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滅其王朝,必先令其絕后。 在我們的想象中,皇帝一般都有很多妃嬪,子嗣應該也很多。 但歷史上有很多皇帝竟然是絕后的,像大宋朝的16個皇帝中,有6個絕后。 而清朝也不例外,清朝晚年,同治、光緒以及宣統(tǒng)都沒有子嗣繼承皇位,歷史上稱之為“國統(tǒng)三絕”。 那為什么偏偏這三位竟然都沒有子嗣呢? 有人說這跟大清國運有關(guān),國運強盛時康熙乾隆生兒子如下耗子,國運衰微時三個皇帝都絕后,真是如此嗎? 這里面涉及到的因素有很多,每個人的情況也不一樣,但基本上都無外乎慈禧干預、身體素質(zhì)下降、基因選擇這些因素。當然這也基本就是大清命數(shù)已盡,國運衰微的表現(xiàn)。 慈禧干預慈禧的干預,是皇帝子嗣凋零的最重要的一個因素。 這個葉赫那拉家的女人,也真的應驗了那個神秘的“葉赫那拉咒語”,真的成了滅亡清朝的女人。 同治皇帝是個很悲催的皇帝,他的皇后是慈安給他選的阿魯特氏,但這并不是慈禧的本意。 慈禧想讓他選富察氏,但是同治根本就不喜歡富察氏。 皇后出身名門,知書達理,本來和同治帝是一對伉儷,并且據(jù)說不久她就懷孕了。 但慈禧很不喜歡她,找各種茬阻止同治和她同房,而讓同治多去富察氏那。 同治帝內(nèi)心的憋屈就不用說了,恰好在這時,身邊的小太監(jiān)看穿了他的心思,帶著他去了宮外的“紅燈區(qū)”,這下子一發(fā)不可收拾,得了嚴重的性病,最后不治身亡。 而慈禧為了保證自己能夠繼續(xù)垂簾聽政,就讓已經(jīng)懷孕的皇后自盡隨皇帝而去,這樣同治帝就算絕后了。 而光緒帝的絕后,也和同治帝如出一轍。 光緒是慈禧的親外甥,登基的時候才四歲,到十七歲才親政。 大婚時的一后二妃都是由慈禧親自給他選的,皇后也是葉赫那拉家的,是慈禧的親侄女,長得不好看,還有些駝背,因此光緒帝對這個皇后不滿意,自然就不和她親近。 而妃子中的珍妃長得漂亮,和光緒帝也是情投意合,不久也懷了身孕。 但年輕守寡的慈禧,好像見不得別人恩愛似的,非得要拆散他們。 她收集了許多珍妃的罪證,最后終于把她打入冷宮。 然后八國聯(lián)軍侵華期間,珍妃被投入井中致死。 此后的十年,光緒帝被囚禁,自然也無法再生育出子嗣。至此,光緒帝也絕后了。 再就是宣統(tǒng)帝溥儀,他是由慈禧親自指定的繼承人。 雖然慈禧想繼續(xù)干政,但沒辦法,身體不行了,在溥儀即位不久慈禧就一命嗚呼。 此后,溥儀雖然先后娶了5個妻子,但都沒有子嗣,想來這其中應該也有命運的原因吧。 當然慈禧的干預雖然是最大的原因,但這和皇帝的身體素質(zhì)下降也有明顯的關(guān)系。 身體素質(zhì)下降清朝是馬背上的民族,早先他們在關(guān)外的時候,打仗、騎馬、射箭是常事,所以他們的身體素質(zhì)都很好。 入關(guān)之后,皇室子弟雖然還學騎馬射箭,但畢竟沒有什么實戰(zhàn)的機會。 到了晚清時代,慢慢地皇室子弟的身體素質(zhì)就下降了。 當然,缺乏鍛煉是身體素質(zhì)下降的一個因素,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到了晚清,皇帝們都沉迷于花天酒地。 比如咸豐帝,好美色、好喝酒還吸大煙,身體素質(zhì)差的老爹,生下的同治帝身體自然好不到哪去。 同治和他父親的喜好差不多,還喜愛去宮外尋花問柳,早早地把身體透支了。 再像宣統(tǒng)帝溥儀,他一登基面臨的就是大清朝的滅亡。 國家都亡了,對這個皇帝就更加沒人在意了。 從小沒人監(jiān)管的宣統(tǒng)帝,是在一幫子宮女、太監(jiān)的照看下長大的。 此時的皇帝對他們來說也沒有什么威脅,他們也失去了本該有的敬畏心。 據(jù)說,周圍的宮女經(jīng)常會對他動手動腳,年少的溥儀常常被折磨得眼前發(fā)黑,這可能給他留下了嚴重的心理陰影,同時身體也被掏空。 以至于他和婉容成親的時候,第一晚沒有同房,就逃之夭夭。 從這兩方面,可以看出末代的皇帝身體素質(zhì)越來越差,優(yōu)勝劣汰的情況下,自然無法生育子嗣。 基因選擇那最后一個原因也是有科學依據(jù)的,就是近親結(jié)婚。 生物的進化論指出,近親結(jié)婚要么產(chǎn)不出后代,要么后代就是攜帶了某些基因病。 而這幾位皇帝都沒有子嗣的一個原因,應該也有基因選擇的影響。 從咸豐帝開始,皇室子嗣就銳減,他只有3個孩子,到后面直接絕后。 因為清朝皇室為了保證血統(tǒng)純正,在選后妃的時候,通常都是從滿族或者蒙古族中選,并且一般都是貴族人家。 但貴族人家無外乎就那幾家,這就導致進宮的人要么就是親戚,要么就是同族,反正關(guān)系很近。 而這就會導致一個問題,他們的基因相同性和單一性太大了,能夠生出健康長壽的后代就越來越少了。 這也和我們所熟知的一個常識差不多,我們都知道混血兒一般都比較漂亮而且聰明,地域相隔越遠,生出的孩子就越優(yōu)秀。 和大清這種聯(lián)姻方式相反的就是大明朝。大明朝為了避免外戚干政,選拔的后妃都是從民間選來的,這就使得皇室基因具有多樣性,后代就比較健旺。 綜合上面幾個原因,客觀原因就是慈禧的干預,使得皇帝要么心煩要么壓力大,在這種情緒的影響下,皇帝連和后妃同房都懶得去了,能生出孩子就怪了。 當然也和他們自身的身體素質(zhì),有很大關(guān)系。 其實,歸根結(jié)底,還是大清氣數(shù)已盡,國運衰微的原因。 每個朝代滅亡前,都會有一段烏煙瘴氣的時期,晚清也不例外。 內(nèi)憂外患,皇家子弟花天酒地不務(wù)正業(yè),后宮干政、勾心斗角,都是一派要滅亡的景象。 種種因素綜合起來,就說明天要亡大清了,那么沒有子嗣也就是必然的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