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后,有一個旅當中的政委成了開國上將,而旅長卻成為了一名副縣級干部,同樣都出自于一個旅,為什么在建國之后,兩人的待遇差距如此之大呢?那么,這位旅長又是誰呢?段海洲,1909年出生于河北省安平縣,因其家庭條件優(yōu)厚,所以段海洲從小就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段海洲決定組織抗戰(zhàn),當時他召集了五個人買來了九支槍,便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抗日工作。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段海洲的陣營,部隊戰(zhàn)斗力也日益強盛,甚至在他的領導下還攻下了不少戰(zhàn)略要地。 后來讓段海洲的軍隊被改編為八路軍第129師的抗日游擊縱隊,由李聚奎擔任政委,段海洲擔任司令員。不過后來因為段海洲的政治立場不堅定,于是他在1939年脫離了八路軍,成為了國民黨隊伍當中的一個干部??箲?zhàn)勝利后,段海洲站在了人民的對立面,他曾率領33師挺進山東參加內戰(zhàn),對我軍造成一定的損失。 后來,段海洲在國軍中的地位一落千丈,雖然還是一個將軍,但是已經(jīng)沒有了軍權。1949年,他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跑到重慶起義投誠。建國后,他轉業(yè)到了萬縣。擔任當?shù)氐恼f(xié)副主席,成為了副縣級的干部。不過此時,他的搭檔的李聚奎已經(jīng)成為了開國上將。不得不說,人的結局與自己的選擇有著密切關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