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纏綿綿用來形容什么,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我知道這雨季還有一段兒時間,以往極其勤勞的蜜蜂也老老實實的躲在窩里,在雨的間歇期,會放那么幾只出來,探一探情況,感覺也沒有飛遠就回去報信兒了。 仰觀于天文,俯察于地理,按說順應自然的規(guī)律,做為修行人,我也應該像蜜蜂一樣多休息,但是還是會不安于現(xiàn)狀,于是掙扎著寫些文字,是真掙扎,文字不掙扎,是人掙扎。 一早上一邊吃飯,一邊給一個正在做視頻的朋友打下一段話,這段兒話,不吐不快,是對他說的,也是對自己說的。 #還有一個點兒,其實在傳播學上很重要,就是做學問的人很在意對錯,但是你看網(wǎng)紅就特別不要臉,有對錯才有槽點,有爭議才有流量,話說的四平八穩(wěn),那是做人內心的平靜,做短視頻,不用追求正確,咱們也不是做敏感話題,一定要政治正確的,有點兒爭議沒事兒的。 互聯(lián)網(wǎng)最大的功能是篩選,一個人群里總是我有一部分人這樣,一部分人那樣,互聯(lián)網(wǎng)不能改變這些人認知的分布,和人群中的比例的,只是幫你把這些人篩選出來,原來能接觸的是一百個人里面有兩個傻B,現(xiàn)在把十萬個人里面的都找出來,就有兩千個了,反之粉絲也是如此。 做號的都想要個廣泛傳播,但是沒那么容易,先得在一小塊兒里面做到極致,才能破圈兒,內容的風格也不是不可以調整的,在不同的位置上有不同的調整就好。 我能感覺到,我們是一類人,有著眾生平等的心,這在知的層面沒問題,在行的方面有問題,就是總想一上來就把最好的給你,把我知道的都告訴你,這是人家不能接受的,人最大的謊言就是,我是“為了你好”,做傳播就只能冷血無情一點的,不要想著一把抓# 雨下久了,還是會有一股郁郁之氣,咱們還是拿這個舉例,人們總說汝窯好,說宋瓷美,咱們不是在說它不美,我們可以更深入一點兒。 “雨過天青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這兩句詩,最早出自明代人謝肇淛的《五雜俎》。 宋徽宗做夢的那個故事,其實是謬傳而已。但,這大概是關于汝瓷最經(jīng)典、最美麗的錯誤。 《五雜俎》卷12記載:“(柴窯瓷器)世傳柴世宗時燒造,所司請其色,御批云:'雨過天青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蔽闹械牟袷雷诰褪呛笾苁雷诓駱s。傳說他命人燒造的一批瓷器,仿照雨過天青色,被稱為“柴窯”。 五代時期這個傳說中的柴窯,到現(xiàn)在也沒有找到公認的窯址。 談雨過天晴的顏色,本身就偏離了汝瓷本身。 若說汝窯瓷器在藝術和美學成就上達到了高峰,我贊成,但如果愛屋及烏,把這個“高峰”擴大到瓷器燒造工藝上,那就不對了。比如說一眼就能發(fā)現(xiàn)的開片,是由于胎和釉的膨脹系數(shù)不同、在燒造冷卻時的收縮率不同導致的。也許有粉絲會進一步解釋說,開片是缺陷美的典型。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它首先是一種缺陷,然后才能談得上“缺陷美”。而縮釉點的形成是由于釉料中有灰塵或配方不夠完善,燒造時形成大量氣泡,從熔融的釉中逃出,如果釉的流動性不好,不能及時流到氣泡逃離的地方填平釉面,燒造完成的瓷器上就會出現(xiàn)小坑,看起來是個黑點。 而在瓷器制作水平總體較高的清代、近現(xiàn)代,瓷器上不常出現(xiàn)縮釉點這一類缺陷。 當然這也是有好處,在辨別瓷器的時候,由于現(xiàn)代工藝,很容易得到很高的燒結溫度,釉面都可以是亮亮的,不管你是堅定古董,還是說堅定還原古老工藝的水平時,都能夠知道,那種灰蒙蒙的,反而是正品。 再說回審美,雍正時期的瓷器,你翻出來看看,難看么,好,咱們不好你就認為宋瓷好看,我問問你是如何得到的這個結論,是不是被很多人影響,那些賣瓷器的做瓷器的,還是什么人,經(jīng)常這么說,你就拿來當成是自己的結論了呢? 從藝術發(fā)展的角度,清朝誕生的紅樓夢,是四大名名著里,其它沒有可比性的,其它的不是有秉承統(tǒng)治階級利益的得以流傳,就是本意傳播修行卻更把無神論推向有神論的弄巧成拙。 確實,小時候看不懂紅樓夢,覺得樸實的地方太樸實,就是生活里的事兒么,沒有驚心動魄,跌宕起伏?;ㄇ蔚牡胤教ㄇ?,那些詩句,看著挺牛,其實也不太懂。 隨著年紀的增長,開始理解那些平淡話語,背后的深情,那是情到深處,非親身經(jīng)歷過的人不能理解,開始理解詩句的底蘊,做詩不難,把它放到故事里,做出恰到好處的就是難,在故事里是金陵十二釵在做詩,對于作者,只是一人。 所以這個年紀,也像腦殘粉一樣,覺得沒有寫完也是缺陷美,也正是因為無數(shù)高手想要續(xù),續(xù)不好,才能體現(xiàn)原作的水平與高妙。 有時看到好的文字,是有所氣餒的,同樣的天,同樣的土地,人與人的差距怎么就可以這么大呢。 這也是上面說的掙扎是真掙扎的原因。 看到美好的文字,已經(jīng)夠了,自己就別獻丑了吧。 這和徐悲鴻看到一幅吳道子的真跡,大呼,我只要這一幅就夠了,最后是用數(shù)萬元現(xiàn)金,加上自己的七幅作品,換回來的這幅畫,所歷的心態(tài)其實是差不多的。 當時沒有小商小販心態(tài),沒有利益糾結的煩惱,只有作品本身。 ~我可真能往自己臉上貼金,人家是大師~ 我去方便,小狗會在一直大叫,我離得很遠了,還在叫,我討厭它大叫,我覺得無外幾種情況,要么是餓了,要么是想我跟它玩兒,要么是餓了,我經(jīng)過不理它,它不滿意,要么是它想玩兒我經(jīng)過,沒理它,它不開心。 我說的可能對,也就是猜中小狗的心思了,也可能不對,和這些毫無關系。不過這都不重要,對也不重要,錯也不重要。都是相,相對了,相錯了,沒什么值得開心或者不開心的。 這就是金剛經(jīng)三句義,佛說世界,既非世界,故名世界。這種句式在金剛經(jīng)里出現(xiàn)很多,真正要傳遞的東西。 三句義在說什么? 上面說了關于瓷器,我與徐公孰美的爭論,這事兒,后來和朋友聊到了清朝,他的嗤之以鼻,和我后來的反擊,說到朝代的人口規(guī)模,說到海權國家與陸權國家的困境。 以及文化起源,他嘲笑滿族才那么點兒人,都是延續(xù)了明朝的很多東西,才能維持統(tǒng)治,以及舉例有史以來,北方入侵,后來都被漢族同化。 以及我說,對啊,那你這么多人口,為啥總是被打敗,為啥歷朝歷代都有那么多“漢奸”別說古代,抗日時期,偽軍比日軍正規(guī)軍還多,為啥東北人寧可上山當土匪。 我們在爭什么,是這件事情么?好像不是,不,肯定不是。而這事情的發(fā)生,又因爭論這事兒才存在。 同,以上小狗叫的分析。 雨依然在下,我的煩惱因雨而生,是因為我看不到太陽么,太陽確實給我活力,太陽不在了么,當然還在,是我沒能和云層后面的太陽聯(lián)接上,未來的某一天,當然會有艷陽高照,就照在我蹲著的這片土地,在我的身下留下影子,你不會懷疑這個可能性。 我只是被空間,時間一阻擋 ,就失去了和太陽的聯(lián)接,是心理上的失明。 我們都會照鏡子,你動鏡子里的人也會動,鏡子里的人和你一模一樣,即便你無限放大看細節(jié),鏡子里也可以無限放大看細節(jié),但是你不會認為鏡子里的人是你。 我們看世界是通過感知,收集到的信息,再回到自己的“本體上”就如同照鏡子。 而這里,對于你真正的本體來說,你所感知到的所有真實,都是在照鏡子,你才是鏡子里的人。 這一刻,我蹲在那里,四周卻大放光明,太陽照在了我身上,從未離開。 以上,又是一篇,各位,這又是一天。 破了相,切斷不連續(xù)性后,是不是生活不精彩了呢,不會的,可能性即是神性,一個壞人不會一直做壞事,偶而也會做好事兒,一個好人,不會一直做好事,偶而也會辦壞事兒。 給別人更多可能,就是慈悲,給自己更多可能,就是智慧。 #每日三省 若人的智慧是隨著年紀增長的,我更實事求事了么,若人的仁愛是隨著物質增加的,我更寬容了么,若人的勇氣是跟著經(jīng)歷減少的,我更能面對了么^-^。 |
|
來自: 新用戶9927He5n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