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統計中有個概念,叫一代戶。 指的是同輩人居住或單身居住。 10多年前做人口普查,全國絕大多數還是二代戶。 也就是說父母 孩子組成的三、四口之家是比較普遍的家庭模式。 可10年過去,變化巨大。 這兩年一代戶的占比已經逼近50%了。 我們身邊未婚未育的、丁克的、空巢的……也眼見著越來越多。 提起這個,是因為前兩天的一篇文章聊到獨生子女的養(yǎng)老難處。 留言區(qū)有讀者表示擔憂: 那些無子女家庭又該如何是好? 的確,在誰也逃不掉的養(yǎng)老問題上,沒孩子的人難免比有孩子的人要焦慮。 他們不止有主動選擇丁克的、獨身的,也有因空巢、失獨而不得不成為一代戶的。 最近我看了一些老人的現狀和中年人的計劃,覺得很有參考意義。 分享給大家。 先看看幾位老人是怎么操作的。 有個博主街頭采訪過一位上海阿姨:73歲,沒有孩子。 她和丈夫都是大家庭出來的,特別渴望人少清凈的生活。 所以結婚40年,一直沒考慮過生孩子。 但老伴現在快80歲了,她自己也年過古稀。 采訪的小伙子都忍不住問,上了年紀,這樣要怎么生活呢。 沒想到阿姨一臉驚訝: ??我倆明明生活得很好啊。 原來老兩口很會安排無孩的老年生活。 老伴比較宅,樂意在家看看書,同時包攬家務。 阿姨則愛玩,就每天上公園跳舞、打鼓,順便負責買菜回去。 這樣做到了各自盡興,同時配合默契,能彼此照應生活。 她還經常到處去演出,報團去旅游。 別的阿姨總因為要帶孫子抽不開身,她卻一身輕,隨時想走就走。 至于往后的問題,她也不太糾結,現在過得快樂最要緊。 這是老伴尚在的情況,但歲數大了,總有一天要面臨著失去和孤獨。 另一個上海的朱奶奶就是如此。 她86歲,老伴多年前已過世。 但因為喜歡清靜,她斷然拒絕孩子的陪伴照顧。 堅持要遠離子女住,自己給自己養(yǎng)老。 不孤單是不可能的,所以朱奶奶盡力把日子過得認真充實。 首先吃飯。很多老年人沒有子女在家的時候都是糊弄。 但朱奶奶會用心為自己做每一餐,葷素搭配,甚至擺個盤讓自己賞心悅目。 喜歡排球羽毛球乒乓球,中國隊的比賽一場不落地追。 打理的花花草草,每天拍下照片,做成美圖,發(fā)給老同學老朋友。 她身體其實不好,每天要吃很多藥。 但選擇了不靠子女養(yǎng)老,她就努力讓自己維持狀態(tài),不依賴別人。 怕大腦退化,她每天做數獨。 學年輕人的電子產品、社交媒體。 怕身體退化,她堅持鍛煉。 散步遛彎,對墻練接球,練了平衡還練了眼睛。 至于更遠的事,她也一樣不給自己增加思想負擔。 “真不行了,我就安安靜靜地走,一切從簡,不麻煩別人?!?/span> 還有不少選擇進養(yǎng)老機構的老人。 有在養(yǎng)老院工作過的網友坦言,她發(fā)現那些無子女的老人,其實在人生的前數十年早就習慣了自己照顧自己。 并不一定就比有子女的老人生活質量差。 某節(jié)目跟拍過一個70歲大叔,退休后他選擇養(yǎng)老院做“終點站”。 喂流浪貓,上手工課,養(yǎng)花烹茶,好像在度過一個悠長的人生假期。 看起來,沒有孩子的晚年好像也沒多難? 也先別想得太簡單。 看起來輕松的背后,需要更充分的考量和準備。 最近刷到個博主的視頻,給打算無子女養(yǎng)老的人提了個醒。 她很快就要踏入40歲,預計不會結婚了,要么結了婚也很難有孩子了。 既然選擇了如此,就不得不做好風險預估。 不能現在一時爽,老后再迷茫。 擺在面前的,有很多不得不考慮的現實問題。 首先失能。 比如上了年紀骨密度變低,彎腰駝背不說,還會影響行走,甚至摔倒。 連路都沒法走的話,何談生活? 腦力也會失能,尤其一到退休,忙碌了一輩子突然無所事事。 可能會變得很遲鈍呆滯,怎么辦? 其次也是很重要的,怎么應對虛無感。 年輕時沒什么感覺,但到了一定歲數,身邊的朋友都忙著顧各自的家庭。 你沒事干,也沒人陪,真的可能對自己人生的價值產生懷疑。 那種空虛和孤單,能不能承受? 還有,會不會和社會脫節(jié)。 有子女的老人可以通過年輕人了解到新鮮事物,沒孩子的呢? 就像現在,老年人不會智能手機不懂掃碼支付都很難出門。 最后最關鍵的,錢的問題。 萬一失去自理能力,甚至得了場大病。 住養(yǎng)老院、請護工、看病治病的錢,都需要提前準備吧? …… 再麻煩的事兒,年輕時都不成問題。 但上了年紀,再簡單的問題可能都會成為問題。 只想著現在輕松其他兩眼一抹黑?最后坑苦的是自己。 想起深圳一對70后的丁克夫妻。 從決定丁克的那天起,他們就考慮進了以上所有問題。 并在20多年的日常生活中,一直有所籌備,以應對風險。 挺值得參考: 為了延緩生理上的衰退,他們早早開始健身,定期擼鐵。 飲食也調整結構。 不會像年輕時沒心沒肺攝入高熱量高脂肪,而是碳水蛋白質蔬菜合理搭配。 避免腦力上的衰退和落伍,他們培養(yǎng)愛好,嘗試新事物。 比如喜歡旅行,就每隔一兩年安排一次旅行,體驗各種有趣的東西。 比如40多歲,學著拿起裝備拍時髦的vlog,還摸索運鏡和技巧。 盡可能把生活過得有盼頭。 關于精神上會遇到的虛無感,他們也很擔心。 所以他們會做一些“利他”的事情。 比如侍弄花草、做公益,給山區(qū)的孩子送衣服和玩具。 這類事,會給人以很強的價值感,讓人不陷入焦慮、自我懷疑。 至于錢從哪來,他們早就做了長遠的計劃。 先是20多歲時拼命賺,在2006年攢夠錢買了房。 之后一個人的工資用于日常開銷和房貸,另一個人的工資做其他分配。 除了買養(yǎng)老保險,其他的意外險疾病險適當購買,又根據自身情況做了適量定投理財。 力求到了歲數后,他們的養(yǎng)老金 理財收入足夠日常生活和偶爾旅游的開銷。 再往后,他們的想法是: 真到了走不動的那天,就住養(yǎng)老院。 甚至想過真得了什么不治之癥,那就不治。 想清楚一切問題,做好一切打算后,他們反而更輕松了。 畢竟人生在世,能陪自己到最后的,可能不是子女,而是老伴或者自己。 看了他們突然發(fā)現,其實有子女和沒子女的晚年,不是A和A-的區(qū)別。 而只是A和B的區(qū)別,是否按自己的心意過這一生。 兒孫滿堂也好,獨善其身也罷,人最終都要學會自己為自己打算、為自己鋪路。 不是你有人可指望了,就真的后顧無憂了。 在任何一個年齡段正視問題、正視需求,才是對自己負責。 他們的故事講完了,不禁設想起自己的晚年。 聯想到前幾天湖南一個61歲千萬富翁,被幾個孩子強制送到精神病院后自縊身亡的新聞。 突然意識到,決定我們晚年是輕松還是艱辛的,或許不一定是有沒有子女、有幾個子女。 而是身體健康和經濟獨立,缺一不可。 注重飲食、作息,定期體檢。 學會儲蓄、理財,購買養(yǎng)老保險,有足夠的養(yǎng)老資金。 這些才是保證晚年安心的東西。 除此之外,老年最怕因病致貧。 一位從事養(yǎng)老產業(yè)8年的專業(yè)人士表示: 生病行動不便,每天需要有看護、醫(yī)療、康復方面的大量支出,各種顯性和隱性成本加起來,一年大概需要10-20萬。 不知道需要為老病時“被照護”準備多大一筆錢的人,可以用這個數字做參考。 其實由于人口結構變化的趨勢,我們國家的養(yǎng)老市場也會漸趨成熟。 北京上海等地就曾提出過“9064”和“9073”養(yǎng)老服務模式。 即90%的長者居家養(yǎng)老; 6%或者7%享受社區(qū)養(yǎng)老服務,享有日間照料; 4%或3%享受機構養(yǎng)老服務。 現在“助浴師”“陪診員”這些新職業(yè)也在興起,未來的養(yǎng)老生活質量說不定也會越來越高。 有的地方還開始組建遺囑庫這樣的民生機構。 杭州有位一輩子獨身的83歲劉奶奶,兩年前就到「浙江遺囑庫」,囑托護老。 遺囑庫為她在養(yǎng)老院入院申請上簽字。 有任何問題,也會作為監(jiān)護人第一時間出面。 還會根據老人的實際需求,幫請護工,定期上門探訪,過年過節(jié)陪老人吃頓飯,為老人買換季衣被,幫助老人購買墓地…… 看完這一切,其實不論對有孩子還是沒孩子的人,都是一種關于未來的提醒。 任何階段,我們的美滿從來都無法綁定在別人身上。 還是那句話,身體健康和經濟獨立,再加上心態(tài)陽光,才是幸福的底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