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時代以來,中國的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在有些領域已經跨入世界前列,誰能想到,僅僅在30年前,我們還是一個整體科技水平落后的國家,當時甚至有人說“造不如買,買不如租”,只需要跟在西方國家后面亦步亦趨就行了。 但我們中國人有志氣,科學家王大珩為科技自立自強奔走呼號,不惜“走后門”找到鄧小平。 鄧小平高瞻遠矚,直接批下了100億,以推動中國科技發(fā)展,這就是著名的“863計劃”。 王大珩 中國光學之父王大珩出生在日本,卻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中國人,他的父親王應偉當時在日本留學,抱著科學救國的理念,一心學習最終成長為出色的地球物理和氣象學家。 1929年,王應偉回國在青島氣象臺任職,王大珩在青島禮賢中學讀書,課余時間他總會去氣象臺,在父親的引導下觀測天文氣象,小小年紀的他就這樣開始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天文觀測非常依賴光學儀器,王應偉每每嘆氣說,由于中國不能制造精密光學設備,要完全依賴外國,這話被王大珩暗暗記在心里,這為他從事中國的光學儀器研究和制造產生了深遠影響。 王大珩 他滿懷理想,考取清華大學物理系,并于1938年獲得公費留學資格,進入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深造,獲得光學專業(yè)碩士學位。 中國人民正在進行艱苦的抗日戰(zhàn)爭,緊接著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全面爆發(fā),在軍事上有著重要作用的光學玻璃制造越發(fā)受到重視,王大珩決心要為中國掌握這項技術,便轉到謝菲爾德大學學習光學玻璃制造。 1948年5月,從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學成歸國的王大珩,受到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長嚴濟慈先生的邀請,開始從事光學研究工作。 新中國成立前夕,王大珩做出了自己的人生選擇:留在祖國大陸,參與大連理工大學的創(chuàng)建工作,并擔任應用物理系主任。 王大珩等人 當時國家一窮二白,雖然有光學,卻造不出一塊光學玻璃。 1951年,在錢三強等人的大力推薦下,王大珩開始籌建中國科學院儀器館,也就是后來的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這里成為中國光學人才的搖籃。 儀器館的原址是一片戰(zhàn)爭留下的廢墟,當時王大珩帶著28名助手,清理廢墟,填平彈坑,硬是用雙手在千瘡百孔的土地上開辟出幾間房屋,然后從舊貨市場淘換日本人丟下的天平秤、顯微鏡等,從無到有,為中國的光學工業(yè)拓荒。 對于這段經歷,王大珩動情地說:“我就是沖著'沒有’這兩個字來的。如果中國'有’,從前我也許就不會那么孜孜以求了?!?/span> 這就是那個年代知識分子的擔當和作為,他們從來不會等靠要,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正是他們的這份堅持,才使新生的共和國能在西方的技術封鎖中傲然挺立。 王大珩 沒有黃金儲備和外匯儲備,國家能夠給予的支持只有1400萬斤小米,王大珩團隊克服各種困難,陸續(xù)建立起3個實驗室和2個實驗工廠,逐漸發(fā)展為中國光學事業(yè)的龍頭和骨干。 1953年12月,中國科學院儀器館試制出第一堝光學玻璃,取得了零的突破。 此后王大珩持續(xù)攻關,到1958年已經結出累累碩果,包括經緯儀、夜視儀、電子顯微鏡、多臂投影儀和有色光學玻璃等,被《人民日報》形象地概括為“八大件、一個湯”。 光學廣泛應用在各個科學領域,當“兩彈一星”項目上馬時,王大珩又帶領團隊轉向國防工業(yè),研發(fā)了可以抓拍原子彈爆炸的高速攝像機,可以測算導彈軌跡的大型靶場設備,以及對地觀測衛(wèi)星上使用的觀測系統(tǒng)。 “兩彈一星”也奠定了中國航天事業(yè)的基礎,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制的電影經緯儀等先進設備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了航天測量中的一系列技術難題,王大珩因此獲得了“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儀器 唯一一次走后門王大珩不僅僅是一位實用型科學家,也是一位有眼界有見識的戰(zhàn)略型科學家。 上世紀80年代,高新技術領域迎來一波發(fā)展熱潮,世界主要國家相繼提出了各自的戰(zhàn)略計劃,最典型的如美國的“星球大戰(zhàn)”計劃。 時任中科院技術科學部部長的王大珩,在參加完國家科委牽頭的中美合作研討會后,意識到中國也要有自己的對策,不然就會與世界先進水平拉開距離,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處于下風。 然而當時剛剛改革開放不久,舉國體制松動,國家的主要精力要用來發(fā)展經濟,因此有一部分人認為,我們現(xiàn)在還沒有足夠的資金發(fā)展科技,不如先把經濟搞上來,直接從西方國家引進就是了。 王大珩 這就是當時一種很流行的說法“造不如買,買不如租”,而對于王大珩這些經歷過戰(zhàn)爭年代的人來說,這話根本不值一駁,畢竟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國人用百年屈辱史換來的教訓。 經過深思熟慮,王大珩撰寫了一份關于戰(zhàn)略性高技術發(fā)展的建議書,然后與王淦昌、陳芳允、楊嘉墀三位科學家一起斟酌,報告中憂心忡忡地指出: “當今綜合國力的競爭非常激烈,稍有懈怠,就會落后于人?,F(xiàn)在不抓起來,以后恐怕就翻不了身了?!?/span> 王大珩心情急切,知道如果走正常流程,這個建議書要經過層層審批,不知什么時候才能送達最高決策層。 王大珩想到了同樣在科學部工作的張宏,他還有一個特殊身份——鄧小平的女婿,從不走后門的王大珩走了他人生中唯一一個后門,請張宏把建議書盡快送到鄧小平手里。 王大珩 其實王大珩與鄧小平早有淵源,1964年,鄧小平來到長春,在王大珩的陪同下視察了光學研究所,對團隊的科研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只是后來他們二人都遇到了波折,再次見面已經是在1977年的科學大會上。 鄧小平在科學大會上提出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觀點,因此對王大珩的建議非常支持,短短兩天后就做出批示,要求從速辦理。 1986年3月,經過有關部門和專家學者的討論,國家正式出臺了《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綱要》,調撥100億元用于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fā),根據(jù)出臺的時間簡稱為“863計劃”。 “863計劃”著力于生物、航天、信息、自動化、新材料、能源、激光等七個高技術領域,實施30年來,不僅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也使我國的科研水平始終緊跟世界前沿。 隨著2016年新的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的提出,“863計劃”完成了歷史使命。 王大珩 嚴謹治學為國育才從創(chuàng)辦長春光機學院開始,王大珩就貫徹了非常先進的辦學理念,提出了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學校、研究所、工廠三結合的思路,不要說在幾十年前,就算在現(xiàn)在,也符合科技成果轉化的要求。 學院的教授參與科研項目,校辦工廠作為學生實習基地,與全國五個光學機械所展開合作,在先進辦學理念的指導下,學校培養(yǎng)了大批技術骨干,桃李滿天下。 即使取得了這樣那樣的成就,王大珩仍然以身作則,對學生對自己對學問嚴格要求,做到不驕不躁一絲不茍。 比如他最看重的學生蔣筑英,獨立研制出中國第一臺光學函數(shù)測試儀,受到國際同行的高度贊揚,本來蔣筑英被安排在全國光學大會上做發(fā)言。 王大珩 但最后由王大珩決定改為了書面報告,理由是那時候蔣筑英還很年輕,這樣做是為了避免產生驕傲情緒。 蔣筑英英年早逝以后,同事們整理他的資料時,稱他為著名科學家王大珩的研究生,王大珩在審閱時,把“著名”之類的形容詞全部劃掉,他說著名不著名,要由國家和人民評價,自己說了不算。 他的另一位學生趙文興準備發(fā)表一篇文章,為了表達對老師的致敬,將王大珩的名字寫在最前面,作為第一作者。 王大珩看到后,認為文章的主要觀點雖然是自己提出的,但沒有來得及做實驗,證明過程都是趙文興的勞動成果,于是動手把自己的名字列在后面,誰知在定稿時趙文興又改了回來。 王大珩 這時王大珩嚴肅了起來,他認為如果仗著導師的身份,沒有做實際工作就把名字署在前面,是有失人格的,導師應該言傳身教告訴學生,做人比做學問更重要,在他的堅持下,最后還是把署名順序改掉了。 王大珩還一再要求別人不要稱自己為“中國光學之父”,他曾非常認真地說:“叫開拓者或奠基人,我可以接受,但如果說是中國光學之父,那我的恩師葉企孫,又該怎么稱呼呢?” 退休以后,王大珩卻堅持著終身學習的精神,在信息時代到來后,他以古稀之年自學編成語言,說自己是個計算機盲,如果不認真學習,知識結構就要落伍了,這種精神尤其值得現(xiàn)代的年輕人學習。 王大珩 王大珩除了推動“863計劃”外,也時時關心其他領域的科學發(fā)展,2003年,他向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提出了發(fā)展國產大飛機的建議。 2007年,又提出了建立中國光學科技館的建議,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 他身上對祖國的赤子丹心,和對科學真理的孜孜以求,一直持續(xù)到生命的最后一刻,2011年,他在病榻上去世,享年97歲,把一生奉獻給了中國光學事業(yè)。 參考資料學習時報.《王大珩:提出“863計劃”的戰(zhàn)略科學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