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英雄、名將,他們是智慧與武力的化身,忠義與奉獻的榜樣,光明與安全的象征。今天,從戰(zhàn)績、當時影響、后世評價、知名度等維度,選出我心中古代十大名將。 一、孫武 孫武(約前545年-約前470年),后世尊稱為孫子、兵圣,又稱“兵家至圣”,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春秋時期齊國樂安(今山東廣饒)人,軍事家、政治家、哲學家。 孫武 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吳楚大戰(zhàn)開始,孫武在柏舉之戰(zhàn)中指揮吳國軍隊以三萬之師,千里奔襲,深入楚境,五戰(zhàn)五捷,直搗楚都,創(chuàng)造了中國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奇跡。 孫武和他的軍事思想享譽古今、蜚聲中外,對后世影響極為深遠,在世界軍事史上有著極高的地位。他的《孫子兵法》被國際上公認為“世界古代第一部兵書”,被翻譯成英、法、德、日等多國文字,成為風靡全球的兵書典范?,F代,無論是在軍事領域,還是在社會、經濟、體育等領域,《孫子兵法》都受到了廣泛關注和應用。 孫武著《孫子兵法》 二、白起 白起(?- 前257年),戰(zhàn)國時期秦國郿邑(今陜西眉縣)人。戰(zhàn)國四大名將之首,被譽為“戰(zhàn)神”,軍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白起 白起擔任秦軍主將三十余年,大小七十余戰(zhàn),攻城七十余座,于作戰(zhàn)中料敵如神,出奇制勝,沒有敗績,威震六國,在秦國統(tǒng)一六國的進程中做出了巨大貢獻。 白起雕像 白起善于野戰(zhàn)進攻,戰(zhàn)必求殲,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作為主要目標,即殲滅戰(zhàn),這是白起軍事思想最為突出的特點。例如,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0年),白起于長平之戰(zhàn)重創(chuàng)趙國主力,坑殺趙卒40余萬。故而民間又有“殺神”、“人屠”之稱呼。 白起與廉頗、李牧、王翦并稱為“戰(zhàn)國四大名將”;又與韓信合稱“韓白”,還與韓信、衛(wèi)青、霍去病等合稱為“韓白衛(wèi)霍”。唐朝時,白起位列“武廟十哲”。據傳著有《陣圖》、《神妙行軍法》,今已失傳。 三、韓信 韓信(約前231年-前196年),淮陰(今江蘇淮安市淮陰區(qū))人,西漢開國功臣、“漢初三杰”之一,“國士無雙”,軍事家,中國軍事思想“謀戰(zhàn)”派代表人物,后世尊為“兵仙”、“戰(zhàn)神”。 韓信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他“連百萬之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趙、滅代、降燕、奪齊,直至垓下之圍,全殲楚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爭鋒。 韓信雕像 作為戰(zhàn)略家,韓信在登壇拜將時的策論,成為西漢獲得楚漢戰(zhàn)爭勝利的根本方略。 楚漢戰(zhàn)爭 作為戰(zhàn)術家,韓信留下了大量的戰(zhàn)術典故,譬如: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臨晉設疑、夏陽偷渡、木罌渡軍、背水為營、拔旗易幟、傳檄而定、沈沙決水、半渡而擊、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等。其用兵之道,歷代兵家推崇備至。 作為軍事家,韓信是繼孫武、白起之后,最為卓越的將領,是中國軍事史上最善于靈活用兵的將領,其指揮的井陘之戰(zhàn)、濰水之戰(zhàn)都是軍事史上的杰作。 作為軍事理論家,韓信著有《韓信兵法》三篇(已失傳),是《漢書·藝文志》記載的“兵權謀十三家”之一,與孫武等兵家并列。而且,韓信還與張良一起,對流傳至西漢初年的兵書進行了整理。 四、衛(wèi)青 衛(wèi)青(?-前106年),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市)人,西漢時期名將、外戚,軍事家,民族英雄。漢武帝皇后衛(wèi)子夫之弟、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之舅。 衛(wèi)青 衛(wèi)青一生七次出擊匈奴,直搗龍城,收復河朔、河套地區(qū),擊敗單于,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為漢朝在漢匈戰(zhàn)爭中獲得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解除了匈奴對漢王朝的威脅。 漠北之戰(zhàn) 五、霍去病 霍去?。ㄇ?40年-前117年),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市)人,西漢時期名將、外戚,軍事家,民族英雄,冠軍侯。漢武帝皇后衛(wèi)子夫及大司馬大將軍衛(wèi)青的外甥,大司馬大將軍霍光的同父異母兄長。 霍去病 霍去病用兵靈活,注重謀略,不拘一格,善于長途奔襲、快速突襲,擅長大迂回、大穿插、殲滅戰(zhàn)。河西之戰(zhàn),殲滅和招降河西匈奴近十萬人,沉重地打擊了匈奴右部,打通了河西走廊。漠北之戰(zhàn),攻滅匈奴左賢王部主力七萬余人,追擊匈奴軍直至狼居胥山與姑衍山,分祭天地,臨翰海(北海,即今:貝加爾湖)而還。此后,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 霍去病雕像 霍去病前后六次出擊匈奴,為漢武帝時期的軍事擴張做出了重大貢獻,解除了匈奴對漢王朝的威脅。 六、關羽 關羽(?—220年),字云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qū)解州鎮(zhèn))人。東漢末年名將。 關羽 白馬陣斬顏良;樊城擒于禁、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欲遷都避其鋒芒。 關羽水淹七軍 后世以關羽忠義雙全,逐漸推崇備至。宋朝以來,關羽追尊之號由“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至清朝奉之為“武圣”。 關羽被儒家尊為文衡帝君 ,被佛教尊為護法伽藍菩薩(伽藍神),被道教尊為“關圣帝君”,為道教的護法四元帥之一。民間奉為“關公”、“關帝”。 護法伽藍菩薩 七、李靖 李靖(571年-649年),字藥師,雍州三原(今陜西三原縣)人,祖籍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縣)。隋末至初唐時期名將、軍事家。爵封衛(wèi)國公,故世稱“李衛(wèi)公”。 李靖 李靖一生征戰(zhàn)數十年,平定蕭銑,安撫嶺南,破輔公祏,滅東突厥,平吐谷渾,為唐王朝的建立及發(fā)展立下赫赫戰(zhàn)功。他的治軍作戰(zhàn)經驗,進一步豐富了中國古代的軍事思想和兵法理論。著有《六軍鏡》、《衛(wèi)公兵法》等多部兵書,多已失傳。 貞觀十七年(643年),列名“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唐肅宗時配享武成王廟(簡稱“武廟”,專門祭祀姜太公以及歷代良將的廟宇),位列“十哲”。 晚唐以后,李靖逐漸被神化。后晉時追封“靈顯王”,到南宋時累封為“輔世靈佑忠烈王”。在四大名著之一、明代神話小說《西游記》中,李靖被稱為“托塔李天王”。在明代許仲琳所著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中,陳塘關總兵亦為李靖。 托塔李天王 八、郭子儀 郭子儀(697年-781年),華州鄭縣(今陜西渭南華州區(qū))人。唐代中興名將、政治家、軍事家。 郭子儀 平定安史之亂,克復兩京(長安、洛陽);威服叛將,平定河東;擊退吐蕃,二復長安;平定仆固懷恩叛亂;多次擊敗吐蕃、回紇、黨項的入侵。 郭子儀戎裝畫像 郭子儀戎馬一生,功勛卓著。寶應元年(762年),進封汾陽郡王。大歷十四年(779年),尊為“尚父”。史書稱郭子儀“再造王室,勛高一代”,“以身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 汾陽王郭子儀 九、岳飛 岳飛(1103年 - 1142年),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省湯陰縣)人。南宋時期抗金名將,軍事家、戰(zhàn)略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岳飛 岳飛先后參與、指揮大小戰(zhàn)斗數百次,收復建康、襄陽六郡、商州、虢州;平定曹成、張用等游寇勢力和楊幺起義;締造“連結河朔”之謀,積極與民間義軍聯絡抗金;先后四次北伐中原,取得郾城、潁昌大捷。 岳飛掛帥 岳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金軍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以示對岳家軍的由衷敬佩。 岳飛大戰(zhàn)金兵 岳飛的文才同樣出色,其代表詞作《滿江紅·怒發(fā)沖冠》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后人輯有文集傳世。 岳飛《滿江紅》意境畫 南宋一朝,曾先后為岳飛定謚武穆、忠武,又追封鄂王,追贈太師。宋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臨安府太學(原為岳飛故宅)中的土地廟改稱“忠顯廟”,岳飛被封為廟神“忠文王”。 元至正九年(1349年),元順帝將岳飛封號在宋代基礎上增加“保義”二字。 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明神宗封關羽為“三界伏魔大帝”,岳飛為“三界靖魔大帝”,民間從此開始以“關岳”并稱。 民國四年(1915年),陸海軍部呈請并祀岳忠武王作為關岳合祀,全國各地興建關岳廟。 2023年3月6日,紀念岳飛誕辰920周年祭祀大典在杭州岳王廟舉行。 岳王神像 十、徐達 徐達(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鐘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人。元末明初名將,明朝開國元勛、開國六公爵之一。 徐達 至正十三年(1353年)六月,朱元璋回鄉(xiāng)募兵,徐達欣然應召,為淮西二十四將之一。徐達為人謹慎,善于治軍,戎馬一生,大敗陳友諒,東征張士誠,北伐中原,數征北元,鎮(zhèn)守北平,為明朝的建立與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 徐達戎裝像 朱元璋倚之為“萬里長城”,后世公認他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位列開國“六王”之首。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達去世,享年五十四歲。朱元璋追封其為中山王,賜謚號“武寧”。 中山王徐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