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實現月表著陸!今天(2023年8月23日),印度的月船三號探測器成功軟著陸于月球南極,成為了世界上第四個實現這一壯舉的國家。 在很多心中,印度似乎是一個只會說大話的國家,其科技水平也常常被忽略。如今印度的航天成就讓我們耳目一新,對這個國家有了新的認識。坐落在我們南方的這個國家,正在努力崛起。 早在2008年的時候,印度就進行了月球探測的初步嘗試,那就是月船一號。雖然這次在軌任務在次年就失聯了,但它也算是完成了大部分既定任務,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發(fā)現,勉強可以算是一次成功的嘗試。 經過整整十年的經驗積累,印度于2019年發(fā)射了月船二號。他們的探月步伐邁得比我們大得多,僅僅第二次探月任務就要嘗試月表軟著陸。事實證明,我國穩(wěn)扎穩(wěn)打的計劃才是最可靠的,印度的月船二號并沒有取得成功,在距離月表2.1公里處失聯。 印度人并沒有氣餒,劍指月船三號任務,目標定在了月球南極。 當地時間7月14日(周五)下午14:30,月船三號在印度南部安得拉邦斯里哈里科塔的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正式發(fā)射升空。 8月1日,經過差不多半個月的繞地飛行和多次變軌,月船三號終于進入近月軌道。 地月轉移的過程并不長,只花了4天的時間。根據印度方面的消息,在8月5日,月船三號順利進入繞月軌道,并在8月7日傳回了首批月球照片。 進入繞月軌道后,月船三號又進行了4次變軌機動,逐漸降低軌道高度,最終進入距離月表大約100公里的軌道。 月船二號任務雖然在著陸部分以失敗告終,但當時的軌道器仍然在運行之中,可以為本次任務提供服務。8月21日,月船三號探測器順利與月船二號軌道器建立通信連接,這為8月23日的著陸提供了基礎保障。 然而,就在月船三號雄心勃勃準備登陸之前,又一條不好的消息傳來——“月球-25”號探測器于莫斯科時間8月19日14時57分(北京時間19時57分)失聯,據推測很有可能已經墜毀于月球表面。 前蘇聯在太空競賽期間多次成功在月表著陸,俄羅斯時隔半個世紀再次嘗試,卻還是以失敗告終。再加上今年年初日本的月球探測器以及前些年以色列和阿聯酋的月球探測器也先后失敗,反襯著我國在全世界范圍內探月工程的一枝獨秀。 俄羅斯登月任務的失敗固然和印度之間沒有什么關聯,但這件事再一次向世人宣示月表軟著陸究竟有多么困難,想必也會讓印度人隔岸觀火,暗暗為自己捏一把汗。 月表軟著陸的難度究竟在哪呢? 別看月球和地球相比小得多,但在整個太陽系,月球的體積和質量能排在第14位。它的質量達到了地球的1/81,在太陽系的衛(wèi)星-行星組合中是最大的。質量大意味著引力大,航天器在繞月飛行時,都要保持至少1600米每秒的速度,從這個速度降低到0,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且,月球沒有大氣,這意味著航天器需要完全依靠反推火箭實現減速,以至于著陸于月球的探測器有一半以上的重量都是推進劑。 在著陸的不同階段,探測器的質量(推進劑在不斷消耗)在不斷變化,面臨的環(huán)境也并不恒定,這對推進系統(tǒng)推力范圍和靈活性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除此之外,地球和月球之間38萬公里的距離也是一個大麻煩。我們知道,宇宙中沒有什么物質能夠超越光速,包括人類和航天器之間傳輸的信號。在這個距離下,人類的信號傳輸到月球附近的航天器就要差不多1秒鐘,航天器的信號傳回來又要1秒鐘。登月任務原本就艱難,各種情況瞬息萬變,一秒鐘就可能發(fā)生無法挽回的變化,這就讓難度又上了一層樓。 正因如此,不論是蘇聯還是美國,在月表軟著陸的任務中都經歷了多次失敗,才積累了足夠的經驗,艱難地取得了成功。由此可見,印度的月船二號失敗并不意外,反倒像我國這樣探月成功率如此之高,才是例外。即便如此,印度仍然渴望著在第三次探月任務中就實現這個夢想,這樣的成功率也是相當高的。 北京時間8月23日20:15,印度方面宣布,印度月船3號宇宙飛船正式開始向月球降落。 經過大約19分鐘的漫長歷程,月船三號在20:34分成功著陸于月球南極,全印度人懸著的心才算放了下來,地面控制大廳響起了早已準備了4年的掌聲,遠在南非的印度總理莫迪也遠程觀看了直博,并當即表示了祝賀。 隨著本次任務的成功,印度不僅成為了繼俄羅斯,美國和我國之后第四個實現月表軟著陸的國家,而且還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將探測器著陸于月球南極。 我們多次介紹過,南極是月球上最特殊的區(qū)域,這里極有可能富集了月球上本就不富饒的水資源。誰能在這里展開研究,不僅有望取得人類前所未有的重大發(fā)現,還有助于指導人類未來載人登月以及建立月球基地的選址。后面兩項任務都是人類的科技壯舉,功在千秋,因此對月球南極的探索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對于印度的登月,我們自然是要祝賀的。我們不像某些國家,擔心其他國家的科技超越自己。咱們有一句老話,叫“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任何一個國家在航天領域的成功,都是全人類取得的成績,是人類邁向宇宙的步伐。 而且,印度的航天科技雖然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和我國之間還有一定的距離。我們不僅實現了月表采樣返回的壯舉,還在載人航天方面遙遙領先于印度。就算印度的航天科技還有滅好的前景,我國的航天步伐也相當穩(wěn)健,自然不會輕易被趕超。 也許隨著這次登月的成功,很多印度人心里更加相信“中國行,我也行”的想法。我們當然還是祝愿印度航天技術能夠更加強大,到那個時候,人類想必已經可以探索更加遙遠的宇宙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