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探玄 十二《道德經》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真正的德行,應該像良知一樣自然而然的流露,它沒有固定的標準,更不值得炫耀,這也是“無為”在養(yǎng)德方面的體現(xiàn);常人在修養(yǎng)德行方面,往往會有一個刻意制定出的標準,只有這樣或那樣才算有德,反之,做的再好也不算有德,這是把自性規(guī)范化的“有為”之舉,因此只能事與愿違。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真正的德行,源于它的自性本來,故而無所圖、無所求;常人想象出來的德行,源于外部環(huán)境刻意為之的概念,故而有所圖、有所求。 仁慈,是人性最為根本的特征,有意將人性中善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就是“人道”符合“大道”的過程,因此,真正的仁慈必然會像上德一樣,無所圖、無所求。 尚義,是我們美化自己的一種方式,是彰顯自我的過程,因此,它只能用一些特別的手段讓他人知道,故而容易流于形式。 禮,更是人為制造出來的概念,制定它的人真正的目的是為了要求他人,或者為了利益交換,因此講究“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這種虛偽的行為其實瞞不過世人的眼睛,所以在得不到世人認可時,他就會想辦法強迫你就范。(道德綁架)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社會正是由于這個原因而世風日下的——忘記了大道,希望用德來改善;德守不住了,希望用仁來挽救;仁慈被放棄了,希望用義來維持;當義變了味之后,又想出禮這么個東西。 意圖亡羊補牢,不想?yún)s將功夫用在了粉飾羊棚上……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可以這么說,禮的出現(xiàn),意味著人性開始泯滅,也是天下大亂的開端。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對未來的擔憂,看似能夠改變現(xiàn)在的囧境,實則是一種毫無意義地杞人憂天,當然,未雨綢繆并無不妥,這也符合道之規(guī)律,只是,失道之后又怎能預料道之變化呢?所以,過分的擔憂只會讓自己陷入焦慮不安之中。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因此,有智慧的人注?重?修養(yǎng)提升自己真正的德行,不會在意那些華而不實,虛偽繁瑣的禮數(shù);不念過往,不畏將來,活在當下,懂得如何取舍! 自禮之后,我們又提出哪些新的規(guī)矩這就要從儒家的“五常”,仁義禮智信說起。 孔子借用老子的思想提出“仁、義、禮”,孟子延伸為“仁、義、禮、智”,董仲舒擴充為“仁、義、禮、智、信”,后稱“五常”。 這“五常”貫穿于中華倫理的發(fā)展中,是儒家提倡做人的起碼道德準則,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的因素,為歷代儒客推崇。 其后又有“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等四維、八德、十義各種繁瑣禮數(shù)。 就我自己的感受而言,為了寫這篇文章,光是翻找這些資料都已不勝其煩,何況常人? 這么復雜凌亂的概念,記都記不住,又怎能將其用于修正自身的德行呢? 再后來,各種思想、理論、觀念的出現(xiàn),更加反證了人道沒落、道德淪喪已經到了一個病入膏肓的境地。 雖然人類取得了物質文明的巨大進步,但是根本無法平衡我們“失道”帶來的惡果。 時至今日,“法”,似乎成了約束人性泯滅最終的手段…… 然而,這一切老子在兩千五百年前就早有預料,并對此提出警告: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章,盜賊多有! 以現(xiàn)實來看這句預言,上到國家,下到個人,無不準確的印證了老子的話——有的國家,以法之名事無巨細,卻往而不來,雖國力提升,但民怨多有;有的國家,槍支泛濫以證自由,卻四處施威,雖能號令諸國,也難掩日暮西山;普羅大眾,為了金錢物欲不擇手段,各種驚掉下巴的言行層出不窮;法律制定的越來越細化,違法亂紀的行為卻越來越多…… 嗚呼哀哉! 物壯則老,是為不道,不道早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