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觀潮》可以稱作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課文。 它出現(xiàn)在秋學(xué)期的課本中,也正值文中描寫的錢塘江大潮發(fā)生的時期,媒體對這一著名的舉世矚目的奇觀多有報道,在這樣的時間節(jié)點上,四年級第一課就推出描寫這一景觀的課文《觀潮》,扣準了時間節(jié)點,瞄準了社會熱點,能夠激發(fā)學(xué)生的學(xué)習(xí)興趣,也能夠讓學(xué)生習(xí)練聯(lián)系現(xiàn)實、筆下描摹的寫作技巧。 《觀潮》這一篇課文,最早進入教材是在八十年代的的教材中。 目前的教材保留了這一篇課文,說明這一篇課文,經(jīng)受了時間的歷練,而具有了獨到的范文價值。 從現(xiàn)在課本里的《觀潮》的注釋中,可以看到課文的作者署名是:趙宗成、朱明元。 這兩位作者是誰? 我們可以在一本教輔資料中,找到對這一篇課文的來龍去脈的介紹: ——《觀潮》一文選自趙宗成、朱明元的《喜看近日錢塘潮》,原本是一篇廣播稿,1980年11月5日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祖國各地》節(jié)目中播出,后于1981年6月編輯出版為《祖國各地》第一集,由廣播出版社出版。編入語文教材時,略去了江潮生成的原因、危害以及歷年治理潮害的情況,只節(jié)選了記述觀潮經(jīng)歷和景象的部分?!?/p> 這篇廣播稿的原文具體是如何的,我們可以在潘夢陽編著的《應(yīng)用廣播新聞學(xué)》(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1年版)中找到這篇廣播稿的實際播出的原始狀態(tài): ——《祖國各地》節(jié)目播出的中央臺記者趙宗成、朱明元采錄的《喜看今日錢塘潮》這篇錄音通訊,就是通過八月十八日這一天,來到錢塘江大堤上,觀看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選用潮起拍岸聲,觀潮人歡呼聲等現(xiàn)場錄音素材,和舊社會親身經(jīng)歷過七次潮害的七十多歲的老農(nóng)民廖百年對過去回憶的錄音講話,治理錢塘江二十多年的工程師余宗佑同志對我國治理錢塘江潮的介紹,以新舊對比的手法,通過介紹大潮的變化,生動地說明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和人民當(dāng)家做主的威力。 《喜看今日錢塘潮》 女:各位聽眾:聽!這是什么聲音?這是錢塘江大潮的聲音。 (潮聲突出幾秒,混播) 錢塘江,是浙江省的一條大江。錢塘江大潮,是祖國壯麗山河中的一朵奇花,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看錢塘江潮最好的地方在海寧縣的鹽官鎮(zhèn),潮水到了這兒,場面最為壯觀。 (出音樂,幾秒后壓混) 農(nóng)歷八月十八日,是我國一年一度的觀潮日。這一天,我們來到了鹽官鎮(zhèn),隨著觀潮的人流,登上海塘大堤。 寬闊的錢塘江橫臥在眼前。平靜的江面,沐浴在雨后初露的秋陽下,波光粼粼。江面越往東越寬,極遠的地方水天相連。一層清蒙蒙的薄霧,籠罩江面。遠處,幾座小山在云霧中若隱若現(xiàn),近處,(下略) 我們可以看出,《觀潮》據(jù)以改編的廣播稿,重點是訪問了一位老農(nóng)與一位科技人員,老農(nóng)介紹了錢塘江潮的歷史危害,而科技人員則介紹了錢塘江的治理情況,可以說從歷史與現(xiàn)代兩個層面,介紹了錢塘江潮如何在新時代里變害為利,不再顯示出它曾經(jīng)的恐怖的危害人類的陰霾性質(zhì),而具有了能夠感受自然宏偉氣魄的觀光特質(zhì)。 因此,我們可以從廣播稿的側(cè)重情況來看,課文《觀潮》抽取的部分,僅僅是這篇廣播稿里一段非常邊緣的開首段落,正是這部分,成為課文《觀潮》的重點,這也算是這篇廣播電臺記者的職務(wù)作品在流傳與流轉(zhuǎn)過程中由一篇新聞稿而轉(zhuǎn)化為一篇散文作品的升級換代帶來的意外之喜。 從廣播稿的寫作角度來看,兩名記者在這篇稿件形成的過程上,最具獨創(chuàng)性的地方,就是實地采訪了一位當(dāng)?shù)氐睦限r(nóng)民與一名科技工作者,而其它部分,記者是做了充分的功課,比如對錢塘江潮的科學(xué)原理,顯然是來自于科普讀物,對江潮的傳說部分,也有歷史資料所本,而廣播稿里的“觀潮”段落,是不是也有它的來源? 沿著這樣的思路溯源而上,我們找到了發(fā)表在1961年9月17日《人民日報》副刊上的一篇游記《天下奇觀錢江潮》,可以說,這篇文章奠定了《喜看今日錢塘潮》的基本架構(gòu)。 《人民日報》上這篇游記的作者是:李百冠。李百冠曾任浙江農(nóng)業(yè)大學(xué)農(nóng)經(jīng)系副教授,五六十年代,曾經(jīng)在浙江湖州地區(qū)工作過,撰寫過很多反映基層風(fēng)貌的散文、隨筆?!短煜缕嬗^錢江潮》就屬于這樣的作品。 1961年9月17日《人民日報》 全文如下: 錢江潮,自古稱為“天下奇觀”。最早可以從莊子的記載里看到:“浙河(就是錢塘江)之水,濤山浪屋,雷擊霆砰,有吞天沃日之勢。”錢江潮以秋濤為最大,陰歷8月觀潮,由來已久。 但是,錢江觀潮最盛的時候還在南宋。因為南宋定于每年8月18日(所謂“潮神生日”),在錢塘江上校閱水師。這時候,溽暑方消,秋高氣爽,在洪濤巨浪間,水軍演陣,吳兒弄潮,杭州士女傾城來觀。以后相沿成俗,就把這一天作為觀潮佳節(jié)了。 在秋天的一個傍晚,我去觀潮。霞光融入暮靄,海風(fēng)涼爽,錢江觀潮勝地——浙江海寧的鹽官鎮(zhèn)(古海寧城),已是萬家燈火。出鎮(zhèn)海門,不到百步,有一座石旱橋。緩步登上橋頂,眼前忽地出現(xiàn)一幅海闊天空的壯麗圖景。在暮色蒼茫里,一輪紫銅色的圓月剛從東方的海門升起,千里江波與天相接,渺無邊際,灰蒙蒙的一抹遠山像浮在海面上似的,天邊幾點帆影在海平線上紋絲不動,大海一平如鏡。腳下,捍衛(wèi)著浙西和蘇南幾千萬畝良田沃壤的魚鱗大石塘,宛如一道海濱長城,向無際的遠方迤邐伸展開去。塘上,亭臺如畫,堤柳似煙。 忽聽人們相互傳告:“潮來了,潮來了!”側(cè)耳靜聽,果然東風(fēng)隱隱傳來一陣陣轟隆轟隆的聲響,仿佛郁雷在天邊滾動??墒且i東望,依然風(fēng)平浪靜,微波粼粼,銀灰色的海面上看不出有什么變化。一忽兒,響聲越來越大,像擂起萬面戰(zhàn)鼓,震耳欲聾,疾風(fēng)刮來挾有寒氣,東南方向一排黑黝黝的城墻一般斬齊的浪濤,好似從遙遠的天際壓下,在灰暗的海面上滾滾而來,漸移漸近,忽然化成一座橫亙江心的銀山,在月光輝映下,雪浪翻滾,沖擊奔射,浪尖欲舔長空。霎時潮水涌到眼前,大海像煮開一鍋沸水,洶涌澎湃,漩渦急轉(zhuǎn),瞬息萬變,使人眼花撩亂,目不暇給;浪卷堤岸,又若山崩海裂,大地為之顫動,浪花飛上塘頂,潮水直撲人面。這情景,正如唐代宋昱的觀潮詩所描寫的那樣: 濤來勢轉(zhuǎn)雄, 獵獵駕長風(fēng), 雷震云霓里, 山飛霜雪中。 轉(zhuǎn)眼間,濤頭奔騰西去,可是余波還在兼天涌來。過了許久,大海才復(fù)歸平靜。這時俯視塘下,水漲數(shù)尺。從驚濤駭浪中收回神思,抬頭看天,依然月色橫空,清暉萬里;遠眺海面,悠然逝水,吞吐銀光。這時記起杜甫的詩句:“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似乎深入一層領(lǐng)略了詩人所抒寫的新鮮意境,益發(fā)感到祖國山河的壯麗,胸襟百倍地開闊起來。 看了錢江潮,一方面固然欣賞了這一“天下奇觀”,同時也深深體會到它的確是“東南至阡”。浙西杭、嘉、湖和蘇南的蘇、松、常,地勢都比盛潮時期的潮水還低,如果沒有海塘作為屏障,將有多少陸地淪為海域,多少良田變成不毛的鹵地!幾千年來,錢塘江兩岸的勞動人民一直在與兇惡的海潮進行英勇頑強的斗爭。五代時吳越王錢镠“強弩射潮”的故事,在當(dāng)?shù)厝罕娭虚g廣泛流傳著。所以明高得暘《觀浙江秋濤》詩中有“自古江山夸壯麗,至今父老說英雄”的句子。按照地方志上記載,五代錢氏(從錢镠到其孫錢俶)統(tǒng)治吳越將近一百年,治水成績確實相當(dāng)優(yōu)異,因而歲多豐稔。在海寧縣許村鎮(zhèn)東南七里的土谷祠里,從前有一塊“錢王箭石”,出土二尺,相傳是錢王射潮的箭?,F(xiàn)在浙江民間雕塑藝術(shù)中,也還常常用“錢王射潮”作為創(chuàng)作的題材。 然而,從長期的封建社會直到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時代,錢江潮終究是當(dāng)?shù)厝嗣竦男母勾蠡?,它以雷霆萬鈞之勢撼擊塘岸,帶來了無數(shù)次深重的災(zāi)難。《宋史河渠志》說:“錢塘江自元豐六年泛溢之后,潮汛往來,率無寧歲?!贝撕笫窌偷胤街旧详P(guān)于潮水泛漲、塘堤毀裂、人畜田廬漂沒的記載,迭出不窮,觸目驚心。清末和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時期,錢江塘岸長久失修,南岸的蕭山、紹興一帶連年發(fā)生大批田地房舍坍陷入海的慘事。解放以后,黨和人民政府領(lǐng)導(dǎo)群眾大力整治海塘,目前錢塘江南北兩岸海塘和江塘全長達六百多華里,新建了許多排水壩和塊石護坡,有效地保護了群眾生命財產(chǎn)的安全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發(fā)展。 大約由于錢江潮仿佛是從海天相接的地方奔騰而來的,人們在看潮的時候往往會發(fā)生乘潮上天、遨游太空的美麗幻想。元人趙孟頫有“何當(dāng)駕我以長風(fēng),便欲乘桴浮到日華東”之句;蘇軾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詩更發(fā)奇想,他竟要“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 下面,我們用“游記”表示《人民日報》上刊登的《天下奇觀錢江潮》一文,用“廣播稿”表示《觀潮》據(jù)以改編的《祖國各地》廣播稿《喜看今日錢塘潮》,看看兩者是否存在著借鑒關(guān)系: 第一組:“游記”:錢江潮,自古稱為“天下奇觀”。 “廣播稿”:錢塘江大潮,是祖國壯麗山河中的一朵奇花,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 第二組:“游記”:忽聽人們相互傳告:“潮來了,潮來了!” “廣播稿”:熟悉江潮的人告訴我們:潮來了! 第三組:“游記”:側(cè)耳靜聽,果然東風(fēng)隱隱傳來一陣陣轟隆轟隆的聲響,仿佛郁雷在天邊滾動。 “廣播稿”:午后一點左右,只聽得遠處響聲隆隆,好象悶雷滾動。 第四組:“游記”:可是引頸東望,依然風(fēng)平浪靜,微波粼粼,銀灰色的海面上看不出有什么變化。 “廣播稿”:我們往東看去,還是風(fēng)平浪靜,微波粼粼,水面上看不出有什么變化。 第五組:“游記”:一忽兒,響聲越來越大, “廣播稿”: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 第六組:“游記”:東南方向一排黑黝黝的城墻一般斬齊的浪濤,好似從遙遠的天際壓下,在灰暗的海面上滾滾而來, “廣播稿”:只見東邊水天相連之處,出現(xiàn)一條白線,……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迎面壓過來, 不同版本的教材中的《觀潮》 第七組:“游記”:浪卷堤岸,又若山崩海裂,大地為之顫動, “廣播稿”:那聲音,如同千萬輛坦克車同時開動,山崩海裂,大地都顫抖起來。 這里我們適當(dāng)?shù)乇嫖鲆幌?/span>,“廣播稿”里的“山崩海裂”這一個新造的詞,是啥意思? 我們看看八十年代的小學(xué)課本里是如何修改的:“那聲音如同千萬輛坦克同時開動,發(fā)出山崩地裂的響聲,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p> 其實最早的“游記版”,我們可以知道,“山崩海裂”是一個比喻,形象驚濤拍岸的一種壯闊景象,“廣播稿”里囫圇吞棗地移用過來,雖然也用了“山崩海裂”一詞,但是放在了驚濤“聲音”的后邊,那么,“山崩海裂”的意思就變成了形象“聲音”的比喻詞。 八十年代的課文里,沿襲著“廣播稿”里的句型,把“山崩海裂”換成了“山崩地裂”,也認為是一種驚濤震響的狀態(tài),句子改成了“發(fā)出山崩地裂的響聲”,實際上,從由頭的“游記版本”來看,我們才知道,到了教材里,“山崩地裂”的外延縮小了,將這一詞由“形容驚濤狀態(tài)”轉(zhuǎn)換成“形容驚濤聲音”。 再看現(xiàn)在的課本,又是如何改動的? 現(xiàn)行的課本這一句變成了這樣的:“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p> 與八十年代版教材相比,現(xiàn)行的教材刪得很精簡,但這里的“山崩地裂”與八十年代的教材一樣,都是形容聲音的。這里同樣可以看出,最早的游記版里“山崩地裂”的用法,到了“廣播稿”版里發(fā)生了改變,用作形容聲音了,后來的各版教材都因循下來。 其實我們現(xiàn)在對照最早的《人民日報》上的游記版,會覺得“山崩地裂”用作形容怒潮的氣勢更為恰當(dāng)?,F(xiàn)在的兩版教材不斷地在“山崩地裂”一詞上改來改去,正可見對一詞的用法,呈現(xiàn)出一種矛盾性。找到了最早的文章源頭,會有助于把握文章中的詞義內(nèi)涵。 第八組:“游記”:轉(zhuǎn)眼間,濤頭奔騰西去,可是余波還在兼天涌來。 “廣播稿”:轉(zhuǎn)眼間,潮頭奔騰西去,可是余波還在漫天卷地涌來,江面上依舊風(fēng)號浪吼。 第九組:“游記”:過了許久,大海才復(fù)歸平靜。這時俯視塘下,水漲數(shù)尺。 “廣播稿”:過了好久,大海才恢復(fù)平靜,看看堤下,江水已經(jīng)漲了兩丈來高了。 不同教材中的《觀潮》 從上面的比對中,大致可以看出,《人民日報》上的游記,是《觀潮》課文改編的原文“廣播稿”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參考素材,至少,我們可以看出,中央臺的兩位記者在撰寫廣播稿的時候,參考過《人民日報》上的游記,不然很難相信,兩篇文章,會出現(xiàn)如此非常近似的語句與表述方法。 而找到《人民日報》上的游記,也能發(fā)現(xiàn),它在被后來因襲的時候,發(fā)生了怎樣的詞義的變化與誤讀,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現(xiàn)行課文里的用詞精準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