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是中國最傳統(tǒng)、最樸實(shí)的果子。 不起眼的棗樹,不起眼的棗花,卻能長出甜蜜的果實(shí)。 小時候,只知道吃棗,只知道好吃。 后來上學(xué)了,對棗的印象就停留在最早、最深刻的“囫圇吞棗”那里了。 覺得那人好傻,而自己很能。 到中學(xué)后,又從魯迅那里學(xué)會了一種句式:我的院子里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還是棗樹。 這不是啰嗦?年少時,覺得魯迅好傻,而自己很能。 …… 歲月就這么流逝了。 現(xiàn)在想起來囫圇吞棗的故事,有一種心酸。 再看魯迅,覺得他好犀利好幽默,更多的還是人到中年的悵然若失。 好像,人長大了,很多東西都不是年少的滋味了。 棗,依然那么甜。 秋野(節(jié)選) 唐·杜甫 秋野日疏蕪,寒江動碧虛。 系舟蠻井絡(luò),卜宅楚村墟。 棗熟從人打,葵荒欲自鋤。 盤餐老夫食,分減及溪魚。 懷伊川賦 唐·李吉甫 龍門南岳盡伊原,草樹人煙目所存。 正是北州梨棗熟,夢魂秋日到郊園。 棗 宋·蘇軾 居人幾番老,棗樹未成槎。 汝長才堪軸,吾歸已及瓜。 棗 宋·史堯弼 后皇有嘉樹,剡棘森自防。 安得上摘實(shí),貢之白玉堂。 棗 宋·丁謂 好植蓬萊樹,無凝枳棘姿。 雞心藏密葉,羊角出高枝。 外炳丹朱彩,中含石蜜滋。 何當(dāng)如尹令,見食玉文時。 剝棗 宋·劉攽 棗下人不行,四旁生蒺藜。 秋來見成實(shí),粲粲青紅垂。 敲樹落碧瓦,濺石投赤磯。 紛紛競口實(shí),聊混兒女為。 樹上已空枝,樹下亦有蹊。 人事但如此,桃李真自欺。 園居雜興·棗 明·黃衷 纖末心皆赤,新成實(shí)已嘉。 豳風(fēng)終可詠,底用大如瓜。 棗 清·湯右曾 初種甫尋尺,今看半出檐。 實(shí)經(jīng)風(fēng)里坼,味較市中甜。 鄰遠(yuǎn)知難撲,兒爭笑不廉。 甘瓜削榆次,為饤客盤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