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認(rèn)為杜甫的詩歌博采眾長,集前人之大成,遇上詩歌發(fā)展之高峰,“適當(dāng)其時”,所有才有此成就。而筆者以為,杜詩之所以偉大,并非因為“適當(dāng)其時”,而是因為“適其時”,符合杜甫所處的時代與人民。 “適其時”三字,說易行難。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能真正地走到百姓中去,書寫人間疾苦,為下層民眾發(fā)聲?許多人只往高處看,卻不往低處瞧,又如何能夠看得清這世界的全貌?其作品又如何能夠真切地反映當(dāng)時的社會與人民? 1962年馮至在紀(jì)念杜甫大會會場 杜甫是一位真真正正描摹社會與人民的詩人,用馮至先生《杜甫傳》中的話所說:“杜甫的詩反映了一個復(fù)雜多變的時代的歷史,描畫了祖國一部分險要而壯麗的山川。他一生各處流浪,長期生活在人民中間,所以他大量地采用了、提煉了人民的語言,使他的詩能有那么多新奇的變化,有充足的力量來表達(dá)他所經(jīng)歷的一切?!?/span> 年少壯游 杜甫出生于河南鞏縣,出身于官宦之家,祖父杜審言是初唐著名詩人,曾任國子監(jiān)主簿,父親杜閑,曾任奉天(陜西乾縣)縣令。 可以說,杜甫的青少年時期是幸運的,當(dāng)時他所處的時代,恰恰是唐朝文治武功的頂點——開元盛世。他的家世雖稱不上煊赫,但足以保其衣食無憂。 在他二十歲(731)到二十九歲(740)的十年內(nèi),他做過兩次壯游,一次在吳越,一次在齊趙。這一時期,他所流傳下來的詩作不多,以山水詩為主。 唐朝前中期的山水詩極為繁盛,以王維為代表的一眾詩人承襲六朝遺風(fēng),專門在辭藻和聲律上下功夫,美則美矣,卻少生氣。 杜甫自然也受到影響,但是他在二十八九歲時寫出的那首《望岳》已顯示出一個杰出詩人特出的才華:“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span>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原來老杜也有這般恣意輕狂之時。倘若他的人生如此順?biāo)煜氯ィ苍S人間會再多出一個李白、一個王維,卻絕對會少了那一個獨一無二的杜甫。 李杜相逢 744年(天寶三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的李白得罪了高力士和楊貴妃,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同年夏,李白來到東都洛陽,在這里他第一次遇見杜甫。 而杜甫正長期居住在洛陽,官僚豪紳的勾心斗角令他感到憎惡與厭煩,他寫了一首詩贈給李白,其中有兩句表達(dá)了他此時的心境:“二年客東都,所歷厭機巧?!?/span> 受到李白的影響,杜甫對游俠兒和求仙訪道產(chǎn)生了興趣,他和李白約定,一起到梁州(開封)、宋州一帶去采折瑤草。他隨即和李白渡過浪濤洶涌的黃河,來到王屋山尋訪道士華蓋君。 秋季,李杜二人在梁、宋一帶遇到了唐朝另一位重要詩人高適,并與之同游?!八麄冇袝r在城里的酒樓暢談痛飲;有時登上吹臺,南望芒碭山上的浮云;有時在黃昏時走上單父的琴臺,北望沒有邊際的寒蕪,好像能一直望到渤海的海濱?!保T至《杜甫傳》) 第二年的秋天,李白和杜甫在兗州城東的石門分手,臨別時李白送給杜甫一首詩:“醉別復(fù)幾日,登臨遍池臺。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飛蓬各自遠(yuǎn),且盡手中杯!”可惜從此之后,兩人并未有再見之日,金樽也無重開之時。 后來,杜甫在夔州時以兩首《昔游》紀(jì)下與李白游王屋山,與李白、高適游梁、宋等事。其時,李白、高適均已去世,他在滿目瘡痍的亂世,憶起昔日與兩位友人呼鷹逐兔、推杯換盞的往事,獨愴然而涕下:“不及少年日,無復(fù)故人杯。賦詩獨流涕,亂世想賢才?!?/span> 韓愈《調(diào)張籍》詩云:“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span> 歷史上關(guān)于李杜優(yōu)劣之論不知凡幾,私以為李杜都是舉世無雙的行吟的歌者,一個歌頌自我,一個譜寫社會,兩人并無高下之分,也無凡俗之別。 寓居長安 杜甫在三十五歲(746)那年來到長安,這個大唐王朝的中心。他來這里的目的與絕大多數(shù)的士人一樣,是為了謀求一官半職。 他的一生都抱持著儒家經(jīng)世濟民的理想,卻始終未能在朝堂上發(fā)揮半點才能。他在長安居住了十年,最后方才求得些許功名,而他所真正得到的,是他對現(xiàn)實社會的清醒認(rèn)知,是他詩歌藝術(shù)的升華。 天寶年間,唐玄宗李隆基漸趨怠政,沉溺于奢靡享樂之中,以張九齡為代表的一眾賢相基本離世,取而代之的是“口蜜腹劍”的奸相李林甫,朝政日漸腐壞。 747年,唐玄宗詔天下“通一藝者”到長安應(yīng)試,杜甫亦赴考。李林甫擔(dān)心這些應(yīng)征的士子入朝為官后上書揭發(fā)其奸惡之事,以“野無遺賢”為由,將這些士子盡皆黜落,其中也包括杜甫。 隨后杜甫在長安日漸困頓,為了維持生計,不得不去豪門府上充作門客,在這些達(dá)官顯貴的鞍前馬后,受些殘羹冷炙:“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杜甫《奉贈韋左丞二十二韻》) 751年正月,唐玄宗舉行三大禮,杜甫乘機寫成《進三大禮賦表》,并將其投入延恩匭,得到唐玄宗賞識,讓其待制集賢院,命宰相試其文章。然而多半是因為李林甫從中作祟,最后不了了之,沒了下文。 755年十月,興許是杜甫上給權(quán)貴的詩和賦起了作用,他終于被朝廷授予河西尉這樣的小官,但他不愿任此“凄涼為折腰”之職,拒絕赴任,朝廷便改授其為右衛(wèi)率府胄曹參軍,正八品下。 十一月,他接受任命后,回到奉先(今陜西蒲城)探望妻子。不料剛進家門,便聽見一片號啕之聲,他那還未滿周歲的幼兒剛剛餓死。鄰里都為此嗚咽,他身為人父,更覺悲哀與慚愧。 他將一路上的見聞與自身的遭遇,寫成了那首著名的五言古詩《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其中“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是他一生頗為確切的寫照,而“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更是成為后世耳熟能詳?shù)拿洹?/span> “這是杜甫的一篇劃時代的杰作,里邊反映出安史亂前社會的實況,反映出杜甫內(nèi)心的矛盾與他偉大的人格;這也是杜甫長安十年生活的總結(jié),從這里我們知道,杜甫無論在思想的進步上或藝術(shù)的純熟上都超越了他同時代的任何一個詩人。”(馮至《杜甫傳》) 千里流亡 755年十一月,安祿山在范陽(北京附近)起兵,這場導(dǎo)致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安史之亂正式拉開了帷幕。 756年年初,杜甫回到長安任職。五月,他從奉先帶領(lǐng)著一家人到了白水,寄住在他的舅父崔頊的高齋中。六月,潼關(guān)失守,唐玄宗倉惶西逃。隨后白水淪陷,杜甫只好帶著家人踏上了流亡之旅。七月,唐肅宗李亨在靈武即位。八月,杜甫告別家人,只身奔赴靈武,途中不幸被叛軍俘虜,押至長安。因其位卑,在長安他并沒有被關(guān)押,也沒有和長安一般的官吏一樣被送到洛陽,逼使投降。 他在長安悲嘆時局,牽掛家人,寫下了那首著名的《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span>北宋司馬光曾這樣評價這首詩:“近世詩人唯子美最得詩人之體……'山河在’,明無余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花鳥,平時可娛之物,見之而泣,聞之而悲,則時可知矣。” 757年二月,唐肅宗將行在遷往鳳翔。四月,杜甫冒險從城西金光門逃出長安,投奔鳳翔。五月十六日,唐肅宗任杜甫為左拾遺,虛職,從八品上,這便是他宦游生涯的頂點了——在一個殘破的朝廷擔(dān)任一名微不足道的言官。沒過多久,他就因為上疏為房琯抗辯觸怒唐肅宗,被視為房琯的朋黨,隨即被外放至華州做司功參軍。 759年春,杜甫從華州來到洛陽省親,之后在從洛陽回到華州的路上,他寫下了足以讓后世稱其為詩史的五言古詩——“三吏”與“三別”。他以幾個小人物的視角,描述了底層人民在那個動亂年代所受的無邊災(zāi)難,“人生無家別,何以為蒸黎”(《無家別》),令鬼神泣。 成都草堂 759年秋,對朝政和仕途感到徹底絕望的杜甫辭去了華州司功參軍一職,決定和家人一起搬到秦州(今甘肅天水)去居住。在秦州等地,他生活困窘,衣食不能自給,不得已只能輾轉(zhuǎn)入川,投奔親友。 759年歲末,杜甫和家人來到成都。在親友的幫助下,他在城西七里浣花溪畔的一塊荒地上營建了一座草堂。 “經(jīng)過兩三個月的經(jīng)營,草堂在暮春時節(jié)落成了。不只杜甫自己欣慶得到一個安身的處所,就是飛鳥語燕也在這里找到新巢,從此這座樸素簡陋的茅屋便成為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一塊圣地,人們提到杜甫時,盡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卻總忘不了成都的草堂?!保T至《杜甫傳》) 他在成都覓得了暫時的安寧,寫了不少歌詠自然的詩歌,其中不乏名篇。(比如“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的《春夜喜雨》) 760年八月,怒號的秋風(fēng)將草堂上充作屋頂?shù)拿┎菥碜撸矶晗?,屋漏偏逢連夜雨,自亂世以來便寢食難安的杜甫在如此潮濕的環(huán)境下徹夜難眠,“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怎料他此時突發(fā)宏愿,“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愿以一人之犧牲換得天下貧寒的士人均有廣廈庇佑,免受饑寒動亂之苦。在現(xiàn)實的磨難之前,他并沒有沉湎于自身的悲苦之中,卻萌生了壯闊而又不切實際的希望。這對于年輕時寫下“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杜甫,既是一種無奈,又何嘗不是另一種灑脫? 762年,杜甫的友人嚴(yán)武來到成都,擔(dān)任劍南節(jié)度使。同年七月,劍南兵馬使徐知道叛亂,杜甫為避亂遷居至梓州(今四川三臺)一帶。 764年,嚴(yán)武二度鎮(zhèn)蜀,杜甫也回到成都。嚴(yán)武上表舉薦杜甫為檢校工部員外郎,這是杜甫一生中官秩最高的職位(從六品上),但他充其量只是位高權(quán)重的嚴(yán)武的入幕之賓,而他也于次年便辭去了職務(wù)。 詩圣末路 765年,嚴(yán)武在成都病逝,杜甫在成都頓失倚靠,加上他也有意返鄉(xiāng),于是在五月離開成都,乘舟東下,于次年春抵達(dá)夔州(今重慶奉節(jié))。他在夔州居住了不到兩年,卻創(chuàng)作了四百三十余篇詩歌,占他現(xiàn)存作品的七分之二,而且有不少長篇。 其中就有被譽為“古今七律第一”(明胡應(yīng)麟《詩藪》)的《登高》:“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span> 768年,他離開夔州,沿長江繼續(xù)東下,來到荊州,隨后又遷居到江陵以南的公安縣。此時的杜甫貧病交加,他在一封書信中寫道:“更欲投何處,飄然去此都。形骸元土木,舟楫復(fù)江湖。社稷纏妖氣,干戈送老儒。百年同棄物,萬國盡窮途。” (《舟中出江陵南浦奉寄鄭少尹》) “從這樣的詩句里我們會感到,杜甫是無路可走了,他的詩歌也唱到最后的一個階段,在這階段里說到自己的境遇時,已經(jīng)沒有多少高亢的聲音,只有些日暮途窮的哀訴?!保T至《杜甫傳》) 此時雖然安史之亂已經(jīng)結(jié)束,但各地依然變亂頻仍,唐王朝對地方的統(tǒng)治力已大不如前,最終導(dǎo)致唐王朝滅亡的藩鎮(zhèn)(軍閥)割據(jù)的局面初步形成。為了躲避戰(zhàn)亂,抑或為了投奔友人,杜甫又沿江來到岳州(今岳陽)、潭州(今長沙)、衡州(今衡陽)等地,在耒陽縣境被洪水所阻,最終因病死于湘江舟中,時年五十九歲。 以上寥寥文字,實難道盡杜甫與杜詩之萬一,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閱馮至的《杜甫傳》。馮至先生在杜甫和杜詩的研究上,結(jié)合了一些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不少自己的創(chuàng)見,堪稱現(xiàn)當(dāng)代研究杜甫的學(xué)人之中的翹楚。 他作為一個現(xiàn)當(dāng)代詩人,一個老派文人,卻以一名史學(xué)家的細(xì)致和嚴(yán)謹(jǐn),立體而全面地描繪了詩圣杜甫的一生?!抖鸥鳌方^不是一本堆砌史料、艱深晦澀的學(xué)術(shù)性著作,馮至先生以平易樸素的文筆,還原了一個有血有肉的詩中圣人。 最后,讓我們回到最初所提出的那個問題——我們?yōu)槭裁匆x杜甫? 杜甫的童年和青少年是在中國歷史上一個少有的盛世中度過的,從中年起,國家陷入無止境的動亂之中,個人的命運被時代的命運所裹挾,命運多舛,漂泊不定。 從個人的角度而言,他實難稱“圣”,他的一生并未建立半點功業(yè),大多數(shù)的時期都要依附親友為生,在那樣的亂世面前,他是無力的,是孤獨的。有些道學(xué)家攻訐他“貨財之不給,居食之不腆,妻妾之奉不諧,游乞之求未厭”,雖然十分片面,但道出了部分的事實。 然而,從詩歌的角度而言,他足以當(dāng)?shù)蒙稀霸娛ァ边@個名頭。他的詩歌,在有極高的藝術(shù)成就的同時,忠實而真切地記錄了當(dāng)時國家的動亂和人民的悲苦,提醒我們不忘前事,同情且尊重弱者,切勿重蹈覆轍。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戲為六絕句》),千載而下,杜甫的詩歌仍然在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中回蕩,而那些專權(quán)的野心家、弄舌的宵小……遲早會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作者:浙文社 周海鳴 《杜甫傳》的正文是馮至先生撰寫的關(guān)于詩圣杜甫的長篇傳記。正文之后還有附錄,里面收錄了馮至先生的三篇關(guān)于杜甫詩歌的論述性文章和一篇關(guān)于杜甫的短篇小說,以及莫礪鋒老師的《杜甫簡譜》,新舊唐書的杜甫本傳,元稹的《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并序》,歷代著名杜詩詩評本對杜甫十幾首重要詩作的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