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大家好,本期我們接著來讀《道德經》的第四十五章。 本章一連用了五個“大”,即“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辯”,因此我們要讀懂老子本章在說什么,就必須先要弄明白,“大”在這里究竟具有怎樣的內在含義。 大,往往是相對于小而言,因此它處于隨時變化之中,隨著參照物的不同,小可以變大,大也可以變小,也就是說,只要落入有形或有相之中,就逃脫不了成、住、壞、空的大道之造化規(guī)則,所以佛家告訴我們說諸行無常。 而老子這里所言之“大”,并非指上述無常之大,而是言常道之大,即無形無相,超越時空,永恒不變的大。 因此,“大”后面的“成”、“盈”、“直”、“巧”、“辯”是站在道的角度而言,是超越有形有相的,而非字面本身所表達的意義。 而緊跟后面的“缺”、“沖”、“屈”、“拙”、“訥”,則是“成”、“盈”、“直”、“巧”、“辯”在一定時空下所呈現的相,因此老子以“若”來言其無常的本質。 弄明白了“大”與“若”的內在含義,再來讀本章,我們就比較容易理解老子究竟是要告訴我們什么了。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成”,成就,“大成”,即超越時空的成就。什么是超越時空的成就?大道之生生不息的造化,生天、生地、生萬物,讓天地萬物生生不息,這就是能超越一切時空的真正“大成”。 “若缺”,天地萬物的生生不息是怎樣實現的呢?一陰一陽的變動來實現??墒俏覀儽娚?,總是習慣將陰與陽相互對立起來,要么要陽不要陰,要么要陰不要陽。 比如春夏的生之長之,秋冬的蕭之殺之,本來是大道生生不息之造化的必然,可在我們眾生的眼里卻以為是“缺”,如果只有生長而沒有蕭殺那該多好啊。 再比如,這個世界為何總是有好人和壞人呢,要是沒有壞人那該多好啊。為什么這個世界總是會有那么多的天災人禍,總是有生老病死,總是有煩惱和憂愁等等,總是有那么多的不如意。 殊不知我們以為的這些不如意,原來是大道之“大成”的必然歷程,所以老子言“大成若缺”,這個“若”字,表明不是真正意義的“缺”,而是在我們眾生的眼里,即在這個時空之下所呈現出來的“缺”。 “其用不弊”,“弊”,有害稱為弊。大道的功用就是讓天地萬物生生不息,因此站在大道的角度,所有的這些“缺”,不過是大道用來幫助天地萬物生生不息的助力,因為“反者道之動”,有“反”,才有“動”,才有天地萬物的生生不息。所以,我們以為的“缺”,對大道的造化而言,只有利而沒有害,所以叫“其用不弊”。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盈”,盈滿,“大盈”,即超越時空的圓滿與俱足。大道生天、生地、生萬物,俱足一切天地萬物之所需,如此的俱足與圓滿,就是“大盈”所要表達的意思。 “若沖”,“沖”,空虛的意思。大道圓滿俱足之造化,沒辦法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空空的什么都沒有,所以稱為“沖”。而正因為其不落入形與相,故而得以永恒,所以老子說“大盈若沖”。 “其用不窮”,大道的功用就是長養(yǎng)天地萬物,拿什么來長養(yǎng)萬物呢?拿一陰一陽之氣來長養(yǎng)天地萬物,而這個氣我們看不見摸不著,但天地萬物都靠祂生長,而祂卻不依賴于任何外在的東西而存在,且永不停息,即“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所以老子稱其為“其用不窮”。 就比如我們古代中醫(yī)所講的經絡,西醫(yī)無論怎樣對人體進行解剖,始終沒辦法證實經絡的存在,因為“大盈若沖”。而我們古代的中醫(yī)卻可以通過在經絡上取不同的穴位以按摩、刮痧、針刺、艾灸等方法來治療各種疾病,這算是“其用無窮”的例證之一了吧。 當然,老子所講的大道的用其實根本沒辦法用語言來述說,因為天地萬物的所有呈現,皆是道之用,無窮無盡,所以叫“其用不窮”。 “大直若屈” 道,也就是那股氣,祂至大至剛,所以稱其為“大直”?!叭羟?,那股氣遍及宇宙天地及萬物一切處,隨方就圓而不執(zhí)著于“直”,所以叫“大直若屈”。 因此,“直”是道之根本,而“屈”則是道之權變。所以“大直若屈”是在告訴我們,外在有形有相的東西只是大道為了達成生生不息這一根本的功用,因而對任何有形有相的執(zhí)著,都是在舍本逐末,最終只會讓內在的那股浩然之氣越來越消亡,越來越不“直”。 “大巧若拙” 道,造就了宇宙星際,造就山川河流,造就了各種生物、植物等等,所以稱其為“大巧”?!叭糇尽保酪磺械脑炀?,都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進行,循規(guī)蹈矩,不像我們眾生那樣隨心所欲,要這不要那,要好的不要不好的,在眾生的眼里,這種循規(guī)蹈矩其實就是笨,所以叫“大巧若拙”。 因此,真正的“巧”,是自然,是沒有任何的人為造作,但凡有一丁點人為造作,那都不是老子所說的“大巧”。所以這句話是在告訴我們,放下所有的人為造作,讓我們內在的本性去自然造化,最終我們才能見證到本性造化之“大巧”。 “大辯若訥” 道,成就天地萬物,而在人類看來卻有那么多的“缺”,對此“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沒有任何的是非對錯之分,沒有任何的好與不好之分,道有什么可言的呢?沒什么可言,所以老子說“大辯若訥”。 人之所以習慣于爭辯,是源于內在的好惡分別,對是非對錯,對好與不好等的好惡分別。而站在大道的角度,所有的是非對錯,好與不好都只是天地萬物變化的過程,而非永恒,而且“反者道之動”,所有的對立面不過都是朝相反方向變化的助力,因此有什么需要爭辯的呢?所以“若訥”不是難言或遲鈍,而是內在根本就沒有任何的言,也就是內在沒有任何的好惡分別。 “躁勝寒,靜勝熱” “躁”,內在的躁動,內在的躁動往往能抵擋外面的寒氣。而內在的靜,往往能抵擋外面的熱氣。 這段話是告訴我們說,無論外在的處境如何,我們內在都有可以抵擋、應對的東西——我們俱足圓滿的本性。 我們的本性可動可靜,什么時候該靜,什么時候該動,不是以我們的好惡說了算,而是以外面的“寒”“熱”說了算。當然這里的寒熱是比喻,比喻我們所遭遇的人事物的陰陽兩面。 因此,該動的時候就讓祂動,該靜的時候就讓祂靜,不以自己的好惡去干擾祂,障礙祂,所以老子接著說: “清靜為天下正” “清靜”,我們的本性,該動的時候動,該靜的時候靜,沒有任何的人為干擾,就叫“清靜”。 “天下正”,天下正與不正的關鍵在哪里?在人心!人心正則天下正,因為前面已說過“大成若缺”,如此哪里還有什么不正呢,有的只是如何應對進退而已。 正如《中庸》所說:“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span> 因此,放下對所有的“缺”、“沖”、“屈”、“拙”、“訥”的有為,讓本性回歸本來的清靜,本性的造化將自然呈現本有的“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辯”之用,這就是本章帶給我們最大的啟示。 好了,本期的分享就到這里,我們下期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