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漫電影《長安三萬里》爆火,很多人看完后對片中的李白很不滿意。 有人說編劇是在抹黑李白,因為片中把李白刻畫成了一個放浪形骸,眼高手低,又幼稚又無腦的廢物。 素有“詩仙”之稱的李白,在人們心中的形象一直都是超然脫俗,豪放自由的。 所以,這部電影播出后,李白粉都?xì)獾靡蘖恕?/span> 人們喜歡李白主要是喜歡他豪放不羈的性格,喜歡他熱愛生活的心態(tài),甚至向往他自由瀟灑的人生。 他一輩子只工作了兩年,整日游山玩水,想走就走,想喝酒就喝酒,想作詩就作詩。 而且他特別自戀,從來就沒服過誰,真的很瀟灑。 更氣人的是,他還有花不完的錢,出手闊綽,有“千金散盡還歸來”的底氣。 這樣的生活著實讓人羨慕,因此很多人說:如果人生能重來,我也想學(xué)李白。 其實,人們在崇拜一個人的時候,很容易將其神化,而忽略其平凡的一面。 當(dāng)你了解了李白后,才會明白,他豪放不羈的表面下,有一顆強(qiáng)烈求取功名的心,郁郁不得志才是真正的他。 他很天真,很可愛,但你未必想學(xué)他(當(dāng)然,也根本就學(xué)不了)。 甚至,如果你生在大唐,你可能根本就接受不了他。 那歷史上真實的李白,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呢? 李白不務(wù)實,卻有花不完的錢 很多人奇怪李白沒有俸祿,沒有工作,沒有地產(chǎn),卻能整日漫游山川,花錢大手大腳,他的錢從哪來?
李白出身西域碎葉,他的先祖因犯罪被流放,父親李客帶他來到四川,一直以經(jīng)商為業(yè)。 父親是名富有的商人,壟斷著四川的物資流通渠道,這樣的家底使得他童年生活無憂,能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 在古代,有一種區(qū)分窮人和富人的方式,就是看他讀的書。 普通家庭的人是很難有機(jī)會讀到書的,而李白“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十五歲觀奇書,作賦凌相如。” 另外,李白15歲開始學(xué)劍術(shù),18歲拜名師學(xué)縱橫術(shù),這些都不是普通家庭的孩子能夠?qū)W習(xí)的。 李白在《古郎月行》中寫道:“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span> 在《客中行》李白寫“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span> 在《行路難》中寫“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盼珍羞值萬錢。” 從李白的詩中可以看出他的見識,他的比喻都是名貴物品白玉盤、琥珀光、金樽、玉盤。 所以,李白的家境肯定是十分優(yōu)渥的。 李白19歲開始漫游蜀中,后來在《留別廣陵諸公》一詩這樣回憶蜀中的生活:憶昔作少年,結(jié)交趙與燕。金羈絡(luò)駿馬,錦帶橫龍泉。 大意是說,我年輕時結(jié)識的都是燕趙的豪杰,身騎飾金駿馬,腰佩龍泉寶劍。 由此可見,李白年少時除了學(xué)習(xí)就是旅行,結(jié)交有錢子弟。這樣的積累,為他后來的人生路奠定了基礎(chǔ)。 但李白在21歲那年父親就去世了,他后來的生活靠的又是什么呢?
據(jù)《李白年表》記載,李白在公元726年(25歲)游揚(yáng)州時,“散金三十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jì)之?!?/span> 也就是說,李白在父親去世后花錢依然大手大腳,他的錢不僅是自己花,遇到落魄公子他都會伸手救濟(jì),一趟揚(yáng)州三十萬金很快揮霍完了。 吃老本畢竟是有限的,但李白還有滿腹的才華,他靠寫詩文也積累了一定的名氣,認(rèn)識了一些名流。 比如孟浩然,他很仰慕李白,經(jīng)他介紹,李白入贅到了許家。 妻子許小姐,祖父許圉師在唐高宗時期做過宰相,這樣的家底還是相當(dāng)不錯的,李白就可以不再為生計發(fā)愁,繼續(xù)游山玩水,寫富有浪漫主義的詩文。 但許小姐的壽命也不長,許小姐去世后,李白幾經(jīng)波折,最后又入贅到到了前宰相楚宗客的家里,這次的妻子是楚宗客的孫女。 兩次入贅宰相門第,李白借助妻子家族的人脈圈,接觸到了更多的權(quán)貴,為建功立業(yè)創(chuàng)造機(jī)會,同時為他游山玩水創(chuàng)造了條件。
公元742年,李白終于得到唐玄宗征召入京,進(jìn)入翰林院工作,這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工作經(jīng)歷。 一開始,李白興奮得不得了,他以為以他的才華必能得到唐玄宗的賞識,從此以后可以在朝堂上呼風(fēng)喚雨。 然而,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他不過是唐玄宗身邊一個無足輕重的一個詞臣,寫個詩供玄宗娛樂。 而且李白在宮里屢遭排擠,這與他想象的飛黃騰達(dá)有著天差之別。 李白接受不了這樣的事實,遞了辭職,要求回家。 唐玄宗也并沒有挽留,但賜給了他一些黃金,皇帝賞賜必定不是個小數(shù)目,又夠他揮霍一段時間了。 據(jù)說除此之外,還賜給他一個免酒牌,路過客棧免酒費(fèi),開支由政府支出。
李白從宮里出來后,名聲更響,粉絲更多,很多人想與他結(jié)交,而且古代有文化的人也都是富家子弟。 比如,李白詩中的汪倫,就是一個富得流油的子弟。 755年,李白在宣城游玩時曾給汪倫寫過《過汪倫別業(yè)二首》,其中的別業(yè)就是別墅的意思,有山有水有園林,很是豪華,說明汪倫家境是特別富有的。 李白的《贈汪倫》識字的人基本都會背,有人說汪倫因為接待李白而名留青史,真是賺大了。 但李白的詩也不白寫,汪倫出手也是相當(dāng)闊綽的,豪擲千金。 臨別時,汪倫還贈送李白“名馬八匹,官錦十端?!?/span>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李白并不是務(wù)實的人,他的錢大多是靠他人資助而來。 富商父親、貴族孫女、皇帝賞賜、朋友贈送等這些收入來源,足夠他游山玩水,過著自由瀟灑的好日子。 中國文化鼓勵踏實的人,而李白如果也踏實做人的話,那史上就少了一個難得的浪漫主義詩人。 李白去過的地方 李白情商為負(fù)數(shù),天真也造就了他 李白的夢想就是游遍千山萬水嗎?當(dāng)然不是。 他是崇尚自由的,但他希望是功成后的自由。 他的志向首先是能做個宰相,輔佐帝王治理國家,使國家海晏河清,天下太平后,功成身退,再去過自由的生活。 但李白的性格確實不適合入朝為官,能在政治上有所作為的人,不一定多有才華,但一定是情商很高的人。 反觀李白的所作所為,只能用天真、幼稚來形容,甚至可以說他的情商為負(fù)數(shù)。 李白因為出身不好,先祖曾獲罪,父親又是商人,古時商人的地位很低,所以即便他滿腹經(jīng)綸也沒有資格參加科舉。 為了能有入朝為官的機(jī)會,李白只能拿著自己的詩文找到一些文壇上的高人,貴人請求提攜,推薦自己,這種做法叫干謁。 720年,李白來到渝州,拜訪在文壇界頗有盛名的李邕,尋求踏入仕途的機(jī)會。 李邕是出了名的禮賢下士,杜甫困頓時,李邕主動拔刀相助。 高仙芝未成名前,李邕撰文以高仙芝的名義發(fā)布,幫他揚(yáng)名。 但李白這一次主動來求李邕,卻并沒有得到李邕的幫助,反而表示出不喜歡李白狂傲的性格。 求人辦事,但凡懂點世故的人,最起碼說話的語氣是要低調(diào)一些,表達(dá)要坦誠一些的。 以李白作詩的風(fēng)格,以及他超自戀的個性,估計詩文里全是贊美自己的文字。 因為受到李邕的冷落,李白作詩《上李邕》:
他上來就自比大鵬,他說大鵬總有一天會和風(fēng)飛起,憑借風(fēng)的力量,直上九天云外。 如果風(fēng)停了,大鵬飛下來,還能揚(yáng)起江海里的水。 最后他說,孔子還說過“后生可畏也,焉知來之不如今也”,大丈夫不可以輕視少年。 李白碰了釘子后,字字句句都是不服氣,似乎在向李邕宣戰(zhàn):你有什么了不起的,哼,咱們走著瞧! 后來,李白好不容易得到唐玄宗召見進(jìn)宮,雖然官職不大,但唐玄宗還是很喜歡他詩的,也有過一段短暫的得意。 他曾命唐玄宗寵臣高力士為他脫靴,讓楊貴妃為其磨墨。 唐玄宗評價他:“此人固窮相”,也就是說,他這樣的政治頭腦是不可能發(fā)達(dá)的。 李白狂傲的性格很容易得罪人,在宮中是寸步難行。 加上,李白心高氣傲,他根本就看不上唐玄宗給他的職位,他覺得宰相更適合自己。 于是,他向玄宗提出了辭職。表面是辭職,實則是威脅,他以為玄宗為了留下他,一定會給他升官。 但顯然唐玄宗并不欣賞他,唐玄宗沒有半句挽留的話語,給了他一些錢就打發(fā)他走了。 李白是失落的,他怎么也不能理解,像他這么有才華的人為什么就是不能得到重用呢? 事后,他還寫下《夢詠天姥吟留別》其中有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這就是李白,一身傲骨,絕不會對權(quán)貴卑躬屈膝,讓自己不開心。 所以,他能在詩文的世界里任意馳騁,卻在朝堂上寸步難行。 按說李白不適合當(dāng)官,游山玩水不是更好?但入朝做大官,報效祖國,是他一生的執(zhí)念,一旦有機(jī)會他還是不愿意放棄。 安史之亂爆發(fā)后,唐玄宗被迫退位,太子李亨即位是為唐肅宗。山河破碎,正是男兒報效祖國的大好時機(jī)。 李白的兩個好朋友杜甫、高適都去輔佐唐肅宗平息叛亂,而李白卻投靠了永王李璘。 或許是長久不被重視的他,在李璘這里找到了自尊,李璘派人三顧茅廬去請他,孤傲的他喜歡這種感覺,果斷加入。 李白的本意是好的,跟隨永王討伐叛賊,可李璘有趁亂奪天下的想法,與他同謀,犯的可是謀逆大罪。 毫無政治經(jīng)驗的李白,根本認(rèn)識不到其中的危險,還不如他的妻子楚氏看得通透,拽著衣角死活不同意他去,但倔強(qiáng)的李白就是聽不進(jìn)去。 那時的他已經(jīng)50多歲了,或許這是他最后報效祖國的機(jī)會了,他必須牢牢抓住。 追隨李璘后,李白高調(diào)的個性再次展現(xiàn)出來。 在李璘的軍隊中,他作詩11首歌頌李璘,比如:
詩文中,李白處處把李璘與過去的皇帝相提并論,我們的永王就是唐太宗那般神武的人物啊,字字戳中唐肅宗敏感的神經(jīng)。 后來,李璘兵敗落網(wǎng),李白為了自證清白,他說:“空名適自誤,迫脅上樓船。” 意思是說,都是因為我太有名了,被逼上船的。 可是,他那些為永王寫過的詩文,都坐實了他反叛的證據(jù)。 李白的處境非常危險,這是他沒想到的。正如杜甫所說“世人皆欲殺”,所有人都支持殺了他。 李白為了保命瘋狂投詩求救,終于在宋若思的幫助下重獲清白。 經(jīng)歷了大風(fēng)大浪能活下來已經(jīng)算是萬幸了,可沒心沒肺的李白卻懇請宋若思推薦他當(dāng)官。 甚至連推薦信都替宋若思寫好了,說:李白當(dāng)年在長安是“五府交辟,名動京師”,總之,紅得人人都搶著要。 但這份奏表遞上,不但沒能得到錄用,反而受到流放夜郎的詔書。 在流放的路上,遇上朝廷大赦,快60歲的李白依然像個孩子一樣,作詩:“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迸d奮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李白到老都很幼稚,保持著天真。不過,也正是這份天真,才使他一直擁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寫出那么多的好詩。 李白,終其一生也未能完成入朝為高官的夢想。 到了61歲那年,他為了完成報效祖國的心愿,提著劍就要加入李光弼的軍隊,跟著去平定叛亂余孽。 高傲了一生的李白,到最后寧愿以一個小兵的身份,上戰(zhàn)場殺敵,完成最后的夙愿。 但可惜,他年齡實在太大了,負(fù)責(zé)征兵的軍官沒有收下他。 李白壯志未酬,最后郁郁而終。 每個人都是帶著使命來到這個世界的,李白的使命是振興中華文壇。 李白,你不知道你游山玩水的功績,遠(yuǎn)遠(yuǎn)超過了一個盛世宰相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