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烏(別名烏頭、五毒根),辛、苦,熱;有大毒。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用于風寒濕痹,關節(jié)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小編整理出含有草烏的處方共1443個,本文發(fā)表的是其中的第1~60共60個。 處方1、二十五味珊瑚丸處方珊瑚75g 珍珠15g 青金石20g 珍珠母50g 訶子100g 廣木香60g 紅花80g 丁香35g 沉香70g 朱砂30g 龍骨40g 爐甘石25g 腦石25g 磁石25g 禹糧土25g 芝麻40g 葫蘆30g 紫菀花45g 獐牙菜80g 藏菖蒲50g 草烏45g 打箭菊75g 甘草75g 西紅花25g 麝香2g 來源本品系藏族驗方。 性狀本品為紅棕色的水丸;氣微香,味甘、苦、澀。 炮制以上二十五味,除珊瑚、珍珠、西紅花、麝香外,其余珍珠母等二十一味粉碎成細粉,過篩;將珊瑚、珍珠、西紅花、麝香研細,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混勻,用水泛丸,陰干,即得。 功能主治開竅,通絡,止痛。用于“白脈病”,神志不清,身體麻木,頭昏目眩,腦部疼痛,血壓不調,頭痛,癲癇及各種神性疼痛。 用法用量開水泡服,一次1g,一日1次。 規(guī)格(1)每4丸重1g(2)每丸重1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處方2、太白散處方附子(炮.去皮臍)、草烏(炮.去皮臍)、天南星(炮)、藿香(去土)、人參、當歸,各一兩。水銀(一錢)、錫(一錢半、與水銀結作砂子、一方無錫)、麝香(一錢.另研)。 炮制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破傷風欲死者,雖患者口已禁,但心腹間暖者,灌藥入口。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溫酒調下,不拘時服。 注意忌冷水。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處方3、正骨水處方九龍川、木香、海風藤、土鱉蟲、豆豉姜、豬牙皂、香加皮、莪術、買麻藤、過江龍、香樟、徐長卿、降香、兩面針、碎骨木、羊耳菊、虎杖、五味藤、千斤拔、朱砂根、橫經席、穿壁風、鷹不撲、草烏薄荷腦、樟腦 性狀為棕紅色的澄清液體;氣芳香。 炮制以上二十六味,除徐長卿、兩面針、降香、薄荷腦、樟腦及部分五味藤(41.7g)外,其余九龍川等二十味及剩余的五味藤,置回流提取罐中,加入乙醇1000ml及水適量,密閉,加熱回流提取7小時后,進行蒸餾,收集蒸餾液約1200ml。取徐長卿、兩面針、降香及五味藤等四味,分別粉碎成粗粉,加入上述蒸餾液中,攪勻,浸漬48小時。取浸漬液,加入薄荷腦、樟腦,攪拌使溶解,濾過,調整總量至100ml,即得。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用于跌打扭傷,各種骨折,脫臼,運動前后搽用,能消除疲勞。 用法用量用藥棉蘸藥液輕搽患處;重癥者用藥液濕透藥棉敷患處1小時,每日2~3次。 注意忌內服;不能搽入傷口;用藥過程如有瘙癢起疹,暫停使用。 規(guī)格每瓶裝(1)12ml(2)30ml(3)45ml(4)88ml 貯藏密封,置陰涼處。 摘錄《中國藥典》 處方4、解毒膏處方白芷1錢5分,白蘞1錢5分,白及1錢5分,川烏1錢5分,草烏1錢5分,黃芩1錢5分,獨活1錢5分,細辛1錢5分,荊芥1兩,梔子1兩,連翹1兩,羌活1兩,黃連1兩,阿膠1兩,海藻1兩,山甲1兩,昆布1兩,大黃1兩,木鱉1兩,血余1兩,赤芍1兩,薄荷1兩,牛膝1兩,木瓜1兩,防風1兩,石燕1兩,海帶1兩,黃柏1兩,桃枝1兩,柳枝1兩,桑枝1兩,杉枝1兩,天丁1兩,密陀僧1兩,水粉4兩(炒過),黃丹3兩,香油8兩。 制法上為咀片,將香油入鍋熬之,投前藥(除血余、黃丹、陀僧、鉛粉4味)入內熬枯,去滓濾過,然后下鉛粉(先煅過)、血余、陀僧、黃丹,至漆黑,滴水成珠時?;?,收入罐內備用。 功能主治陽癥瘡毒。 用法用量用時以軟紙攤貼之。 摘錄《外科十三方考》卷中 處方5、麻藥別名麻肌散 處方川烏、草烏、南星、半夏、川椒。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跌仆傷損。 用法用量麻肌散(《中國接骨圖說》)。 摘錄《準繩·瘍醫(yī)》卷六 處方6、黑虎丹處方蒼術(米泔浸7日)1兩,川烏(煨)1兩,草烏(米泔浸,去皮,煨)1兩,細辛1兩,防風1兩,荊芥1兩,麻黃1兩,兩頭尖1兩,金釵石斛1兩,天麻1兩,川芎1兩,白芷1兩,甘草1兩,何首烏1兩,當歸1兩。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諸風。 用法用量《便覽》有乳香、朱砂。 摘錄《普濟方》卷一一五 處方7、黑虎丹處方草烏1兩(去黑皮,生用),川烏(去黑皮,生用)7錢半,甘草7錢半,麻黃(不去根節(jié))半兩,甘松半兩,熟干地黃(凈洗)半兩,藿香葉半兩,白芷半兩,油煙墨(燒存性)半兩,豬牙皂莢半兩,川芎半兩,當歸半兩,何首烏半兩,南星(生用)半兩,僵蠶(去絲)半兩,赤小豆半兩,羌活半兩,白膠香半兩,木鱉子(去油)半兩。 制法上銼,或焙,或曬,為細末,糯米粉煮糊為丸,如麻仁大;兒小者,丸作粟殼大。 功能主治小兒諸般風證。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或70丸,稍空心用淡姜湯送下。 摘錄《活幼心書》卷下 處方8、雷火針處方新蘄艾末1兩,乳香1錢,沒藥1錢,穿山甲1錢,硫黃1錢,雄黃1錢,草烏頭1錢,川烏頭1錢,桃樹皮末1錢,麝香5分。 制法上為末,拌艾,將厚紙裁成條,鋪藥艾于內,緊卷如指大,長3-4寸,收貯瓶內,埋地中49日取出。 功能主治心腹冷痛,風寒濕痹,及筋骨隱痛。 用法用量用時于燈上點著,吹滅,隔紙十層,乘熱針患處,熱氣直入病處,其效甚速。 注意忌冷水。 摘錄《喻選古方試驗》卷三 處方9、蘄蛇釀處方真蘄蛇(酒洗)3兩,地龍(去土)3兩,當歸(酒洗)1兩,川芎(微炒去汁)1兩,赤芍藥1兩,天門冬1兩,蒼術(米泔浸)1兩,木鱉子(去殼)1兩,細辛1兩,白芷1兩,荊芥穗1兩,蔓荊子1兩,甘菊花1兩,石菖蒲1兩,威靈仙1兩,何首烏1兩,明天麻1兩,胡麻1兩,草烏1兩,白蒺藜(去刺)1兩,炙甘草1兩,紫參1兩,沙參1兩,苦參1兩,木賊草(去節(jié))1兩,定風草(即天麻苗)1兩,不灰木1兩,燒酒50斤。 功能主治大麻風年深不愈,眉毛脫落,鼻梁崩壞,額顱腫破,身癡膚裂,足趾潰爛;諸般風濕。 用法用量上咀片,用絹袋盛之,懸于壇內,醞釀月余。食后避風飲之,以醉為妙。 各家論述身半以上天之陽,病則氣受之,氣受則上病,故眉落鼻壞顱破;身半以下地之陰,病則血受之,血受則下病,故膚癩足裂趾墮。此釀以細辛、白芷、天麻、蔓荊、靈仙、荊芥、甘菊、木賊、川芎、蒺藜、木鱉子、定風草親上驅風,勝濕散邪;不灰木、石菖蒲、草烏、蒼術、苦參、紫參、沙參、首烏、當歸、甘草、天冬、赤芍、胡麻親下除濕,解毒活血;用地龍者,泥盤之物,濕土所化,故能引諸藥以就濕;蘄蛇者,奔騰之類,風動之象,故能君諸藥以驅風;用燒酒者,為諸藥之向導,令其徹上徹下,行十二經而通治。此釀誠為深達癘風之奧旨。 摘錄《攝生秘剖》卷四 處方10、槿皮膏處方川槿皮2兩,白及2兩,百部5錢,大楓子7錢,檳榔4錢,草烏3錢,文蛤3錢,南星2錢,草果2個,蟬蛻1錢5分,輕粉3錢,硫黃2錢,雄黃5分,麝香5厘,枯白礬5分。 制法上輕粉以下5味各為極細末,川槿皮等7味用配醋4大碗,慢火熬至1碗,濾去滓,再用慢火熬成膏,入輕粉等5味攪勻,收貯瓷瓶。 功能主治風癬。由風冷濕邪客于肌膚,搏于血氣所生,初如錢大,漸漸長開,或圓或斜,有匡欄,抓搔頑痹,不知痛癢。 用法用量以穿山甲爬破癬皮搽之。 摘錄《瘍科選粹》卷六 處方11、鼻痔丹處方瓜蒂4錢,甘遂1錢,螺殼炭5分,草烏炭5分(一方有枯礬5分)。 制法上共為細末,麻油調作丸,如鼻孔大。 功能主治使痔化為水。主鼻痔。 用法用量每日以藥塞鼻。 摘錄《青囊秘傳》 處方12、搐藥斬邪散處方藜蘆7錢(去苗),川芎半兩,細辛2錢半(去苗葉),草烏頭尖10個。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喉中腫痛不消,及痰盛氣不宣通。 用法用量每用少許,鼻內搐之。 摘錄《御藥院方》卷九 處方13、黑神散處方水蛭(瓦上焙存性)1兩,天仙子(炮焦)1兩,沒藥1兩,乳香1兩,羊脛腚骨(燒灰)1兩,大葉萵苣子2兩,萆薢2兩,防風(去蘆)2兩,紅芍藥2兩,草烏頭半兩,自然銅半兩,梧桐淚半兩(無梧桐淚,用硼砂代之用)。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接骨續(xù)筋。主打撲損傷。 用法用量每服1錢,溫酒調下。1服定痛,2服接定,3服全可,覷病大小加減用之。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八八引《煙霞圣效方》 處方14、榼藤子丸處方附子1兩,草烏頭半兩,川烏頭半兩,刺猬皮半兩,豬牙皂角半兩,榼藤子半兩,皂角刺半兩,枳殼半兩,白礬1分。 制法上并銼碎,入砂罐內,炭火燒留性,為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痔瘡久不斂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溫酒送下,1日2次,不拘時候。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三 處方15、跌打損傷酒別名跌打酒 處方麝香3分,乳香1兩,自然銅3兩,紅花1兩,當歸尾1兩,砂仁1兩,三七3兩,香附3兩,蓬莪術1兩,木通1兩,鎖陽3兩,威靈仙1兩,五加皮2兩,桂枝1兩,吳茱萸1兩,杜仲3兩,番木鱉21個,草烏1兩,法半夏1兩,朱砂1兩,生地3兩,川烏1兩,干漆1兩,赤芍3兩,細辛1兩,枳殼1兩,蘇木1兩,羌活1兩,獨活1兩,公丁香5錢,大茴香1兩,沒藥5錢,首烏1兩,川烏1兩,紫花地丁1兩,橘皮2兩,(庶蟲)蟲2兩,青皮1兩,松節(jié)2兩,甘草1兩,桃仁1兩,海馬3錢,三棱2兩,骨碎補2兩,虎骨1兩,補骨脂2兩,白芷2兩,鹿角片1兩,鈞麻2兩,刺甲皮2兩,碎蛇2條,澤蘭2兩,紅牛膝3兩,茜草2兩,干酒60斤。 制法上藥各為細末,蒸1小時后,泡酒30天,玻瓶包裝。 功能主治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每服5錢,外搽亦可。 注意體虛與孕娠不可服。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重慶方) 處方16、黑虎膏處方草烏4兩,南星2兩,半夏2兩,大黃2兩,五倍子3兩(同綠豆5兩共炒焦),干姜5錢,姜黃1兩,黃柏1兩。 制法上為細末,用蔥汁、米醋調成膏。貼患處,時常以蔥、醋潤之,毋令干燥,其膏一日又取下,加些新的,復研再貼。 功能主治楊梅風塊,作腫作痛;及癰疽瘰疬毒,并一切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以消為度。 摘錄《壽世保元》卷九 處方17、蠲痛無憂散處方蒼術(米泔水浸,焙)2兩,半夏(姜汁浸,焙)2兩,川山甲(陳土炒)2兩,川烏(黑豆酒煮,去皮尖)2兩,草烏(生姜汁煮)2兩,苦實(麻油炸?。?兩,當歸(酒洗)2兩,甘草2兩,麻黃3兩,威靈仙1兩,鬧羊花(醋浸,炒黃色)4兩。 制法上藥各為末,和勻。 功能主治一切腫毒痛。筋骨痛,頭風痛,風寒濕痹,遍身疼痛,腳氣痛風,及大麻風。 用法用量每服5-7分至1錢,無灰酒調服,再飲以醉為度。蓋臥出汗,避風。 摘錄《外科大成》卷四 處方18、蟾酥丸處方麝香1錢,雄黃1錢,蟾酥1錢,草烏1錢,黃蠟1錢,胡椒1錢。 制法將蠟化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蝎子蜇疼痛。 用法用量牙痛咬蝎涂之。 摘錄《魯府禁方》卷四 處方19、椒龍丸處方川椒(去目及閉口者,炒出汗)、地龍(去土)、草烏頭(大者,生,去皮尖)、全蝎(去毒)、防風(去蘆)、防己、赤小豆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新汲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干、濕腳氣。 用法用量每服10-20丸,冷酒1盞送下,睡前服;再睡至天明,吃荊芥、臘茶1盞。如初患半年,只1服效,如患1-2年者,2服取效,患3年者,5-7服可取其效。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八 處方20、蟾酥散處方蟾酥1錢,沒藥(炙)4錢,甲片(炙)2錢,蜈蚣2錢,雄黃2錢,麝香5分,川烏2錢,草烏2錢,藤黃2錢(一本有蝎尾4錢,沒藥2錢)。 功能主治癰疽。陰陽2癥,不紅不腫者。 用法用量大膏藥內調貼。 摘錄《青囊秘傳》 處方21、黑神丹處方黑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天麻(去蘆頭)半兩,天南星(炮裂)半兩,桂(去粗皮)半兩,半夏(漿水煮,焙干)半兩,麻黃(去根節(jié))半兩,干姜(炮)半兩,草烏頭2兩(炮裂,去皮臍),白附子(炒黃色)半兩,麝香(去毛,細研)1兩,天雄2兩(慢火上炙熱,好酒內蘸,如此7返,令折藥力,更用童便內蘸7返,撅一坑子約深5寸,先用熱火坑內炙干,去火,坑內灑酒約半升,天雄在內,瓷碗蓋定,周圍泥了,不教漏氣,冷定取出用之)。 制法上各修制,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產后大發(fā)熱,消渴不止,煩躁不休,或汗病后胃脘硬、愛水者。 用法用量發(fā)熱、渴,用蜜水化服;欲出汗,熱酒化服;汗病后胃脘硬,愛水,依前用蜜水化服1丸。 摘錄《御藥院方》卷十一 處方22、椒艾囊處方艾葉(揉)半斤,川椒1斤(凈),草烏(為粗末)2兩。 功能主治腳氣、風氣、毒氣。 用法用量上和裝成套,如包袱,裹足底及足脛,不得用履,即用火烘踏于上,下有微火,椒、艾得微火,自然熱氣入足,而寒濕氣、諸風毒氣皆疏散矣,痛甚者立止痛。止后仍要2-3日一為之,或每夜包之,達旦去之,用此方法無不效者。 摘錄《醫(yī)統(tǒng)》卷五十九 處方23、趁痛散處方草烏(炮,搗碎,別炒)1兩半,白芷1兩半,川芎1兩半,炒當歸2兩,炒烏藥5兩,乳香半兩,紫金皮(大塊,童便浸3-5日)半斤,沒藥半兩,南星半斤。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男女跌傷,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1錢或半錢,溫酒調服,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 摘錄《普濟方》卷三一一引《德生堂方》 處方24、川芎丸處方草烏(生用)半兩(去皮尖),蒼術(生)1兩,川芎(生用)2兩。 制法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腦瀉臭穢。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后茶清送下。 注意服藥后,忌一時久熱食。 摘錄《普濟方》卷五十七 處方25、黑虎丸處方草烏5錢,白芷1兩,五靈脂2兩(炒),羌活2兩,蒼術3兩(米泔洗3次),乳香1兩,自然銅2兩(醋炒7次)。 制法上為末,酒為丸,如綠豆大,百草霜為衣。 功能主治老幼一切風痛,手足腫疼不能臥。 用法用量每服5丸,空心好酒送下。病人即時如醉,不知人事,1時即愈。 摘錄《活人心統(tǒng)》卷一 處方26、黑神丸處方烏頭1兩,草烏(并炮,去皮)1兩,芎1兩,香白芷1兩,白僵蠶1兩,羌活1兩,甘草1兩,靈脂(凈洗)1兩(修事洗凈,一處焙,研為末),好墨1寸(同藥為末),麝香1字。 制法上為細末,用糯米2兩研為末,煮糊為丸,陰干。 功能主治頭風,小兒驚風,傷寒,身上生瘡,腸風痔疾,婦人血氣、血風。 用法用量藥使如后:頭風,茶湯嚼下1丸;傷寒,生姜、蔥、茶嚼下1丸;身上生瘡,蜜酒嚼下1丸;腸風痔疾,煎胡桃酒嚼下1丸;婦人血氣、血風,當歸湯嚼下1丸;小兒驚風,薄荷水磨下,每1丸為2服;頭痛,菊花酒嚼下1丸;老人常服以好酒嚼下1丸。 摘錄《幼幼新書》卷九引《張氏家傳》 處方27、川芎石膏散處方川芎、石膏、升麻、細辛、草烏、白芷、防風、羌活。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風牙痛。 用法用量擦牙。有涎吐出。 摘錄《醫(yī)統(tǒng)》卷六十四 處方28、黑神丸別名烏犀丸 處方熟干地黃(凈洗)6兩,赤小豆(生)6兩,干姜(炮)6兩,藁本(洗,去蘆)6兩,麻黃(銼,去節(jié),湯去沫)6兩,川芎6兩,羌活(不見火)3兩,甘松(洗去土)3兩,當歸(洗,去蘆)3兩,川烏(炮,去皮臍)18兩,甘草(銼)18兩,藿香(洗去土)半斤,香墨(燒,醋淬)半斤,草烏(炮,去皮尖)1斤,白芷12兩。 制法上為細末,以水煮面糊為丸,如龍眼大。 功能主治左癱右瘓,腳手頑麻,腰膝疼痛,走注四肢百節(jié)疼痛;婦人血風,腳手疼痛;打撲損傷。 用法用量烏犀丸(《朱氏集驗方》卷一)。 摘錄《局方》卷一(寶慶新增方) 處方29、藿香散處方藿香半兩,草烏頭半兩(炮,去皮臍),烏頭1兩(炮裂,去皮臍),乳香3皂子許(研)。 制法上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風客陽經,頭重疼痛,及偏湊一邊,繞額角痛。傷風挾痰飲,上厥頭疼,偏正夾腦諸風。 用法用量每服1字至半錢,發(fā)時服,好茶調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十六 處方30、痹藥處方猴姜(即骨碎補)1錢,香附1錢,草烏1錢半,川芎1錢。 制法上共為細末。 功能主治凡接骨入臼,先用此藥服之,軟其筋骨。 用法用量每用姜酒調服。飲醋即解。 摘錄《傷科匯纂》卷七 處方31、趁痛散處方川獨活1兩,五靈脂1兩,乳香(別研)1兩,白芷1兩,北茴香1兩,防風半兩,百草霜半兩,沒藥半兩,生地黃(凈)2兩半,赤芍2兩,當歸2兩,杜白芷3兩,桔梗3兩,草烏2錢(小麥汁煮透,去皮尖,焙)。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諸傷損,筋骨折斷。 用法用量每服1大錢,煨蔥頭酒或炒松節(jié)姜酒調下。 摘錄《永類鈐方》卷二十二 處方32、丹砂丸處方丹砂(研)1錢匕,草烏頭末1錢匕,乳香(研)1錢匕,巴豆(大者去皮心,研)7枚。 制法上為細末,用醋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下痢赤白,里急后重,大腸虛滑。 用法用量每服1丸,冷乳香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十八 處方33、麻黃膏處方麻黃20斤(去根,凈,搗碎,用水3斗,慢火煎濃汁如膏,入后藥末),白附子4兩,川烏頭4兩,兩頭尖(即竹節(jié)江烏,草烏亦可,以豆腐煮過用)4兩,川芩4兩,川當歸4兩,何首烏(去皮,不可用鐵刀,只用竹刀切片用)4兩,防風(去蘆)4兩,荊芥穗4兩,白術4兩。 制法上為末。入麻黃膏和勻,作餅如古錢大,曬干或陰干,紙包吊在透風處,勿使黑。 功能主治風氣痹木,半身不遂,手足癱瘓不仁,或走注疼痛,歷節(jié)等癥。 用法用量每服1餅,蔥湯化下,使汗出,密室內服。 摘錄《活人心統(tǒng)》卷一 處方34、蟾靈膏處方草烏、木鱉仁、靈仙、鳳仙子、蟾酥。 制法上藥用石灰水,堿水熬膏。 功能主治癰毒,不破頭者。 用法用量點之,可代刀針。 摘錄《理瀹》 處方35、黑圣散處方草烏頭3兩(燒令赤,地上用碗合定,良久取出),蓬砂(研)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牙齒動搖。 用法用量每用1錢匕,沸湯點,先渫牙,后用藥少許,揩牙齒動搖處,1日3-5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二一 處方36、川烏散處方川烏半兩,草烏頭半兩,藿香葉半兩,川芎半兩,甘草半兩,白芷半兩,川蝎半兩,雄黃6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偏正頭痛,傷寒冷,打撲折碎破傷風,頭面虛腫,嘔逆惡心。 用法用量每服1錢,入好茶半錢,百沸湯點,趁熱服之。如破傷風,每用大半錢,以蔥白3寸,細嚼,滾熱酒大半碗調服。甚者,如人行5里,再1服即愈。 摘錄《普濟方》卷四十五 處方37、黑虎丹處方蒼術1斤,草烏1斤,生姜1斤(切片,拌勻,入壇內,春5、夏3、秋7、冬10?。?,自然銅(醋炒7次)1兩,乳香(去油)5錢,沒藥(去油)5錢,五靈脂(醋炒7次)2兩。 制法上為細末,醋糊為丸,百草霜為衣。 功能主治跌打損傷,又治痛風并破傷風。 用法用量每服5分,酒送下。出汗為度。 摘錄《接骨入骱》 處方38、蠲痛乳香丸處方乳香(別研)1兩,肉桂(去粗皮)1兩,茴香(炒)1兩,川楝子肉1兩,青橘皮(去白)1兩,陳橘皮(去白)1兩,黑牽牛(炒)1兩,草烏頭(去皮尖,銼,鹽炒令黃,去鹽不用)半兩,檳榔半兩,木香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用無灰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疏通經絡,不發(fā)腳氣。主寒濕腳氣。足下隱痛,行履艱難,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食前服40丸,溫酒或鹽湯送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四 處方39、藁本散處方藁本、白芷、川烏、草烏、本鱉子。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口眼喎[音 wāi]斜。 用法用量鱔魚血調勻,涂面。 摘錄《證治寶鑒》卷一 處方40、解毒紫金膏處方防風5錢,荊芥5錢,連翹5錢,赤芍5錢,歸尾5錢,紅花5錢,黃芩5錢,黃柏5錢,僵蠶5錢,蟬蛻5錢,白芷5錢,甘草5錢,大黃5錢,銀花5錢,川烏5錢,草烏5錢,獨活5錢,蒼術5錢,細辛5錢,秦艽5錢,川椒5錢,骨碎補5錢,首烏5錢,蛇床子5錢,木鱉子5錢,大楓5錢,蜈蚣5錢。 制法麻、豬、桐油各半斤,將前藥浸油內,用文武火煎至藥枯黑去滓,再煎加黃丹10兩,滴水成珠為度,待溫下乳香、沒藥末各5錢,瓷器收貯聽用。 功能主治諸般惡瘡,瘰疬,痰核,癰疽,發(fā)背,楊梅,疔毒,腫毒破爛,并跌打損傷,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外貼。 摘錄《經驗廣集》卷四 處方41、黑神丸別名鎮(zhèn)風丹 處方草烏頭(不去皮,生用)、五靈脂(揀如鼠糞)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6月6日滴水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癱瘓風、風濕麻木。 用法用量鎮(zhèn)風丹(《袖珍》卷二)。 各家論述《本事方釋義》:草烏頭氣味苦辛大熱,入足太陽、少陰,五靈脂氣味甘溫,入足厥陰。此因中風癱瘓年久不愈,五臟雖無傷,而經絡四肢為邪痹阻,伸縮不能自如者,非辛熱有毒之藥及通瘀行血之品不能直走病所,故服藥后欲其微知麻者,取其藥性到也。 摘錄《本事》卷一 處方42、瘰疬膏處方金線重樓4兩,金線吊蝦蟆4兩,蓖麻仁4兩,商陸4兩,天南星2兩,半夏2兩,露蜂房2兩,防風2兩,蛇蛻2兩,大黃1兩,土木鱉1兩,穿山甲1兩,番木鱉1兩,射干1兩,川烏1兩,草烏1兩,枳殼1兩,當歸1兩,紅花1兩,白芷1兩,僵蠶1兩,紫花地丁1兩,紫背天葵1兩,活雄鼠1個,干蟾1個,芫花1兩5錢,巴豆肉5錢,急性子5錢,鯽魚4尾。 制法用麻油3斤浸七日,熬枯去滓,復入凈鍋內,熬至滴水成珠,稱熱油1斤,加銀朱8兩,收之成膏,下凈黃蠟8兩,再下乳香(去油)、沒藥(去油)、血竭、兒茶各5錢,麝香2錢,潮腦2兩,乳細下之,攪勻,收貯,攤宜厚些,速效如神。 功能主治瘰疬。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十八 處方43、解毒烏龍膏處方木鱉子(去殼)2兩,半夏2兩,小粉4兩,草烏5錢。 制法上于鐵勺內慢火焙至黑色為度,研細。 功能主治諸毒高腫焮痛,赤暈不消。 用法用量以新汲水調搽,1日1換。 摘錄《仙拈集》卷四 處方44、廣圣散處方蒼術1斤(米泔水浸4時),川烏半斤(炮),草烏4兩(炮),蝎梢2兩,地龍2兩(去土),天麻3兩,細辛3兩(去葉),川芎5兩,白芷5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一切腫毒,風毒腫,半身不遂,腦疽發(fā)背,瘋犬咬傷,一切頭風,傷寒,疔瘡,臁瘡,小兒風證。 用法用量治風毒腫、瘋犬咬傷,每服1錢,溫酒調下,外以水調搽患處;半身不遂,風寒暑濕,每服1錢,溫酒調下;腦疽發(fā)背,以井花水調涂四畔,另用溫酒調服;一切頭風,用生蔥搽,酒調下;傷寒,用溫茶調下出汗;疔瘡,用溫酒調服,外醋調搽;臁瘡,用井花水調搽;小兒風證,用薄荷湯調下。 注意忌一切豬葷。 摘錄《普濟方》卷二七八 處方45、黑龍丸處方羌活(去蘆頭)1兩,獨活(去蘆頭)1兩,蔓荊子1兩,薄荷葉(去土)1兩,細松煙墨(燒紅,醋淬)1兩,川芎半兩,白附子(炮)半兩,甘草(炙)半兩,山梔子仁半兩,白僵蠶(炒去絲嘴)半兩,香白芷半兩,防風(去蘆頭)半兩,荊芥穗半兩,天南星(湯浸1宿,炮)半兩,草烏頭(炮,去皮尖)半兩,川烏頭(炮,去皮臍)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1兩作10丸。 功能主治風毒上攻,頭面多生赤(疒畾)。 用法用量每服1丸,細嚼,食后茶、酒任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二 處方46、趁痛丸處方蕓薹子半兩,木鱉子仁半兩,白膠香半兩,地龍半兩,五靈脂半兩,赤小豆半兩,當歸半兩,骨碎補半兩,海桐皮半兩,威靈仙半兩,草烏頭1兩半(生,白者),烏藥半兩,甜瓜子半兩。 制法上為末,酒煮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風毒走痃,腰腳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5丸,加至7-8丸,空心嚼,木瓜熱酒送下。 注意藥后忌熱物少時。 摘錄《雞峰》卷四 處方47、蟾酥散處方酥片1錢,蝎尾4錢,甲片2錢,蜈蚣2錢,藤黃2錢,雄黃2錢,乳香2錢,沒藥2錢,川烏2錢,草烏1錢,銀朱2錢,麝香3分。 制法上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癰疽初起,木腫作痛,皮色不紅者。 用法用量摻膏藥內貼。 摘錄《藥奩啟秘》 處方48、趁痛丸處方草烏頭(不去皮尖)3兩,生干地黃(焙)半兩,天南星半兩,半夏(與南星用姜汁浸1宿,切,焙)半兩,白僵蠶(炒)半兩,烏藥(銼)半兩。 制法上為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曬干。 功能主治走注歷節(jié),諸風軟痛;卒中倒地;跌撲傷損。 用法用量每服5-7丸,空腹、臨臥溫酒送下。如顛撲腫痛,用姜汁和酒研10數(shù)丸涂之;如卒中倒仆,以姜汁、茶清研5-7丸灌之。 摘錄《圣濟總錄》卷十 處方49、蠲痛丸處方草烏頭4兩(去皮尖,鹽炒煙出),天南星2兩(生),京墨半兩(燒),破故紙3兩(炒),沒藥1兩(研),地龍2兩(炒、去土),五靈脂2兩(炒),乳香半兩(研),白膠香2兩(熔開,潑凈,石上冷研)。 制法上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風寒濕痹,筋骨重疼,走注攻刺,腰腳無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溫酒下,漸加丸數(shù)服。 摘錄《永樂大典》卷一三八八○引《衛(wèi)生家寶》 處方50、蟬退散處方蟬退、蜂房、僵蠶、牛膝、草烏、荊芥、細辛、地松各等分。 功能主治風蟲牙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錢,水1鐘煎,漱牙,冷則吐出。 摘錄《醫(yī)統(tǒng)》卷六十四引《圣惠》 處方51、接骨膏處方川烏、草烏、大黃、當歸、生地、紅花、大戟、芫花、甘遂、甘草、劉寄奴、紫荊皮、靈脂、地鱉蟲、雄鼠糞、上肉桂、山甲、發(fā)團、野麻根、麻油2斤半,桐油24兩(熬),乳香1兩,沒藥1兩,血竭1兩,阿魏1兩,桃枝49寸,柳枝49寸,槐枝49寸,桑枝49寸。 制法上用麻油、桐油熬,地鱉蟲、鬧羊花收膏。 功能主治骨折。 摘錄《理瀹》引《福本集靈》 處方52、蒺藜散處方蒺藜(杵去刺)半兩,草烏頭(水浸3日,逐日換水,去皮,曬)半兩,白芷2錢半,白附(生)2錢半,蒼術(炒)2錢半,荊芥穗2錢半。 制法上為末,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疒頹)風。上攻耳鳴目眩,下注陰濕瘡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上則茶清,下則鹽酒送服。 摘錄《直指》卷十九 處方53、不二丸處方蒼術(銼)2兩,草烏(去皮尖)1兩,羌活1兩半,杏仁49個,巴豆(去殼油)49粒。 制法上為細末,神曲為丸,如皂子大,黃柏末為衣。 功能主治痘癥順癥,因傷食而腹脹滿,氣喘促,瘡色變,又煩躁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原物煎湯送下;再服補中化毒物。 摘錄《痘疹全書》卷下 處方54、催膿散處方番木鱉(切碎)5錢,草烏(去蘆)5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痘疹后膿毒已成,勢不能散者。 用法用量水調,用鵝毛蘸搽之,中留一頭,豆許大,以待出膿。頻搽之,不過半日即破,用此催膿速愈。 摘錄《治疹全書》卷下 處方55、飛步丸處方北防風,北細辛半兩,木瓜1兩,川烏6錢(炮),草烏1兩(半生半熟),晚蠶沙1兩,火焮草半斤(并9蒸9曬,焙干),蒼耳葉半斤(同蒸、焙)。 制法上為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婦人風毒腳氣腫疼。 用法用量方中北防風用量原缺。 摘錄《普濟方》卷二四一 處方56、山梔子丸處方山梔子(去皮)半兩,草烏頭(炮)半兩,干姜(炮)半兩。 制法上為末,煮棗肉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攤緩風。 用法用量每服3丸,漸加至7丸。常服2丸,不嚼,茶、酒任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 處方57、鄂諸小金丹處方晚蠶砂(炒熟)、草烏頭(生用)各等分。 制法上為未,生地龍為丸,如少則加醋糊為丸。 功能主治諸風。 用法用量每服4-5丸,白湯送下。多則麻人。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一 處方58、黃藥末處方川烏3斤(炮),草烏3斤(醋煮),楓香(別研)3斤,當歸(去蘆,酒浸1宿,陰干),赤芍藥半兩,川獨活2斤(去蘆),川芎2斤(湯泡7次),細辛2斤(去苗,凈洗),香白芷2斤,山桂2斤(去粗皮),白姜2斤(面裹煨),黃姜2斤(濕紙裹煨),五加皮2斤(凈洗,去骨),桔梗2斤(去蘆),骨碎補2斤(去毛,炒),蒼術2斤(醋煮7次),何首烏(用黑豆酒煮7次)2斤,知母半斤,沒藥半斤,牛膝2斤(酒浸7日,焙干)。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續(xù)筋接骨,常服活血止腫生力。主跌撲傷損,皮肉破綻,筋肉寸斷。敗血壅滯,結癰爛壞,疼痛至甚,或勞役所損,肩背四肢疼痛,損后中風,手足痿痹,不能舉動,筋骨乖張,攣縮不伸。 用法用量每服2錢,鹽酒調,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空心服;遍身損傷,臨臥服。 注意孕婦莫服。 摘錄《理傷續(xù)斷方》 處方59、麻黃溫痹湯處方麻黃10g,羌活10g,獨活10g,制川烏10g,制草烏10g,八里麻1g,桂枝10g,黃耆20g,川牛膝12g,木瓜12g,威靈仙12g,雞血藤10g,細辛3g,制附塊10g,伸筋草10g,尋骨風10g,蒼耳子10g,秦艽10g,桑寄生10g,炙甘草10g。 功能主治祛風散寒,舒筋活絡。主風寒濕邪侵襲經絡,留滯關節(jié),關節(jié)腫大疼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氣血虛虧,可酌加黨參、枸杞、當歸、白芍以扶正氣。 摘錄《千家妙方》卷上引范國(木梁)方 處方60、雷火針別名熱熨針 處方蘄艾1兩,朱砂2錢,穿山甲(土炙)1錢,桃皮1錢,草烏1錢,川烏1錢,乳香1錢,雄黃1錢,沒藥1錢,硫黃1錢,麝香5分。 制法上為細末,以蘄艾鋪粗紙上,入藥末3錢卷成筒,如爆竹式,將藥筒入瓶內,以箬葉、油紙封口,埋屋下地中49日取出。 功能主治祛風散寒,通經活絡。主風寒濕氣痰滯于經絡血脈之中,閉塞不通而痛。 用法用量熱熨針(《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北京、南京方)。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術匯集而成,僅作學習、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貓畫虎,身體有恙應盡早就醫(yī)。本文資料絕大部分注明了出處,但不對信息的正確性負責,更不對使用本文信息導致的后果負責。 |
|
來自: 新用戶49248857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