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人處事,善于做到換位思考,常使矛盾憂難化解于輕松。 換位思考,究竟與誰換位,才是最恰適的? 【與上善者換位】 謀事為人,在于謀得更優(yōu)的解決問題之法。這個優(yōu),首在于擇上善為要。 身心在困擾之中,就要以上善的標準,認真查找自我存在的問題和根源,擺正心態(tài),糾正偏差。 心正方能身正。從上善的角度,總能找到最佳的為人處事之徑和破難之道。 經(jīng)歷挫折,能為上善者,方得真正向上生發(fā)之利。 以理服人,善于以公理正理服人,而不是逆理歪理。上善之心,則利正理以行。 消除心存陰霾,唯有陽光。上善之選,有如陽光,照亮心底,明心正心。 換位于上善者,處事為人歷經(jīng)錘煉,更得心悟行法,利于后成更為上者。 【與旁清者換位】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想要跳出迷局,不是雙方的互換,而應(yīng)做三方觀清做清。 因利因勢而迷的局中人,總以己為利而爭其端,于事會有偏頗。旁者相衡之下,常有清義。 立于旁觀者角度看待事中的自己,看公義公知,而非己私己利,則不會陷入迷妄。 清者自居,必在于不陷入勢利迷途,不為自錯自失之下仍強爭于糊涂。 觀者,以偏私、漁利而見者,以嘲諷、相愚而為者,則不是旁而清者,此有不如無。 入局之機,先能自清,凈心且靜心者,則可處事而不己亂,待人處事則長于公正。 旁而清觀,非僅觀而不為。以旁清者自居,或得旁清者明指,在于正心正向正力處事為己,力謀為有善結(jié)。 【與寬待者換位】 待人有寬,待己有容,方有寬容之余地。寬待之處,成大事則必不拘于小節(jié)。 與人爭而不得者,非要硬拼到底,事不成且關(guān)系常會搞僵。不爭而得者,則為至上之能。 共贏方得共生。促成共贏,在于抱團成暖,存異求同,互利互惠,而非相克不生。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讓理成真,必不可陷入無謂俗瑣,而善于寬容之下精心做事成事。 得容人處且容人。不寬于他,則難容于己。那些睚眥必報的人,必造他人困妒,而出現(xiàn)強烈反噬。 親者摯者,寬容更顯大度。人多能喚起禮義之心,容讓處多給人省悟圜轉(zhuǎn)之機,義能顯德。 寬待并非放縱惡邪。于寬處是給予善待之心和改正之機,若人為縱濫則頓失寬容。于人于己,寬容皆其有度,珍而善存,而絕不可妄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