)勢在于省油,省心易保養(yǎng),而1.5T渦輪車型,主要優(yōu)勢在于動力性能、操控、駕駛體驗更好,如果經常在市區(qū)用車,1.6L、1.8L排量的車型綜合優(yōu)勢更明顯。 如果對動力性能有一定要求,偶爾跑高速,那1.5T渦輪車型或者2.0L自吸或許更適合,從油耗和動力來看,1.5T車型與2.0L的差距并不大,如果買家用車,1.5T、1.6L、2.0L,你更愿意選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