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日韩经典一区二区三区-五月激情综合丁香婷婷-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专区

分享

品味閩南茶--茶史

 金包銀 2023-08-27 發(fā)布于福建

第二章  閩南烏龍茶史

                       第一節(jié)  閩南烏龍茶的歷史

  閩南烏龍茶的歷史悠久,經歷了一千多年的發(fā)展,才達到如今的水平。敘述閩南烏龍茶歷史,不能不顧及整個的烏龍茶歷史,甚至中國茶史;所以,將閩南烏龍茶史放到了福建甚至臺灣的茶史中去追溯,才能對閩南茶史有一個總體的概念。以下按事件發(fā)展的時間順序來進行記述。

376年    福建南安豐州九日山與蓮花峰有晉代太元丙子年(376年)的“蓮花茶襟”石刻,為福建最早有關茶的石刻,可見福建產茶有1600余年的歷史。――引自福建茶葉

806-820年  武夷茶最早見于文字記載是唐元和(806-820年)時人孫樵《送茶與焦刑部書》云:“晚甘候十五人,遣侍齋閣,此徒皆請雷而摘,拜水而和,蓋建陽丹山碧水之鄉(xiāng),月澗云龕之品?!?“晚甘候”是最早武夷茶的戲稱,王羲之曾手書刻石,今尚存。――引自中國·武夷山網(wǎng)

844~923年  安溪產茶歷史悠久,始于唐末。當時翰林學士韓偓有詩曰:“石崖覓芝叟,鄉(xiāng)俗采茶歌?!报D―引自泉州市檔案館

附:韓偓(844年至約914年以后),唐末詩人,字致堯(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號玉山樵人,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市東南)人。唐龍紀元年(889年)進士。官左拾遺、翰林學士、中書舍人。黃巢起義軍入長安,隨昭宗奔鳳翔,進兵部侍郎、翰林承旨。后以不附五代梁朱全忠被貶斥。五代梁開平三年(909年),攜眷入閩,投靠王審知。后隱居南安豐州。約五代梁乾化四年(914年)后卒。墓在南安市豐州鎮(zhèn)環(huán)山村杏田自然村葵山之麓。韓偓流寓南安時,在《信筆》詩中有:“柳密藏煙易,松長見日多,石崖覓芝叟,鄉(xiāng)俗采茶歌”的詩句。

955年       安溪開先縣令詹敦仁  五代后周顯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詹敦仁乃求監(jiān)南安縣小溪場。既至,見山川雄壯,人物伙繁,便具文請置縣,獲準,遂為“清溪”首令。在五代時作帖:“受龍安巖(今龍門鄉(xiāng)溪內村)悟長老惠茶,作此代簡:潑乳浮花滿盞傾,余香繞齒襲人清。宿醒未解驚窗午,戰(zhàn)退降魔不用兵。”可見安溪當時已有茶葉。――引自泉州市檔案館

附:詹敦仁(914—979),字君澤,號清隱,安溪開先縣令,靖惠侯。祖居河南光州固始,祖父詹纘隨王審知入閩,授金紫光祿大夫行營兵馬使,父詹世隆,兵曹錄事參軍,尚書省校書郎。父輩多蓄詩禮經書,并以之課敦仁。敦仁自幼聰敏,受業(yè)于徐寅,飽讀詩書,尤工于詩,時與鄭緘之文,林滋之賦并稱為閩中“三絕”,一生著述頗豐,有《清隱堂集》、《清禪集》等行世。

978年   曾為越王錢镠幕僚的黃夷簡,退居安溪別業(yè)(約978年)亦有“宿雨一番蔬甲嫩,春山幾焙茗旗香”之句??梢姰敃r安溪已有制茶、茶歌之習俗。――引自泉州晚報海外版

宋代    安溪《清水巖志》載有:“:“清水高峰,出云吐霧,寺僧植茶,飽山嵐之氣,沐日月之精,得煙霞之靄,食之能療百病。老寮等屬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鬼空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飲之不覺兩腋風生,倘遇陸羽,將以補茶話焉”

1051年  北宋(1051年 )蔡襄寫的《茶錄》中談到“茶味主于甘滑,惟北苑鳳凰山連續(xù)諸焙所產者味佳”。 莊晚芳認為:“可從古代遺留下來的一些詩詞加以分析,略知梗概?!比绶吨傺汀抖凡韪琛罚骸?em>終朝采掇未盈筐”。白玉蟾《水調歌頭 詠茶》:“采取枝頭雀舌,帶露和煙搗研,結就紫云堆,輕動黃金碾。飛起綠塵埃。老龍團,真鳳髓,點將來,兔毫盞里,霎時滋味,舌頭回。”作者對當時龍團鳳餅的采制,及其品飲的茶湯都有所描述?!拔稘庀阌?,滋味舌頭回”,有如現(xiàn)在武夷巖茶一樣的特點。“采取枝頭雀舌”(當然不是如今的細嫩芽葉),經過蒸熟,乘熱有煙時,把它搗碎,堆成一堆有如“紫云堆”,可能是指明葉底形成半紅半綠之意。搗碎后再經堆積,也象現(xiàn)在所說“后發(fā)酵”一樣,葉子變成紫色,古人也稱它“紫筍”, 然后入模壓制成為龍團鳳餅。按莊教授的分析,烏龍茶的起源應在宋代北苑“龍鳳盛世”的時代。前朝詩人對制茶過程“結就紫云堆”是對烏龍茶類原料本質生動的描繪。精練的詞句,提供了烏龍茶制作的可貴資料。--(見莊晚芳教授《中國茶史散論》)

1048~1102年  最早出現(xiàn)“烏龍”一詞并與茶連系在一起的是11世紀北宋劉弇《龍云集》中提到烏龍茶:“今日第茶者,取壑源為上,至如日注,實峰、閔坑、雙港、烏龍、雁蕩、顧渚、雙井、鴉山、岳麓、天柱之產,雖雀舌旗槍號品中勝絕,殆不得與壑源方駕而馳也”。《龍云集》記述的日注等10處名茶,雖系細嫩雀舌旗槍的絕品,但比不上壑源茶的優(yōu)美。壑源系當時建州北苑一焙名。日注在紹興平水,雙港在江西沿山,雁蕩在浙南括蒼山,雙井在江西修水,鴉山在安徽宣城,岳麓在湖南長沙,顧渚在浙江長興,天柱在安徽舒城,閔坑在安徽九華山,而實峰與烏龍在何處,尚待考查。-----引自福建茶業(yè)協(xié)作網(wǎng)

附:劉弇(1048-1102年),字偉明,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進士。紹圣中,知峨嵋縣,改太學博士。元符中,進南郊大禮賦,稱旨,任秘書省正字?;兆诹ⅲ娜沃髯衾伞嶄浽簷z討官。有《龍云集》、《龍云先生樂府》。

1130~1200  閬苑巖在安溪縣城廂鄉(xiāng)同美村新巖山頂,海撥400米。始建于唐代,其時乃“巨石相拱成殿”,想必相當簡陋。巖宇單檐歇山頂,寬深三間。巖宇北側,一峭拔石筍,天生一洞,夏至日西照,光芒穿孔而出,蔚為奇觀。原祀達摩祖師。清乾隆年間編纂的《泉州府志》及《安溪縣志》中載:“唐普照禪師下錫于此……”古往今來,歷此流連的儒士名流,不計其數(shù)。“閬苑夕照”四字,就是宋朝理學家朱熹1130~1200年)所標。他的題聯(lián)“地位清高日月每從肩上過,門庭開豁江山常在掌中看”,至今還為萬人吟誦。歷史上以產白茶聞名,“白茶特產推無價,石筍孤峰別有天”,這聯(lián)朱文公的題柱,則為游人點出此地白茶的珍稀寶貴。白茶其貌不揚,萎黃孱弱,長在廟外峭壁石筍夾縫之間,惟有夏至正午、冬至子刻,才有日月之光映射得到。故葉呈白色,奇香撲鼻;其質高無價,也就不足為奇了。今尚殘存數(shù)株。是研究茶葉品種的重要例證,已經有關部門繁育成創(chuàng)新品種,命名為“杏仁茶”;而青茶則是在白茶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所以閬苑茶較安溪烏龍茶早了許多年。――泉州歷史網(wǎng)

            關于“閬苑茶”,在明·張岱(1597-1679年)《陶庵夢憶》之《閔老子茶》一篇中有提及:“…..燈下視茶色,與磁甌無別,而香氣逼人,余叫絕。余問汶水曰:'此茶何產?’汶水曰:'閬苑茶也?!嘣汆ㄖ唬?莫紿余!是閬苑制法,而味不似……’?!睆牟杷伾?與磁甌無別’,當知茶水顏色應當潔白似乳,正如唐宋詩人所云的“白花浮光”、“白云滿碗”、“湯嫩乳花浮”之謂,這正是白茶的一個主要特征,此處之“閬苑茶”當是白茶,是否安溪之閬苑茶,待考證。一說為蜀茶,但蜀茶似無白茶,待榷。

1302年   元朝大德六年(1302年)在武夷四曲處設置御茶園,專制龍團,一切均依照宋制,無多大變化。――引自福建茶業(yè)協(xié)作網(wǎng)

1368~1398年  武夷茶在明洪武年間,朝廷頒令罷龍團,改制散茶。此當是最早的綠茶,其制做工藝較之團、餅茶有了大簡化,只要經過殺青-揉捻-干燥。茶青采摘細嫩尖小,不經萎凋,主要工序在殺青,即將茶葉放入紅鍋熱炒,用以蒸發(fā)水份,破壞酶的活性,產生香氣。雖然保持茶葉自然真味,但缺乏熟香濃醇。――引自中國·武夷山

1370年  明朝初年,政治家、道學家朱升《茗理》一詩,論述烏龍茶做青技術,也即烏龍茶起源的又一新說,把烏龍茶制做工藝提前了三百年。詩人朱升詳盡地闡述了制茶時的茶葉青草氣的散發(fā)與花香的產生這一變化和加工方法,并將這種動態(tài)變化形象地表達出來。他描述制茶原理就是在制茶時,把鮮葉按壓在一起,堆實,鮮葉就會發(fā)熱,變得柔軟,然后青草氣慢慢消除,花香漸漸顯露。與烏龍茶做青原理極為相似,加工方法也類似烏龍茶加工的做青,也就是說朱升的詩實際上是描述烏龍茶制造中一道道工序。《茗理》  詩中闡述的制茶方法,應該是當時茶區(qū)的普遍現(xiàn)象,即當時當?shù)匾褟V泛采用這種方法做茶。此種制茶法,已初具烏龍茶制           法之雛形。

附:朱升,明初政治家。道學家、字允升,元末舉人,安徽休寧人。龍鳳三年(1357年)鄧愈推薦于明太祖,他向朱元璋提出“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  的策略,洪武三年(1368年)任翰林學士。后以道家隱于休寧松羅山。(鞏志)――引自中國茶研所網(wǎng)站-茶葉信息

1391年         明初(1391年),罷造龍團,御茶園尋廢,武夷茶向“三坑兩澗”轉移,改制散茶,

從此武夷各巖寺院僧人奮起改革茶葉制法。采后經蒸熟不再搗碎、碾揉后直接焙  干為散茶。――引自福建茶業(yè)協(xié)作網(wǎng)

1506年  南安市豐州九日山和蓮花峰一帶自古(376年刻石)產茶。 明·正德元年(1506年),蓮花巖寺用石筑亭,因此此地所產茶得名“石亭綠”。“石亭綠”屬炒青綠茶,品質超群,風格別具,是福建著名特種茶之一,是宋元時代泉州港出口貨物之大宗。――引自泉州歷史網(wǎng)

1522~1566年  明嘉靖《安溪縣志》載:“茶名于清水,又名于圣泉?!薄安瑁堜?、崇信(今龍涓、西坪、蘆田)出者多?!薄安璁a常樂、崇善等里(今劍斗、白瀨、蓬萊、金谷)貨賣甚多。”此時安溪茶已經馳名了,雖無明確記載安溪已有烏龍茶或烏龍茶制茶法,但應該有烏龍茶的名稱及烏龍茶制法的萌芽。――引自泉州市檔案館

1567-1572年  明隆慶年間崇安令招黃山僧來制松羅茶,它較散茶香高味濃,遂仿之。松羅茶與散茶存異之處明代聞龍《茶箋》載:“炒時須一人從傍扇之,以祛熱氣,否則色、香、味俱減”。“炒起出鐺時,置大瓷盤中,仍須急扇,令熱氣稍退。以手重揉之,再散入鐺,文火炒干入焙”。此時之武夷茶已經仿照松蘿茶的制法進行制作。

         ――引自武夷巖茶在線

1573-1620年   早在明萬歷年間(1573-1620年),龍門榜頭白氏裔孫白圭移住臺灣旗后(今高雄市)蓋寮捕魚以來,安溪鄉(xiāng)民就開始入墾臺灣,選擇有山有水,地形與安溪相似的地方拓荒種茶。――引自人民網(wǎng)

1599年   明末(1599年)許次杼《茶疏》稱:“江南之茶唐人著稱陽羨,宋人最重建州,于今貢茶二地獨多,陽羨僅有其名,建茶亦非最上,惟有武夷最勝?!贝藭r茶葉采制已從建州(今建甌)轉移到了武夷。――引自明許次杼《茶疏》

1602年  清崇安縣令殷應寅于1602年從安徽首招黃山僧引入松蘿制法,則以炒代蒸,色香味俱佳。有的反比松羅茶佳,而葉色經旬月仍紫赤如故。這就是武夷茶中的“松蘿之目”,在這里所說的是綠茶制作不當變成紅茶的經過,但尚無“紅茶”之名?!凹t茶”一詞曾出現(xiàn)明代劉基(1311-1375年)(明初大臣,與朱升同時代人)的《多能鄙事》,惜未能應用。當是我國最早關于紅茶的記載。此應是武夷第二次招黃山僧引入松蘿制法,武夷茶之仿松蘿做法當不只一次,而是有一個過程。  ――引自福建茶業(yè)協(xié)作網(wǎng)

1607年   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首次從澳門運輸茶葉至印度尼西亞萬丹,然后于1610年帶回荷蘭(注:G.Schlegel,F(xiàn)irst Introduction of  Teainto Holland,in “T'ong Pao”,Series Ⅱ,V.I,1900.),然后銷往歐州,從而揭開中國與歐洲茶葉貿易的序幕。起初為日本綠茶,不久即改為中國武夷茶,從此武夷茶風靡海外。這一記載與釋超全《安溪茶歌》“西洋番舶歲來賈”的描述,正相符合。此時武夷茶英譯名Bohea,尚無Oolong(烏龍茶)之稱。Bohea之稱后來才改為Black Tea。這時候的武夷茶應尚為綠茶類。――引自張應龍《鴉片戰(zhàn)爭前中荷茶葉貿易初探》

1613年  徐勃所著《茗譚》一書載:“泉州清源山,產茶絕佳,又同安有一種英山茶,較清源尤勝,實七閩之第一品也。然泉郡志獨不稱此邦有茶,何耶? ”    明代陶挺(約1650年)《續(xù)說郛》卷25,泉南雜志,頁4載:據(jù)陳懋仁云﹕“清源山茶,青翠芳馨,超軼天池之上。南安縣英山茶,精者可亞虎邱,惜所產不若清源之多也。閩地氣暖,桃李冬花,故茶較吳中差早。”明·許次紓(1549~1604年)《茶疏》頁2,《產茶》云:“閩茶中除武夷外,清源、鼓山等茶,名較晚起,經閩人宦游江南,大力推介于時,然惜多焦枯,令人意盡。失在不善于焙制。”可見泉州在明代已有名茶。據(jù)考證,清源山種茶源于宋代,光緒末年創(chuàng)設的“清源種茶公司”就曾以“宋樹”命名茶葉,選送到菲律賓參加“嘉年華會”,獲金質獎。在明代有關清源山種茶的記載中,稱“泉州清源茶與武夷齊名”,至今,清源洞尚有一石碑記錄當時采茶種茶的歷史。――引自泉州晚報

1616年,中國茶葉運銷丹麥。――引自中國茶葉網(wǎng)

1618年,皇朝派欽差大臣入俄,并向俄皇饋贈茶葉。――引自中國茶葉網(wǎng)  

1620年   萬歷年間(1620年)徐勃《茶考》云:“然山中土氣宜茶,于九曲之內不下數(shù)百家,皆以種各茶為業(yè),歲所產數(shù)十萬斤,水浮陸轉,鬻之四方,而武夷之名甲于海內矣。宋元制造團餅,稍失真味,今側靈芽、仙萼香色尤清,為閩中第一?!?此時武夷茶已經“名甲于海內”。――引自明·徐勃《茶考》

1630年  明·聞龍《茶 箋》載 :“茶初摘時,須揀去枝梗老葉,惟取嫩葉。由須去尖與柄,恐其易焦,此松蘿法也。炒時須一人從旁扇之.以祛熱氣。否則黃色.香味俱減,予所親試。扇者色翠,不扇色黃。炒起出鐺時,置大瓷盤中,仍須急扇,令執(zhí)氣稍退。以手重揉之,再散入鐺,文火炒干,入焙。蓋揉則其津上浮,點時香味易出。田子以生曬不炒不揉者為佳,亦未之試耳?!?/p>

            《茶經》云:焙,鑿地深二尺,闊一尺五寸,長一丈。上作短墻,高二尺泥之。以木構于焙,上編木兩層,高一尺,以焙茶。茶之半干,升下棚。全干升上棚。愚謂今人不必全用此法。予嘗構一焙,室高不逾尋,方不及丈,縱廣正等,四圍及頂綿紙密糊,無小罅隙,置三四火缸于中,安新竹篩于缸內,預洗新麻布一片以襯之。散所炒茶于篩上,闔戶而焙,上面不可覆蓋。蓋茶葉尚潤,一覆則氣悶罨黃,須焙二三時,俟?jié)櫄獗M,然后覆以竹箕。焙極干,出缸待冷,人器收藏。后再焙,亦用此法。色香與味,不致大減。”聞龍《茶 箋》制茶法采用炒法殺青,其揉制烘焙與青茶制法相同,與1720年王草堂之《茶說》只差曬青搖青,而無揉制,至于焙法,《茶 箋》(茶經)說得很詳細,和如今的焙法幾無差別,而《茶說》語焉不詳。所以要說烏龍茶制法,此當比王草堂之《茶說》早了90多年。――引自明·聞龍《茶 箋》

明末安溪以溪茶仿制巖茶,稱“清溪茶(今之烏龍、鐵觀音)”,色濃味香而與武夷齊名。――據(jù)福建省情網(wǎng)

1640年   荷蘭商人首次將我國茶葉從廣州運銷歐洲,嗣后又于1673年(清康熙年間)將我國茶葉陸續(xù)運銷倫敦,從此,我國茶葉成為世界商品。――引自丁俊之《廣州是我國最早的茶葉對外貿易中心》

1644~   明朝滅亡,清人入關。一些明代遺民入山隱居,或削發(fā)遁世。其時風景秀麗,且遠離都市的武夷山便成了隱者、釋家的向往勝地。加之山中盛產巖茶,釋家以茶參禪,以茶為產;隱者品茶消閑,品茶為樂。武夷巖茶便成了山中主要農產和商品,倍受青睞?!冻绨部h志》和《武夷山志》載:“武夷山向為羽流棲息之所。清初閩南教徒始入修持,嗣是玉華、清源、碧石寺相繼以興,天心永樂禪寺至有釋教徒一百余人。是時,百二十里山中大小寺庵院有五十多處,幾乎無山不庵,山僧多為閩南人?!敝饕挠型布尼尦钠旨懿?、釋超位、鐵華上人,龍溪籍的僧如疾、釋超煌、道桓、明智,晉江籍的興覺、真熾,泉州籍凈清,漳州籍的性坦等。本來“茶和寺院佛教有著深遠的關系”,在武夷山尤為明顯,因為該山中幾無農田。僧人便以茶為主產,以茶為生;念經參禪,以茶解困;消閑待客,賞茶為樂。這種珍品自然由僧人傳到閩南家鄉(xiāng),很快地引來了閩南商賈前來經營巖茶。時山中茶廠大部分系閩南茶商所有,成品茶則運往閩南、潮汕及海外銷售。――引自武夷巖茶在線

             現(xiàn)武夷山天心洞、水簾洞等產茶區(qū)一帶操閩南話的安溪籍村民上千人。多年前,旅居福州的陳民到武夷山旅游,在游覽大王峰后,過“幔亭”,經“三姑”,欲睹“鷹嘴巖”風采,于“馬頭巖”下一個小村落的路邊農舍里喝茶時,意外地遇到了一位操閩南話口音的阿婆,為此陳民特撰《武夷山上的安溪小村》一文。文中記述:

上得屋前,一位年老的阿婆十分熱情地問我喝熱茶還是涼茶,又問:“你是從哪里來?”我說:“從省城來。不過我是閩南人。”阿婆笑道:“我們也是閩南人??!祖籍安溪,世代種茶為生,來武夷已經三代人?,F(xiàn)在我們全村20來戶人家,還全都講閩南話哩?!薄罢娴模俊币娢殷@訝不已,阿婆索性用閩南話和我攀談起來。那口音,與我們泉州方言不太相似了。她說:“只是出來久了,閩南腔調有點變了,不過,還是閩南話,你聽得懂吧?”我說:“聽得懂,聽得懂?!币环N完全不同于當?shù)爻绨苍挼拈}南方言,怎么會聽不懂呢?阿婆又重泡了一杯“武夷巖茶”給我,并到廚房生火為我煮了一碗熱騰騰的雞蛋面。坐在閩北特有農家陽臺上,抬頭可見奇異的馬頭巖風光,聽著阿婆講述從閩南到武夷的故事以及近年來武夷山旅游的話題,我這個“孤獨”的游人大有“他鄉(xiāng)遇故人”的感受,心情十分激動?!花D―引自福建茶業(yè)協(xié)作網(wǎng)

1644年  英國著名茶商托馬斯·卡洛韋(Thomas Garraway)在《茶葉的種植、質量和品質》一書中說:“英國的茶葉,起初是東印度公司從廈門引進的?!报D―引自福建茶業(yè)協(xié)作網(wǎng)

1653年12月  臺灣赤嵌城駐在官Comelis Caesar及評議員Frederik Coyett二人致東印度公司報告載:“Griffoen號及Frederik號載有臺灣粉、糖及茶607斤。”當為臺茶輸出之最早記載。――引自吳振鐸教授《臺灣之制茶工業(yè)發(fā)展簡史》

1655~   周亮工(1655-1662年)《閩小記》中“閩茶”條:“武夷、紫帽、籠山皆產茶;僧拙于焙,既炒則先蒸而后焙,故色多紫赤,只堪供宮中洗滌用耳。近有以松蘿法制之者,即試之,色香亦具足,經旬日則紫赤如故?!闭f明武夷茶曾采取炒青工藝,但成效甚微。據(jù)此可知縣令殷應寅1650年招黃山僧以松蘿制松羅茶,即武夷松羅,其炒焙有似烏龍茶。因此茶業(yè)專家莊任推定“烏龍茶約創(chuàng)始于十七世紀中后期”于武夷山。 但此種茶也可能是星村小種紅茶之始,因其色赤香足。――引自鞏志《烏龍茶起源道家新說》

1657年   中國茶葉在法國市場銷售。 ――引自中國茶葉網(wǎng)

1669年   康熙8年(1669年)英屬東印度公司開始直接從印度尼西亞萬丹運華茶入英。――引自茶網(wǎng)·中國

1684年  據(jù)程大學所著臺灣開發(fā)史述及“康熙23年(1684年)粵人至鶯歌石莊(今鶯歌鎮(zhèn))墾拓,后來閩粵械斗,安溪人許丁來此地種茶,粵人悉去,以名茶山”,若其記載屬實,則以臺灣北部至乾隆年間始有閩粵械斗之記載,則推測臺灣種茶始于乾隆年間。――引自中國茶葉在線

1689年   康熙28年(1689年)福建廈門出口茶葉150擔,開中國內陸茶葉直接銷往英國市場之先驅。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委托廈門商館代買茶葉150擔直接運往英國。――引自中國茶葉網(wǎng)

1690年   佛手,又名香櫞、雪梨。相傳為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安溪金榜騎虎巖的一位老和尚,用茶樹枝條嫁接在香櫞上而得(見莊燦彰《安溪茶業(yè)調查》)??滴跛氖辏?705年),傳入永春達埔獅峰村。――引自永春茶葉之窗

1699年   英屬東印度公司定購的茶葉有優(yōu)質綠茶300桶、武夷茶80桶。1702年該公司載運的整船茶葉,松蘿茶占2/3,珠茶占1/6,武夷茶占1/6。而此時綠茶和烏龍茶的出口是同時進行。――引自福建茶業(yè)協(xié)作網(wǎng)

1704年             清康熙年間(1704年)永春獅峰巖建成,據(jù)資料載:“僧種茗芽以供佛,嗣而族人效之,群踵而植,彌谷被崗,一望皆是。”此當為永春佛手茶之始。永春佛手已有300年的栽培歷史。――引自永春茶葉之窗

1706年   釋超全在《安溪茶歌》中寫道:

安溪之山郁嵯峨,  其陰長濕生叢茶?!?/em>

“邇來武夷漳人制,  紫白二毫粟粒芽。

西洋番舶歲來賈,  王錢不論憑官牙。

溪茶遂仿巖茶制,  先炒后焙不爭差。

真?zhèn)位祀s人聵聵,  世道如此良可嗟。”

             這幾句詩傳遞幾個信息:1.武夷茶是經過“漳人”(應為閩南人)加以改進過的;2.安溪茶后來仿照武夷茶的制作方法進行改進,“先炒后焙不爭差”;3.改進后的溪茶不敵武夷茶;但后來為洋人所喜歡。

釋超全(1627-1712年)俗名阮旻錫,同安(廈門市同安縣)人。明末布衣,曾文忠櫻(南明文淵閣大學士)門人,師事曾櫻傳性理學,患難與共,性嗜茶,幼習茶書,隨師在鄭成功儲賢館為幕僚,善烹工夫茶,有制茶工藝。明亡,師盡節(jié),棄家行遁,身懷工夫茶藝而奔走四方。遍覽名山大川,盡嘗天下名茶,慕武夷之名,約于康熙二十五年(1685年)入武夷天心禪寺為茶僧。與閩南籍僧人超位、超煌等人交好,常在寺院共赴茶宴,在一起宣習工夫茶藝,以茶談禪,以茶論道,以茶說經,還與“毀家從軍抗清,明亡隱居茶洞”的李卷相好,傳習茶藝。--引自潮汕商貿網(wǎng)

171732,荷印當局決定將松蘿茶價格壓為每擔40荷盾(rixdollars),珠茶(熙春茶)每擔60荷盾,一等武夷茶每擔80荷盾。雖然中國商人進行抗爭,最后迫于無奈有14艘中國商船按荷蘭的定價出售茶葉,但發(fā)誓不再與荷蘭交易(注:Kristof Glamannop.cit.,p.216218.)。從1718年~1722年間, 沒有中國商船到巴達維亞。此時未見有烏龍茶記載。――引自張應龍《鴉片戰(zhàn)爭前中荷茶葉貿易初探》

1717-1720年  清布衣文士王草堂在其《茶說》作了詳細記載:“武夷茶采后,以竹筐,架于風日中,名曰曬青,俟其青色漸收,然后再加炒焙。陽羨岕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羅、龍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純。獨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時,半紅半青。青者乃炒色,紅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攤,攤而摝(搖之意),香氣越發(fā)即炒,過時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復揀去其中老葉、枝蒂,使之一色。焙之以烈其氣也,汰之以存其精力。乃盛于簍而鬻于市?!贝宋谋划敃r(1717-1720年)在崇安縣(1989年改名武夷山市,下同)為令的陸廷燦編入其《續(xù)茶經》?!恫枵f》還說:“武夷茶自谷雨采至立夏,謂之頭春,約隔二旬復采,謂之二春,又隔又采謂之三春。頭春葉粗味濃,二春、三春葉漸細,味逐薄且?guī)Э辔兑?。夏末秋初,又采一次,名為秋霞,香更濃,味亦佳。但為來年計,惜之,不能多采耳?!敝赋霾芍魄锊瑁阄峨m好,但為來年生產計,不能多采。這是公認的關于烏龍茶制法的最早資料,但是是用在武夷茶上面,有烏龍茶之名,無烏龍茶之實。――引自福建茶業(yè)協(xié)作網(wǎng)

1722年    康熙末年1722年在建陽水吉大湖發(fā)現(xiàn)了水仙茶樹,制成烏龍茶的香氣極高,滋味甘醇,很快就在閩北繁殖推廣,是為“閩北水仙”之始。一說清道光年間(公元1821年),存正。引自陳榮冰《烏龍茶的起源與發(fā)展》 《中國茶葉》2002年第一期

1723年  鐵觀音原產于福建省安溪縣。于1723 ~1735年間創(chuàng)制。――引自中國茶葉交易網(wǎng)

1725-1735年  “福建安溪勞動人民在清朝世宗胤禎雍正三年至十三年(1725-1735)創(chuàng)制發(fā)明青茶,首先傳入閩北,后傳入臺灣省?!保浴吨撇鑼W》(安徽農學院編)

1730年  《安溪縣歷史檔案》記載:烏龍茶是安溪人于雍正年間(1730年后)創(chuàng)造的。據(jù)福建安溪縣人民政府查檔案資料,青茶是清朝世宗胤禎雍正三年至十三年間勞動人民發(fā)明的。太平天國時期閩南近海居民,紛紛逃難,安溪居民有的內遷到沙縣集居;有的過海入臺灣省。青茶制法就隨之傳人沙縣和臺灣。沙縣和臺灣很早就出產青茶。有的從沙縣往北前進就到了崇安。就在荒地武夷山開發(fā)茶業(yè)。武夷山種茶制茶的居民都是安溪人,至今仍如是。臺灣開始種茶制茶者也是安溪人。從此證明青茶發(fā)源于安溪是無可懷疑的。-引自陳 椽《從茶到六大茶類的起源研究》

 1731年   大葉烏龍,又稱大葉烏,原產安溪長坑珊屏。相傳清雍正九年(1731年),安溪長坑人蘇龍栽于建寧府(今南平市)。民國年間,為紀念該品種的發(fā)現(xiàn)者蘇龍氏亦稱大葉蘇龍。――引自茶都安溪

1751-1760年  英國東印度公司從中國輸入茶葉1678余萬千克。其中武夷茶2363萬磅(1063.35萬千克)占總輸入量的63.3%,可見這時期輸入英國的茶葉以武夷為主(平均每年約100萬千克左右)在英國武夷茶被譽為“東方美人”。因此,許多國家對“茶”的語音,多由廈門方言“Tay”的讀音稱茶為“Thee”。――引自福建茶業(yè)協(xié)作網(wǎng)

1757年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把廣州作為對外貿易唯一口岸后,武夷茶均過分水關到江西省鉛山縣河口鎮(zhèn)(時為水運重要碼頭),再行包裝或烘焙,載船由信江達鄱陽湖轉贛江南下往廣州。

由于明、清時福建實行過海禁,大量福建沿海農民遷往江西之鉛山、上饒,移民時間大多在清康熙年間,遲的下抵清光緒末年,早的上至明正統(tǒng)年間(1436-1449年),遷入者多為漳州、泉州、安溪、永春、南安、莆田等縣人,稱“下府人”,這些“下府人”之移民與閩南茶商、僧人語言相通,自然優(yōu)先被雇用,有的還被聘到武夷當包頭、茶師。久之,一些人便在武夷山安家,所以至今武夷天心巖茶村、村民大多為閩南后裔。閩南僧人、茶商與當?shù)厣矫駷楣餐瑒?chuàng)制、發(fā)展武夷巖茶做出了貢獻。――引自武夷巖茶在線

1736~1794年  據(jù)程大學所著臺灣開發(fā)史述及“康熙23年(1684)粵人至鶯歌石莊(今鶯歌鎮(zhèn))墾拓,后來閩粵械斗,安溪人許丁來此地種茶,粵人悉去,以名茶山?!比羝溆涊d屬實,則以臺灣北部至乾隆年間始有閩粵械斗之記載,則推測臺灣種茶始于乾隆年間。

           蘇文達所寫凍頂烏龍茶史略一文中提及“凍頂蘇氏宗譜,記載其先人蘇經,率侄兩人于康熙時渡臺,蘇坦向南投縣鹿谷鄉(xiāng)凍頂山發(fā)展,至其子蘇泉開發(fā)凍頂茶,其子孫繼續(xù)住凍頂,認真制茶開拓凍頂山,其后代蘇輝(尚遺有所建之百年古厝)、蘇汝評父子均留下古時田圃買賣契約?!碧K氏亦據(jù)此推估凍頂茶墾植于乾隆年間。

          南投縣名間鄉(xiāng)松柏坑茶(埔中茶)及鹿谷鄉(xiāng)凍頂山所產制之凍頂烏龍茶,其技藝源自閩南烏龍,有別于閩北之武夷巖茶,在制作過程中有一獨特之布球揉捻(或稱包布揉、揉布球、團揉),使凍頂烏龍茶具有獨特之香味及形狀呈半球形(似龍舞、似抱蝦);鄰近之竹山、林內以及新興之高山烏龍茶皆源自此制茶技藝。此烏龍茶實有別于長條形之武夷茶。――引自中國茶葉在線

1785年  獨立戰(zhàn)爭后次年1784年美國急需茶葉,派“中國皇后號”滿載花旗參等來廣東攝取茶葉等物資。該船返國,獲利甚來,驚動一時。1784年又派“智慧女神之星號”來華。以后又多次派船來華運茶。――引自中國農貿網(wǎng)   

1790年          臺灣茶鄉(xiāng)(坪林)之有漢人開發(fā),始自清朝嘉慶(1790年),安溪人陳梓孚與陳合興墾號,向臺北市永和一帶的秀朗社承瞨來此開墾。其后沿著今縣道106乙方向發(fā)展;到道光末年,開拓至闊瀨。清同治三年(1862年)保坪宮創(chuàng)建,主祀玄天上帝。漢人最早入山以打鹿、抽藤伐木、烘焙樟腦為主。到嘉慶年間,安溪人引進茶葉后,茶鄉(xiāng)開始種茶,所制粗茶要徒步用扁擔挑到深坑,再從深坑過六張犁到艋舺(萬華)裝船,然后運到福州加工。這個時期所生產主要是烏龍茶。――引自《從被遺忘的歷史再出發(fā)》一文

1798年  “包種茶是清嘉慶(1798)年間由福建泉州府安溪人士王義程所創(chuàng)制。并由其在臺北縣茶區(qū)倡導及傳授制法。”――見《烏龍茶及包種茶制造學》(臺灣出版)載

清嘉慶三年(1798年),大量的安溪人移民臺灣,帶去了茶苗,也帶去了安溪的茶俗。

1810年(清嘉慶15年)柯朝自福建武夷山引入茶籽,植于桀(節(jié)、鯽)魚坑(今臺北縣瑞芳地區(qū),另一說為今石碇楓子林及深坑土庫地區(qū)),為臺灣北部植茶之始;北部茶為硬枝烏龍,即高腳烏龍,又說是武夷茶。――引自陳榮冰《烏龍茶的起源與發(fā)展》

連雅堂《臺灣通史》載:“……臺北產近約百年,嘉慶時,有柯朝者,歸自福建,以武夷之茶,植于桀(櫛)魚坑,發(fā)育甚佳。既以種子二斗播之,收成亦豐,遂相云傳植。蓋以臺北多雨,一年可收四,春,夏為盛?!备鶕?jù)大陸學者的研究報告指出,遠在明代1405及1433年,鄭和曾兩次在福州廣搜大量茶籽,將之移入臺灣。這個說法與《臺灣通史》的記載幾乎有三百多年的落差,孰是孰非,尚待歷史學家考證,以找到明確答案。

1810年   臺北地區(qū)茶樹種植于清朝嘉慶15年末(1810年),由福建省泉州安溪縣人氏井連          侯傳入茶苗,在今深坑鄉(xiāng)土庫村山坡地種植,而后由該地遂漸傳開于臺北附近的丘陵臺地。――引自文史搜錄

1821~1850年  “崇安之烏龍于清道光年間由安溪人詹金圃先移建甌而再移往者。”――見《福建之茶》載

1821年 梅占原產于安溪蘆田。清道光元年(1821年)前后開始種植。――引自茶網(wǎng)·中國

1821~1850  ·道光年間(1821~1850年),南安蓮花峰寺主持僧復本帶石亭綠上京,贈與福建住京大臣,同時進獻皇帝,頗受贊賞。道光帝召見復本,御書上品蓮花美號,從此聲譽顯赫,名聞中外。――引自泉州歷史網(wǎng)

1850-1860年   黃旦,茶葉商品名稱為黃金桂。清咸豐年間(1850-1860年)原產于安溪羅巖,該品適宜制作烏龍茶,也適制紅、綠茶。――引自安溪茶葉

1855年  清咸豐公元(1855年前后)年間,當時福建紅茶 生產過剩,品質下降,銷路不暢,茶價下跌,影響廣大人民生活,促使茶業(yè)勞動者在制茶實踐過程中加深認識,改進制茶技術措施,提高品質。武夷巖茶就于茶業(yè)危機時,在安溪青茶的基礎上大力改進技術,提高技術而興起的,揚名國內外。制法和品質都勝過其它茶類。――引自陳椽《從茶到六大茶類的起源研究》

1855年       清咸豐乙卯年,林鳳池氏自福建引入青心烏龍種茶苗,種植于凍頂山,相傳為凍頂

         烏龍茶之起源。此乃軟枝烏龍之始,亦即矮腳烏龍。又一說武夷牛欄坑(就在天

心巖永樂禪寺下)據(jù)說是矮腳烏龍原生地。――引自武夷山茶文化

        附:林鳳池,字文翰,祖籍福建省龍溪縣。清嘉慶二十四年二月十九日生于沙連堡粗坑莊(鹿谷鄉(xiāng)初鄉(xiāng)村),足于同治六年十一月二十日,享年四十九歲。

1857年前后,由武夷山和尚將武夷巖茶采制工藝傳授給永春商販鄭世報并鼓勵他攜帶水仙茶苗回到永春種植。又清咸豐年間(1857年),永春仙溪鄉(xiāng)人鄭世報父子從閩北引種水仙茶與仙溪鼎仙巖,其后在永春及閩南地區(qū)傳播種植,成為“閩南水仙”茶的發(fā)源地。――引自永春茶葉之窗

1857年  施鴻?!堕}雜記》(1857年)“建茶名品甚多,吾鄉(xiāng)(杭州)俗則稱曰武夷。閩俗亦惟有花香、小種、名種之分而已,名種最上,小種次之,花香又次之,近來則尚沙縣所出的一種烏龍,謂在名種之上,若雀舌、蓮心之類”。――引自施鴻?!堕}雜記》

1858~1864年 單由廈門口岸輸出的烏龍茶就有181~317.5萬千克。1877年達4.08萬千克??梢哉f19世紀是武夷茶(包括綠茶和烏龍茶)風靡歐美時期。 ――福建茶業(yè)協(xié)作網(wǎng)

1862年  福州即設有經營烏龍茶的茶棧。――引自中國茶業(yè)網(wǎng)

1862年 據(jù)《沙縣志》(1928年)載:“烏龍茶在同治初(1862年)出一萬余箱(每箱40斤),光緒十年至二十八年(1884—1902年)計增至三萬五千箱。――福建茶業(yè)協(xié)作網(wǎng)

1865年  據(jù)淡水海關記載:八萬二千零二十二公斤茶葉輸出紀錄,這是公文書中,正式紀錄臺灣茶葉輸出的可靠資料。杜特氏再度來臺,采購臺灣茶葉運銷歐洲英國等地,因品質獨特獲得消費者好評,白毫烏龍茶贏得英女王美譽(東方美人),烏龍茶有(臺灣香檳)美譽。――吳振鐸教授《臺灣之制茶工業(yè)發(fā)展簡史》

1866年 清同治5年,英國商人約翰杜德(John Dodd)來臺灣視察樟腦發(fā)現(xiàn)臺灣茶葉很有前途,于是,試辦收買茶葉,并由福建安溪購買茶苗,貸款給農民,獎勵它們栽培茶葉,然后再向茶農收購成品,當時臺灣所制的茶葉,都是粗制茶,再運往福州或廈門加工成精制茶。――引自臺北市茶商業(yè)同業(yè)公會網(wǎng)《臺茶史略》

1869年  John Dodd的寶順洋行以兩艘戎克船將2131擔烏龍茶由臺灣首銷美國,并加以Formosa Oolong Tea 的商標,大受歡迎。――引自臺灣 范增平《臺灣烏龍茶概況》

1870年   本山,原產于安溪西坪堯陽。據(jù)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莊燦彰撰《安溪茶業(yè)調查》稱:“此種茶發(fā)現(xiàn)于60年前(約1870年),發(fā)現(xiàn)者名圓醒,今號其種曰圓醒種,另名本山種,蓋堯陽人指為堯陽由所產者”。――引自茶都安溪

1873年  臺灣將滯銷的烏龍茶運往福州,首制包種茶外銷。――引自臺灣 范增平《臺灣烏龍茶概況》

1875年 (光緒元年)恒春設縣,第一任知縣周有基,秉性好茶,鼓勵種茶,為臺灣南部植茶之始。恒春縣志(1894)載有:“羅佛山茶:距縣城東北三十里,其地崇山峻嶺;知縣周有  基購茶(秧),教民種植,…其茶味甚清,色紅。十余年來,未能推而廣之;每年所產,不過數(shù)十斤?!庇州d有“港口茶:距縣東二十里,地臨海,產茶亦不多,色、香、味三者與羅佛茶相似”。――引自阮逸明《臺灣烏龍茶的發(fā)展及其文化特色》

1874~1875年 美國由廈門運回的烏龍茶達34.7萬千克。――福建茶業(yè)協(xié)作網(wǎng)

1878年         光緒四年(1878年),福建茶葉出口達80多萬擔(4萬噸),約占當時中國年出

量的三分之一。當時烏龍茶與福建紅茶、綠茶、等花色品種,齊頭并進。這期間,烏龍茶從開始起步直至形成了具有相當生產規(guī)模的以崇安武夷巖茶為代表的閩北烏龍茶產區(qū)和以安溪鐵觀音為代表的閩南烏龍茶產區(qū)。以潮州鳳凰單叢為代表的廣東烏龍茶產區(qū),以凍頂烏龍和文山包種為代表的臺灣烏龍茶。--引自丁俊之《充分發(fā)揮比較優(yōu)勢  謀求中國烏龍茶的跨越式可持續(xù)發(fā)展》

1875-1908年  臺灣木柵鐵觀音,系安溪福美人張乃妙、張乃乾兄弟于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自祖籍安溪引入的。第一次引種大約在1896年,張氏回福建安溪老家探親,嘗到“一啜三日夸”的鐵觀音茶,十分贊賞,遂向親友索求了12株鐵觀音純正茶苗,攜回臺灣的居住地臺北木柵,在屋后石崖縫間的土臺上種植。第二次引種大約在20世紀初,張乃妙以當時茶師身份受政府委派,到安溪正式購買鐵觀音茶苗1000株,種植于木柵樟湖山(即今指南山),經張氏多年的推廣,逐步發(fā)展成木柵鐵觀音茶區(qū)。――引自陳文懷先生《港臺茶事》

1879  臺灣烏龍茶加茉莉花作成花茶,是福建安溪茶商來臺創(chuàng)制。后來發(fā)展到使用桂花、樹蘭、黃梔子花等。――引自有記名茶

臺灣之制造系在清光緒七年(1881)由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之茶商吳福老(源隆號)仿效清朝之制法(安溪縣王義程創(chuàng)制)在臺灣開始制造,之后有李〈季〉卿(英元號)、陳辰傳(永綿利號)、黃添丁(震南號)、陳輝雪(福建昌號)、吳士份(錦芳號)、黃和題(恭記號)、陳振〈根〉記(建泰號)等茶商,陸續(xù)在臺灣從事包種茶的制造。而在調查的該年(明治29年、1896),在大稻程的包種茶商已增加至16家。除了上述的6家,尚有王安定(合興號,安溪人)、王永金(永裕號)、黃水錦(芳成號)、林進十(珍記號)、傅孚伯(福集興號)、洪輔臣(永順號)、王文葛(珍春號)、邱吉(廣盛隆號)及白燭奎(泉美號)9家。報告并有這16家包種茶商之資本額與雇用人員之數(shù)字。此外,在制造法一項提到臺灣最初的包種茶系用秀英、茉莉、樹蘭、黃枝四種花混入烏龍茶再干燥令花香滲入茶葉制成,有將四種花全部混入烏龍茶做成的“合成包種”,也有只使用單一花料做成的“秀英包種”、“茉莉包種”、“樹蘭包種”與“黃枝包種”,這樣的制法與今日包種花茶之制法已大不相同,但在制造時花與茶的用量比率則相去不遠。――引自臺灣許賢瑤《臺灣分館藏日本時代臺灣茶業(yè)資料及其價值補遺》

1882年   后有安溪茶商王安定氏及張古魁氏兩人合伙組織設立【建成號】經營烏龍茶熏花加工(包花茶),由廈門,再分運南洋銷售。――引自臺灣范增平《臺灣烏龍茶概況》

1885年   光緒11年(1885年)福建安溪西坪人魏靜時、王水錦,見大坑地區(qū)(后改大豐里今為舊莊里)適合發(fā)展茶業(yè),于是引進福建安溪包種茶在該處種植,使南港成為包種茶的發(fā)源地。包種茶的命名頗具古意,據(jù)《南港志》記載,日人井上房邦氏調查報告中指出:包種茶由安溪人王義程創(chuàng)制,他在茶葉制成后,將其運到福州加上香花,再用福建毛邊方紙兩張內外相襯,放茶四兩,包成長方形的「四方包」,包外再蓋上茶名及印章,這就是包種茶名稱的由來。日治時期,臺北農會在大坑(舊莊)里栳寮設茶葉講習所,1920年全省茶葉界人士都集中到南港,舉行包種茶講習會,由王水錦、魏靜時兩人負責傳授,使得南港成為包種茶研制的重鎮(zhèn)。光復初期,茶葉外銷量大幅銳減,南港茶農與工人紛紛轉業(yè),使南港茶業(yè)為之蕭條,六十年代以后,茶葉內銷市場蓬勃興起,南港茶農才漸漸重拾老本行。目前南港茶農發(fā)展觀光茶園,品茗用餐之余,還可健行、踏青、賞鳥、賞蝶,并飽覽山光水色,真是假日休閑的好去處。――引自南港志

1886年   據(jù)馬偕的《臺灣遙寄》記載:“每年廈門有一、二萬人到臺灣來經營茶葉,此中有1﹪的人會流居于此,而從事茶業(yè)的茶農很多來自安溪及廈門附近貧瘠地區(qū),大陸埠的再制工業(yè)及茶師亦多來自大陸,揀茶女、采茶女,亦有來自大陸者,茶行尚資助其旅費。而南部人口即使曾因政府加課糖厘、田賦,史糖業(yè)衰敝,造成人民往內山遷移,但未有移往北部者。”――引自馬偕《臺灣遙寄》

茶除了1862年有3.516擔由外船載以外,主要是由戎克船載出,外船之大量使用,始于1866年,但在1867-1876年間,仍有部分茶由戎克船載出。

※備注:戎克(Junk)是以風力航行的帆船。

1888年 光緒14年劉銘傳巡撫指定外僑居留地,建昌街(今貴德街北段)沿街茶行林立,有洋人經營的番莊(制烏龍茶),國人經營的鋪家(包花茶及少數(shù)包種茶)與千秋街茶行,合約六十余家,可謂茶莊大市。揀茶女工甚至有來至福建安溪者,仿如今日所稱大陸勞工,當人力不足時或有以竹篙圍追路人加入趕工,建昌街已是鋪有石條的高級馬路。――引自大稻埕茶史

1896年       清光緒二十二年,安溪福美村張乃妙、張乃乾兄弟從臺灣回安溪買去12株“鐵觀

        音”茶苗,將家鄉(xiāng)純正的“鐵觀音”引入臺灣,在木柵區(qū)梓湖山種植成功,并逐步發(fā)展成為臺灣正宗的“鐵觀音”產區(qū)。――引自泉州晚報

1907年  毛蟹來歷,據(jù)安溪萍州村張加協(xié)于1957年云:“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我外出買布,路過福美村大丘侖,移百多株來萍州種植?!贝水敒槊贩N植的開始。――引自《茶樹品種志》(1979年出版福建省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編著,74頁)

1919年  日本臺灣茶葉株式會社與臺灣拓殖制茶株式會社合并,在桃園大溪等地開拓茶園,擴展制造紅茶。臺茶出口量1200萬斤,同年鐵觀音由日本三井茶合名會社派張乃妙、張乃乾兄弟從安溪引入本省種植,木柵為主要產地,屬晚生種,鐵觀音以福建泉州府為原產地,木柵鐵觀音開始為當?shù)卮我a品,但茶農還是以烏龍茶為主,后受“南港包種茶”制法影響,傳統(tǒng)制造也有了改變。又說1896年引進。――引自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溫振華《木柵茶史》

1921年   蔣叔南在《游記中》,將巖茶分為上奇種、奇種、茗種、小種四等。廖存仁分武夷巖茶為:提叢、單叢、奇種、名種、焙茶。林馥泉則比較詳細,歸類為名叢奇種、單叢奇種、頂上奇種、奇種、名種、焙茶等。依茶樹分類為:菜茶、水仙、烏龍、奇蘭、桃仁、鐵觀音、梅占、雪梨、黃龍、肉桂等。依地域分為大巖茶、中巖茶、半巖茶、洲茶。依制茶時間季節(jié)分有:首春茶、先春茶、二春茶。依茶品種又可分別制成:菜茶可制成大紅袍、白雞冠、鐵羅漢、半天腰、水金龜?shù)?;用水仙制成者有水仙、水仙米、奇種、名種;用烏龍制成者有烏龍、鐵觀音、奇蘭等?;兴匦奶m、正太陽、正太陰、不見天、水紅梅等到八百多個。――引自中國武夷山之商貿旅游網(wǎng)

附:1937年   莊燦彰在《安溪茶業(yè)調查》中載有軟枝烏龍由安溪人蘇龍移植建甌,當?shù)夭柁r種植后認為其品種優(yōu)良,故而繁殖栽培,以蘇龍的諧音命名茶樹品種,制成茶品亦名烏龍茶。

民國《建甌縣志》載:“烏龍茶葉厚而色濃,味重而遠,凡高曠之地,種植皆宜,其種傳自泉州安溪縣。”惜具體時間不詳,當在1850年前后。

1942年  《崇安縣新志》載:“至于烏龍、水仙雖亦出于本山,然近代始由建甌移植,非原種也?!?/p>


第二節(jié)  閩南烏龍茶的品種史

    鐵觀音,茶人又稱紅心觀音、紅樣觀音。清雍正年間(1723 ~1735年)在安溪西坪堯陽發(fā)現(xiàn)并開始推廣。天性嬌弱,抗逆性較差,產量較低,有“好喝不好栽”之說?!凹t芽歪尾桃”是純種鐵觀音的特征之一,是制作烏龍茶的特優(yōu)品種。

安溪鐵觀音主產區(qū)在西部的“內安溪”,這里群山環(huán)抱,峰巒綿延,云霧繚繞,土質大部分為酸性紅壤,土層深厚,特別適宜茶樹生長。

鐵觀音制作嚴謹,技藝精巧。3月下旬萌芽,5月上旬開彩,一年可采制春、夏、暑、秋四季。茶葉品質以秋茶為最好,春茶產量最多,約占年產量的40-45%;秋茶香氣最濃,俗稱“秋香”,產量約占15-20%。鮮葉采摘必須在嫩梢形成駐芽后,頂葉剛展開呈小開面或中開面時,采下二、三葉,并注意做到不折斷葉片、不折疊葉張、不碰碎葉片,不帶魚葉和老梗。還應注意不同生產地帶及不同采摘時間的茶葉不能混雜。

鐵觀音的初制工藝要經過曬青、涼青、搖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復烘、復包揉、文火烘干十道工序,直至形成毛茶,經挑揀制為成品。

制作優(yōu)質精品鐵觀音必須具備“天、地、人”三個要素。天,指適宜的氣候環(huán)境,在天氣清朗,晝夜溫差較大,刮東南風時制作者最佳;地,指純種鐵觀音茶樹,適應茶樹生長的良好土壤、地理位置和茶雷鋒海拔高程,并得到精心培育,4-10年生茶樹制品尤佳;人,指精湛的采制技術。如在做青階段,要靈活地掌握“看天做青”和“看青做青”。

鑒別精品鐵觀音是一項高深的學問,安溪著名茶師和老茶民觀形聞香即可鑒別茶葉優(yōu)劣,高者能品斷是茶產何地何村,幾年生茶樹,特點突出者還能品味出自何名茶師之手。外行人品飲鐵觀音可從“觀形、聽聲、察色、聞香、品韻”入手,辨別茶葉優(yōu)劣。

觀形:優(yōu)質鐵觀音茶條卷曲、壯結、沉重,呈青蒂綠腹蜻蜒頭狀,色澤鮮潤,砂綠顯,紅點明,葉表帶白霜。   

聽聲:精品茶葉較一般茶葉緊結,葉身沉重,取少量茶葉放入茶壺,可聞“當當”之聲,其聲清脆為上,聲啞者為次。

察色:湯色金黃,濃艷清澈,茶葉沖泡展開后葉底肥厚明亮(鐵觀音茶葉特征之一葉背外曲),具綢面光澤,此為上,湯色暗紅者次之。

聞香:精品鐵觀音茶湯香味鮮溢,啟蓋端杯輕聞,其獨特香氣即芬芳撲鼻,且馥郁持久,令人心醉神怡。

品韻:古人有“未嘗甘露味,先聞圣妙香”之妙說,又說“綠葉紅鑲邊,七泡有余香”。細啜一口,舌根輕轉,可感茶湯醇厚甘鮮;緩慢下咽,回甘帶密,韻味無窮。至于獨特的“觀音韻”何解?至今茶人尚未能解說清楚,只得留待后人品斷,這也正是安溪鐵觀音之魅力所以。

   安溪鐵觀音多次榮獲國際國內大獎:

民國五年(1916年),由王聯(lián)丹茶莊配制、天馨茶行經銷的“萬壽桃”牌鐵觀音在臺灣就獲日本金牌一枚、金筆一對;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王聯(lián)丹茶莊的“泰山峰”牌鐵觀音在新加坡獲得一等獎金牌;

1950年,王炳記的“碧天峰”牌鐵觀音在暹羅(今泰國)獲特等金獎;

1982年3月,在商業(yè)部于崇縣召開的全國花茶、烏龍茶優(yōu)質產品評為比會上被評為“優(yōu)質產品”,名列全國首位;同年6月,在湖南長沙召開的全國名茶評比會上被商業(yè)部評為“全國名茶”;是年,安溪茶廠出品的安溪“風由牌特級鐵觀音”被國家經委授予國家金質獎章的最高榮譽;

1984年,安溪鐵觀音被審定為全國良種;

1986年10月,“新芽牌烏龍茶鐵觀音”(聽裝)在法國巴黎獲“國際美食旅游協(xié)會金桂獎”,被評為世界十大名茶之一;是年,在福州召開的名茶評選會上,商業(yè)部評定“全國名茶”43種,鐵觀音榜上有名。

1999年,安溪縣鐵觀音茶園面積約8.5萬畝,總產約4500噸,占全縣茶葉總產量的32.8%。茶葉主產區(qū)為西坪、祥華、感德、劍斗、虎邱等鄉(xiāng)鎮(zhèn)。

    大葉烏龍,又稱大葉烏,原產安溪長坑珊屏。相傳清雍正九年(1731年),安溪長坑人蘇龍栽于建寧府(今南平市)。民國年間,為紀念該品種的發(fā)現(xiàn)者蘇龍氏亦稱大葉蘇龍。該茶品系較多,有軟技烏、小葉烏龍和尖葉烏龍等。當前,在安溪還可細分為藍田烏龍、紅骨烏龍、紅心烏龍、矮腳烏龍、豎烏龍、早烏龍等品系。在安溪主產區(qū)為長坑、西坪等鄉(xiāng)鎮(zhèn),面積約1萬畝。并在省內外茶區(qū)被廣泛引種。1984年,大葉烏龍被認定為全國良種。

白芽奇蘭

白芽奇蘭是平和縣的傳統(tǒng)名茶。相傳于清乾隆年間(1735~1795年),在崎嶺鄉(xiāng)彭溪村“水

井”邊長出一株奇特的茶樹,因茶芽呈白綠色,制成干茶品質具奇特的“蘭花”香味,故取

名為白芽奇蘭。后經人們采用無性繁殖方法廣為栽培至今,已有250多年的歷史。

    彭溪位于平和西側,大芹山麓,山巒起伏,山高霧多,溪流潺潺,土壤肥沃,茂林修竹,

村落分布在海拔500m上下,還留有土樓建筑,戶戶植茶,素有“平和茶鄉(xiāng)”之稱。

白芽奇蘭于1986年首次獲得福建省名茶稱號,在以后的評選中連續(xù)多次獲得福建省名優(yōu)茶稱號,1993年在第二屆中國專利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上榮獲金獎。1997年白芽奇蘭獲意大利國際博覽會金獎。白芽奇蘭是當?shù)夭枞~生產的主產品,因產地差異,有“彭溪白芽奇蘭”、“九峰白芽奇蘭”、“新山白芽奇蘭”、“太極白芽奇蘭”等。暢銷閩、粵等省,遠銷港、

澳、東南亞各地區(qū)。

白芽奇蘭茶樹為無性系品種,屬灌木型,中葉中芽種,樹枝半開展,較其它奇蘭直立,

枝粗壯較直立,分枝較密,葉水平著生,葉形呈長橢圓,葉色深綠具光澤,鋸齒細淺尚明,

葉肉厚度中等,芽梢尚長大,芽頭白綠,育芽能力強,生長期長。無性繁殖力強,適應性強

,抗病能力強。

工藝流程為:涼青、曬青、搖青、殺青、揉捻、初烘、初包揉、復烘、復包揉、足干。白芽奇蘭外形條索緊結,勻整美觀,色澤青褐油潤稍間蜜黃。內質香氣清高爽悅,品種香突出,似蘭香幽長,滋味醇爽,溢品種香,湯色橙黃明亮,葉底軟亮。在平和境內,不同的產地其白芽奇蘭的品質特點有所不同,新山村一帶的表現(xiàn)為香氣較為顯露且?guī)в休^濃的花香;大芹山的以香氣濃郁略顯蜜香,滋味甘厚耐泡;彭溪村一帶的香氣似蘭香清幽,滋味醇爽。由于大芹山一帶的自然環(huán)境良好,產于大芹山、彭溪巖壑之處的白芽奇蘭,均具有特殊的山骨風韻。

   梅占原產于安溪蘆田。清道光元年(1821年)前后開始種植。原產區(qū)紫云山常年云霧緊鎖,山川秀麗,風光旖旎。清末,林鶴年長住安溪期間,曾標題蘆田八景,(即:蓮洞茶歌、新巖梵響、杯橋泛春、石潭釣雪、邊林山瀑、朵嶺樵云、魚山嘯月,獅寨品泉)并賦詩八首贊頌。紫云山風光與內陸原始森林構成一線,是觀光、旅游、度假、休閑、品茶的好去處。該茶在不同產地適制各種茶類,制烏龍茶香味獨特,品質較佳;制紅、綠茶,香高味醇,具蘭花香味。梅占主要分布在龍洞、蘆田、虎邱、西坪等鄉(xiāng)鎮(zhèn),1999年栽培面積1萬余畝,在閩南、閩中、閩北一帶有大量引種,并傳播至江蘇、浙江等省

    原名黃旦,茶葉商品名稱為黃金桂。清咸豐年間(1850-1860年)原產于安溪羅巖,該品適宜制作烏龍茶,也適制紅、綠茶。

    黃旦是烏龍茶風格有別于鐵觀音的又一極品。采制工藝十分考究。只有掌握恰當,才能充分發(fā)揮其品種特征。

    由于茶樹品種和制作上的特色,形成了黃旦獨特的品質。由黃旦品程制成的黃金桂成品茶,其“貴氣”主要顯示在“一早二奇”上。一早,即萌芽、采制、上市早。黃旦一般為4月中旬采制,比一般品種早10余天,比鐵觀音早近20天。二奇,即外形“黃、勻、細”,內質“香、奇、鮮”。成品茶條索緊細,色澤潤亮金黃。香氣優(yōu)雅鮮爽,略帶桂花香味,葉底中央黃綠,邊緣朱紅,柔軟明亮,素以“一聞香氣而知黃旦”而著稱,古有“未嘗天真味,先聞透天香”之譽。品馀精品黃金桂,湯色金黃明亮,輕啜滿口生津,滋味醇細甘鮮,令人心曠神怡。黃金桂正因挾獨特的品格和上市早的優(yōu)勢,贏得市場,倍受茶人青睞。

黃金桂早在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就山金泰茶莊經營,主銷漳州再轉香港、新加坡等地。1982年3月,安溪茶廠生產的“特級黃金桂”被商業(yè)部評為“優(yōu)質產品”。1984年,黃旦在全國茶樹良種評審會被認定為“全國良種”。1985年黃金桂被農牧漁業(yè)部和中國茶葉學會評為“中國名茶”。1986年又被商業(yè)部授予“全國名茶”稱號。

諸多茶葉名家對黃金桂心寄存受,曾作不少精辟論斷。陳椽在《中國名茶》中論述:“提到黃金桂,有幸品嘗過的人即刻會想起那種獨特醉人的高香和清醇甘爽的滋味”。“黃金桂是有益于身體健康的良好飲料。香高味美,品質獨特,暢銷國內外,以東南亞僑銷為主,目前已擴銷到日、法、美和西德等五大洲的30多個國家,深受喜愛”。張?zhí)旄T凇陡=觚埐琛芬粫袛⑹觯骸敖陙?,黃旦以其奇異'透天香’品質特點和上市早的市場優(yōu)勢,倍受消費者的喜愛。目前有各種包裝形式的黃金桂出口,在香港、澳門、新加坡等地享有很高的聲譽”。 至1999年底,安溪黃金桂的生產已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全縣黃金桂茶園面積達1.2萬多畝,產量達2000多噸,約占全縣茶總量的16%。茶葉主產區(qū)為虎邱鎮(zhèn)的羅巖,以及大坪、金谷、劍斗等鄉(xiāng)鎮(zhèn)。黃金桂的明天將更芳香迷人。

    佛手,又名香櫞、雪梨。相傳為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安溪金榜騎虎巖的一位老和尚,用茶樹枝條嫁接在香櫞上而得(見莊燦彰《安溪茶業(yè)調查》)??滴跛氖辏?705年),傳入永春達埔獅峰村。制烏龍茶,茶條緊結、肥壯、卷曲呈豪干狀,色澤砂綠烏潤,香高味濃,湯色橙黃清澈,葉底黃綠明亮,獨具風格;制紅茶,湯色紅濃,葉底紅亮,品質甚佳。1996年,佛手被定為福建省茶樹良種?,F(xiàn)安溪縣栽培較少,主產區(qū)為永春縣,閩中、閩東、閩北有小量引種。 

永春佛手

永春佛手清康熙四十三年(1703年)由永春達埔獅峰引進安溪金榜佛手開始種植加工。由于永春地處戴云山東南側,境內林木蒼翠,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在20℃左右,四季如春,土壤肥沃,雨量充沛。自五十年代以來,經綜合閩北武夷和安溪烏龍茶的制法,逐步研制成具有獨特風格的永春佛手,年產量1000t左右,品質尤佳,遠銷港澳、東南亞、日本,內銷廣東、上海、北京、山東、福州、廈門等地。毛茶與精制茶評為省、部優(yōu)質產品,多次評為省名茶。

  永春佛手屬灌木大葉型,分為紅芽與綠芽佛手(綠芽佛手少數(shù))兩種。樹勢開展,形似佛手柑(香椽柑),樹冠高大,披張枝條軟,節(jié)間大,葉片多為卵圓形,尖端鈍,主脈彎曲,葉面扭曲不平,葉肉肥厚,質特柔軟,色多黃綠油光,葉緣略向背,葉齒疏明而純。制成的佛手茶色澤綠油潤,香氣鮮爽,濃郁清幽,滋味醇厚、鮮美,湯色澄黃明亮。

  永春佛手品格之獨特,主要來自優(yōu)良的茶樹品種,科學管理茶園,合理的采摘及精湛的制茶工藝。永春佛手初制分為曬青、涼青、搖青、殺青、揉捻、初烘、整形、包揉、烘干等工序。

永春水仙

水仙茶是中國傳統(tǒng)優(yōu)良茶種,于清咸豐年間(1857年),由永春仙溪鄉(xiāng)人鄭世報父子從閩北引種水仙茶與仙溪鼎仙巖,其后在永春及閩南地區(qū)傳播種植,成為“閩南水仙”茶的發(fā)源地。永春水仙融合閩北和閩南烏龍茶制作工藝的優(yōu)點,使茶葉更耐泡、香氣更顯、滋味更醇、湯色更亮,形成風味獨特的“閩南水仙”,永春成為“閩南水仙”的發(fā)源地。品飲水仙茶,沸水沖泡時,茶湯飄逸縷縷似天然蘭花獨有的清香,未飲先暢;品嘗幾口,則韻香醇甘,津生喉潤;幾經沖泡,湯色明亮,韻味尚存,余香綿綿。永春現(xiàn)有水仙茶園1.8萬畝,年產1300多噸,為閩南地區(qū)產是最多的縣份。永春水仙屢獲全國茶葉評比大獎,是名聞海內外、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國名茶。

    本山,原產于安溪西坪堯陽。據(jù)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年莊燦彰撰《安溪茶業(yè)調查》稱:“此種茶發(fā)現(xiàn)于60年前(約1870年),發(fā)現(xiàn)者名圓醒,今號其種曰圓醒種,另名本山種,蓋堯陽人指為堯陽由所產者”。香高味醇,品質好的與鐵觀音相似。該茶于1984年在全國茶樹良種審定會上被認定為全國良種。在安溪栽培面積達1.6萬多畝,居全縣第三位,為縣內四大當家良種之一。主產于西坪、虎邱、蓬萊、尚卿、長坑、蘆田等鄉(xiāng)鎮(zhèn),并先后傳播到閩南、閩中等部分烏龍茶區(qū)。

 毛蟹

    毛蟹,原產于安溪福美大丘侖,民國時亦稱“毛外”。據(jù)福建省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茶樹品種志》載:“據(jù)萍州村張加協(xié)(1957年71)云:'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我外出買布,路過福美村大丘侖高響家,他說有一種茶,生長極為迅速,栽后二年即可采摘。我遂順便帶回100多株,栽于自己茶園’。由于產量高,品質好,于是毛蟹就在萍州附近傳開”。

白毛猴

  安溪烏龍茶的一個優(yōu)良品種,產地在金谷鎮(zhèn)金山村石竹巖。最早開發(fā)這一茶樹品種的是清末金山村“長福厝”的謝駕、謝冰兩兄弟。

  石竹巖白毛猴茶樹植株為灌木型,中葉類,中芽種。葉形橢圓,葉背表面有一層白色絨毛,故名。石竹山海拔700多米,其土質俱是碎石和砂壤,巖下山泉汨汨,茶根吸取富硒土壤及多元素物 質,所種出的茶葉具有特殊韻味,加上嚴格的制作工藝,發(fā)酵窨制,其品質別具一格。

  茶寮制作的白毛猴茶外形呈灰白色,蠔干壯,帶有極細的白毛,歷來流傳民間。此茶可治療各種疾病,連青葉茶也有藥用功效。喝第一口有一種“地瓜干味”,亦說“臭風咸芥菜味”;第二口舌根生津,喉頭打嗝;第三口頓覺精神振奮。連喝三杯,就有點消食饑餓感。常喝,五臟六腑及皮膚很少生病。

漳平水仙茶餅

漳平市種植茶葉歷史悠久,源于元代,明清時已有專門茶葉加工作坊。水仙茶最早產于雙洋鎮(zhèn)中村村,由鄧觀金從建甌水吉引種栽培,已有80多年生產歷史。漳平水仙茶制作是以武夷山巖茶制法為主,參考閩南水仙茶工藝流程初制而成,多為扁平方塊狀,外包白紙,稱“水仙茶餅”,1公斤約50塊。水仙茶餅具有干色烏揭,油潤,干香純正,內質香氣高爽,且花香型優(yōu)雅,滋味醇正,味中透香、湯色深橙黃、清澈明亮、葉片肥厚黃亮、紅邊鮮明、喝后不傷胃等優(yōu)良品質。它以形、色、香、味兼優(yōu),被省茶葉學會列為福建省名茶之一。從1981年起,先后十三次獲省級以上“名茶獎”和“優(yōu)質獎”。1995年在全國第二屆中國農業(yè)博覽會上獲得“金獎”。2000年6月市農業(yè)局經作站麻啟甘農藝師制作的水仙茶餅,經茶葉專家認定為中國名優(yōu)茶,被中國茶葉博物館收藏,陳列展示。

鳳圓春

鳳圓春(曾名圓葉觀音)系安溪縣茶科所1985~1998年從鐵觀音有性后代中單株選擇而育成的無性系烏龍茶新品種。

  1998年5月經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茶葉專業(yè)組在實地現(xiàn)場鑒定認為:“該品系產量尚高,比親本鐵觀音增產一成以上。制烏龍茶香氣高長,具鐵觀音香型特征,滋味醇厚鮮爽,制優(yōu)率較高,1993~1997年送樣經省名優(yōu)茶評審委員會鑒評,品質達到優(yōu)質茶水平。扦插成苗率與定植成活率高,抗旱、抗寒、抗病蟲害能力強,適宜烏龍茶區(qū)推廣”。

鳳圓春每年春季采制的烏龍茶均達到優(yōu)質茶的水平。1995~1996年送樣參加省名優(yōu)茶審評,均評為優(yōu)質茶。1997年春茶采制2批,并分別送樣省茶葉質量監(jiān)督檢驗站與農業(yè)部茶葉質量監(jiān)督檢測中心進行審評,其審評分數(shù)與對照樣鐵觀音基本相同(92%,86%)。鳳圓春的主要化學成分與鐵觀音也非常相似,故制茶質量與鐵觀音相當。

杏仁

安溪杏仁茶系我所選育培植的無性系烏龍茶新品系。1998年5月經過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茶葉專業(yè)組技術鑒定,確認杏仁茶是一種高產優(yōu)質、抗逆性強、適應性廣、制優(yōu)率高的烏龍茶茶樹新品種。
  杏仁茶原種在安溪縣蓬萊鎮(zhèn)清水巖的千里眼佛廟前山坡上。據(jù)民間傳說,它是清水祖師佛栽種,專供往來香客采摘治病之用。《清水巖志》記載:“鬼腔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飲之不覺兩腋風生?!边@是古人對杏仁茶品質特征的形象描述。60年代初,清水巖管理人員就曾剪取其苗穗育苗,并在母樹周圍開懇種植。杏仁茶茶樹乍看起來既象鐵觀音又似本山品種。但其采制的烏龍茶不同于鐵觀音也不象本山,具有獨特的品種香型(似杏仁香)和滋味,若與鐵觀音拼配則可提高鐵觀音的鮮爽度。

南安石亭綠

石亭綠是我省歷史名茶,它產于南安市豐州鎮(zhèn)蓮花峰。蓮花峰有許多摩崖石刻,有一“蓮花茶襟”刻石刻于太元丙子即公元376年。這是至今我省發(fā)現(xiàn)最早的茶事記載,比唐陸羽茶經還早300多年,充分說明蓮花峰茶,早已在晉代就已生產了,足見石亭綠的歷史之悠久。

自晉至隋唐,蓮花峰茶發(fā)展很快,可從唐詩人韓偓的詩:“石崖覓芝叟,鄉(xiāng)俗采茶歌”中看到,采茶能形成鄉(xiāng)俗,可見采茶已是極普遍的事了。到了北宋,蓮花峰茶有了新的發(fā)展,真可謂勝況空前,登臨名山學士都要在蓮花峰覽勝斗茶。宋傅宗教在游蓮花峰茶懷古詩中云:“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男女攜筐,采摘新茶”(刻于蓮花石背面右側);蓮花峰上還有“巖縫茶香”(刻于蓮花石正面,公元1011年泉州郡守高惠連題);“斗茶而歸”(刻于蓮花石東面,公元1247年趙師耕題)。許許多多石刻,留下不少名人登臨品茶的詩篇。斗茶既要有好茶,又需要有好水,才能使茶的色、香、味得到充分發(fā)揮。在蓮花峰北側,挖有一口井,名叫觀音井(現(xiàn)仍存),“泉從石罅流出,泉水清冽,是泡茶佳泉”。南宋,蓮花寺住持僧凈業(yè),在蓮花石間發(fā)現(xiàn)新茶樹,采其芽葉,制茶后沖泡,香味芳香醇爽,極度提神,后大力培植擴種,并致力改革制茶技術,蓮花茶又進入一個新時期。

明代,正德年間,蓮花峰建石亭(今仍存),稱不老亭,因亭名通俗,茶也就稱“石亭茶”,因屬綠茶,故稱“石亭綠”。從此,蓮花峰茶就改叫“石亭綠”茶了。

清代,茶葉隨對外貿易開展,石亭綠暢銷南洋群島各地,甚至遠銷英國倫敦,茶園也隨之大發(fā)展,發(fā)蓮花峰為中心,遠及九日山、石馬山、法華山等地,制茶工藝也進一步提高。


附錄1中國茶史

l  原始社會神農時代:  傳說茶葉被人類發(fā)現(xiàn)是在公元前28世紀的神農時代,《神農百草經》,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怪f,當為茶葉藥用之始。

l  西周:  據(jù)《華陽國志》載:約公元前一千年周武王伐紂時,巴蜀一帶已用所產的茶葉作為「納貢」珍品,是茶作為貢品得最早記述。

l  東周:  春秋時期嬰相齊竟公時(公元前547---公元前490年)“食脫粟之飯,炙三弋五卵,茗茶而已”。表明茶葉已作為菜肴湯料,供人食用。――據(jù)《晏子春秋》

l  公元前206--24年:公元前59年西漢時期,已有“烹茶盡具”,“武陽買茶”的記載,這表明四川一帶已有茶葉作為商品出現(xiàn),是茶葉進行商貿的最早記載。――見《僮約》

l  25--220年:  東漢末年、三國時代的醫(yī)學家華佗《食論》中提出了“苦荼久食,益思意”,是茶葉藥理功效的第一次記述。

l  公元220--265年:史書《三國志》述吳國君主孫皓(孫權的后代)有“密賜茶荼以代酒”,是“以茶代酒”最早的記載。

l  公元479-502年:  《南齊書-武帝紀》記述在南齊國國君遺詔中要求以“餅、茶飲、干飯、果脯”代替牲祭。

l  公元502-557年:  《邛州先茶記》中記述南朝梁已有將“荼”字讀為“茶”音,但尚未將荼改用茶字。

l  公元581--618年:隋代茶的飲用逐漸開始普及,隋文帝患病,遇俗人告以烹茗草服之,果然見效。于是人們競相采之,并逐漸由藥用演變成社交飲料,但主要還是在社會的上層。

l  公元618--907  唐代是茶作為飲料擴大普及的時期,并從社會的上層走向全民。

唐代科舉時,朝廷為怯除應舉士人的疲乏,故送茶湯入試場,稱為“麒麟草”,因此飲茶風俗漸及于文人。

l  公元730年:  唐玄宗所撰《開元文字音義》首次出現(xiàn)“茶”字。

l  公元713733年:   唐代封演在其《封氏聞見記》中,有很好的說明。其稱:茶“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自鄒(今山東鄒縣)、齊(山東臨淄)、滄(河北滄州)、棣(山東惠民)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

l  公元713755年:  楊華在《膳夫經手錄》中所說:“茶古不聞食之,近晉宋以降,吳人采其葉煮,是為茗粥;至開元、天寶之間,稍稍有茶,至德、大歷遂多,建中以后盛矣”。

l  公元770年:  唐代宗大歷五年開始在顧渚山(今浙江長興)建貢茶院,每年清明前興師動眾督制“顧渚紫筍”餅茶,進貢皇朝。

l  公元827835年:  《婺源諸縣都置新城記》載:“太和中,以婺源、浮梁(今江西景德鎮(zhèn))、祁門、德興四縣茶貨實多,兵甲且眾,甚殷戶口,素自奧區(qū)”。

l  約公元750年:  最早的"茶道"一詞,可能就算皎然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一詩所載了。其句有“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之說。

l  公元760年后:  公元8世紀后,陸羽《茶經》問世。《唐國史補》所載:“鞏縣陶者,多為瓷偶人,號陸鴻漸,買數(shù)十茶器,得一鴻漸。市人沽茗不利,輒灌注之”;把陸羽陶其像,奉之為茶神了。

l  公元766779年以前: 據(jù)《新唐書·地理志》記載,唐朝貢茶的州郡,主要有懷州河內郡(治位今河南濟源),峽州夷陵郡(今湖北宜昌),歸州巴東郡(今湖北秭歸)、夔州云安郡(今四川奉節(jié))、金州漢陰郡(今陜西漢陰)、興元府漢中郡(今陜西南鄭)、壽州壽春郡(今安徽壽縣),廬州廬江郡(今安徽合肥)、蘄州蘄春郡、常州晉陵郡、湖州吳興郡、睦州新安郡、福州長樂郡、饒州鄱陽郡、溪州靈溪郡(今湖南龍山)、雅州廬山郡(今四川雅安)等地。

l  公元782年:   唐德宗建中三年,為籌措常平倉本錢,趙贊上言“收貯斛匹段絲麻,候貴則下價出賣,賤則加估收糴,權輕重以利民。從之”。于是趙贊“乃于諸道津要置吏稅商貨,每貫稅二十文;竹、木、茶、漆,皆十一稅一,以充常平之本”。這也是我國文獻中最早的稅茶記載。但由于民怨,于興元元年(公元784)終止。貞元九年正月,鹽鐵使張滂以水災兩稅不登,請“于出茶州縣及茶山外商人要路,委所由定三等,時估每十稅一”;由此重又恢復茶稅,并自此把稅茶作為一種定制。

l  公元805年:  唐順宗永貞元年,日本僧人最澄大師從中國帶茶籽茶樹回國。是茶葉傳入日本最早的記載。

l  公元847859年:《膳夫經手錄》載及的大中時的茶葉貿易情況為新安茶、蜀茶、浮梁茶、衡州茶、潭州茶、陽團茶、渠江薄片、江陵南木、施州方茶、建州大團、蒙頂茶。

l  公元835年:  唐文宗大和九年,王涯為相,為盡取茶利,他進一步提出了官營官賣的榷茶制度,自兼榷茶使,于大和九年頒令榷茶。強徙民間茶樹于官場,并焚其積舊;商人只能購買官場的茶葉,而且大增茶稅,一時搞得天怒人怨。不久,王涯被誅,榷茶也隨之中輟。

l  唐代后期至宋代:在唐代后期至宋代的一個很長時期里,由皇帝遣官宦專賜,臣下得茶后上表申謝的頒賜茶葉之風,幾乎流為上層社會的一種隆重禮遇。

l  公元868871年:  從1987年4月3日陜西扶風法門寺唐代地宮出土的宮廷茶具,是晚唐僖宗李儇供奉法門寺佛骨舍利作法器用的,據(jù)地宮《物賬碑》記載,有"茶槽子碾子、茶羅子、匙子一副七事共八十兩"。由茶碾、茶羅子等器物的鏨文看,這套茶具不少是咸通九至十二年期間制造的;并且在鎏金飛鴻銀則和長柄勺等器物上,還有用硬物刻劃的“五哥”二字。“五哥”是僖宗幼時的稱呼,說明僖宗自己用過或很喜歡這套茶具。就出土實物來說,《物賬碑》所言“七事”,大致是“指茶碾子、茶鍋軸、羅身、抽斗、茶羅子蓋、銀則、長柄勺”這樣七件東西。當然,除此地宮同時還出土了一些如瓷器、琉璃等飲茶用具。對這套茶具,學者們稱其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fā)現(xiàn)的時代最早、最完整、最精美華貴的系列茶具”。但是,不論是金銀制的“七事”茶具,還是“七事”之外地宮中出土的其它宮中飲茶用具,其名物全部沒有超出陸羽《茶經·七之器》中所列的茶器內容。這就有力證明,民間百姓用的茶具形制,不是從宮廷中流傳出來的;適恰相反,宮廷茶具,倒是大都源于民間尋常用具。因為陸羽《茶經·七之器》中所列的27件茶器和飲茶用物,都是根據(jù)民間用具所總結和設計出來的。

l  公元907946年: 五代毛文錫的《茶譜》中,對全國各地生產茶葉地名、園名、茶名、重量、制法、特點等等,就記述得很清楚。這里舉蜀州、邛州等記載為例:"蜀州晉原、洞口、橫源、味江、青城,其橫源雀舌、鳥嘴、麥顆,蓋取其嫩芽所造,以其芽似之也。又有片甲者,即是早春貢茶;芽葉相抱如片甲也。蟬翼者,其葉薄如蟬翼也,皆散茶之最上也";邛州的情況是:"邛州之臨邛、臨溪、思安、大井有早春、火前、火后、嫩綠等上中下茶"

l  公元937年:  吳任臣《十國春秋》所記,早在閩康宗通文二年(937年),"貢建州茶膏,制以異味,膠以金縷,名曰耐重兒,凡八枚",即開始入貢。之后,閩為南唐所滅,南唐在保大四年(946年)春,也"命建州制的乳茶,號曰京挺臘茶之貢,……始罷貢陽羨茶"①。入宋后,據(jù)《建安志》記載:在太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始置龍焙,造龍鳳茶"。貢焙的移易,其影響和后果,實際也帶有進一步促進了茶葉生產技術中心轉移的意味。在查得的25種宋代茶書書目中,屬于建安地方性的茶書,就有丁渭的《北苑茶錄》、周絳的《補茶經》、蔡襄的《茶錄》和宋子安的《東溪試茶錄》等14種,占宋代整個茶書的56%。

l  公元964年:  宋代榷茶,始于干德二年(964年),是年詔在京、建、漢(漢陽)、蘄口(今湖北蘄春)各置榷貨務,開始榷茶。第二年,又以蘇曉為淮南轉運使,"榷舒、廬、蘄、黃、壽五州茶貨,置十四(一作四十四)場,一萌一蘗,盡搜其利"。

l  公元976983年:  榷茶直至太宗太平興國年間,才相對穩(wěn)定為六務十三場。其六務為江陵府(今湖北江陵)、真州(江蘇儀征)、海州(江蘇連云港)、漢陽、無為和蘄口。十三場是蘄州的王祺、石橋、洗馬、黃梅,黃州的麻城,廬州的王同,舒州的太湖、羅源,壽州的霍山、麻埠、開順口和光州的商城、子安等。

l  公元983年:  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鹽鐵使王明才上書:"戎人得銅錢,悉銷鑄為器",這樣乃設"買馬司",正式禁止以銅錢買馬,改用布帛、茶藥主要是茶來換馬。這可能也是我國由國家最早制定的茶馬互市的政策。在設買馬司的同時,于今晉、陜、甘、川等地廣開馬市,大量換取吐蕃、回紇、黨項等族良馬。神宗熙寧七年,在四川也推行榷茶,于川(成都)、秦(甘肅天水)分別設立茶司和馬司,專掌以茶易馬之務。南宋時,吳曾在《能改齋漫錄》中形容說:"蜀茶總入諸蕃市,胡馬常從萬里來",就是描寫熙寧建立茶、馬司以后的情況。至"紹興初,陜西失守,……乃奏合四司為一司"①;即朱高宗趙構,詔并川秦茶馬四司為都大提舉茶馬司。

l  公元987年:  如《太平寰宇記》所記,我國最南的產茶州軍,就有江南東道的福州、南劍州(今福建南平)、建州、漳州、汀州;江南西道的袁州、吉州、撫州、江州(今江西九江)、鄂州、岳州(今湖南岳陽)、興國軍、潭州(今湖南長沙)、衡州(湖南衡陽)、涪州(今四川涪陵)、寶化縣(今四川南川)、夷州、播州、思州;嶺南道的封州(今廣東封川)、邕州(今廣西邕寧)、容州(今廣西容縣)①等等。從上錄的茶葉產地中,我們不難看出,《太平寰宇記》記述的南方茶葉產地不僅較《茶經》多得多,而且從福建和兩廣來說,其南緣產茶州縣,也呈現(xiàn)向緯度更低的沿海地區(qū)伸展的趨勢。

l  公元10341038年:  歐陽修在其《歸田錄》中,也有類似的記述。其稱:"臘茶出于劍、建,草茶盛于兩浙。兩浙之品,日注為第一。自景佑(1034-1038年)以后,洪州雙井白芽漸盛,近歲制作尤精,……其品遠出日注上,遂為草茶第一。"。"臘茶",也稱"蠟面茶",是建安一帶對團茶、餅茶的俗稱。這里,歐陽修不但證實其時片茶、散茶已各自形成了自己的專門產區(qū)和技術中心,并且也清楚指出,早在北宋景佑前后,我國各地的散茶生產,就出現(xiàn)了一個互比相較、競相發(fā)展的局面。

l  公元1105年:  崇寧四年(1105)推行引制。引法分長引和短引兩種。長引在商人交納銀錢邊糧以后,由榷貨務發(fā)引自買于園戶,然后返銷引面注明的遠方州軍。短引只限于產地和鄰近州縣出售。

l  公元1107年:  宋徽宗趙佶在大觀元年間親著《大觀茶開》一書,以帝王之尊,倡導茶學,弘揚茶文化。

l  公元1191年:  建文二年(公元1191),榮西禪師歸日本,將末茶傳去扶桑。

l  公元1313年:  王禎《農書》中,共提到"茗茶"、"末茶""臘茶"三種茶葉。所謂"茗茶",也就是有些書中所說的草茶和葉茶;這里把宋人所說的散茶,分為"茗茶""末茶"二種。至于唐以前主要茶類的團茶、餅茶,這里將之排在最后一位,并指出,雖然"臘茶最貴",制作亦"不凡",但"惟充貢茶,民間罕見之"

l  公元1368--1644年: 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設茶司馬,專門司茶貿易事。

l  公元1391年:   明太祖朱元璋與洪武249月發(fā)布詔令,廢團茶,興葉茶。從此貢茶由團餅茶改為芽茶(散葉茶),對炒青葉茶的發(fā)展起了積極作用。明初罷貢龍團以后,散茶特別是炒青綠茶的迅速發(fā)展,不是一種排他性的發(fā)展,而是和其它茶類(包括緊壓茶在內)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一種協(xié)調發(fā)展。

l  公元1573年:  黃一正在《事物紺珠》中所記,其時比較著名的就有雅州雷鳴茶,荊州的仙人掌茶,蘇州的虎丘茶、天池茶,長興和宜興的羅OE舨琛⒀糲鄄瑁羯降牧膊瑁芐說娜罩?oe湖的含膏,以及西山茶、渠江茶、紹興茶、--嘌也?、凤亭茶、温?/span>?茶、界橋茶、白露茶、牛扼嶺茶、舉巖茶、龍井茶、鶴嶺茶、鳩茶、潭州鐵色茶、衡山茶、丹棱茶、昌合茶、青陽茶、廣德茶、萊陽茶、海州茶、羅山茶、西鄉(xiāng)茶、城固茶、石泉茶、長興茶、顧渚茶、龍坡山子茶、方山茶、嚴州茶、臺州茶、紫青茶、香城茶、饒州茶、南康茶、九江茶、吉安茶、崇陽茶、嘉魚茶、蒲圻茶、沙溪茶、蘄州、荊州茶、施州茶、橫紋茶、嫩綠茶、納溪茶、新添茶、北苑茶、平越茶、朝鮮茶、巴條茶、南川茶、黔江茶、彭水茶、武隆茶、酆都茶、感通茶、峨嵋茶、瀘州茶、烏蒙茶、芒部茶、播州茶、永寧茶、天全茶、建始茶、開茶、武夷茶、南平茶、泰寧茶、陽宗茶、廣西茶,金齒茶、灣甸茶、賓化茶、白馬茶、涪陵茶、毛茶、火井思安茶、真香、都濡高株、香山茶、南木茶、騫林茶、建寧探春、先春、次春、三貢茶①等共96種。

l  公元1610年:  1610年荷蘭人自澳門販茶,并轉運入歐。1916年,中國茶葉運銷丹麥。1618年,皇朝派欽差大臣入俄,并向俄皇饋贈茶葉。

l  公元1657年:  中國茶葉在法國市場銷售。

l  公元1661年:  關于茶樹臺刈的最早記載,見于順治末年的《匡廬游錄》和康熙初年的《物理小識》?!犊飶]游錄》載:"山中無別產,衣食取辦于茶,地又寒苦,茶樹皆不過一尺,五六年后,梗老無芽,則須伐去,俟其最蘗。"

l  公元1669年:  康熙8(1669)印數(shù)東印度公司開始直接從萬丹運華茶入英。

l  公元1689年:  康熙28(1689)福建廈門口茶葉150擔,七中國茶葉直接銷往英國市場之先驅。

l  公元1690年:  1690年中國茶葉獲得美國波士頓出售特許執(zhí)照。光緒31(1905)中國首次組組織茶葉考察團赴印度、錫蘭(今斯里蘭卡)考察茶葉產制,并購得部分制茶機械,宣傳茶葉機械制作技術和方法。

l  公元1699年:  英國東印度公司從中國訂購300桶上等綠茶、80桶武夷茶。

l  公元1850年:  我國紅茶的崛起,始于道光末年,在咸同時形成高潮,至光緒中期起,由極盛又突然轉入了中衰。這一點,同治湖南《平江縣志》的記載說得很清楚。其稱:"道光末,紅茶大盛,商民運以出洋,歲不下數(shù)十萬金。"

l  公元1865年:  1865年淡水海關公文記載82022公斤茶葉。為寶島正式茶葉輸出記錄。

l  公元1866年:  1866年英商John Dodd到臺收買茶葉。

l  公元1867年:  1867John Dodd于艋舺初設精制茶廠。

l  公元1869年:  John Dodd2131提烏龍茶首銷美國,并加以福爾摩沙茶的標記。

l  公元1873年:  臺灣將滯銷的烏龍茶運往福洲,首制包種茶外銷。

l  公元1896年:  福州市成立機械制茶公司,是中國最早的機械制茶業(yè)。


附錄2臺灣茶史

l  公元1620年:  明代天啟以前,相傳喜愛飲茶的閩粵居民遷入臺灣,飲茶之風隨其傳入,無須懷疑。

l  公元1661年:  應遠在鄭成功光復臺灣之前,臺灣中南部之植茶就有史實考據(jù)。臺灣島內自用為主。

l  公元1697年:  康熙36年,據(jù)諸羅縣(今嘉義)縣志中記載,臺灣中南部地方,海拔800尺至5000尺(240公尺至1500公尺)之山地有野生茶樹生長,附近住民將其幼芽以簡單方法制成茶作為自家之用。

l  公元1723年:   康熙62年《赤嵌筆談》內所寫:「水沙連(今南投縣埔里、魚池、竹山、濁水溪流域的總稱)在深谷中,眾木蔽蔭,露霧密蒙,晨曦晚照總不能及,茶樹色綠為松蘿,性極寒,療熱癥最有效。每年通事與蕃議定日期,入山焙制?!挂源擞^之,臺灣漢人早已利用山茶焙制茶葉。

l  公元1796年:   嘉慶元年,烏龍茶是臺灣最早制造茶業(yè),遠在嘉慶年間即隨福建移民移植到臺灣來,植茶為種籽播種,為當時茶葉栽培方式。(茶籽播種為最早播種方式)

l  公元1805年:  嘉慶十年,福建移民帶一批福建武夷種的烏龍茶來臺灣種植,植于臺灣北部地區(qū)三角涌(今三峽)、阿四坑、八角湖山坡地開始了茶苗種植。

l  公元1810年:   臺北地區(qū)茶樹種植于清朝嘉慶15年末,由福建省泉州安溪縣人氏井連侯傳入茶苗,在今深坑鄉(xiāng)土庫村山坡地種植,而后由該地遂漸傳開于臺北附近的丘陵臺地。

        再據(jù)臺灣通史中記載:「舊志稱:嘉慶年時有柯朝者歸自福建,始于武夷茶,植于桀魚坑(今臺北縣平溪、深坑地區(qū))發(fā)育甚佳,即以茶子二斗播之,收成亦豐,隨互相傳,蓋臺北多雨,一年可收四季,春夏為盛。人工播種之經過記載」。臺灣茶樹之人栽培,始于我國大陸早期移民來臺,由福建移民所帶來閩茶品種開始種植。產制方法來自福建武夷,開始制造烏龍茶供應島內消費。

l  公元1840年:  鴉片戰(zhàn)爭

l  公元1844年:  王水錦生于道光24年4月28日。王氏「文山式制造法」亦以傳統(tǒng)烏龍茶方法加以改良為包種茶,后失傳,水較紅,后人尊稱「南港包種茶始祖」。

l  公元 1846年:  閩浙總督劉韻珂的奏折中得到答案’’臺灣夙號股阜,近因物力有限,戶口頻增,以致地方日形凋敝。當時所以會有人地關系日趨緊迫的原因,乃是市場對臺灣所需要的是米和糖,而適合植米、糖的田園,地較肥沃。

l  公元1852年:  咸豐初年 中國茶葉進入熏花年代開始茶之熏花制造史略,當時有北平煙莊,因福建鼻煙頗有盛名,煙莊為提高鼻煙之香氣,在長樂縣利用茉莉花熏制鼻煙,煙味特別優(yōu)良,其后茶商起而效仿,亦試以茉莉花熏茶,結果甚佳,逐有花茶之問世焉。福州為花茶著名產地。

l  公元1853年:  咸豐癸丑年2月27日魏靜時生,南港式制造法發(fā)明人。后人尊稱「南港包種茶始祖及老師」。是臺灣茶業(yè)之根源,日本昭和天皇頒「白櫻花狀」以『臺茶之父』褒揚。

l  公元1855年:   清咸豐乙卯年,林鳳池氏自福建引入青心烏龍茶種苗,種植于凍頂山,相傳為凍頂烏龍茶之起源。(有待考證)

l  公元1858年:   清咸豐8年,英法聯(lián)軍攻擊中國,迫令締結天津條約,規(guī)定臺灣府(今臺南市)為國際通商口岸,當時香港英商怡和洋行(Jardine.Matheson&co)曾派人到臺灣來收購烏龍茶的粗制品,1859年(咸豐9年)天津條約增辟淡水港為國際通商口岸。臺灣茶葉運往福州從事加工精制,再包裝運銷外國更為方便,從此臺灣茶葉運往福州加工的數(shù)量逐年增加。英商怡和公司派員來臺收購臺灣茶葉外銷,開始了臺灣茶葉外銷年代。

l  公元1860年:  貿易是臺灣經濟發(fā)展的主導力量,由于經濟發(fā)展的結果引起社會結構的若干改變,臺灣對西方開放通商口岸之后,茶、糖、樟腦的出口取代了以前米、糖的大宗出口,這項貿易結構的改變,除了臺灣本身的影響外,對于中國大陸廈門的影響也很深遠。

l  公元1861年: 根據(jù)《淡水廳志》:「道光年間,各商運茶往福州售賣?!褂謸?jù)英國領事史文浩(Robert.Swindhol)記載:「當時臺灣已有巨量茶葉運銷大陸?!?/p>

l  公元1861年:   清朝咸豐11年,英人杜特(JOHN DODD)來臺視察有關臺灣樟腦生產情況,因當時臺灣北部尤以臺北附近山坡地樟樹種植最多,由南港有樟栳寮、木柵有樟湖等地名可見一般。聽說當時居民以從事樟腦加工為業(yè),當時他認為臺北附近氣侯土壤土質良好亦適于茶樹栽培。

l  公元1865年:  淡水海關記載:八萬二千零二十二公斤茶葉輸出紀錄,這是公文書中,正式紀錄臺灣茶葉輸出的可靠資料。  杜特氏再度來臺,采購臺灣茶葉運銷歐洲英國等地,因品質獨特獲得消費者好評,白毫烏龍茶贏得英女王美譽(東方美人),烏龍茶有“臺灣香檳”美譽。

l  公元1866年 清同治5年,英國商人約翰杜德(John Dodd)來臺灣視察樟腦發(fā)現(xiàn)臺灣茶葉很有前途,于是,試辦收買茶葉,并由福建安溪購買茶苗,貸款給農民,獎勵它們栽培茶葉,然后再向茶農收購成品,當時臺灣所制的茶葉,都是粗制茶,再運往福州或廈門加工成精制茶。

l  公元1867年:   清朝同治六年,杜特在料館街(今環(huán)河南路二段)開設茶館從事臺茶貿易,同年杜特便將臺茶輸出澳門,也取得官府的許可,將資金貸與農民獎勵茶樹的種植,從此臺灣北部一帶,樟腦材料產品生產漸漸停止。

l  公元1868年:  杜特鑒于精制烏龍茶在臺灣試制成功,于是進一步計劃在臺北萬華地方創(chuàng)設精制烏龍茶廠,臺灣開始走進了烏龍茶精制期。同年并以二艘帆船裝載烏龍茶2131擔21000公斤直接輸往紐約,杜特對臺灣茶葉經營與發(fā)展頗具貢獻。當時三峽是全省最大茶菁產地。

l  公元1872年:   是清朝時期臺灣茶業(yè)的黃金時代。當時臺灣經營茶葉出口的洋行有五家之多,在臺北茶葉市場競相爭購烏龍茶,使臺灣茶葉售價逐漸提高。當時臺北一般茶商莫不利市三倍,因而刺激各地茶農更加努力投入茶葉增產工作。五家洋行:1.德記洋行2.怡和洋行3.義和洋行4.美時洋行5.新榮利洋行

l  公元1873年:    清同治12年 臺灣熏花加工開始年代臺灣茶業(yè)第一次危機,同時也開始了多元化年代。因景氣不好加上臺北專門出口烏龍茶的五家洋行,認為烏龍茶的價格昂貴無利可圖,一致停止收購,使烏龍茶陷于慘境,一般茶商迫不得已,就將烏龍茶大部份運往福州,全部改制花香茶,當時臺灣茶在大陸并無名氣,名稱也未定,其性質甘而不香,福州茶商遂將臺灣運來的茶葉再加工處理,當時亦稱「花香茶」,但由于臺灣茶甘韻持久加上熏花處理,深受茶業(yè)界喜愛,逐將臺灣茶與本地茶混合處理,當時福州茶商稱這種多種茶混合包裝在一起的茶通稱包花茶,也就是臺灣最早期茶名稱由來【臺灣包花茶】,同時成為臺灣茶在大陸名稱,也是臺灣茶熏花制造開始,從此臺灣茶業(yè)有了兩極化發(fā)展,一種以傳統(tǒng)武夷茶方式制造烏龍素茶為主,一種以傳統(tǒng)烏龍素茶再加工熏花為臺灣包花茶為主,當時白毫烏龍茶也是產品之一,但是產量極少。臺灣茶葉年代商品:

 第一代--傳統(tǒng)武夷茶制法(臺灣高級烏龍茶)、白亳烏龍 茶(俗稱為膨風茶)。

第二代--傳統(tǒng)烏龍素茶再加工(臺灣包花茶)。

  以上為主要商品,為臺茶多元化的開始。

l  公元1874年:   清光緒元年,欽差大臣沈葆楨奏準新設臺北府統(tǒng)轄臺灣北部,擬建城于大加蚋堡艋舺街及稻埕之間,名曰『臺北府』,同年,臺灣最早制造包花茶的廠家「合興茶行」成立,負責人為王登氏,仿照福州熏花法制造花茶,臺灣茶用黃枝花為花料用以熏茶,所得成績頗佳,售價日漸提高,熏花方法亦由秘而不宣進而漸漸公開,于是臺北茶商群起仿效,香氣特強的茉莉花種由福建引來臺灣,栽培于臺北近郊新莊、海山、淡水一帶,還有秀英,玉蘭、樹蘭等數(shù)種香花皆為熏花的香料。

l  公元1878年:  淡水海關報告曾記載:「15年以前,大稻埕四周的山坡上,幾乎看不到一棵茶樹,現(xiàn)在這些山坡上都種滿了茶樹,直至番界?!铇涞姆N植也南拓至北緯24度,幾達臺灣中部?!共铇湓灾仓弥胁亢?,未再往南拓展,乃因南部過于干熱,幾次栽種均未成功,故南部除山區(qū)有少許野生菜外,無茶葉生產,就茶的品質而言,北部丘陵所產之茶,以大嵙崁溪、新店溪沿岸的品質最佳,淡水河以南、基隆河沿岸品質次之;臺北至新竹間較近海岸地區(qū)及中部地區(qū)品質最劣。就種茶戶數(shù),則以深坑、石碇為最多,其次為桃園、新竹地區(qū),苗栗以南,三貂以東以北漸少。茶葉的拓展多少均侵犯了先住民原有的生活領域。淡水海關報告記載:「在國際市場對臺茶需要遽增以前,漢人侵犯番界的進度很慢,所侵犯的土地也很小,在淡水(指新竹以北地區(qū)),噶馬蘭(今宜蘭)若干地區(qū)根本沒看到漢人犯邊?!?/p>

l  公元1880年:   清光緒六年臺茶輸出量達542萬8553公斤,達輸出量最高,產制區(qū)以臺灣北部為主。不是茶農也開始改種茶樹,尤以從事樟腦加工者更多,是造成臺灣北部樟樹加工業(yè)停產最大因素之一。其中當時七星郡內湖、南港大坑樟栳寮居民王水錦與魏靜時兩人見樟腦加工無利可圖,茶業(yè)市景看好,遂從事茶樹栽培及制造工作,茶苗聽說由今臺北縣深坑鄉(xiāng)土庫當?shù)匾M十余株茶開始種植。制茶技術則向大陸來臺廖洞坑茶師學習傳統(tǒng)武夷烏龍茶制法及熏花處理。

以前的淡水領事館報告,海關報告,幾乎年年都會指出,北部人民原多謀生困難者,但因茶園日拓,所得提高,消費增加,可以穿更好的衣料,買得起玉、人蔘、絲等奢侈品,由大陸進口磚瓦以蓋華屋等,因此北部亦少有乞丐存在。

l  公元1881年 清光緒七年,福建泉州府同安縣茶商吳福源氏(或稱 吳福老)因感到福建改制包花茶獲利不多,為圖厚利起見,帶著技術人員(茶師)渡海來臺,在臺北設立【源隆號】專門制造包花茶,就在這一年臺灣包花茶首次輸出海外,(外銷)。同年魏靜時之獨子魏成根生,南港包種茶有名茶師。

l  公元1882年:  后有安溪縣茶商王安定氏及張古魁氏兩人合伙組織設立【建成號】經營烏龍茶熏花加工(包花茶),由廈門。再分運南洋銷售。

l  公元1884年:  臺灣古城建成完工。

l  公元1885年:   清光緒11年 臺灣建省臺灣茶制技術進入自然清香開始年代。魏靜時茶農成功發(fā)明新的茶制造法,經研究后證明,所制的茶比經過熏花加工處理的(包花茶)還香,也不用像烏龍茶如此復雜制造,簡單又清香茶葉震驚茶業(yè)界。同年王水錦茶農也以傳統(tǒng)武夷茶制法加以改良制造種籽茶,并對外公布,也是新的茶葉制造方法,其特色水紅、甘而熟香。兩人所發(fā)明茶制造方法各有特色,成為當時臺彎茶葉的兩大制造法。

南港式制造法發(fā)明人:魏靜時所研發(fā)的制造法成為今日臺灣茶葉技術主要來源。

文山式制造法改良人:王水錦因年老目盲失傳。

臺灣烏龍茶熏花加工處理年代因而結束,這是臺灣茶業(yè)史一大革新轉變,魏靜時及王水錦的茶葉名稱為「南港種籽」,是臺灣最早的『包種茶』。(根據(jù)日人井上房邦調查,包種茶原始名稱為種籽茶,此種茶葉在制作完成后,用方紙兩張內外相稱,放茶四兩,包成長方形外觀之四方包,包裝外表注記茶名及麥頭加印章,稱之為「包種籽茶」,后簡稱「包種茶」,為包種茶稱謂之由來。這種包裝茶的方式,依據(jù)舊志的數(shù)據(jù),迄今一百二十年前,是由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茶葉加工業(yè)者,王義程所創(chuàng)制,由他創(chuàng)導并傳授,此包裝方式是為配合當時茶葉外銷需要之創(chuàng)造),也是中國千年來茶葉制造歷史上新的突破。

 魏、王兩式不用熏花加工處理即能制造清香茶葉的制造方法,讓臺灣茶業(yè)生態(tài)變化進入第三代時期,故才有「臺灣真是好所在,樹葉也會出花香」的民間俚語。從此臺灣茶業(yè)走入新紀元,臺灣烏龍茶處理加工(包花茶)年代在臺灣茶業(yè)界結束,茶農依照自已的地理環(huán)境、天氣變化、土質、采茶季節(jié)及茶葉采收靜置脫水處理時間掌握,開始制造自己茶葉。

l  公元1886年:  劉銘傳撫臺時期,對茶獎勵不遺余力,一面開山撫番以拓展茶園,一面設法減少茶園之課稅,全臺清丈土地時說:「惟念山坡峻嶺,栽種茶樹者,其工本勞力,比重于其它,并加體恤」:又引入印度,錫蘭的制茶,種茶法,更重要的是為了使臺茶不必由廈門轉口而由基隆直接出口,而修筑了新竹至基隆的鐵路,電報之設立,雖是基于國防的需要,但其架設亦有助于臺茶的貿易。

 臺灣的交通工具并未因外人經濟力量的侵入而有大的轉變,而交通之落后,據(jù)臺灣府領事報告所言,是臺灣對外貿易的最大障礙。

 據(jù)馬偕的臺灣遙寄記載:「每年廈門有一、二萬人到臺灣來經營茶葉,此中有1﹪的人會流居于此,而從事茶業(yè)的茶農很多來自安溪及廈門附近貧瘠地區(qū),大陸埠的再制工業(yè)及茶師亦多來自大陸,揀茶女、采茶女,亦有來自大陸者,茶行尚資助其旅費。而南部人口即使曾因政府加課糖厘、田賦,史糖業(yè)衰敝,造成人民往內山遷移,但未有移往北部者?!?/p>

茶除了1862年有3.516擔由外船載以外,主要是由戎克船載出,外船之大量使用,始于1866年,但在1867-1876年間,仍有部分茶由戎克船載出。

※備注:戎克(Junk)是以風力航行的帆船。

l  公元1887年: 光緒13年,臺灣建省以劉銘傳為新任臺灣巡撫,劉銘傳銳意臺灣茶業(yè)發(fā)展,令大稻埕創(chuàng)立茶郊「永和興」茶行,當時有名茶行有合興茶行、建成茶行、永裕茶行、陳朝波茶行等。

l  公元1888年 光緒14年,劉銘傳巡撫指定外僑居留地,建昌街(今貴德街北段)沿街茶行林立,有洋人經營的番莊(制烏龍茶),國人經營的鋪家(包花茶及少數(shù)包種茶)與千秋街茶行,合約六十余家,可謂茶莊大市。揀茶女工甚至有來至福建安溪者,仿如今日所稱大陸勞工,當人力不足時或有以竹篙圍追路人加入趕工,建昌街已是鋪有石條的高級馬路。

l  公元1889年:  臺灣巡撫劉銘傳命業(yè)者組織「茶郊永和興」作為輔導茶業(yè)的機構,并防止不肖業(yè)者的不道德行為,團結同業(yè),改良制茶技術,擴大生產,獎勵輸出。茶郊永和興的結郊宗旨:「竊惟財物之流通,國史編貨殖之傳,有其禁例,周禮重市之官,纼茶葉系洋商之貿易,宜作規(guī)約,垂丕永遠,表忠信于國外,圖東瀛之豐盛。我淡水茶葉日昌,商船日繁,如綠乳浮甌,為泰西各國所貴重,如瓊花凝碗,其名遠馳于印度洋面。今物產滋豐,財源益開,然人多善惡不一,物盛弊害漸生,或以偽物冒名品而謀其利,或混合粉末,企為射利,遂致誤及大局。受集同業(yè),共議規(guī)約,設禁例,一新舊習,毋貽圖利之誚,冀同心共濟,望杜私立之端,名曰永和,茶葉興隆之佳兆也,生前途將有之好機,洋洋日進,大稻埕貿易潮流公平,滬尾船舶,當如云霞之集焉?!?/p>

 永和興組織后,充分發(fā)揮了團結、合作、和諧的功能,奠定臺灣茶業(yè)穩(wěn)定發(fā)展的基礎,所主辦的事務,除了辦理茶業(yè)界的團結、自肅、輔導茶業(yè)出口之外,也重視茶業(yè)從業(yè)人員的福利,并設「回春所」服務員工。

※「回春所」是員工春來秋往的落腳地,也是茶業(yè)從業(yè)人員的職業(yè)介紹所。

 茶郊永和興,是一個民間組織,但對臺灣的經濟社會,尤其是茶業(yè)的發(fā)展有很大的貢獻。

※ 茶郊:指現(xiàn)今的茶業(yè)工會

l  公元1890年:  淡水海關報告說:「該年臺灣試曾著種桑養(yǎng)蠶,但因勞工均為茶業(yè)吸收,無法發(fā)展?!箍梢姴铇I(yè)發(fā)展以后,北部臺灣已達充分就業(yè)(fullemployment)的水平。以后樟腦業(yè)的利潤雖然教糖業(yè)的為高,但深山常有番害,因此蔗農轉業(yè)者少。

l  公元1891年:  保障茶園免于先住民侵入:為了由茶、樟腦爭取財源,也有剿番的舉動。但不管是民間武力還是軍隊都很難對先住民占絕對優(yōu)勢,一則山地的懸崖峭壁是先住民的天然堡壘,二則先住民身手矯捷,很容易躲開漢族的攻擊,三則山區(qū)瘴氣很重,瘧疾是漢人的一大克星,在漢、番沖突中死于瘧疾者較死于受傷者多。淡水海關報告說:「臺灣的山地族是任何軍隊也難應付的敵手。他們常爭回二、三塊土地,許多是樟林,有些是茶園,有一度還將1000個漢人趕下,直逼噶馬蘭城門?!?/p>

l  公元1893年:   清光緒19年,臺灣茶葉的聲譽在國際上大受好評,一時之間,臺灣茶葉突飛猛進,出口量大大增加,茶園的面積也足漸擴展。臺茶的輸出量達到新的高峰,計達九百八十三萬六千九百余臺斤。臺灣茶葉從產地到港口的交通工具,早期均以肩挑為主,挑到臺北的茶?;虼蟮聚舻燃械?,再以舟筏或牛車運到港口,新竹到基隆的鐵路完成后,分擔了部分運輸工作。

臺灣南北口岸的腹地,以鹿港、彰化為界,北部地區(qū)主要產業(yè)的輸出,是由淡水、基隆兩港為口岸,但是茶的再制地點是臺北的大稻埕,而臺北與基隆間隔大山丘,故以淡水為主要出口港。

         臺灣接近茶產地的兩個主要港口淡水、基隆,而淡水有沙洲淤積,巨輪難以停泊,基隆雖為良港,但與茶產地間有山區(qū)阻隔,在鐵路未筑成以前,來往不便。

l  公元1895年:   清光緒21年,日本占領臺灣,日人銳意經營茶業(yè),一方面積極擴展茶樹栽培面積,同時也積極對海外宣傳與推銷,使臺灣茶業(yè)每年外銷不斷增加,烏龍茶與包花茶、包種茶成為當時臺灣主要外銷產業(yè)。

         廈門領事報告說:為臺灣轉口茶葉是廈門繁榮的主要基礎。臺灣劃入日本統(tǒng)治之后,日本人傳統(tǒng)上所飲用的茶,屬于清綠茶水的綠茶系統(tǒng),然見到臺灣包種茶密綠的水色與其相近,更甚日本煎茶又有香味,以致對臺灣包種茶極力研究和改進,獲得到日人贊賞和鼓勵。

l  公元1896年:   清光緒22年,臺北地區(qū)已有260家茶行的設立,其中本土較早者為大山茶行。

l  公元1900年:  淡水海關報告說:「該年臺灣試曾著種桑養(yǎng)蠶,但因勞工均為茶業(yè)吸 收,無法發(fā)展?!箍梢姴铇I(yè)發(fā)展以后,北部臺灣已達充分就業(yè)(fullemployment)的水平。李細粒生,南港包種茶有名茶師。

l  公元1901年:   光緒7年,日據(jù)時期木柵、景美地區(qū)滿山皆是茶園,當?shù)厮a的茶也被認為品質最好,景美興福的15分(今日興隆路140高地)附近即設有茶樹栽培試驗場,專做為以烏龍茶、包花茶為主的茶樹品種和茶園經營改良試驗場。

l  公元1903年:  日本政府看到紅茶在國際市場上有它一定的地位,在桃園的草湳波(現(xiàn)在的楊梅埔心)建設機械制茶試驗所,并設「茶樹栽培試驗所」同時,在苗栗三叉河設置分廠,從事試驗研究,并試制紅茶。

  為加強臺灣茶葉發(fā)展,當時日據(jù)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設立平鎮(zhèn)茶業(yè)試驗所(位于楊梅埔心),今臺灣茶葉改良場前身。

l  公元1904年:  臺灣制作綠茶的開始較紅茶還早,但是外銷的開始卻遠遠落后于紅茶。

l  公元1905年:  另有臺灣茶葉株式會社成立,借用草湳波制茶試驗所,買下苗栗三叉河的茶園,專門制造紅茶。

l  公元1909年:  魏靜時之『南港包種茶』參加日本博覽會獲頒特等獎。

l  公元1910年:  日本平鎮(zhèn)茶業(yè)試驗所(今茶葉改良場前身),技手山田秀雄、井上房邦、谷村愛之助及臺灣總督府技師田邊一郎及臺北洲農會技員張乃妙、陳為楨等協(xié)助翻譯下,完成臺灣茶葉普查及技術調查工作,公布魏靜時的南港包種制造法,是最好制造法,王水錦同時亦接受調查。兩人制法不同:

  王水錦的制法以傳統(tǒng)武夷茶制法烏龍茶直接改良包種茶,茶水泡后濃香,水較紅,稱為「文山式制造法」。

          魏靜時包種制法為其自行發(fā)明制造的方法,較新式,茶水泡后清香,水密綠色,稱為「南港式制造法」,屬輕發(fā)酵,茶水以鮮綠黃色為特質,香氣自然清香怡人,外觀「龍形」緊卷縐曲,沖泡后茶葉鮮綠栩栩如生有(去死回生)之奇,滋味圓滑甘潤為其特色。

      兩大制造法同時在臺灣茶業(yè)界廣為流傳。

          南港包種茶采收期每年有四次,分別是春茶(四月上旬至五月下旬),夏茶(五月下旬至六月下旬),六月白(七月上旬至八月中旬),秋茶(八月下旬至九月中旬),冬茶(十月上旬至十二月上旬)。茶樹品種以青心烏龍茶(茶農俗名稱為種籽茶)為主。

l  公元1911年:  臺灣日據(jù)時,根據(jù)民國20年(昭和六年),當時日本政府民俗調查報告記載,以烏龍茶、包花茶而聞名之產地有文山郡、七星郡等區(qū)域,在春秋兩季制造烏龍茶者為多,其中特別以烏龍茶加工熏花處理「包花茶」為主,而當時制造包種茶者還是極少數(shù),以南港大坑的王水錦及魏靜時生產種籽茶為首,價錢有70至80圓,當時深坑、木柵地區(qū)所生產春茶,以烏龍茶為栽培制造的價錢最多不過40至50圓,十五分地也有50圓價錢,由此可知南港包種茶當時獲利遠比烏龍茶高,魏、王兩氏制法更受肯定,地方茶農爭相學習,魏、王兩氏從此細心從事包種茶研究,不論栽培或制造方式皆加以研討改進,一方面提高制茶技術,一面將其研究心得傳教同業(yè)學習。

  文山郡為新店莊、深坑莊、坪林莊、石碇莊等四莊。七星郡為北投莊、汐止街、士林莊、內湖莊、平溪莊等四莊一街。

l  公元1914年:  茶種青心烏龍由福建安溪引入壓絳繁植。

l  公元1915年:  文山地區(qū)制茶到處還是以烏龍茶方式為主,制造包種茶的盛況僅限于七星郡南港的一部分未能普及。

l  公元1916年:  臺灣制茶方式完成調查,選定魏靜時發(fā)明的南港包種茶制造方法及王水錦改良的包種茶為當時茶葉制造最好的方法。名稱定為『南港式制造法及文山式制造法』,除廣為擴展外,并鼓勵茶業(yè)界前往學習。

          日本政府為改進臺灣茶業(yè),選擇南港大坑栳橑為『包種茶產制研究中心』,并邀請魏氏擔任教師負責臺茶改進工作,教導茶農學習南港包種茶制造方法,當時王水錦72歲后目盲、魏靜時63歲,因兩人年紀大而拒絕,時臺北州農會及七星郡首都相當重視,并派當時內湖莊莊長郭華讓及地方大老極力邀請,經王水錦力薦,魏靜時受聘為(茶制造講師),是臺灣第一位以茶農身份受聘為茶業(yè)制造講師,由政府聘任負責臺灣茶業(yè)全面性改革工作,日治時期中央研究所新竹縣平鎮(zhèn)制茶試驗所(今茶葉改良所場前身)派技術人員向技手井上房邦、山田秀雄、谷村之助及臺灣總督府技師田邊一郎及臺北洲農會技員張乃妙、陳為楨等學習包種茶制造培養(yǎng)及訓練工作,授教技師由總督府經費補助,巡回臺灣各地茶區(qū)以南港包種茶制造技術為基礎,進行臺灣茶葉改良及技術統(tǒng)一的工作,大陸傳統(tǒng)的制茶方式就此結束,臺灣茶葉進入全面性的改革工作?!耗细凼街圃旆ā怀蔀榻裉炫_灣茶農制茶技術的『母法』。

注:根據(jù)臺灣茶葉制造法,王水錦魏靜時可說是南港式制造法之元祖,但王水錦因目盲又早逝的關系,魏靜時最為出名,其制造法當初極為秘密而不大愿意教導別人。中央研究所平鎮(zhèn)茶葉試驗支所曾指派職員調查研究制造法,以此為基礎完成臺地茶園之制造法,而將其制造法指導一般茶農,其后臺北州亦每年舉辦講習會并聘請魏氏擔任講師,致文山地方之包種茶亦受到南港式制造之影響。

l  公元1918年:  平鎮(zhèn)試驗所完成調查,選定青心烏龍、大葉烏龍、青心大冇、硬枝紅心為四大優(yōu)良品種,并大量推廣(因戰(zhàn)爭中斷延至民國42年才開始由平鎮(zhèn)茶業(yè)試驗所大量繁殖推廣)。

         當時臺灣總督府技師,田邊一郎認為臺灣氣候與土壤所培育的茶業(yè),須有制茶機械的配合,才能做出優(yōu)良的茶業(yè),于是與茶業(yè)試驗所技師谷村愛之助,研究設計制茶機械,在將各種制茶機械貸借給各制茶工廠,奠定了臺灣機械化制茶的基礎。

l  公元1919年:  日本臺灣茶葉株式會社與臺灣拓殖制茶株式會社合并,在桃園大溪等 地開拓茶園,擴展制造紅茶。

  臺茶出口量1200萬斤,同年鐵觀音由日本三井茶合名會社派張乃妙、張乃干兄弟從安溪引入本省種植,木柵為主要產地,屬晚生種,鐵觀音以福建泉州府為原產地,木柵鐵觀音開始為當?shù)卮我a品,但茶農還是以烏龍茶為主,后受『南港包種茶』制法影響,傳統(tǒng)制造也有了改變。

l  公元1920年:   臺灣烏龍茶輸出美國突然受到打擊。由1919年1100萬斤左右的輸出量,一年下降到7萬斤,全世界面臨經濟恐慌,加以爪哇紅茶大批運往美國,意把搶奪臺灣烏龍茶市場,臺灣茶量輸出銳減,產地大稻埕茶倉庫堆積如山,當時日本在臺最高督府,為救濟茶農及提高茶葉品質,避免隔年外銷茶混有滯銷品,因此強制以每百斤8圓價錢收購烏龍茶并統(tǒng)一燒毀,當時農政單位為加強茶農管理提高茶葉品質,在生產地區(qū)強制成立茶業(yè)改善團,以南港包種茶制造技術基礎,加強改善茶樹品種、茶園管理及制茶技術改進工作。同時受競爭激烈,印、錫、爪等茶地區(qū)也努力改善品質,研究飲茶者嗜好,努力去迎合市場需求,造成臺灣烏龍茶銷路一蹶不振,然而南港的包種茶郄不受打擊,茶農因此開始傾向學習南港包種茶的制造,尤其南港地區(qū)所產包種茶更是有名,聽說文山地區(qū)石碇、深坑、興幅十五分等地的茶葉,也以南港包種茶之名蒙混出口。南港包種茶之名開始受各界肯定,風光歲月達20年之久。

 同年印度阿薩姆種紅茶由日本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從印度引進臺灣。 是年農政單位召集全省茶葉子弟,舉辦包種茶講習會,由魏靜時擔 任教師。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世界各國經濟恐慌,各種消費趨于緊縮,因而臺灣茶葉銷路銳減,尤其烏龍茶,自此一蹶不振。

l  公元1921年:   根據(jù)當時民俗調查,受烏龍茶滯銷影響,南港包種茶更受日本官方重視,為改進臺北州農會、新竹州農會、豐原、南投等農會,更委托魏靜時教導包種茶制造方法,每年春秋二次開辦講習,將其技術心得傳授給茶農。

臺北州、新竹州農會均以魏靜時包種茶制造方法,每年興辦包種茶制造講習會2至3回,并由魏靜時負責茶葉技師的培養(yǎng)及茶師的訓練工作,授教技師再由督府經費補助下巡回臺北、新竹各地指導茶農。

          臺北州縣農會另支助經費建造制茶所,且因魏靜時指導的技師巡回臺北州茶區(qū)教導茶農制造及技術改良,茶葉如烏龍茶、鐵觀音也因而改變,與傳統(tǒng)大陸制造方式不同。

          當時日本府為提高制茶品質,避免同烏龍茶粗制,嚴格規(guī)定茶農未接受講習訓練者,不得在家從事茶葉制造工作,只能生產茶菁,茶農也必須組織起來。包種茶有凌駕烏龍茶之勢。

            臺灣茶業(yè)演變進入第四代

            第一代 傳習大陸武夷茶制法烏龍茶 臺灣烏龍茶

            第二代 以傳武夷茶制法烏茶加工熏花理 臺灣包種花茶

            第三代 魏靜時茶農發(fā)明 南港包種茶

            第四代 以南港包種制造方法改良臺灣各地茶葉

 (臺灣茶均包種茶系列產品)如文山包種茶、凍頂烏龍茶、鐵觀音及各地包種茶?,F(xiàn)在臺灣所產臺茶跟大陸茶制造方式已南轅北轍,大陸傳統(tǒng)制法在臺灣結束。

l  公元1923年:    昭和太子來臺渡假,初飲南港包種茶,芬芳撲鼻,香氣幽雅,入口甘醇且久而不散,為之喜受南港包種茶,魏靜時茶師名聲大噪更受各界贊譽。

l  公元1924年:  王水錦春茶采收后死亡,享年80歲?!∧细郯N茶元祖

l  公元1925年:   由于歐洲人嗜好酦酵茶,所以才進行研制全酦酵的紅茶,當時由日本在臺總府,自印度引進阿薩姆品種茶試種于南投縣魚池鄉(xiāng),成功后在魚池、埔里地區(qū)獎勵民間栽種,再拓展銷路致歐洲各國。

l  公元1926年:   包種茶外銷快速增加為900萬斤,南港的制茶技術執(zhí)臺灣茶業(yè)之牛耳,成為臺灣茶業(yè)重鎮(zhèn)。泰國政府規(guī)定臺灣包種茶進口包上,需貼魏靜時茶師照片才準予在泰國販售,并有以『南港包種茶』為店名的商家。

l  公元1928年:  日本與中國的關系逐漸惡化,日本軍閥侵略中國,包種茶的輸出遭受打擊,后來日笨占領了中國東北及大陸的一部分市場的胃納量增加,包種茶及烏龍茶制作之花茶的輸出量也較為遞增。當時日本在臺政府,為求茶業(yè)制造品質、產銷秩序,規(guī)定茶農一律需有公司組織才能制造茶葉,合作社才能買賣茶葉。

l  公元1929年:  臺北州轄區(qū)內陸續(xù)設有茶業(yè)改善合作團體,制茶合作社成立。 是年,魏靜時死亡。享年76歲。臺灣包種茶元祖。當時七星郡首代表日本政府親臨拜祭,滿山白布以名人感念。為感謝魏靜時茶師對臺灣茶業(yè)的貢獻,代表日本昭和天皇贈「白櫻花狀」,并尊稱『臺茶之父』『臺灣茶業(yè)大恩人』。

   茶業(yè)的教導工作由其子魏成根及孫女婿李捆粒接替。魏成根創(chuàng)立南港大坑制造所,繼續(xù)教導包種茶制造延續(xù)工作。

l  公元1930年:   全省各產茶區(qū)域皆能制造包種茶,逐年增加輸出數(shù)量且可凌駕烏龍茶之上,因期間日本占領我國東北數(shù)省,包種茶市場除南洋一帶外,尚有東北廣大市場。民國15年至19年(1926至1930)五年中包種茶為最盛期,每年銷售量在三百萬公斤上下。

  印度、錫蘭,爪哇及蘇門答臘等紅茶生產國家,因感當時紅茶價格低落,互相協(xié)議限制紅茶輸出,在這種情況下,正好是臺灣紅茶擴展外銷的機會。

l  公元1931年:    魏成根成立南港大坑制茶所,同年開元制茶因包種茶市場需求太大日夜趕工,生產工人不小心失火燒毀,開元制茶所就此結束工作。

l  公元1933年:    臺灣烏龍茶主要出口地以美、英國為主,包種茶主要出口地以東南亞、東北亞、亞州為主要消費市場,臺灣茶葉栽培種植面積46,030公頃最高,目前茶園面積38,000余公頃。

l  公元1934年:   包種茶外銷因東印度之高關稅政策及爪哇茶影響,使臺灣包種茶外銷數(shù)量驟在500萬斤以下。

l  公元1936年:   日本政府在魚池鄉(xiāng)設紅茶試所。

l  公元1937年:   紅茶的最高峰,達到五百八十萬多公斤,臺灣紅茶繼烏龍茶、包種茶而興起,形成臺灣茶葉外銷市場競爭的第三種主要茶業(yè)。

l  公元1939年:    南港包種茶制造學習及講習工作,因二次世界大戰(zhàn)影響結束(延至42年由茶改良廠接替,南港茶業(yè)訓練講習成成歷史)。日本政府劃臺灣為雜糧供應區(qū),茶農每戶一半茶園去除茶樹改種雜糧(馬鈴薯、蕃薯),茶業(yè)也受戰(zhàn)爭影響,日軍將制茶機器或鐵器一律沒收熔化制成兵器,同時日本政府在臺灣大量開采礦產。(日本政府掀起大東亞戰(zhàn)爭,在臺灣嚴格施行皇民化運動,嚴禁臺語歌謠傳播)

l  公元1941年:  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海運中斷,各項貨物無法輸出,臺灣茶葉出路受阻,外銷數(shù)量一落千丈,更由于日本因發(fā)動戰(zhàn)爭,急需兵源,糧食,為應付不斷擴充的兵源,臺灣同胞被征調參加軍隊工作,勞動轉移,以致許多茶園乏人耕作,任其荒蕪,更有茶園廢置,改種糧食,以應缺糧燃眉之急。

  是年日本發(fā)動太平洋戰(zhàn)爭,海運阻滯,臺茶無法外銷,烏龍茶逐絕跡于世界茶葉市場,原來愛好臺灣茶的顧客,尤其是美國的消費者改變了飲茶習慣,幾乎把臺灣茶遺忘了。

l  公元1945年:   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日本投降,臺灣光復后,茶園面積僅存三萬四千公頃,實際生產茶業(yè)的面積只有二萬三千公頃,,粗制茶的生產量約一百四十萬公斤,輸出的數(shù)量僅寥寥二萬八千公斤,臺灣茶葉幾乎陌入停滯狀態(tài)。這是臺灣茶葉最差的時期。為復興臺灣茶葉,我國主管農林機關,首先將所有日本公私營茶業(yè)會社一并接收,成立臺灣省的(臺灣茶業(yè)公司)隨后并入臺灣農林公司之下的茶業(yè)分公司,積極著手重建茶園,整頓制茶工廠,由于臺灣茶葉過去在國際市場上所建立的基礎,茶業(yè)界人士的勞力奮斗,政府的輔導,另一方面國際市場的競爭強敵,印度、錫蘭、爪哇等國的茶業(yè)遭逢大戰(zhàn)的破壞,尚未復原,無法有效的提供市場的茶業(yè)需求,因此,臺灣茶葉復興頗為迅速。

  1945年臺灣光復,南港附近山區(qū)于日本政府所留礦產,民斷繼續(xù)開墾,就南港大坑礦坑多達6至7處之多,茶業(yè)又因大戰(zhàn)景氣不好,原茶農子弟多數(shù)從事礦工工作,南港包種茶從此一蹶不振。

l  公元1947年:  臺灣茶葉正要蓬勃之際,不幸發(fā)生二二八事件。

l  公元1948年:  政府因實施「出口結匯辦法」。臺幣改換新臺幣,由原有臺幣四萬換發(fā)新臺幣一元,這些突如其來事件,使得臺灣茶葉元氣大傷,臺茶的經營再度陷入困境。美商協(xié)和洋行(Hellyer&co)到臺灣來設立分行,發(fā)現(xiàn)臺灣如果照中國大陸制做綠茶的方法來制造綠茶和精制出口,必定有很大的成就,于是,請上海派綠茶專家來臺灣試制,綠茶、在新竹縣的新埔、竹東、關西、楊梅,湖口等地,設定了十二個制茶廠,獲得很順利的成果。

l  公元1949年:   臺灣輸出一百一十九萬多公斤綠茶倒北非洲,從此臺灣綠茶與北非 洲綠茶結合了二十余年,開創(chuàng)了臺灣綠茶的黃金時代。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日本精品视频一二三区| 亚洲av秘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综合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福利| 福利新区一区二区人口| 成在线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久久女同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高清欧美中文字幕| 亚洲香艳网久久五月婷婷| 成人午夜视频精品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18禁看| 九九热精品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欧美欧美日韩综合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久按摩| 91超频在线视频中文字幕| 国产又粗又猛又黄又爽视频免费| 久久热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粉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久久综合| 大伊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国产又粗又猛又长又黄视频| 日韩欧美黄色一级视频| 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国产丝袜美女诱惑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综合中文字幕|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在线| 免费观看在线午夜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日韩欧美| 91日韩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小青蛙全集免费看|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亚洲| 久久精品偷拍视频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高清乱码毛片| 激情国产白嫩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肉丝袜久久| 人妻熟女中文字幕在线| 日本人妻精品有码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