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彭鑫醫(yī)師
中醫(yī)彭鑫博士工作室
2023-07-02 08:02
發(fā)表于北京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nèi)經(jīng)》系列(附語音)-精華篇-之八百二十七。(更多精彩內(nèi)容持續(xù)更新中……)】
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中醫(yī)彭鑫博士,今天我們繼續(xù)講解《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臟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我們先來看原文∶“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長夏,禁溫食飽食濕地濡衣。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靜。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span>這一整段話其實講的就是脾病的發(fā)展時間規(guī)律,還有他的治則治法,跟前面相類似。 “病在脾”,指的是脾臟有病?!坝谇铩?,是在秋天得到痊愈,為什么在秋天痊愈呢?因為秋屬金,金克木,到了秋天之后金氣盛,木氣就被金氣所克,它就弱,木氣一弱,木本來是克伐脾土的,這個時候脾臟本身就沒有木氣制約,其實這個克也是指的制約的意思,這個時候脾臟就比較旺,沒有木的制約和克伐之后就恢復了,所以叫做愈于秋。跟前面的我們看到“病在心,愈在長夏”是一個意思,其實就是這個時候克他的行弱了,弱了之后,它本身強了,本身強了它就是本臟之氣就足,足了之后就好了。 再往后看,“秋不愈,甚于春”,要是秋天不好的話,到來年春天病情就會加重,為什么呢?因為春天所應的是什么行呢?是木,木行比較旺。木是克土的,所以脾土到了春天之后就會受到肝木的克伐。這時候他的本臟之氣就弱,因此病情就會加重。如果是挺過春天去,叫做“持于夏”,就是到了夏天的時候病情就相對穩(wěn)定了。 “起于長夏”,到了長夏這個時間才能好轉(zhuǎn),大家注意,《黃帝內(nèi)經(jīng)》里邊有一個特殊的季節(jié)是長夏,長夏是夏天結尾,秋天還沒來,這個時間段叫長夏,有點像老百姓所說的三伏時間前后,三伏天一般都是夏天的結束,秋天快要開始,夏末秋初這樣一個時間段,這個時間氣壓特別低,濕氣特別大,很多地方的人都非常不舒服,北方叫秋老虎,秋老虎什么意思,就是夏天那個熱還沒有完全退,但是大地還非常濕,地表上的陽氣還沒有完全壓回到地面。 立秋之后,再過幾個節(jié)氣,處暑過完了,到了寒露這個時階段之后,大地浮表上的陽氣全都壓回到地表以內(nèi),這時候大地就一片清肅之氣,這時候就沒有濕氣了,在此之前,濕氣一直存在,當然南北方地域的差異,時間長短不同,尤其是西北方氣候干燥,可能這個時間很短,要是東南方,兩廣、兩湖、江浙一帶,這個時間段就會很長,濕氣就重,所以說《黃帝內(nèi)經(jīng)》里邊把這個這一段時間叫長夏。(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到了長夏之后,對應的就是脾土,所以到了長夏之后,回轉(zhuǎn)過來之后,脾氣足了,身體就好轉(zhuǎn)了。 我們再往后看,“禁溫食飽食”,這個時候要想身體好,不要吃溫食,這個溫食后世醫(yī)家有的人認為是溫熱性食物,還有的人認為是這個溫寫錯了,應該是冷食,就是不要吃涼的東西來傷脾胃,也不要吃的過飽,大家都知道過飽之后也傷脾胃,叫“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咱們成年人吃多了之后都會感覺特別撐,尤其是晚餐吃了大餐之后特別撐。回去之后睡不著覺了,一晚上都不舒服,第二天醒來感覺渾身都累。 為什么呢?就是“胃不和則臥不安”。脾胃完全沒有消化的了這些食物,那就折騰一晚上。(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那要是經(jīng)常飽食的話,脾胃也受不了,所以我在生活中或者在門診上,有些患者問起來的話,我就要求他吃七八成飽就行,最好是吃七成飽,這樣脾胃又不會損傷太重,同時還給胃留有一定的空間,消化能力就會非常好,同時用時下非常流行的話講,可以造成一定的熱量缺口,你吃七成飽就說明你沒有完全吃飽,稍微留一點,有熱量缺口有助于減肥,現(xiàn)在社會上肥胖的人太多,所以吃七成飽的話有助于減肥。(未完待續(xù)) 學了彭鑫博士今天講的課程之后,相信您對《黃帝內(nèi)經(jīng)》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最后做一個答題互動,測一下您的學習成果。 |
|
來自: 為什么73 > 《中醫(yī)彭鑫博士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