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某,男,50歲??却嗄?,伴心悸三年,近半月加重?,F(xiàn)咳喘,胸悶氣促,痰多白黏,乏力,小便不利,下肢浮腫,眩暈,舌胖大,苔白膩,脈弦滑。 辨證為脾虛濕困,痰濕阻肺之證。 咳喘日久,必傷脾腎,而致肺脾腎心俱虛。 肺氣失于宣降,肺氣上逆則咳喘,肺氣不利則胸悶氣促;脾失健運,水濕不化,聚而成痰,故痰多;水谷精微乏源,故乏力,加之痰濕上犯清竅,故頭暈;肺失通調(diào)水道,脾失運化水液,腎失氣化,水液代謝失常,故小便不利,下肢水腫;舌胖大,苔白膩,脈弦滑皆脾虛濕困之象。 遂處方:陳皮15g、半夏10g、茯苓15g、甘草10g、桂枝10g、白術(shù)15g,三劑。 方以二陳湯為基礎(chǔ),燥濕化痰、理氣和中。取五苓散之意,加桂枝溫陽化氣利水;取澤瀉湯之意,加白術(shù)健脾利水治眩暈。 二診,服藥后諸癥減輕,遂效法原方,加黨參30g,繼服六劑。患者病愈。 《時方妙用》云:痰飲者諸方以二陳湯為通劑,仿《金匱》之意,故取效倍于諸家,…水歸于腎,而受制于脾。 《名醫(yī)方論》云:二陳為治痰之妙劑,其于上下左右,無處不到,然只有治痰之標(biāo),不能治痰之本,痰本在脾在腎,治者詳之。 本方適用于咳喘、痰多白粘、胸脅滿悶、頭昏目眩、小便不利、足跗浮腫、舌質(zhì)胖大苔白、脈弦滑之證。 |
|
來自: 花無缺3myj1j3d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