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的時候,我要去別的城市讀書,長輩們都很擔心地說,你一個人在外地,無親無故,人生地不熟,為人處事各方面都要注意小心呀,在他們看來,沒個熟人很沒有安全感。 在我們的傳統(tǒng)觀念里,要做個什么事情,都需要親戚朋友同學(xué)幫忙,也就是要動用感情,關(guān)系這一武器。有人需要就醫(yī)了,就看自己的圈子里有沒有當醫(yī)生的,如果有人犯了什么事,就看自己有沒有公安局的同學(xué),有孩子要上學(xué)的,就看看自己有沒有當老師的親戚,反正遇事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有沒有熟人。因為生活在一個小圈子里,基本上都能找到幾個認識的人,事情也都能搞定。 而當你進入大城市時,這個圈子就大了,找關(guān)系這一招就不好使了。你在北上廣找一個當警察的朋友可能就沒那么容易了(除非你家族權(quán)勢很大),而且大城市分工比較細,個人管轄的范圍比較小,即使你找到了一個當警察的,他也不一定能幫得了你。那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就只有講規(guī)則了,該出示什么證件,準備什么證件,該要什么材料,找什么材料,干脆俐落。 拉關(guān)系搞感情有一個問題,就是沒有標準而且沒法衡量,比如咱倆關(guān)系好,你請我吃過幾次飯,你突然要問我借幾萬塊錢,那我是借還是不借,我要不借,你就說我不夠朋友,不講義氣,什么忘恩負義,一大堆道德綁架的說辭。我要是借你,你不還了我怎么辦呢?談錢傷感情,談感情傷錢,反正不借感情沒了,借感情也沒了。我們還常常說什么滴水之恩,要涌泉相報,你覺的講這話的人,是在講感情還是在講利益?我給你一滴水,你給我涌個泉試試。 所以你會發(fā)現(xiàn),凡是滿口仁義道德的人,都是在打著道德的口號謀取利益,而且人性是靠不住的,有人說“人是一半天使一半魔鬼”,有人說“所謂的忠誠就是背叛的籌碼還不夠”。 往往你欠別人的錢,是可以還的上的,而你欠別人的情,你是沒法還的。有一次,我的一個不錯的朋友非要請我吃飯,因為很久沒見,我們就喝得很晚,而且他還要第二天開車送我回家,我說不用我自己坐個大巴就行了。第二天下了大雨,他由于前一天喝了酒而且睡得晚,我就說自己回去。他還是非要送我,我到家后一段時間,想打電話問他安全到家沒,我連續(xù)打了十幾個電話都沒人接,當時我非常擔心是不是出了什么事,當時真是焦急萬分。但后來他說他太困了,把車停在路邊睡覺去了。請問大家,如果我的這個朋友出了什么事,我該如何收場? 所以,能用錢解決的問題,絕不要用感情去解決,因為你真的還不起。 出了國以后,我也有一些華人微信群,有人說是身在異國他鄉(xiāng)為了抱團取暖,我不知道能不能取到暖,我一般很少說話。既然都出來了,為何還要過著我們以前的生活方式,我是來移民的,又不是來殖民的,我是來學(xué)習(xí)國外先進思想的,又不是傳播儒家思想的。就按這里的規(guī)則來生活就好了,該找銀行找銀行,該找保險找保險,該找警察找警察。 我們常說,親兄弟,明算帳,建立在規(guī)則之上的感情,才是真感情。所以,你要想讓自己活得輕松一點,多講規(guī)則,少談感情,多講人性,少談人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