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契丹服裝傷害民族感情,且看宋朝皇帝怎么做 各位看官,咱們接著聊宋朝那點事。 穿外族服裝,到底能不能傷害本民族的民族感情?老尼克我覺得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民間斗斗嘴,也就說了算一遍。但是,如果最高統(tǒng)治者當(dāng)朝皇上,覺得這是件很大的事,那就不一樣了。 宋仁宗就很生氣,我堂堂大宋的子民,竟然穿著北夷契丹的服裝招搖過市,這成何體統(tǒng)?領(lǐng)導(dǎo)很生氣,事情很嚴(yán)重,下旨,查辦! 于是,在宋仁宗慶歷八年(遼興宗重熙十七年,公元1048年),宋仁宗下旨,“詔禁士庶效契丹服及乘騎鞍轡(pei),婦人衣銅綠兔褐之類” 這段話出自《宋史》卷153《輿服志五》。啥意思呢?說宋仁宗下旨,從今開始,禁止穿契丹服裝,騎馬禁止使用契丹的馬鞍子韁繩等用具,女人不準(zhǔn)穿銅綠色兔褐色的衣服。 說到這呢,咱們就得先說說當(dāng)時宋朝服裝和契丹服裝的區(qū)別。 契丹,是中國古代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曾經(jīng)建立了強(qiáng)大的遼國,統(tǒng)治著長城以北的大片疆土長達(dá)兩百多年,而且也創(chuàng)造了多彩的契丹文化。 契丹屬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也是一個馬背上的民族,所以,他們的服飾不同于中原地區(qū)的寬袍大袖,為了適應(yīng)騎馬放牧的方便,他們的衣服都是窄袖長袍,衣長過膝,腰系帶子。 慢慢地,生活在遼國邊境的一些漢族人,也開始受到影響,以至于到了后來,北宋都城東京汴梁,穿著契丹服飾的漢人越來越多。 其實,穿契丹服裝的主體,還是下層的老百姓。為什么呢?干活啊,底層民眾得不停干活,才能養(yǎng)活那些官老爺們,寬袍大袖的干活不方便。 所以,讓宋仁宗苦惱不已的所謂傷害民族感情的事,底層老百姓根本沒想過,整天干活都快累死了,咋方便咋來,哪里還有時間思考傷害民族感情的事? 再說了,我穿這衣服,不就為了干活方便嗎?多干活,最終不還是多給官老爺上供了嗎?張明敏不也唱過:“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中國心”嗎? 看官您可能要問了,宋仁宗這么下勁,那結(jié)果咋樣?結(jié)果還能咋樣?濤聲依舊唄! 又過了六十九年,這時候大宋的皇上輪到宋徽宗了,各位看官都知道,這宋徽宗是妥妥的文藝青年,詩詞書畫樣樣精通,要說他不會玩的,可能只有一項,那就是當(dāng)皇上治理國家。 按說文藝青年是比較能接受各種事物的,可不知咋回事,他也和這契丹服飾叫起勁來,在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下旨,“敢為契丹服若氈笠、釣塾之類者,以違御筆論?!?/span> 氈笠就不用說了,大家都懂,“釣塾”又叫“釣墩”、“吊墩”,典型的契丹服飾,是一種沒有褲腰、兩腿分離的連褲襪。 “違御筆”是個啥罪名呢?簡單說,違御筆就是“以違制罪之”。違制在中國古代可是個大罪,相當(dāng)于欺君罔上。這罪名大不? 然而,實際上并不好使,底層民眾并不遵守,還是有很多人該穿照穿。 宋徽宗這個時代,正面臨著國內(nèi)的災(zāi)荒和契丹的侵?jǐn)_這內(nèi)憂外患之中,,大宋的政局搖搖欲墜。而這時候,契丹服飾就被視作“服妖”,宋徽宗認(rèn)為,這是導(dǎo)致國家動蕩的征兆和“罪魁禍?zhǔn)住薄?/span> 其實“服妖”這種說法的出現(xiàn),還是來自于宋徽宗對于未知事物的一種憂慮的嫁接。對于無法用常理控制的事情,古人們往往會歸咎于各類奇異的征兆,而“服妖”一詞的產(chǎn)生,正是基于此理念,成為宋徽宗時期的背鍋俠。 除此以外,還有一種看法,就是老尼克我自己的一點看法。 這個看法呢,我想的也不是很成熟,所以,說起來可能會比較瑣碎雜亂,看官您得耐點心聽。 先舉個栗子吧。日本,咱們都知道歷史上一直在向中國學(xué)習(xí),唐朝時期派了很多遣唐使來學(xué)習(xí)各種技能,甚至是派了很多日本女人來,干啥?和唐朝那時候長得英俊瀟灑的翩翩少年發(fā)生關(guān)系,懷孕后回去,以改良日本的人種。 那時候的中國,在日本人眼里,絕對的天朝上國。 但到了明朝,日本就有點不把中國放眼里了,至于到了清朝和民國時期,那就想著占領(lǐng)和吞并中國了。 各位看官,大家想沒想過,這是為什么? 其實很簡單,你先進(jìn)你強(qiáng)大,我向你學(xué)習(xí),你落后你羸(lei)弱,我還會向你學(xué)習(xí)嗎?甚至是想著你對我俯首稱臣。 宋徽宗面臨的,就是這么一個狀況。 最早剛開始,契丹人對漢人以“番”自居,自外于“中國”。 隨著遼國建立并統(tǒng)一了北方大部,逐漸就變成對“藩”這種稱呼特別敏感。 再往后,契丹人覺得他們才是正朔,到了遼圣宗(耶律隆緒公元972年1月16日------公元1031年6月25日 )時期,遼國皇帝干脆以“中華正統(tǒng)”自居,反而根據(jù)“五德終始”學(xué)說認(rèn)為北宋是“非正統(tǒng)”。 這里可以講個小故事。 歐陽修修撰《新五代史》,將契丹列入《四夷附錄》,遼國人劉輝得知后十分不滿,特上書說:“宋歐陽修編《五代史》,附我朝于四夷,妄加貶訾。且宋人賴我朝寬大,許通和好,得盡兄弟之禮。今反令臣下妄意作史,恬不經(jīng)意?!?/span> 啥意思呢?說遼國人劉輝給皇上上書,說歐陽修編纂五代史,竟然把我們大遼國歸入四夷,夷狄蠻戎,是古代漢族統(tǒng)治政權(quán)對周邊少數(shù)民族和地區(qū)的帶有蔑視的稱謂。一般說是東夷、西戎、南蠻、北狄。 所以,劉輝就很不高興,說宋朝人還不是因為我大遼國胸襟廣闊,對待他們向兄弟一樣,他們反而這么看待我們,真是給他們臉了。 這個時候,契丹人已經(jīng)不覺得自己是“番”了,不是你大宋的藩屬國了。反而你大宋,是要低我們大遼一等的。 那個時代的事實是,兩軍交戰(zhàn),宋軍真的打不過遼軍。 各位看官,說到這,您聽明白了嗎? 簡單說就是:不!自!信!了! 宋仁宗也好,宋徽宗也好,曾經(jīng)看不上眼的外族,不向自己學(xué)習(xí)了,自己的子民,反而向人家學(xué)習(xí)了,以穿外族服裝為榮,這讓我天朝上國,情何以堪? 可是,怎么辦呢?電視劇《亮劍》里有一個橋段,是說358團(tuán)楚云飛的炮兵營前突大孤鎮(zhèn),卻被李云龍設(shè)計包圍,楚云飛氣壞了,對他的參謀長說,按我的脾氣,真想拉開架勢,和李云龍大干一場,但是,現(xiàn)在的情況是被李云龍掐住了七寸,想打也不敢打?。?/span> 宋仁宗敢打遼國嗎?宋徽宗敢打遼國嗎? 制不了遼國,我還制不了大宋的百姓?下旨,不讓穿遼國服裝!老尼克我覺得,這是不是一個原因?各位看官,您覺得呢? 不過要說有主意,還是宋徽宗,和金國人搞了個“海上之盟”,借助金國人之手,干掉了遼國。 但是宋徽宗千算萬算,沒算出金國人能看透大宋的實力,原來你大宋,就是紙糊的啊,金國人滅了遼國,反手就滅了大宋。這就是“靖康之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