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這個東西會變化的,它并不能保障永遠存在。大家應(yīng)該對出軌做好精神準備?!?/strong> 想不到李銀河曾經(jīng)的一句話,如今卻一語成讖! 越來越多的人,在結(jié)婚之后,又重新“遇到”了所謂的真愛。 尤其人到中年,婚姻已然走向平淡,這個時候,最容易對別人“情不知所起”…… 但《親密關(guān)系》一書中曾說: “親密關(guān)系過程,一開始是相互吸引,然后一步步發(fā)展出浪漫的火花。人一旦墜入情網(wǎng),難免會有過高的期望,最后掉入到幻滅的深淵里?!?/strong> 男女之間,有了“關(guān)系”卻做不成夫妻時,多半是劫不是緣,因為往往逃不開下面這幾個結(jié)局! 無奈分手 最近,重溫了電影《男與女》。 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因一場“偶遇”擦出火花、暗生情愫。 只可惜—— 世間有一種愛,向來緣淺,奈何情深。 女人從最初的理智、不抱期待變成了最后的孤注一擲、破釜沉舟;男人卻從最初的熱烈癡情變成了最后的權(quán)衡利弊、退縮逃離。 一場不被世俗認可的戀情,終究不得“善終”。 看完之后我想起了網(wǎng)上一句很扎心的話: “我是人妻,你也已為人夫,錯誤的時間相遇,無法做戀人,無法做知己,無法做朋友,又舍不得陌生,離不開放不下又忘不了,我該把你放哪里?!?/strong> 緣分就是這般,美好又殘酷。 若是在錯誤的時間,遇到了對的人,即便是有了“關(guān)系”,最終也逃不過分手的結(jié)局。 就像, 有些美景只適合觀賞,不適合收藏; 有些人也只能夠相遇,卻無法相伴。 這樣的愛,不管內(nèi)心多么不舍,都無可奈何,最終只能放手。 一方受到傷害 城墻之外的感情,始終無法給你全部。 作家凌九歌說過: “如果放不下婚外的愛情,只有一種結(jié)局,那就是失去伴侶和家庭,余生將會與痛苦為伍?!?/strong> 很多時候,面對不該有的情愫,最可怕的其實不是道德上的譴責,如果你不當回事,這些指責根本傷害不到你。 可是情感卻會折磨你,當求而不得時,所有的痛苦和折磨就會如影隨形。 正如電影《七年之癢》中,主人公理查德在自己妻子出門度假的時候,意外認識了由夢露飾演的女鄰居,理查德立刻被鄰居的年輕美貌所傾倒。 但時間越久,理查德的內(nèi)心就越是糾結(jié)。 他常常陷入“愛情與忠貞”的兩難痛苦中,無法自拔,最后痛苦到只能求助于心理醫(yī)生。 有句話說的好: “心動再美,也渲染不了未來,感情再濃,也承擔不起幸福。” 一段感情如果一開始就充滿了不倫與謊言,就只能永遠陷在“糾結(jié)無奈”的悲劇人生中。 留下無盡的遺憾和沉默無力的掙扎…… 互相折磨 談及婚姻,人們總喜歡引用張愛玲的一句話: “愛情如果不落到穿衣、吃飯、睡覺、數(shù)錢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會長久的?!?/strong> 換做其他感情,又何嘗不是如此? 不論是一見傾心,還是日久生情,如果沒有一顆承受平凡的心,很容易就會在各種煩惱里逐漸崩潰。 就像《如影隨心》里的故事一樣。 男女主角為了追求所謂的“真愛”,雙雙背叛自己的婚姻,分別離婚后走到一起。 可當熱戀過后,生活的一切歸于平淡,彼此的懷疑與責備就如病毒一般不斷的滋生,就這樣,原本相擁而眠的兩個人,漸漸地背靠著背,漸行漸遠。 有人這么說: “原來婚外真愛不過是新鮮感的一時興起,激情消退后又禁不住'偷’的心理產(chǎn)生的懷疑和防備,最終也逃不過時間的摧殘?!?/strong> 可見,一段沒有經(jīng)過生活打磨的感情,坍塌是遲早的。 前一秒還轟轟烈烈、非你不行,下一刻就會分崩離析、互相傷害。 說到底,愛情需要的是迷戀,但生活需要的是耐心。 如果只是激情作祟,必定走不長遠。 婆娑塵世中,煙塵翻涌,人心浮動。 若不想被浮躁與喧囂淹沒,就必須守好自己的心,對婚姻充滿敬畏,與愛人相守終身。 正如金星說的那樣: “當你在婚后還能遇到'今生摯愛’,一定是雙方的原因。因為你缺點東西,你不滿足,你有一扇窗是打開的。如果那扇窗關(guān)上,遇見摯愛的可能性很低?!?/strong> 面對誘惑,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給愛人一份責任,給自己一份體面。 然后在最平凡的日子里,活出甜味、閃閃發(fā)光。 愿你我都能擁有幸福,一世守望。 點個【贊】+【在看】,讓分享成為一種習慣,愿晚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