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的無牙頜修復理論基礎是Gysi1908年提出的同心圓關系學說,即平衡頜理論。 在Gysi創(chuàng)新平衡??理論時,人們的平均年齡是50~60歲,牙槽嵴又高又圓,現(xiàn)在我們的平均壽命將近80歲,碰到的牙槽嵴條件大多都是Ⅱ類,Ⅲ類,Ⅳ類牙槽嵴,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全口義齒的修復方法和理念所做出來的義齒,固位和穩(wěn)定就越來越差。 一、概述 無牙頜——整個牙弓上不存留任何天然牙或牙根,又稱牙列缺失。 有殘根不算無牙頜。 由天然牙根支持的全口義齒,稱為覆蓋全口義齒。 由種植體支持的全口義齒,稱為種植全口義齒。 沒有任何殘根,完全由粘膜和粘膜下組織支持的全口義齒,稱為傳統(tǒng)的全口義齒。 為牙列缺失患者制作的義齒,又稱總義齒。 如果僅是上頜或下頜牙列缺失,對頜有牙,所做的義齒叫單頜全口義齒。分別叫上頜半口義齒,或下頜半口義齒。 全口義齒由人工牙和基托組成。 天然牙有牙根,每顆牙是獨立的,一顆牙受力,不影響其他牙。與天然牙不同,全口義齒的牙和基托是一個整體,一顆人工牙受力,整個全口義齒都會動,因此才會要求全口義齒的平衡。 牙列缺失后,會發(fā)生骨組織和軟組織的變化,會影響面容,發(fā)音,咀嚼功能,吞咽功能,甚至心理健康。 1、骨組織改變 主要是牙槽嵴的吸收,上下頜骨失去原有的形狀,大小。 牙槽嵴吸收速度與缺牙原因,時間和患者骨密度有關。 a.缺牙原因: 牙周病缺牙,初期牙槽嵴吸收明顯。因齲病,根尖病等原因拔牙,病程時間,拔牙難度,局部牙槽嵴萎縮程度不同,吸收程度也是不同的。 拔死髓牙是很困難的,如出現(xiàn)了骨黏連,或者損傷比較大,都會損傷牙槽嵴,導致愈合以后牙槽嵴出現(xiàn)明顯吸收。 b.缺牙時間: 缺牙后前3個月吸收速率最快,6個月后吸收速率顯著下降,2年趨于平緩,每年0.5mm水平持續(xù)吸收。 全口義齒修復時間一般為拔牙后3個月。 如果牙槽嵴豐滿的,拔牙后2個半月也是可以的。 c.骨質致密程度: 上頜骨(上頜唇側骨板疏松): 向上、向內(nèi)吸收——上牙弓逐漸縮小 下頜骨(下頜舌側骨板疏松): 向下前、向外吸收——下牙弓逐漸變大 上頜牙弓<下頜牙弓(三類關系) 2、軟組織改變 唇頰側前庭溝變淺,唇頰系帶附力跟牙槽嵴的距離變短,外形唇頰向內(nèi)凹陷,面部皺紋增加,鼻唇溝加深,口角下陷,面下1/3距離變短,呈現(xiàn)衰老面容,舌體逐漸增大,甚至充滿整個口腔。 二、全口義齒固位和穩(wěn)定原理 固位:指義齒抵抗從口內(nèi)垂直方向脫位的能力。主要跟牙槽嵴條件,跟印模有關系。 穩(wěn)定:指義齒抵抗水平和轉動,防止側向和前后向脫位的能力。主要跟頜位關系準確性有關。 全口義齒的固位和穩(wěn)定是相互影響的,臨床上常難以區(qū)分,缺一不可。 比如:取模很精準,患者牙槽嵴條件也是好的,做好的全口義齒戴在嘴里,不吃東西不咀嚼的時候是有固位力的,不掉,沿著與粘膜垂直的方向往下拔,也是拔不下來的,說明固位是好的,但在咀嚼的時候,如果有早接觸,或者頜位關系有偏差,義齒的穩(wěn)定性就會變差,吃東西還是會掉,因此固位和穩(wěn)定是相互影響的,只強調印模的準確性是遠遠不夠的,要重視提高義齒的穩(wěn)定性。 全口義齒的固位原理: ①義齒基托與黏膜之間的大氣負壓。 全口義齒基托邊緣與周圍軟組織之間保持緊密接觸,形成良好的邊緣封閉,空氣就不能進入到基托和黏膜之間,在基托和黏膜間形成負壓。在大氣壓力的作用下,基托和組織密合,使義齒獲得良好的固位。 ②基托與唾液,黏膜之間的吸附力 吸附力:指兩種物體分子之間相互之間的吸引力。 附著力:指不同分子之間的吸引力。 內(nèi)聚力:指相同分子間的粘著力。 附著力和內(nèi)聚力都屬于吸附力的范圍。 義齒戴到口腔以后,唾液是義齒基托和口腔黏膜之間的介質,就會存在三層關系,唾液和黏膜之間的接觸,唾液分子之間的內(nèi)聚力,唾液和義齒基托之間的附著力。 影響吸附力的因素包括基托跟黏膜之間的接觸面積和密合程度,以及唾液的質和量。 ③唾液的表面張力。 表面張力是指兩個平行的堅固物體之間的液體薄膜產(chǎn)生的,取決于這一層液體潤濕 表面的能力。 與固位穩(wěn)定的相關因素: a.義齒基托的覆蓋面積。 基托面積越大固位越好。在不妨礙周圍軟組織正?;顒拥那闆r下,應該盡量伸展基托的范圍。 b.基托與黏膜的密合度,伸展范圍,厚度及形狀。 要求取模要準。 c.唾液的粘稠度。 唾液粘稠度高,義齒固位好,粘稠度低,固位差。 唾液分泌量過多,過少,都會影響義齒的固位。 d.正確的咬合關系。 上下頜牙列的咬合關系要符合天然牙列存在時的位置關系,且有均勻廣泛接觸時,固位穩(wěn)定才會實現(xiàn)。 e.合理的排牙。 對固位穩(wěn)定非常重要。合理的排牙包括人工牙的數(shù)目,位置是往頰側排一點好還是往舌側排一點好。 f.基托要形成有利于固位的形態(tài)。 頰肌作用力是向內(nèi)的,舌肌作用力是向外的,義齒位于頰肌和舌肌相反的作用力中,磨光面如果是凹型的,頰肌和舌肌作用在義齒基托上時,就能對義齒形成夾持力,使義齒更穩(wěn)定。 g.患者對口頜肌的控制能力。 有的患者雖然牙槽嵴條件不好,只要頜位關系是準確的,患者往往能很好的使用假牙,這就是患者能用口頜肌的力量控制假牙。 三、無牙頜解剖標志識別 無牙頜口腔結構 牙槽嵴 上頜牙槽嵴和下頜牙槽嵴將口腔分為兩部分: 口腔前庭和口腔本部 口腔前庭: 指位于牙槽嵴跟唇黏膜和頰黏膜之間的潛在的間隙。 上頜: 唇系帶: 位于口腔前庭內(nèi),相當于中切牙近中臨接點的延長線上。是一條扇形或線形的黏膜皺襞。 全口義齒唇側基托在唇系帶處,應做成相應的切跡,以免妨礙唇系帶的運動,而影響義齒的固位。 頰系帶: 位于前磨牙的牙根部,附著在牙槽嵴的頰側,呈扇形的黏膜皺襞。 以頰系帶為界,將口腔前庭分為前弓區(qū)和后弓區(qū)。 頰間隙: 特指上頜的后弓區(qū)。上頜結節(jié)和頰黏膜之間的口腔前庭區(qū)叫頰間隙。 上頜義齒的頰側翼緣,應該充滿在頰間隙里。 下頜: ①唇系帶 ②頰系帶 ③頰側翼緣區(qū),頰棚區(qū) ④遠中頰角區(qū) 頰側翼緣區(qū): 位于下頜的頰系帶,到咬肌前段之間的區(qū)域,對全口義齒的修復非常重要。當下頜后部的牙槽嵴吸收非常平的時候,頰側翼緣區(qū)也叫頰棚區(qū),它們是同一個部位。 頰側翼緣區(qū)的外側,就是下頜骨的下緣,內(nèi)側是牙槽嵴頰側斜坡的位置,前部是頰系帶,后部是磨牙后墊的前緣。 頰側翼緣區(qū)面積比較大,下方骨質非常致密,如果牙槽嵴吸收非常嚴重,頰棚區(qū)變得比較平坦,骨小梁的方向就和咬合力的方向是垂直的,義齒基托在頰棚區(qū)就可以充分伸展,能承受比較大的咬合力,因此頰棚區(qū)在下頜是主承托區(qū)。 遠中頰角區(qū): 指頰棚區(qū)的遠中,位于咬肌前緣的后方,磨牙后墊的頰側。 由于受咬肌前緣活動的限制,義齒基托在遠中頰角區(qū)不能過分伸展,否則會引起疼痛,或咬肌活動時致基托抬起,影響固位。 口腔本部: 位于上下牙槽嵴的舌側,上界是腭頂,下界是口底。 上頜: ①切牙乳突: 位于上腭腭中縫的前端,上中切牙的腭側。是一個卵圓形的軟組織凸起。下方是切牙孔,有鼻腭神經(jīng)通過。 義齒基托在此部位要適當緩沖,以免壓迫產(chǎn)生疼痛。 切牙乳突是排列人工牙的重要標志。模型分析時應在模型上標出。 天然牙列時,上頜中切牙的唇面,位于切牙乳突中點的唇側8~10mm,兩側尖牙連線通過切牙乳突。 ②腭皺: 位于上頜腭側前部,腭中縫兩側不規(guī)則的波浪狀的軟組織橫跡,有輔助發(fā)音的作用。 牙列缺失以后,腭皺的位置對排前牙有指示作用。 ③上頜硬區(qū): 指上腭中間,呈白色的骨組織隆起的部分,位于上腭中縫的前份位置。表面覆蓋黏膜很薄,受壓后易產(chǎn)生疼痛。 如果骨突非常明顯,義齒會以骨隆突為支點,咀嚼時產(chǎn)生翹動,引起上頜義齒的不穩(wěn)定,因此上頜硬區(qū)組織面要適當緩沖。 ④腭小凹: 在上腭中線兩側,軟腭和硬腭交界處稍后方的一處粘液腺導管的開口,左右各一。 ⑤顫動線: ⑥后堤區(qū): ⑦腭穹隆: ⑧翼上頜切跡: 指在上頜結節(jié)的后方,蝶骨翼突和上頜結節(jié)后緣之間的骨間隙。 翼上頜切跡是上頜義齒兩側后緣的邊界。 下頜: ①舌系帶: 位于口底中線的部位,連接口底跟舌腹的動度較大的一條黏膜皺襞。 全口義齒基托在舌系帶部位,要形成切跡,把舌系帶讓出來,否則舌系帶活動,會帶動下頜基托不穩(wěn)定,影響固位。 ②舌下襞區(qū): 位于舌系帶兩側,有兩條左右對稱的黏膜隆起。隆起的下方是舌下腺??梢噪S著下頜舌骨肌的運動上升或下降。 ③下頜隆突: 位于下頜兩側前磨牙牙根部位舌側的隆起。表面覆蓋黏膜比較薄,此處對應的基托組織面應適當緩沖。 ④下頜舌骨嵴: 位于下頜后弓舌側面,下頜第三磨牙斜向前磨牙,由寬變窄的一個骨嵴,在粘膜下方。表面黏膜薄,下方有不同程度的倒凹,如果倒凹很大,基托組織面要適當緩沖。下頜舌骨嵴的位置常常出現(xiàn)壓痛。 ⑤舌側翼緣區(qū): 跟下頜義齒舌側基托接觸的軟組織的部位。從前向后,標志點包括舌系帶,舌下襞區(qū),下頜舌骨肌,舌腭肌向后。舌側翼緣區(qū)后部,是下頜義齒固位的重要部位,此區(qū)域要有恰當?shù)纳煺埂?/p> ⑥磨牙后墊: 位于下頜最后磨牙牙槽嵴的遠中黏膜的軟墊,覆蓋在磨牙后三角上面,由疏松的結蹄組織構成。 磨牙后墊在牙齒缺失以后,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有圓形,卵圓形,梨形,也有患者在牙齒缺失后,磨牙后墊呈條索樣可以移動的軟組織。 多數(shù)情況下,下頜義齒后緣應蓋過磨牙后墊1/2或全部。磨牙后墊比較穩(wěn)定,一般可作為指導人工牙排列的標志。 無牙頜分區(qū): 主承托區(qū): 指能承受垂直向咬合力的區(qū)域。 上頜:牙槽嵴頂區(qū) 下頜:牙槽嵴頂區(qū)和頰棚區(qū) 副承托區(qū): 指跟咬合力和受力方向呈角度的區(qū)域。 副承托區(qū)不能承受較大壓力,只能協(xié)助主承托區(qū)承擔咀嚼壓力。 上頜:牙槽嵴頂唇頰側和舌腭側(不包括硬區(qū)) 下頜:牙槽嵴頂唇頰側和舌腭側。 緩沖區(qū): 指需要緩沖咀嚼壓力的區(qū)域。 上頜:上頜硬區(qū),切牙乳突。 下頜:下頜隆突,下頜舌骨嵴。 牙槽嵴上尖銳的骨嵴骨棱部位,黏膜較薄,不能承受壓力,需緩沖處理。 邊緣封閉區(qū): 指義齒邊緣接觸軟組織的部分,包括黏膜皺襞,系帶附力區(qū)域,下頜磨牙后墊區(qū)域。 邊緣封閉區(qū)不能承受咀嚼壓力,但可以跟義齒邊緣緊密貼合,產(chǎn)生良好的封閉作用。 后堤區(qū): 指上頜。也是邊緣封閉區(qū),后堤區(qū)對固位非常重要。 以上無牙頜的分區(qū)是在100多年前,牙槽嵴條件很好的情況下確立的?,F(xiàn)在臨床上見到的大多是嚴重骨吸收的牙槽嵴,非常低平,角化齦也很少,這時就很難區(qū)分主承托區(qū),副承托區(qū),邊緣封閉區(qū)和緩沖區(qū)。 當分區(qū)不明顯,制作全口義齒時,邊緣封閉對義齒的固位作用就會降低,增加義齒的穩(wěn)定性變得更為重要。 義齒間隙和義齒表面 義齒間隙: 也叫中性區(qū),指口腔內(nèi)容納義齒的潛在間隙,也是義齒跟周圍軟組織處于平衡的區(qū)域。 無論基托還是人工牙,都應該位于肌肉相互平衡的區(qū)域,即中性區(qū)。既不會因為義齒的存在,影響咀嚼肌的運動,又可以利用咀嚼肌加強義齒的固位和穩(wěn)定。 義齒表面: 組織面: 指義齒基托跟支持組織黏膜接觸的面。 咬合面: 指上下人工牙咬合接觸的面。 磨光面: 指義齒跟唇頰肌或舌肌接觸的面。 磨光面的形態(tài)包括邊緣的厚度,對義齒的固位和穩(wěn)定都有影響。 四、與全口義齒修復相關解剖結構 頜骨 舌及口底黏膜 肌肉 顳下頜關節(jié) 主要或容易被忽視的解剖結構 ①牙槽嵴形態(tài)及上下頜牙槽嵴關系 ②上頜:腭穹隆及后堤區(qū) ③下頜:舌下襞區(qū),下頜舌骨后窩及磨牙后墊 ④舌大小和位置 牙槽嵴高度及粘膜厚度 全景片預估(如下圖),評價牙槽嵴條件的時候,以頦孔為準,頦孔上方牙槽嵴的高度用h1表示,頦孔下方距離下頜骨下緣的高度用h2表示。 天然牙存在的時候,h1跟h2的比例大概是2:1,牙列缺失以后,h1會很快減少。 對于無牙頜患者: 如果h1≈h2,則牙槽嵴條件好; 如果h1<h2,則牙槽嵴條件中等; 如果h1=0,則牙槽嵴條件差。 當剩余牙槽嵴很差的時候,意味著附著于骨質表面的牙槽黏膜也很少。 粘膜下骨質高度降低,患者的咀嚼力也會很低。 統(tǒng)計結果顯示,無牙頜患者的平均咬合力大約只有有天然牙患者的1/4~1/6。 隨著牙槽嵴吸收程度的進一步下降,牙槽嵴條件好的,能保持義齒的部位穩(wěn)定,確保有力的咀嚼,而牙槽嵴條件差,重度吸收的患者,義齒很容易移位,咀嚼力也會相應下降,并引起整個口腔功能的進一步退化。 我們在檢查的時候,除了評估牙槽嵴的條件,還要看一下牙槽嵴的形態(tài),牙槽嵴形態(tài)對固位和穩(wěn)定都有影響。 牙槽嵴的形態(tài)分為方圓形,尖圓形,卵圓形。 從固位力和穩(wěn)定性的角度來說,方圓形的要好于卵圓形的,最差的是尖圓形。 如果患者牙槽嵴很低,并且呈韌狀的時候,又是尖圓形的,修復效果肯定也是最差的。 上下頜弓關系分類: ①正常 ②下頜后縮 ③下頜前伸 下頜后縮型的,在全口義齒修復中是最困難的。 下頜后縮以后,下頜在功能運動的時候,運動的幅度很大,容易出現(xiàn)關節(jié)問題。所以需要選擇合適的后牙頜型牙尖斜度,并且增加息止頜間隙的距離,垂直距離要恢復的低一些。 下頜前伸型的,在全口義齒修復中較容易。 因為下頜已經(jīng)處于前伸位了,在功能活動的時候,多數(shù)情況下下頜只是做鉸鏈運動,可以采用常規(guī)的解剖式,可減少息止頜間隙,垂直距離可以恢復的高一些。 有的患者上頜戴上去以后,容易左右翹動,固位不好,這時可檢查一下腭隆突的形態(tài)。 腭穹隆形態(tài): V形,U形,平坦型 多數(shù)人是U型的。 U型的腭隆突修復效果一般比較好,抵御垂直向和側向的能力都很強。 V型的腭隆突非常高,有助于抵抗義齒側向移位,義齒完成以后,樹脂基托的收縮也比較大,V形較少見。 腭隆突非常平坦的,有助于垂直力量的支撐,抵抗義齒的側向移位的能力就比較弱。 大部分患者都是U型的上頜隆突。 后堤區(qū)形態(tài) 后堤區(qū)對義齒的固位非常重要。 如果上頜義齒固位不良,要仔細檢查后堤區(qū)的位置和形態(tài),看后堤區(qū)的黏膜是不是平坦,是不是有溝有切跡不平整。 不平整的解剖結構會增加喪失后堤區(qū)封閉的風險,另外檢查一下后堤區(qū)的形態(tài),有些是不能做常規(guī)后堤區(qū)的,做了會影響義齒的固位,上頜義齒容易掉下來。 上頜后堤區(qū)指腭部的前顫動線跟后顫動線之間的區(qū)域。 前顫動線指硬腭跟軟腭交界的地方,硬腭的后緣。 后顫動線指顎腱膜跟軟腭肌相交的區(qū)叫后顫動線。 前顫動線跟后顫動線相接觸的這部分,是顎腱膜的區(qū)域,也是后堤區(qū)。 如果義齒的后緣超過了后堤區(qū),顫動線就到軟腭上了。軟腭肌的動度非常大,就會影響義齒的固位。義齒刺激軟腭,患者會出現(xiàn)惡心。 后堤區(qū)的寬度,一般4~12mm寬,有一定的彈性,對上頜義齒的固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后堤區(qū)形態(tài)分類: Ⅰ類:后堤區(qū)寬,在硬腭后緣5~12mm Ⅱ類:后堤區(qū)中等,在硬腭后緣3~5mm Ⅲ類:后堤區(qū)非常窄,在硬腭后緣1mm以內(nèi),幾乎沒有可移動的組織,直接過渡到軟腭肌。 上圖中三角形尖端指硬腭和軟腭交界的地方。 Ⅲ類后堤區(qū),不能像Ⅰ、Ⅱ類一樣做常規(guī)的后堤區(qū)。 上腭后堤區(qū)位置判斷方法: ①發(fā)“啊”音。 讓患者發(fā)“啊”音,這時軟腭的組織是上抬的。 ②“瓦爾薩爾瓦”動作。 讓患者捏著鼻孔,用鼻子鼓氣。這時醫(yī)生用口鏡把患者舌頭輕輕下壓,就可以很容易看到顫動線的位置。顫動線軟腭會出現(xiàn)明顯下降。 ③用肉眼觀察。 硬腭和軟腭交界處有明顯的顏色變化。硬腭黏膜發(fā)白,軟腭黏膜發(fā)紅。交界處就是前顫動線位置。 ④尋找腭小凹。 腭小凹位于軟硬腭交界中線的兩側?;幸话闵w過腭小凹后2mm。 下頜: 舌下襞區(qū)域內(nèi)側黏膜的彈性,對義齒的固位非常重要。 舌下襞區(qū)跟牙槽嵴黏膜之間的區(qū)域,如果有足夠的彈性,類似海綿樣組織的彈性時,可拉伸,可拉寬,則有利于義齒的固位。 當下頜處于休息位時,義齒基托表面會跟口底黏膜接觸,張嘴時或咀嚼時舌體會后縮,舌運動時,如果義齒表面仍然跟黏膜保持穩(wěn)定的接觸,就會形成良好的邊緣封閉,空氣不會進入。 如果舌下襞區(qū)跟黏膜之間能有大量的松軟的海綿樣組織,就能獲得最有效的封閉。 如果黏膜組織非常松軟,要盡量擴展黏膜跟基托的接觸面積,形成足夠深,足夠厚的基托邊緣,就能獲得比較穩(wěn)定的封閉效果。 這個地方如果用金屬基托,就不如用樹脂基托效果好。金屬基托不利于邊緣封閉,易出現(xiàn)壓痛,也不易調改。 牙槽嵴重度吸收后,舌體后移,舌下襞區(qū)域海綿樣組織缺乏,黏膜沒有彈性,呈幕布樣形態(tài),所制作完成的義齒基托邊緣又淺又薄,張嘴時就容易破壞邊緣封閉,假牙易掉下來。 舌下襞萎縮,舌下部位平坦,黏膜彈性差的原因有可能是甲狀軟骨增齡性下垂,或導致舌骨移位。 此類患者預估效果不會很好,可用治療性義齒兩周,對舌下襞軟組織進行重塑。 舌下襞區(qū)域是否有彈性判斷: ①用手指或口鏡把口角拉開,囑患者放松,緩慢閉口,就可以看到前牙牙槽嵴后方有舌下襞的隆起,用手試一下彈性,利用封閉增加固位。 ②用手指壓迫這個區(qū)域,感覺黏膜組織的松軟度。 下頜舌骨后窩 分為三類: Ⅰ類:舌輕微前伸時看不見口鏡。 Ⅱ類:舌輕微前伸時看到口鏡一半。 Ⅲ類:舌輕微前伸時看到整個口鏡。 把口鏡放在下頜舌側遠中區(qū)域,觀察下頜進行適度功能活動時,下頜舌骨后窩的深度和寬度。 Ⅰ類最有利于義齒的固位和穩(wěn)定。 Ⅲ類最不利于義齒的固位和穩(wěn)定。 磨牙后墊形態(tài) 梨形:可增加義齒的邊緣封閉。義齒后緣蓋過磨牙后墊1/2,甚至全部。 條索狀:只是一塊可移動的條索樣組織,在張嘴和閉嘴的時候,條索樣組織會左右移動,形態(tài)也會發(fā)生改變,這種磨牙后墊很難形成邊緣封閉。義齒后緣不能蓋過磨牙后墊,否則磨牙后墊的運動,會干擾義齒的固位。 舌體大小和位置 正常情況下,當小張口舌體放松時,舌體可以完全充填在下頜舌弓的舌側,舌尖輕輕接觸下頜牙的舌側,利于義齒的邊緣封閉和固位。 有的患者拔牙后長期不鑲牙,舌頭會慢慢變大。 舌體過大,影響下頜義齒固位。 舌后縮位,不利于邊緣封閉,預后較差。 舌體過大患者,要對其人工牙的后牙位置進行一定的調整。 (本文來自李笑梅老師視頻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