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婚姻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p> 這句膾炙人口的名句,出自于俄國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 這是托爾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長篇巨制,作品耗費數(shù)年,經(jīng)過12次修訂,廢棄的手稿高達1米多。 小說一經(jīng)出版,就引起巨大轟動,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都忍不住贊嘆: “這是一部盡善盡美的藝術(shù)杰作,現(xiàn)代歐洲文學(xué)中沒有一部同類作品可以與之媲美!” 書中通過一波三折的情節(jié),深刻描述了女主安娜·卡列尼娜因無法忍受丈夫卡列寧的古板、冷漠和無愛的婚姻而出軌,后來卻因為情人的自私善變而陷入絕望,最終臥軌自殺的悲劇故事。 曲折跌宕的故事里,寫滿了作者對婚姻的深度思考和對人性的深刻揭示。 安娜轟轟烈烈卻又如流星般轉(zhuǎn)瞬而逝的悲情人生,讓無數(shù)讀者無限唏噓的同時,也給了所有面臨愛情婚姻的女人一個最大的警示: 兩性情感中往往藏著3個大坑,希望你1個都別踩中。 小說中的女主安娜出生于皇室貴族,她既有賞心悅目的美貌,又有特別豐富的精神世界,在思想、才智等方面都遠高于同時代女性。 17歲時,安娜在姑媽的安排下,嫁給比自己大20歲的政府高官卡列寧。 卡列寧身居要職,地位顯赫,做事殺伐果斷,就像一臺高速運轉(zhuǎn)的“官場機器”。 在外人眼里,這對夫婦的婚姻近乎完美: 丈夫身居高位、既富且貴,妻子出身名門、溫婉高雅。 但年輕且活力四射的安娜卻在這段婚姻中越來越倍感窒息: 卡列寧刻板虛榮且只醉心于自己的仕途,他的世界里只有名利、地位和政績,容不下溫情脈脈的男歡女愛。 對于妻子安娜,他既沒有情感上的陪伴,也沒有情緒上的撫慰,夫妻二人一個古板守舊,一個朝氣蓬勃。 他們沒有共同的興趣愛好,也沒有聊得來的相同話題,就連夫妻生活,都像是一次次周密安排的例行公事。 這場婚姻一開始,其實就是一場毫無情感基礎(chǔ)的利益交換: 安娜提供給卡列寧的,是有名望的家世、絕世的美貌、優(yōu)質(zhì)的生育能力,以及優(yōu)秀的內(nèi)務(wù)管理能力。 而卡列寧給安娜提供的,是更優(yōu)渥的生活條件,更優(yōu)質(zhì)的貴族社交圈層。 在沒有外力影響下,夫妻二人還能維持基本的安寧。 然而,這樣的日子很快就被一個叫伏倫斯基的年輕帥氣軍官所打破。 一次偶然的機會,伏倫斯基在火車上與安娜相遇。 溫婉大氣、風(fēng)姿卓越的安娜,讓閱人無數(shù)的伏倫斯基一見傾心。 混跡情場多年,堪稱“少女獵手”的他,拋下自己交往的妙齡女友,全然不顧安娜已婚已育,轉(zhuǎn)身對她展開猛烈的追求。 他深諳女性心理,做的每一件事、說的每一句話,都能精準地踩在女人的情緒點上。 他的出現(xiàn),讓安娜貌似完美的婚姻一下就相形見絀: 他高大英俊的外形,襯托出卡列寧五官的平庸和步伐的蹣跚; 他風(fēng)趣幽默的談吐,映射出卡列寧的古板與保守; 他的活力四射、多才多藝,對比卡列寧的冷峻無趣,更讓安娜覺得無比扎心。 對伏倫斯基難以遏制的心動,讓安娜情不自禁對自己的婚姻感到極度厭倦。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貝拉·列昂尼多娃說: “婚姻的基礎(chǔ)是愛情、是依戀、是尊重?!?/strong> 是啊,一段好的婚姻離不開共同利益,但絕不能僅僅只有利益關(guān)系。 仔細觀察就能發(fā)現(xiàn),那些美滿的婚姻大都始于眼緣,愛于才貌,合于三觀,忠于懂得。 有始于微時的一見傾心,有郎才女貌的旗鼓相當,有三觀相似的情投意合,還有相互懂得的惺惺相惜。 一段好的婚姻,往往能減少一大半的人生疾苦。 而像安娜與卡列寧這般只有利益支撐的婚姻,就如一個美麗的肥皂泡,看似絢麗,但一旦誘惑來臨,往往是一戳就破。 面對伏倫斯基狂熱的追求,安娜雖然心動不已,但她深知這種感情如果失控將面臨的可怕后果。 所以她毅然離開了那個能見到伏倫斯基的地方,回到自己在彼得堡的家。 但她卻大大低估了伏倫斯基的瘋狂。 在得知安娜離開的那一刻,伏倫斯基連想都沒想就一路跟隨安娜來到彼得堡。 一邊是刻板冷漠,時常忽略自己的大齡丈夫,一邊是年輕英俊、激情四射且同樣身居要職的伏倫斯基,原本就已經(jīng)心動的安娜,在伏倫斯基的一次次誘惑下,終于放下所有戒備,投向了他的懷抱。 兩人都覺得這份地下情會長長久久。 卻沒想到伏倫斯基在參加一次賽馬會時,不慎被狠狠摔下馬,安娜忍不住當場失聲痛哭。 這哭聲引來了全場齊刷刷的異樣目光,以及丈夫卡列寧的嚴厲追問。 被愛情沖昏頭腦的安娜干脆一股腦向丈夫承認了自己和伏倫斯基的感情。 她一改往日的柔順,和卡列寧大吵了一架后,頭也不回的奔向伏倫斯基。 兩人隨后公開同居、一起旅行,這無疑就如一顆巨石投入湖面,引起了上流社會的巨大轟動。 安娜與伏倫斯基旅行結(jié)束后回到彼得堡,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被原來的貴族社交圈所鄙夷和唾棄。 往日的親戚孤立她,朋友也拒絕與她往來,所有的冷遇,都讓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屈辱。 而伏倫斯基在滔天的輿論中,也猛然驚醒自己與安娜的戀情到底惹了多大的麻煩。 為了保住仕途前程,他把重心又放在了經(jīng)營自己的社交圈上。 他常常將安娜留在家里,自己卻頻頻流連于各種飯局和舞會。 而為愛不惜拋夫棄子、眾叛親離的安娜,發(fā)現(xiàn)自己付出了一切、放棄了所有,卻并沒有等到伏倫斯基的全情陪伴。 巨大的恐慌和安全感的完全喪失,讓她忍不住瘋狂干涉控制伏倫斯基的行蹤。 吵架,逐漸成了兩人的日常,而伏倫斯基對安娜狂熱的愛也在一次次的爭吵中日漸淡化。 著名詩人拜倫說:“愛情通常是男人生活中的一種調(diào)劑,而它卻往往是女人生活的全部?!?/p> 當安娜甘冒天下之大不幃公然與伏倫斯基私奔的那一刻,她就把自己的這份愛情,置于了孤注一擲的境地。 她押上了自己全部的名譽與地位,去賭伏倫斯基會永不變心。 都說愛情是人間最美的感情,賦予生命無限的激情與活力。 但是當一個人的人生全部被盲目而激烈的愛情所駕馭時,這份愛往往會讓人喪失自我,變成禁錮彼此最沉重的枷鎖。 張小嫻有句名言: “在對的時間遇見錯的人,是一種悲傷;在錯的時間遇見對的人,是一聲嘆息。” 仔細觀察就能發(fā)現(xiàn),把自己身家性命都押在愛情上的孤注一擲,往往都難逃分崩離析的結(jié)局。 因為愛情從來都不是不如意人生的最佳解藥。 而一段不被世俗祝福的愛情,往往更容易始于激情,怠于輿論,終于厭倦。 拋夫棄子的安娜為這份愛情付出的慘烈代價,讓她的心理嚴重失衡,也讓她更加渴望伏倫斯基能時刻陪伴自己。 所以在被伏倫斯基冷落后,安娜陷入了無盡的自我懷疑與巨大焦慮中。 她開始時刻關(guān)注伏倫斯基的日程安排,監(jiān)視他的行蹤; 她變得患得患失,更想通過討好伏倫斯基來控制他所有的行程。 她甚至通過撒謊把正在參加選舉的伏倫斯基騙回家,只是因為讓他看自己穿上新買的裙子。 當安娜瘋狂而偏執(zhí)的愛,變成伏倫斯基仕途的最大阻礙時,他那本就開始淡漠的激情,逐漸變得冰冷。 在一次激烈的爭吵后,伏倫斯基奪門而出,逃離了和安娜共同居住的地方,并一直回避和她單獨見面。 安娜眼看自己耗盡一切構(gòu)建的愛情城堡轟然崩塌,她怎能甘心就此放手? 她多次發(fā)急電請求伏倫斯基回來,她甚至想好了要親自到車站去接他,但伏倫斯基回應(yīng)他的,卻是一次次無盡的沉默。 萬念俱灰的安娜,來到兩人最初相遇的地點,用臥軌自殺的方式結(jié)束了這段飛蛾撲火般的愛情。 回望安娜短暫而悲涼的一生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一切悲劇的源頭,都源于她對于被愛極度渴求而不得的匱乏。 一開始,她渴望得到丈夫卡列寧的關(guān)注與疼愛,但卡列寧卻只是一個不解風(fēng)情的官場機器。 而后,她以為伏倫斯基會疼她一生,愛她一世,卻沒想到當初愛得有多轟轟烈烈,后面散場就有多悲涼絕望。 一個極度缺愛的生命內(nèi)核,必然會造就偏執(zhí)極端的性格缺陷,如果沒有自我的覺察與警醒,缺乏自我愈療與悅納的能力,那終將在情愛的驚濤駭浪中顛沛流離,直至粉身碎骨。 當一個女人失去經(jīng)濟和精神的雙重獨立,將自己全部的幸福都寄托于愛情,依附于男人的那一刻,就注定是一個悲劇。 因為缺愛,安娜陷入一場錯愛,而這場錯愛,卻徹底摧毀了她的一生。 重讀《安娜·卡列尼娜》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扎心的情感真相: 我們這一生,和誰過,其實都是和自己過。 復(fù)旦大學(xué)教授梁永安說過一段話特別讓人深思:
感情是兩個人的相處,卻終究是一個人的修行。 當自己的婚姻不盡如人意時,如果不思考如何去修復(fù)和經(jīng)營,而只想著換一段新的感情,那結(jié)局大概率不會有多美好。 有人說,幸福婚姻的秘訣就是“承認缺憾,留有余地,難得糊涂,絕不背叛?!?/strong> 細想之下,不無道理。 唯有正視婚姻的不完美,認清愛情的非永恒,才能活得更加清醒通透。 唯有學(xué)會洞察自己的情緒黑洞,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不斷在自我覺醒與療愈中努力成長,才能真正強大自己的生命內(nèi)核。 唯有不斷修煉自己經(jīng)濟和精神上的雙重獨立,習(xí)得難得糊涂的智慧,擁有絕不背叛的堅貞,才能收獲屬于自己的終極安全感,才能最終經(jīng)營好屬于自己的專屬幸福。 作者 | 陌菲,7年一線期刊作者、全網(wǎng)300萬+爆文作者,公眾號:菲常寫作 主播 | 應(yīng)猶,公眾號:枕邊經(jīng)典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十點讀書開福利社群啦! 每天分享一個高性價比好書、好物; 一手降價消息、上新福利、各種知識小課堂…… 現(xiàn)在加入,還有新人5元購物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