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告誡后人:人到晚年,最好別在兒女家干這3件事,真的很蠢,活該招人恨!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被稱為晚清“第一名臣”,后來者推崇其為“千古完人”、“官場楷?!薄?br> 他整肅政風(fēng)、倡學(xué)西洋,開啟“同治中興“,使大廈將傾的清王朝又茍延了60年,其功業(yè)無人可以效仿,而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樣影響深遠、澤被后人。 作為中國近代史上地位顯赫而的人物,其所著的《曾國藩家書》是研究曾國藩其人及這一時期歷史的重要資料。曾氏家書行文從容鎮(zhèn)定,隨想而至,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蘊含真知良言。 盡管曾氏著作流傳下來的太少,但僅一部家書足以體現(xiàn)他的學(xué)識造詣和道德修養(yǎng),從而贏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稱譽,并使其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國藩家書》是曾國藩的書信集,記錄了曾國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達30年的翰苑和從武生涯,近1500封,蘊含著無窮的智慧。 文中曾國藩雖體弱多病,作為當(dāng)代大人物繁忙的他,卻能依舊堅持讀書,寫作、寫信。在信中他對親人關(guān)懷備至,事無巨細而不厭煩,一一問詢與告知。 比如在信中,“千古完人”曾國藩告誡:人到晚年,最好別在兒女家干這3件事,真的很蠢,活該招人恨。 1、在子女家爭當(dāng)主人 曾國藩警告:一個人最不應(yīng)該做的,就是試圖“奪權(quán)”。 在有些老人的內(nèi)心深處認為兒子是自己的附屬品,仍然需要遵守自己制定的規(guī)則。所以他們和兒子兒媳爭做家庭的主人,其實爭的是家庭權(quán)力,是對新老交替更迭的反抗。 這種行為固然可以將兒子媳婦牢牢握在手里,但是對于日后家庭和睦卻是有害無益。 因此《曾國藩家書》勸誡所有老人,一開始就著意將家庭大權(quán)交給兒子兒媳,注意培養(yǎng)他們獨立過日子的本事,只有這樣,他們才可以真正成長,獨當(dāng)一面。 2、和兒子舉動太親密 這種情況在真實世界中并不少見,尤其對于一些早年喪父,一直未嫁的女人而言。在她們的一生中,兒子承載的不僅是對于自我生命的延續(xù),更是對丈夫的寄托。 隨著兒子漸漸長大,她們看待兒子更多地是用一種依賴留戀的目光。對于此時突然闖入他們生活的媳婦,這種婆婆往往采取的是仇視敵對的態(tài)度。 曾國藩忠告,日常生活中和兒子的舉動沒有分寸,過分親密,不僅會令人咋舌產(chǎn)生不適,還會影響兒子兒媳的感情,應(yīng)當(dāng)自覺注意分寸。 3、對后代太過于溺愛 《曾國藩家書》忠告: 對于自己的子孫后代,抱有憐愛顧惜之情乃人之常情,但是一定要注意分寸。如果太過縱容,讓自己權(quán)威盡喪,失去做長輩的尊嚴,對于孩子的發(fā)展非常不利。 日子一久,他們就會變得目無尊長,為所欲為,以后很容易行差踏錯,無法回頭。再喜歡孩子,也不能毫無底線地溺愛,這不是真的愛,而是在害他們。 曾國藩將這些事記錄在《曾國藩家書》,讓他們記住這三件事,真正厲害的人絕對不會犯這些愚蠢的錯誤,讓自己落人口實,招人記恨。 曾氏家族向來治家極嚴,也很有章法。 曾國藩受家風(fēng)熏陶,對子弟也要求極嚴,并諄諄加以教誨,他的家庭教育指導(dǎo)思想中,有許多可取之處。諸如在教子弟讀書、做學(xué)問、勤勞、儉樸、自立、有恒、修身、做官等方面,都繼承和發(fā)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這一切,都得益于《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的家書共有一千多封,是歷史上家書保存下來最多的一個。 全書分為治家類、修身類、勸學(xué)類、理財類、濟急類、交友類、用人類、行軍類、旅行類、雜務(wù)類,共10大類。 書中最大的亮點,就是曾國藩將每件事情都叮囑得很詳細,讓你一讀就明白。 曾國藩表示:如果書信寫的足夠詳細的話,四千里之隔的兄弟,就像是一間屋子里會面談話一樣,豈不是一件樂事。 國學(xué)大師南懷瑾說,曾國藩一生中共有十三套學(xué)問,流傳下來的只有一套“家書”。曾氏家族兄弟、子孫人才輩出,曾國藩堪稱中國近代最成功的的教育大師。 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嘉賓、著名作家、學(xué)者、 拙誠學(xué)堂顧問、曾國藩資深研究者張宏杰則認為:曾國藩身上代表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拙誠精神“,是醫(yī)治我們這個時代一些時代病的良藥。 曾國藩將自己年輕時的經(jīng)歷,放在這本家書里去深思,去表達! 他的家書用語平實,講理絕不空談,處處體現(xiàn)對自身及朋友、后輩在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養(yǎng)等方面的期許,是為人處世的金玉良言。 很多人說,曾國藩當(dāng)時用的都是文言文,自己看都看不懂,怎么學(xué)? 而這本《曾國藩家書》卻將曾國藩所有文言文通過注釋、翻譯、引申的方法寫了出來,能讓你全方面了解曾國藩的“家風(fēng)之治”。 書籍這個東西,是可以一直流傳下去的,不是物質(zhì)上的的享受,對于人來說,更是一種精神食糧。 一本書好不好,不在乎你喜歡不喜歡,也不在乎別人對它的評價如何,而是看完后你是否覺得如夢初醒,或說產(chǎn)生了共鳴,抑或說給予了明日的方向! 《曾國藩家書》,勝過讀千百冊平庸之作,喜歡的不要錯過: |
|
來自: donglianghua > 《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