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zhèn)窯青白釉倒流壺】 景德鎮(zhèn)窯青白釉倒流壺,宋,高11.2厘米,足徑6厘米。 壺體呈瓜棱球形,一條堆塑其上的螭龍巧妙地形成壺流與提梁,平底,底中心有一注酒的圓洞。通體施青白釉,釉色白中泛青。 此壺設計巧妙,因利用連通器原理,注酒時將壺倒置,從底孔注酒后,再將壺正置,即可從螭龍嘴往外倒酒,故稱“倒流壺”。 【耀州窯青釉人形執(zhí)壺】 耀州窯青釉人形執(zhí)壺,宋,高29厘米。 壺體造型為一男子,束冠,著長襟衣衫,雙腿直立,微露雙足。人軀體中空,頭有孔為壺口,雙手于胸前捧方口壺流,后背中央附曲柄。人物面部表情莊重肅穆。通體施青釉,釉色青綠,勻凈滋潤,因衣紋線條折角處釉薄呈現出胎色而具有立體效果。 耀州窯的瓷塑作品很少,此件人形執(zhí)壺無論是造型構思還是工藝水平均可謂上乘佳作。 【龍泉窯青釉塑貼雙魚紋洗】
龍泉窯青釉塑貼雙魚紋洗,高6厘米,口徑23.5厘米,足徑13厘米。 此洗敞口,折沿,圈足。洗心內塑貼兩條游魚,外壁刻凸菊瓣紋一周??谘貎蓚雀饔袃蓚€穿孔,相互對應,可用于穿飾金屬提環(huán),以便于提攜。此器釉色青翠,塑貼魚紋清晰,是南宋龍泉窯的典型作品。在韓國新安海底沉船中亦發(fā)現有類似器物。 【官窯葵瓣洗】 官窯葵瓣洗,高4.8厘米,口徑18.7厘米,足徑11.2厘米。 洗八瓣葵花式,斜直壁,折底,圈足。通體施粉青釉,釉面開片,片紋交織如網。足底邊無釉,露鐵黑色胎。 宋代官窯瓷器與汝、哥、鈞窯瓷器一樣,特別注重釉色美。其凝厚的釉層系采取先素燒坯體、然后多次施釉的方法完成的,釉層厚度往往大于坯體的厚度。燒成過程中,選用優(yōu)質木材作燃料,以保證窯內的溫度和氣氛。官窯瓷器多為素面,既無精美的雕飾,又無艷彩描繪,多用凸凹直棱或弦紋為飾,在釉面自然優(yōu)美的片紋點綴下頗顯高貴典雅。 此洗造型優(yōu)美,釉層瑩潤如玉,在溢青流翠的釉面上片紋縱橫交錯,大片紋間又閃現條條小冰裂紋,構成優(yōu)雅和諧的藝術整體。 【汝窯天青釉三足樽承盤】 汝窯天青釉三足樽承盤,宋,高4厘米,口徑18.5厘米,足距16.9厘米。 承盤圓口,淺腹,平底,下承以三足。里外施天青色釉,釉面開細碎紋片。外底滿釉,有5個細小支燒釘痕。乾隆皇帝曾為其題詩一首,由宮廷玉作匠師以楷書鐫刻于器物外底。詩曰: 紫土陶成鐵足三,寓言得一此中函。 易辭本契退藏理,宋詔胡夸切事談。 后署“乾隆戊戌夏御題”。 此器造型規(guī)整,釉呈淡天青色,柔和溫潤。它應與三足樽配套使用,用以承放三足樽。 【定窯白釉孩兒枕】 定窯白釉孩兒枕,宋,高18.3厘米,長30厘米,寬18.3厘米。 枕作孩兒伏臥于榻上狀,以孩兒背作枕面。孩兒兩臂環(huán)抱墊起頭部,右手持一繡球,兩足交叉上蹺。身穿長袍,外罩坎肩,長衣下部印團花紋。榻為長圓形,周邊模印花紋,四面開光,其中一面開光內凸起螭龍,開光外為如意云頭紋,相對的一面光素,其余兩面亦為如意云頭紋。枕身釉呈牙白色。底素胎,有兩孔。 定窯匠師獨具匠心,將瓷枕塑造成一個天真、活潑可愛的男孩兒形象。孩童眉清目秀,眼睛圓而有神,神情悠閑得意。整件作品線條柔和流暢,細部的刻畫極為生動傳神,成為中國古代瓷器中的名品。 古人喜歡使用玉枕、瓷枕,因為玉、瓷可以爽身怡神,甚至有“明目益睛,至老可讀細書”的作用。宋代瓷枕盛行,南北方瓷窯普遍燒造,種類繁多,造型豐富。品種有白釉、白釉劃花、白釉剔花、珍珠地劃花、白釉黑花、黑釉、青釉、青白釉、黃釉、綠釉、三彩等。造型有長方形、八方形、銀錠形、腰圓形、如意形、虎形、獅形、孩兒形等。 【汝窯天青釉弦紋樽】 汝窯天青釉弦紋樽,宋,高12.9厘米,口徑18厘米,底徑17.8厘米。 此樽直口,平底,口、底徑度相若。外壁近口及近足處各凸起弦紋兩道,腹中部凸起弦紋三道。下承以三足。外底有5個細小支燒釘痕。里外滿施淡天青色釉,釉面開細碎紋片。 此樽仿漢代銅樽造型,器形規(guī)整,仿古逼真,釉色瑩潤光潔,濃淡對比自然。 瓷樽始于宋,汝窯、定窯、龍泉窯均有燒造,是陳設用品。目前所見傳世宋代汝窯天青釉弦紋樽只有兩件,除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這件以外,英國倫敦大維德基金會亦收藏一件。 【官窯青釉圓洗】 官窯青釉圓洗,宋,高6.4厘米,口徑22.5厘米,足徑19厘米。 洗敞口,器身近直,洗里坦平,圈足矮寬,底部邊沿露胎無釉。造型端莊典雅。通體施青釉,釉呈粉青色,純凈瑩澈。釉面上,金絲般的開片縱橫交織,片紋間又閃現出條條冰裂紋,優(yōu)美和諧。 這件宋代官窯圓洗是宋時宮廷御用器,在造型、工藝及裝飾技巧方面都十分考究,尤以釉色及片紋突出。在釉層較薄的器口或未被釉層遮蓋的器底部分,形成“紫口鐵足”,使器物愈顯古樸莊重。 清代乾隆皇帝尤為喜愛,曾為此洗擬詩一首,由皇家玉作匠師以楷書鐫刻于洗之外底。詩曰: 修內遺來六百年, 喜他脆器尚完全。 況非髻墾不入市, 卻足清真可設筵。 詎必古時無碗制, 由來君道重盂圓。 細紋如擬冰之裂, 在玉壺中可并肩。 下署“乾隆御題”。 【景德鎮(zhèn)窯青白釉刻花嬰戲紋碗】 青白釉刻花嬰戲紋碗,高6.7厘米,口徑20.8厘米,足徑6厘米。 碗敞口,淺腹,矮圈足。里外均施青白釉,釉質瑩潤,足內無釉。碗內刻劃雙嬰戲蓮紋,線條流暢,紋飾清晰。 宋景德鎮(zhèn)窯燒造的青白釉瓷以生產民間日用瓷為主,飲食具、酒具最多,盒類次之。青白釉青中有白,白中閃青,以介于青白二色之間而名。青白釉瓷胎體輕薄,所印、刻的花紋迎光透視,內外可見。景德鎮(zhèn)燒造青白釉瓷的窯廠很多,以湖田窯規(guī)模最大,其產品種類豐富,質量精良,最具代表性。此碗即宋代景德鎮(zhèn)湖田窯的一件代表作。 【哥窯青釉魚耳爐】 哥窯青釉魚耳爐,宋,高9厘米,口徑11.8厘米,足徑9.6厘米。 此爐造型仿商周青銅禮器簋,“S”形輪廓線上斂下豐,勾勒出端莊飽滿的體態(tài)。腹兩側對稱置魚形耳,下承以圈足。造型古樸典雅。通體施青灰色釉,釉面密布交織如網的“金絲鐵線”開片紋,使素凈的釉面富于韻律美。外底有6個圓形支釘痕。 此件魚耳爐屬于清宮舊藏品,清代乾隆皇帝曾對其頗為賞識,摩挲把玩時曾擬詩一首,由宮廷玉作匠師楷書鐫刻于爐之外底。詩云: 伊誰換夕薰,香訝至今聞。 制自崇魚耳,色猶纈鱔紋。 本來無火氣,卻似有云氳。 辨見八還畢,鼻根何處分。 款署“乾隆丙申仲春御題”。 魚耳爐因可用來焚香且爐身兩側置魚形耳而得名,是宋代哥窯瓷器中的名品。元、明時雖有仿品傳世,但均貌似神離,無法企及原作之風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