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作也。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凡出乎口而為聲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予聞世謂詩人少達而多窮,夫豈然哉?蓋世所傳詩者,多出于古窮人之辭也。凡士之蘊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巔水涯之外,見蟲魚草木風云鳥獸之狀類,往往探其奇怪,內(nèi)有憂思感憤之郁積,其興于怨刺,以道羈臣寡婦之所嘆,而寫人情之難言。蓋愈窮則愈工,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后工也。予友梅圣俞少以蔭補為吏累舉進士輒抑于有司,困于州縣,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猶從辟書,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奮見于事業(yè)。其家宛陵,幼習于詩,自為童子,出語已驚其長老。既長,學乎六經(jīng)仁義之說,其為文章,簡古純粹,不求茍說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詩而已。然時無賢愚,語詩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樂于詩而發(fā)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詩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薦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嘗見而嘆曰:“二百年無此作矣!”雖知之深,亦不果薦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為雅頌,以歌詠大宋之功德,薦之清廟,而追商、周、魯頌之作者,豈不偉歟!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為窮者之詩,乃徒發(fā)于蟲魚物類,羈愁感嘆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窮之久而將老也!可不惜哉!圣俞詩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謝景初,懼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陽至于吳興以來所作,次為十卷。予嘗嗜圣俞詩,而患不能盡得之,遽喜謝氏之能類次也,輒序而藏之。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師,余既哭而銘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遺稿千余篇,并舊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為一十五卷。嗚呼!吾于圣俞詩論之詳矣;故不復云。廬陵歐陽修序。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予A友B梅C圣D命E少以G滿H補I為J支K累L舉M進N士O輒P抑Q于R有S司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拘,指被拘禁,“百里奚舉于市”的“舉”表示被選拔、被任用,兩者用法相同。B.蔭,是指封建時代子孫因先代官爵或功勛而受到封賞,文中梅堯臣因家族親屬而受蔭。C.辟,指征召,與《答司馬諫議書》“辟邪說,難任人”中的“辟”詞義相同。D.雅頌是《詩經(jīng)》內(nèi)容和樂曲分類的名稱。雅為朝廷的樂曲,頌為宗廟祭祀的樂曲。12.下列對材料三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中指出古代不得志的詩人更能體悟生活,抒發(fā)沉郁的胸臆,寫出人們難于表達的情感。B.梅圣俞常用詩歌抒發(fā)不得志的感情,所以當時不論賢愚,人們談?wù)撛姼枰欢〞蛩蠼獭?/span>C.梅圣俞詩作很多,但他卻沒有收集保管。通過謝景初的努力,使梅圣俞的詩作得以保存。D.序文以評述梅詩為軸心,融議論、敘事、抒情為一體,飽含了作者對梅圣俞的傾慕和同情。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蓋愈窮則愈工,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后工也。(2)其家宛陵,幼習于詩,自為童子,出語已驚其長老。 14.請分別概括三則材料的文學創(chuàng)作理論。(3分)
E、K、O【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我的朋友梅圣俞,青年時憑借先輩的功勛做了官,但屢次參加進士考試,每次都被主考官壓抑了?!懊肥ビ帷笔恰坝栌选钡拿郑餐鼍渥拥闹髡Z,中間不能斷開,所以E處斷開;“蔭補”是“為吏”的方式,不能斷開,所以K處斷開;“累舉進士”與“哲抑于有司”是兩件事,所以O(shè)處斷開。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及文言一詞多義的能力。C錯誤,文中“猶從辟書”的“辟”指征召,《答司馬諫議書》“辟邪說,難任人”的“辟”是“批駁”,詞義不同。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B.“因為梅圣俞經(jīng)常用詩歌來抒發(fā)不得志的感情,所以當時不論賢愚,人們談?wù)撛姼枰欢〞蛩蠼獭币蚬P(guān)系錯誤,原文“然時無賢愚,語詩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樂于詩而發(fā)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詩尤多”,人們向他求教和他常用詩歌來抒發(fā)不得志的感情之間沒有因果關(guān)系。13.(8分)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大概越困厄就越能寫得工巧,既然這樣,那么并非寫詩使人困厄,大概是詩人處境困厄后才能寫出工巧的詩來。(4分。第一個“窮”,處境困厄;殆,大概、恐怕;工,工巧;句意1分)(2)他的家在宛陵縣,小時候就學習寫詩,從做孩童的時候起,他所寫的詩就使年長的人驚嘆。(4分。自,從.....起;驚,使.....驚嘆;長老,年長的人。句意1分。)司馬遷的“發(fā)憤著書”說;韓愈的“不平則鳴”說;歐陽修的“窮而后工”說。(1點1分)從前周文王被拘禁羑里,推演了《周易》;孔子在陳蔡遭遇了困厄,作有《春秋》;屈原被放逐,寫了《離騷》;左丘明雙目失明,才編撰了《國語》,孫子的腿受了臏刑,而寫了《兵法》;呂不韋被貶到蜀郡,世上才流傳《呂覽》;韓非被囚禁在秦國,才寫出《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都是圣人賢士抒發(fā)憤懣而作的。大概各種東西不能處于平靜就會發(fā)出聲音。......人在言論上也是這樣。有了不可抑制的感情然后才表達出來,他們歌唱是有了思念的感情,他們痛哭是有所懷念。凡是從口中發(fā)出來成為聲音的,大概都是有不平的原因吧!我聽見世上的人說詩人得志的少,處境困厄的多。難道真是這樣嗎?大概世上流傳下來的詩,大多是古代困窘不得志的詩人的作品。大凡讀書人胸里蘊藏他所有的學問、抱負,卻無法在當世施展的,大都喜歡游山玩水,過著隱居的生活,看見蟲魚、草木、風云、鳥獸這一類東西,往往探究描述它們種種奇怪的形狀。他們心里充滿著憂慮、憤慨的情緒,產(chǎn)生怨恨、諷刺的念頭,傾訴羈旅之臣和寡婦的哀嘆,因而能寫出人們難于表達的話語。大概越困厄就越能寫得工巧,既然這樣,那么并非寫詩使人困厄,大概是詩人處境困厄后才能寫出工巧的詩來。我的朋友梅圣俞,青年時憑借先輩的功勛做了官,但屢次參加進士考試,每次都被主考官壓抑了,只能在州縣做小官,總共有十多年。他年紀快五十了,還接受聘書,做人家的幕賓,壓抑著胸中懷藏的本領(lǐng),不能夠在事業(yè)上施展出來。他的家在宛陵縣,小時候就學習寫詩,從做孩童的時候起,他所寫的詩就使年長的人驚嘆。長大后,學習了六經(jīng)仁義的學說,他寫的文章,簡潔古雅精粹,不想茍且迎合來博得世人的歡心。世上的人也只知道他的詩罷了??墒钱敃r不論是賢能還是庸愚的人,一談到做詩,必求教于圣俞;圣俞自己也喜歡把他不得志的心情在詩里表現(xiàn)出來;所以他平生所寫的,以詩最多。世上的人已經(jīng)知道他了,可是卻沒有人向朝廷推薦。從前王文康公曾經(jīng)見到他,嘆息說:“兩百年來沒有這樣的作品了!”王公雖然很了解他,也終究沒有推薦。如果能夠使他在朝廷發(fā)揮作用,做了《雅》、《頌》一類的詩,來歌頌大宋王朝的功業(yè)和德澤,把他奉獻到宗廟里去,趕上《詩經(jīng)》中的《商頌》、《周頌》和《魯頌》,難道不是偉大的事業(yè)么?怎么使他到老也不得志,卻寫些窮困人的詩,只是借蟲、魚一類的東西來抒發(fā)羈旅、愁悶的感嘆?世人只是喜歡他詩作的技巧,卻不知道他長期窮困潦倒并且將要衰老了,這難道不可惜嗎?圣俞寫了很多詩,不肯自己整理。他的內(nèi)侄謝景初,擔心他的詩多了容易散失,就把他從洛陽到吳興居留期間所寫的詩,編成十卷。我曾經(jīng)特別喜歡圣俞的詩,而擔心不能全部得到它;我立刻高興謝景初能夠替他分類編排起來,就寫了這篇序,把它珍藏起來。過了十五年,圣俞因為患病在京城去世。我在哭吊之后,為他寫了一篇墓志銘,趁便向他的家人索取遺作,得到他的一千多篇遺稿,和原先收藏的,選擇其中最好的六百七十七篇,編成十五卷。唉!我對圣俞的詩已經(jīng)論述得很詳細了,因此這里就不再說了。廬陵歐陽修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