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墓文化在我國流傳已久,“入土為安”成了人們一生的終結,很多帝王在剛登基時就開始為自己建造陵寢,如今我們能見到的保存完好的大型陵墓卻并不多,這些墓葬不僅僅是帝王死后的安身之所,還是歷史留存下來的文物。
如今,我們能看到的很多古建筑古陵園都是在原有基礎上修整完善過的,在安徽鳳陽,就有這樣一座陵墓,政府不僅出資修整,還為了它讓高鐵改道,它就是明皇陵。
朱元璋為父母修建明皇陵
元朝末年,窮苦出身的朱元璋投奔了郭子興的紅巾軍,從一個小小的九夫長一路成長為一軍主帥,成為起義軍的實際掌權人。當手中有了實權后,他回到了故鄉(xiāng),為父母重修陵寢。
朱元璋出生在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中,他的父親是佃戶,辛苦一年也只能換來微薄的口糧,家里孩子多,生活的重擔壓在他的父母身上,積貧積弱導致夫妻二人早逝,朱元璋和兄弟姐妹們只能將父母草草下葬。
于是,讓父母有一座風光的陵墓成了朱元璋的夙愿,直到1366年,朱元璋受封吳王,他帶人回到故鄉(xiāng)安徽鳳陽祭拜,并在原墳址上修建一座陵寢,修建這座陵寢,朱元璋十分上心,不僅派了自己的親信監(jiān)督修繕,還多次親自前去祭拜,查看施工進度。
陵寢建成后占地面積約兩萬畝,整個陵寢氣勢宏大,當中有一條神道總長達到了257米,神道兩側矗立著32對石像生。
所謂“石像生”,它是歷代皇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這些石刻的雕像通常是體型較大的動物,遠遠望去高大異常。
之后,朱元璋給這座陵寢命名為英陵,后世又稱之為明皇陵。這里埋葬的也不僅僅是他的父母,他兄嫂的尸骨也在其中。朱元璋登基后,明皇陵又修繕了兩次,皇陵外圍起了城墻,在明朝政權統(tǒng)治下,明皇陵共經(jīng)歷了十余次修繕。
之后政權更迭下,明皇陵不再修繕,守陵人也漸漸消失,于是其中的很多建筑原料都被附近居住的百姓盜用,長時間的荒蕪讓明皇陵風光不再。
抗日時期,日軍攻入明皇陵,將其中的文物國寶洗劫一空,培育了數(shù)百年的古木焚毀在烈火中,一夜之間,明皇陵到處是斷壁殘垣;文革時期,明皇陵僅存的石雕也被打砸,石像生被毀,有的被砸掉耳朵,有的被砸斷了腿,威嚴不再。
解放后重新修繕
直到1982年后,明皇陵才迎來了新的生機,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當?shù)卣O立了文物管理機構,專門針對明皇陵進行維護修整。
文物管理所的專業(yè)人員現(xiàn)場整理后,在明皇陵發(fā)現(xiàn)了破損的石碑,其中就有一塊“大明皇陵之碑”,是朱元璋親自撰寫。
在這段碑文中,朱元璋只是簡短的用一千多個字講述了自己的經(jīng)歷,但對于后人來說,它對研究朱元璋和明朝的歷史有著重要的價值。
有專業(yè)人員接手后的明皇陵迎來了新的生機,工作人員先是對無字碑進行清理,將其復原,之后又將皇陵中殘存的石像生拼接起來,加固底座。
明皇陵石像生是用整塊石料雕琢而成,盡管歷經(jīng)數(shù)百年風雨,造型依舊生動。石像分列神道兩側,動物石像象征著保衛(wèi)陵墓的警衛(wèi)力量,人物石像代表的是恭迎帝王的侍從。
在二十多年的修復與保護下,明皇陵以新的面貌出現(xiàn)在了世人眼前。當?shù)卣诿骰柿曛蟹略炝水敵醯淖o所,整體占地面積也縮小了許多。雖然不能一比一的復原,但明皇陵的石刻卻依然挺立,仍然傳遞著恢弘的氣勢。
為了防止明皇陵石刻受風雨侵蝕,2003年,安徽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在參考了大量歷史文獻的基礎上,按原樣恢復了有字碑亭和無字碑亭。之后,當?shù)卣畬⒚骰柿陮ν忾_放,允許游客入內參觀。
為保明皇陵高鐵繞道
后來在修建京滬高鐵時,安徽路段的高鐵建設過程中,遇到了一個極大的難題,那就是明皇陵。
在當時安徽的高鐵路線規(guī)劃中,想要以最低的成本建設高鐵,那么勢必要從明皇陵當中穿過,可如此一來,明皇陵的布局和整體性將會被破壞。
這個問題讓安徽的各個部門都犯了難,修建高鐵是否要拆除明皇陵,之前投入的維修保護費用打了水漂不說,明皇陵所蘊含的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將不復存在,如果不拆除,那么高鐵建設將增加2個億的費用。
安徽政府經(jīng)過多次協(xié)商后,最終敲定更改設計讓高鐵繞道,保存明皇陵,因為它不僅僅是歷史長河中遺留下的明珠,更是日軍侵華的歷史見證,即便遷址重建,也失去了它的意義。
高鐵繞道后雖然避開了明皇陵,但是新方案需要跨過河流跟水庫,繞道后的高鐵增加了285米的隧道路段,但這種復出的值得的,極大程度上保存了明皇陵的歷史風貌。
如今再到鳳陽,明皇陵已經(jīng)成為了當?shù)氐囊粋€地標性建筑,在百姓的眼中,這里還是一塊葬著皇親國戚的風水寶地。
明皇陵建成至今約七百多年了,是我國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創(chuàng)造的寶貴文化遺產(chǎn)之一。作為歷史的見證者,它默默的佇立在那里講述著自己的故事,我們能做到的就只有盡最大的能力去保護它。
而且我們之所以能夠了解歷史,除了一本本史書之外,那些文物也同樣功不可沒,社會不僅要發(fā)展還要傳承,保護文化遺產(chǎn)便是傳承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