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眾所周知,清朝皇帝的子嗣比起其他朝代說是數(shù)量極多,康熙朝更是如此,九龍奪嫡的故事加以現(xiàn)在電視劇等方式的加工和演繹后,人們對此可以說是耳熟能詳。 但康熙帝的父親順治帝就不一樣了,雖然子嗣緣并不算淺,但因為夭折太多加他本人去得早,順治帝比起清朝其他皇帝子嗣少得可憐,在康熙八歲登基后不久,他的兄弟也就只剩下了三個。 而在這三人里,比他年齡大的只有一人,就是他的長兄福全。 兩人年少時期兄友弟恭,兄弟同心建設國家,卻因為一件事突然決裂,直到晚年福全離世之前,兩人才冰釋前嫌。 在福全死后,康熙曾痛哭:“吾年幼失父,只余一兄,而今兄去,吾又失一手足矣?!?/span> 足以看出,兩人之間的感情還是很深厚的。 那么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才讓兩人決裂?又是什么讓福全在康熙離開后對兒子說“我可以死了”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出生尊貴,愿為賢王·】——? 提起康熙的父親順治帝,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董鄂妃,那段一見鐘情的愛情故事也一直在眾人口中流傳,對此許多人一直有個誤區(qū),以為福全是這位董鄂妃的兒子,其實不然。 作為皇帝,順治后宮肯定還有其他妃子的存在,而福全是宮中另一位董鄂氏所生,那位妃子雖然算不上受寵,但卻運氣極好,很快就生下了皇次子福全,而隨著順治皇長子的逝去,福全便成了實際意義上的皇長子。 從福全這個名字也可以看出順治對他的期望,那為什么這位皇長子沒有被選擇為皇位繼承人,最后反而是年幼的康熙登基了呢? 這就要提到以下兩個原因了: 其一,康熙登基其實是有很多運氣的成分在的,在清朝時,天花是一種傳染率與死亡率很高的疾病,而當時的皇子中只有玄燁得過天花并熬過來了,天花不會復發(fā),也因此康熙的死亡率比別的皇子是要低的,而熬過天花在當時看也是有福的象征。 其二,在決定要考量繼承人時,順治曾將皇子們叫過去,問過他們近況后,順治帶著一點試探性的問道:“你們未來的志向是什么?” 其他更年幼的皇子幾乎沒有聽懂父親的問話,只顧著桌上的糕點與玩鬧,真正回答問題的其實只有兩人:福全與康熙。 福全面對這一問題有些拘謹,看著福全的面色小心翼翼但言辭懇切的回答:“愿為賢王?!?/span> 而輪到康熙時,他卻毫不猶豫的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希望像父皇一樣安定天下?!?/span> 而正是這樣的回答讓順治看清了兩個孩子的性格: 福全老實聽話,作為賢王輔佐很是合適,而玄燁心有大志,也更有野心,更適合帝王之位。 可以說在最為懵懂的孩童時期,福全一句話就決定了之后的地位,將自己排除在了皇位人選之外,即使以后得知了權力的滋味后也很難反悔。 也幸好福全本身性格豁達,并沒有什么爭權奪利的心思,即使弟弟玄燁越過他登上帝位也不會有什么不滿,而是會盡心輔佐。也正是因此,在順治離世之后,皇位落在了康熙頭上。 這其中帶著很多運氣的成分,也因為順治帝并沒有太多的選擇,要說喜歡,順治肯定更喜歡董鄂妃所生的皇四子,但四皇子早夭,董鄂妃香消玉殞,其他皇子比兩人更要年幼,在順治帝突然病逝的情況下,康熙的優(yōu)勢是要比福全強的。 于是最終康熙登基實現(xiàn)了“效仿父皇”的愿望,在康熙登基后,對這位大哥也還是很信重的,福全也實現(xiàn)了他“愿為賢王”的愿望。 ——【·戰(zhàn)功赫赫,兄弟離心·】——? 在一開始,兄弟倆的關系是很好的,年歲差距不大,還一直在一起學習生活,關系必然是差不了。 而當時康熙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因為年紀太小,康熙一開始雖然登基但并不掌權,真正的朝堂權力都被掌控在先帝安排的四位輔政大臣手中,朝堂上更是有許多人看不起這位少年皇帝,沒把他當回事。 年幼時還好,但少年天子長大一些后,想要收回權力就極為艱難,最難對付的便是居功自傲的鰲拜。 為了對付鰲拜,康熙任命哥哥福全作為議政大臣,在兩兄弟的齊心協(xié)力下成功擒下了鰲拜,收拾了鰲拜門下的黨羽,康熙正式掌權。 而作為康熙最信任的哥哥,福全也成為了裕親王。 但為了皇權的安穩(wěn),康熙并沒有派給福全太多的實權,而福全本身也比較清心寡欲,對權力并沒有太多執(zhí)念,也因此這一時期兩兄弟相處的還是很好的。 雖然在康熙登上帝位后,兩人之間有了一些君臣的考量與隔閡,但整體還是兄友弟恭,君臣相合。 直到康熙準備做一件大事:平定噶爾丹。 由于之前平定三藩時立功的基本都是漢臣,為了平衡勢力,保證滿人的正統(tǒng)地位,在平定噶爾丹時康熙選擇了任用滿人,也就想起了自己最信任的哥哥福全。 其實一開始,康熙并沒有打算讓福全去戰(zhàn)場,畢竟雖然福全清心寡欲,但兄弟這種生物還是留在皇城比較安全。 但之前派出的軍隊卻在征戰(zhàn)噶爾丹時連連失利,連續(xù)打了三次還是不見成效,噶爾丹本身就有地形優(yōu)勢,易守難攻,想要攻下并不容易。 這時候的康熙需要一個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還值得他信任絕不會背叛的人選,于是福全便就這樣接下重任,征戰(zhàn)噶爾丹。 而福全也不負他幼時許下的要做“賢王”的愿望,本身才干就很是突出,在打仗方面也頗有謀略,很快就實現(xiàn)了大逆轉,打下了噶爾丹,福全的名望也在這一時期顯著提高。 這也使康熙心中有了一些忌憚,畢竟按后世的眼光來看,清朝幾乎沒有嫡長子繼位的例子。但對于當時的康熙而言,福全確實是名正言順的皇長子,若不是綜合考慮外加一些運氣,誰上位還真不好說。 其實這一點,當時康熙已經(jīng)掌握了大權,這一點點忌憚也并不重,頂多心里不舒服,不至于真對兄長做什么,只要不發(fā)生意外,過一段時間便會被自行壓制散去。 而以福全的識相,也斷然做不出功高震主,自恃于自己的功勞不尊敬皇帝的行為。 但偏偏在這個時候,意外發(fā)生了,原因就出在大敗噶爾丹之后。 在平定噶爾丹之后,噶爾丹表示了臣服,康熙卻不相信他們會如此平靜的投降,提醒福全注意噶爾丹的動向,果不其然,噶爾丹敗兵趁此機會叛逃。 對此,康熙本想讓他發(fā)兵去追,但福全深知貿然追出可能落入圈套,而且光憑殘留的那一部分噶爾丹舊部也成不了什么大氣,于是他請求班師回朝,噶爾丹也趁機逃往了他處。 對于噶爾丹出逃這件事,康熙很是惱火,大臣們聽說這一紕漏,也要求嚴懲福全,削掉他的親王職位問罪于他,因為這件事兩人之間的隔閡開始逐漸拉大。 康熙對于他放跑噶爾丹的行為很是不滿,而福全在這件事情上也意識到了,現(xiàn)在的康熙已不僅僅只是他的弟弟,而是一位天子,他此次擅作主張的行為怕是不能善了。 但最終康熙還是考慮到福全當時的年齡,只是削去了他的職位并罰俸三年,但卻不再允許他上朝議政,也說明對于這個哥哥康熙已經(jīng)失去了信任,不愿意再見他,從此福全成為了一位閑散王爺。 ——【·冰釋前嫌,重病離世·】——? 對于一位從小立志要當“賢王”的皇子來說,這一懲罰雖然沒有到致命的地步,但閑散的生活也難免會使他感到痛苦,心中難免有芥蒂。 于是這對兄弟便很長時間都沒有再見,直到福全50歲那年突然生了重病,自知時日無多,獨獨放不下的只有兩人:一個是弟弟,一個是兒子。 而康熙聽到福全重病,處理完國事便立刻去府上看望了他,看到面色灰白的福全,康熙想起了過去的時光,握著他的手沒忍住落下淚來。 福全對于弟弟來看自己也很高興,兩人談論著年少時的趣事,談論著過去兩人兄弟合力度過的難關,這樣說著,說到最后,康熙握著他的手怎么都不肯松開,讓人去叫最好的御醫(yī)來看看福全的身體,最后還對他說: “你要好起來,你若是死了,我就再也沒有兄長了?!?/span> 福全含笑點了點頭,待康熙走后,他將兒子叫到床前叮囑: “原本我還怕皇上心中有隔閡,在我死后會對你出手,現(xiàn)在看到皇上心中還有我這個兄長,你的處境我也就放心了?!?/span> “皇上沒有怨我,皇上沒有怨我.......” 福全口中低喃著,目光已經(jīng)開始渙散,看到兒子在他面前泣不成聲,他抓著兒子的手留下他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話“我心愿已了,我可以死了?!?/span> 隨后便撒手人寰,那些耿耿于懷的往事在臨死之前終于得到了答案,他與兄弟冰釋前嫌,為兒子求了個保障,現(xiàn)在心愿已了,便隨著執(zhí)念的消散離開了人世。 聽到這一噩耗,康熙泣不成聲。 為此,康熙親自為福全辦了葬禮,為他立碑刻字,還經(jīng)常到他墓前去悼念,表達對兄長的懷念與不舍,稱贊福全一生秉性寬和,不爭名不奪利,謙順禮讓。 在之后,還寫下了一首《兄裕親王挽詩二律》來懷念這位兄長,字字句句皆為真心實意。 “少小同居處,義深讀孝經(jīng)”“繁憂題舊日,血淚染疏欞” 兩句更是表現(xiàn)出了康熙帝對兄長去世難掩的悲痛與哀思。 作為一位少年帝王,康熙一向是喜怒不形于色的,很少有這樣真情流露的時候,這也足以看出兩人之間的兄弟情誼之深。 或許在內心深處,康熙一直是信任兄長的,但作為一位帝王,他不得不多疑,不得不無情,年少時爭權的經(jīng)歷讓他習慣將內心藏在外皮之下,少年時期大權旁落的經(jīng)歷也讓他變得多疑而敏感,即使知道會傷及兄弟情誼,他也必須去做,兩人因此生出隔閡。 而這份隔閡,直到福全死亡之前才徹底揭開,也不知算是幸運還是不幸,對康熙而言,他信任的人又少了一個,難免會感到無力與痛苦,而福全的幸運在于他蹉跎半生,卻在死之前終于解開心中郁結,而如今他帶著這份難得的親情離去,也不失為一樁好事。 唯一遺憾的是,兄弟倆浪費了太多時間,若能早些溝通,何至于到死才得到答案,看到最后的結局無言,唯余一聲嘆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