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善良是一種高尚的品行,從小我們就被教育要做一個熱心善良的人。但隨著歲月的沉淀,每個人的善良程度開始不一樣了。 善惡本不是對立的,當(dāng)好人的善良被無限消耗時,就不再敞開心扉的善良了,于是這個社會就有了“惡人”和“好人”。 幾年前,有個叫彭宇的小伙子在公交車站扶起一位老太太,本出于好心,老太太卻告訴世人是彭宇撞了她,并提出高額賠償。 之后二人鬧上法庭,形成了一個全國皆知的案件,經(jīng)過法律判決彭宇最終賠償了老太太四萬余元。 全國人民都為彭宇感到不公平,明明是好心,為何會被反咬一口? 經(jīng)過這件事后,很多人碰到老人摔倒再也不敢輕易去攙扶。 出于真誠的善良被利用,讓那些本來善良的人,變得越來越冷漠了。 有一顆善心,常做善良的事,為他人帶來幫助的時候,也是在為自己積福德,但你的善良必須要帶一點兒鋒芒。 就像彭宇一樣,扶起老人前他沒有想過自己會被訛詐,扶起后老人的敲詐讓他措手不及,可面對老人的勒索,他還有惻隱之心。 善良不是我們的義務(wù),也不能成為他人利用自己的鋪墊。 02 有時候你一直對他人好,他人會在潛意識里覺得你所做的一切是應(yīng)該的,當(dāng)你有一天不那樣做的時候,他就會反過來覺得是你變了。 有這樣一則故事,從前有一個善良的地主,有一天他碰到一個蓬頭垢面的乞丐,出于好心,他給了乞丐十文錢。 乞丐拿到十文錢時,感恩載德,激動得說了一大串感激的話。 第二天,乞丐再次出現(xiàn)在地主家門前,好心的地主又給了他十文錢。 就這樣持續(xù)了九天,乞丐每天都能得到地主給的十文錢。 到了第十天,乞丐照常出現(xiàn)在地主家門口,這次由于地主身上只有五文錢,于是只給了乞丐五文錢。 乞丐看著五文錢,突然質(zhì)問道:“你以前都給十文錢的,今天怎么只有五文錢了?你那么富裕的一個地主?連十文錢都不給我了嗎?” 地主聽后極為詫異,他不明白自己這幾天給乞丐那么多錢,為什么乞丐不感謝自己反而覺得自己對不起他。 故事告訴我們,有時候我們一直做善良的事,并不能得到別人的感恩,甚至不能得到別人的理解。 03 有些人的善良不帶任何棱角,他可以幫助任何人,可以受別人指使,就是俗稱的“老好人”。 我有一個親戚老陽叔,被村里人稱為“活雷鋒”,只是這個稱呼是稍帶貶義的。 村里人誰有資金周轉(zhuǎn)問題,第一個就想到老陽叔,而每一次老陽叔都有求必應(yīng),而且他借出去的錢都跟打了水漂一樣,有去無回。 老陽叔的妻子因為這事跟他吵了無數(shù)次,有時直接被氣回了娘家。 后來老陽叔家里出了點事,他讓那些借過他錢的人歸還,結(jié)果沒一個人還錢。 最后老陽叔明白了,自己可能算是個好人,但遇到的不一定都是好人。 有些人在竭盡所能的利用自己的善良,曾經(jīng)做的那些事看似善良,其實對自己來說是愚蠢的。 善良不是讓自己變得軟弱,容易受人欺負(fù),而是做的善事能起到真正的作用,且不傷害到自己。 愿今后你我的善良不被辜負(fù)。
|
|
來自: 人杰地靈h8p9lk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