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刎頸之交?就是為了對方命都可以不要。但是,有這么一對刎頸之交,反目成仇,直至一方人頭落地,成就了另類的“刎頸之交”。他們就是張耳和陳馀。 二人都是戰(zhàn)國時期魏國的名士,秦滅魏之后,曾重賞求之。二人逃往外地隱姓埋名,當了看門的,大約相當于現(xiàn)在的小區(qū)保安吧。里門吏,大約相當于現(xiàn)在的保安隊長,有一次用竹條打陳馀,陳馀想反抗,被張耳悄悄制止。事后張耳說:“當初怎么跟你說的?你不能為了這么個小吏就拼命吧?”陳馀很感謝他。不久,二人登門求見剛剛起義不久的陳勝,為其出謀劃策??上ш悇俾牪贿M去。二人轉而游說陳王。陳王也不是個好東西,二人就鼓動陳王的手下武信君自立為趙王,陳馀為大將軍,張耳為右丞相。趙王被殺,二人又立歇為趙王,共同輔佐。 裂痕發(fā)生在張耳被秦軍圍困鉅鹿城,陳馀沒有施救。張耳派張黡、陳澤去責備東馀:“我和你是刎頸之交,現(xiàn)在我和趙王快死了,你援兵數(shù)萬不肯相救,是不是盼我們死呢?”陳馀說:“不是不想救,是自知不敵秦軍?,F(xiàn)在攻打秦軍,無異于以肉委餓虎,有什么意義?” 張耳與陳馀相見,非但不感謝,還責備他之前不肯相救,并且懷疑張黡、陳澤也被陳馀殺掉了。陳馀大怒:“沒想到你這么恨我!你以為我在乎這個將軍嗎?”于是解下大印推給張耳。張耳很吃驚,不接受。假如張耳道個歉,事情可能也就過去了。事實上,趁陳馀上廁所的功夫,有人插話了:“天與不取,反受其咎。趕緊收起來吧!”張耳順水推舟揣下將印,也收編了陳馀的人馬。陳馀回來,也恨張耳居然真的收下將印,于是出走,只帶了親信數(shù)百人,到了某片林澤,漁獵為生。二人從此反目成仇。 秦亡,亂紛紛混戰(zhàn)暫時告一段落,項羽分封諸將,張耳被立為常山王,統(tǒng)治以前的趙地。 后來,劉邦號召天下兵馬攻打項羽為義帝報仇。陳馀說:“漢王殺了張耳,我就們趙國就出兵?!?/span>劉邦就找了個和張耳長得很像的人(可憐這個人死不瞑目?。车羲念^送給陳馀。陳馀于是發(fā)兵。但是不久他就發(fā)現(xiàn)張耳并沒有死,于是又背叛了劉邦。韓信、張耳攻打趙王。趙王和成安君陳馀屯兵二十萬于吉陘口。這一仗很有名,就是“背水一戰(zhàn)”,大破趙軍,斬成安君,禽趙王歇。隨著陳馀人頭落地,二人恩怨至此結束。 從刎頸之交,到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假如二人都是君子,最多是老死不相往來,不至于如此相殺吧?活著的那個,不知道有沒有午夜夢回,突然后悔? |
|
來自: 帶娃文藝女中年 > 《我是歷史的搬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