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內蒙古地處祖國北疆,橫跨“三北”,是祖國的“北大門”,在國家全局中地位重要、責任重大。 治沙路上,“三北精神”和“蒙古馬精神”在勇?lián)姑?、不畏艱辛、久久為功中相遇。 02 內蒙古是我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為集中、危害最為嚴重的省區(qū)之一,境內分布有巴丹吉林、騰格里、烏蘭布和、庫布其“四大沙漠”和毛烏素、渾善達克、科爾沁、呼倫貝爾“四大沙地”,生態(tài)環(huán)境基礎十分脆弱。 內蒙古生態(tài)狀況如何,不僅關系全區(qū)各族群眾生存和發(fā)展,而且關系華北、東北、西北乃至全國生態(tài)安全。 1978年,為了扭轉西北、華北、東北地區(qū)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帶來的生態(tài)危機,中國啟動實施“三北”工程。 這是一個規(guī)劃期限為73年的工程。內蒙古是國家“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的重要區(qū)域,工程范圍覆蓋12個盟(市)100個旗縣(市、區(qū))。 護青綠,戰(zhàn)黃沙,內蒙古義不容辭。 在沙區(qū),以治理沙化土地為重點,“封飛造”相結合,恢復林草植被; 在荒漠區(qū),以保持原生植被為重點,封禁保護和人工治理相結合,建設沙漠鎖邊防風固沙體系; 在平原區(qū),以平原綠化和防護林建設為重點,建設帶、網、片相結合的高效防護林體系; …… 截至2020年,內蒙古累計完成建設任務1.19億畝,占全國25.1%,扛實了建設我國北方重要生態(tài)安全屏障的重任。 庫布其國際沙漠公園七星湖景區(qū)。 “三北精神”與“蒙古馬精神”在勇?lián)姑邢嘤?,我們用智慧和力量播撒綠色,用心血和汗水澆灌荒漠,用實際行動詮釋實干與擔當。 03 一睜開眼就起來種樹、做營生。 毛烏素沙地,中國四大沙地之一,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烏審旗全境深居其中。 那里曾經黃沙漫天,寸草不生。 1985年正月,19歲的殷玉珍坐著毛驢車,嫁到了烏審旗河南鄉(xiāng)爾林川村一個叫井背塘的地方?;榉堪胙谠谏衬?,生活用水在一個沙坑子里頭,一罐水里半罐子沙。 “我用玉米碎熬了一鍋粥,后來大風來了,一下子連鍋灶都給打翻在那了。”殷玉珍說,“我就發(fā)誓,寧可種樹累死,也不能讓沙子把我欺負死?!?/span> 殷玉珍從老家?guī)Щ貎煽脳顦涿纾苑N到沙漠深處“新家”門口。第二年,兩棵樹一死一活。成活的楊樹苗,給沙漠增添了一抹亮色,也給殷玉珍的心里帶來了一絲希望。 1986年春天,結婚第二年,殷玉珍用家里最值錢的東西——唯一一只羊換回600株樹苗,和丈夫一起栽種在家的四周。盡管只存活了不到10棵,殷玉珍依然看到了希望。從此,一場曠日持久的“人沙戰(zhàn)斗”打響了。 年復一年,殷玉珍和丈夫摸索出了用灌木擋風固沙,蓄水保墑,再層層設防的種樹方法。他們種活的樹越來越多,綠色在沙漠中不斷延伸。 30多年來,憑著一股子永不服輸的倔勁兒,她搬走了“窮沙窩”,在毛烏素沙漠打造出一個“綠色王國”,7萬畝沙地被她種成了綠地。 殷玉珍的目標是:不僅治好沙、管好沙,還要用好沙。“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繡花針?!薄胺凑沂歉衬纳狭耍@輩子跟沙'沒個完’!” 殷玉珍(左)。 “心愿不了,這輩子不安心。” 2004年,57歲的蘇和到大漠中的黑城遺址旁開始種樹。 蘇和下定決心,只有一句話:“種樹心愿不了,這輩子不安心。” 蘇和知道:要想讓梭梭成活,必須得有人在沙漠里住下來照看,他要做這個人。當時,黑城條件異常艱苦,沒樹,沒路,沒電,更沒有一間房子,四處是戈壁黃沙,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連最平常的做飯都成了大問題,常常是盛一碗飯,有半碗底的沙子。頭一天挖好的樹坑,第二天就被沙子埋上。 蘇和和老伴兒還是在這里安了家。那段日子,蘇和跟老伴兒相互鼓勁兒。他把幾萬塊錢的退休金,還有給兒子買車的錢,全都投入到植樹造林中。 因為缺少在沙漠里種植梭梭的經驗,第一年種下的梭梭幾乎死亡殆盡,第二年種下的梭梭成活率也不高。蘇和說,自己是共產黨員,走了,丟黨的人,也丟自己的人。 所以,他像梭梭一樣在荒漠里扎下了根。 蘇和的臉黑了、頭發(fā)白了,沙漠卻綠了。歷時10余年,他種植的梭梭林已成為阿拉善盟面積最大的人工梭梭林之一。 蘇和老人和他生前種植的梭梭林。 王果香的家鄉(xiāng)在內蒙古達拉特旗樹林召鄉(xiāng),地處庫布其沙漠邊緣。上世紀90年代之前,狂暴的黃沙像一匹野馬在這里肆意地踐踏、咆哮。 王果香小時候常聽爺爺說:“在明沙里種樹,葉子掉下來變成肥料,土質就會變好,能多打一些糧食?!笨衫先朔N了一輩子的樹,活下來的卻沒幾棵,只好把綠色的希望寄托在王果香兄妹身上。爺爺給他們起的名字也都與樹木有關,王果香的哥哥叫王果綠,姐姐叫王果梨。 王果香栽樹愛樹,走上了自己一生最值得驕傲的事業(yè)——為綠色奮爭。 一直做,堅持做,王果香憑著執(zhí)著和頑強,“一根筋”地將種樹進行到底,硬是帶領鄉(xiāng)親們在寸草不長的黃沙之中營造了一片綠洲。 時間不語,卻把答案寫在大地上。沒人說得清王果香和鄉(xiāng)親們?yōu)⑾铝硕嗌俸顾藗儏s清楚地看到了那累累的戰(zhàn)果:全鄉(xiāng)耕地面積由3萬畝擴展到16.9萬畝,糧食畝產由20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人均收入達3300元。 王果香也以中國唯一一名非政府組織代表的身份參加了在日內瓦召開的聯(lián)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8次政府間談判會議。 王果香。 治沙自有后來人。 2013年,“90后”李相儒研究生畢業(yè)后進入億利集團,成為新一代治沙人。作為億利集團沙漠研究院植物所所長,李相儒大部分時間需要在實驗室中研究各類種質資源。 李相儒出生在庫布其沙漠邊緣,兒時記憶中的家鄉(xiāng),風沙肆虐,漫天黃沙。也正是因為生活在艱苦而又貧瘠的環(huán)境中,李相儒從小就對植物感興趣。讀大學時,他選擇了生物技術專業(yè)。 2013年,李相儒回到庫布其,開始了一份最難“回本”的工作,和沙漠化斗智斗勇。 “90后”治沙人李相儒。 在庫布其種質資源庫,李相儒和同事通過引種馴化擴繁等科技手段,保護和培育了1000多種耐寒、耐旱、耐鹽堿的種質資源,建成了中國西部最大的沙生灌木及珍稀瀕危植物種質資源庫。 防沙治沙路上,像李相儒這樣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 “三北精神”與“蒙古馬精神”在不畏艱辛中相遇,我們靠著吃苦耐勞的韌勁、一往無前的干勁、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勇氣和毅力,與狂沙抗爭,實現(xiàn)了由“沙進人退”向“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折。 04 要更好地生存和發(fā)展,就一定要防沙治沙,這是一個滾石上山的過程,一直做、持續(xù)做,十分重要。 做對的事。 “治沙愚公”李建國的家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地處毛烏素沙漠北緣。以前那里多是沙子和石頭,幾乎寸草不生。 為了改變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李建國一家就在自家承包的地上種樹。 “因為沙子在'走’,跟著風'走’,所以種啥都不活?!崩罱▏貞浾f。直到后來開始放沙障、種固沙植物,情況開始好轉。再后來在固定住明沙流動后,李建國又在樹下種上了楊柴等植物。 從開始治沙到滿眼綠洲,做對了的事堅持40多年,他家的3000余畝沙地徹底被李建國征服了。 “三天不刮風,不叫三盛公?!薄靶★L眼難睜,大風活埋人?!边@是上世紀50年代初,內蒙古磴口縣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真實寫照。 磴口縣第一任縣委書記楊力生,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帶領人民群眾植樹造林。從1950年起,楊力生發(fā)起了一場持久的人民義務治沙戰(zhàn)爭。 1958年,308華里防護林建成,沿黃河西岸筑起了20公里防洪堤,基本上根治了流沙和水患對農田和家園的侵襲及破壞。 堅韌的“治沙精神”猶如沙生植物一樣扎根土壤,深入人心。 沿著楊力生書記的足跡,磴口縣治理烏蘭布和沙漠的熱情從未停歇過。經過70多年的科學探索實踐,磴口縣形成了“以樹擋沙、以草固沙、以光鎖沙”的系統(tǒng)治沙創(chuàng)新模式,先后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等一系列生態(tài)建設工程,為210萬畝的烏蘭布和沙漠披上了綠裝。 磴口縣沙漠草業(yè)基地。 創(chuàng)新做。 生態(tài)要保護,經濟也要發(fā)展;治沙,也要治窮,讓沙里產“金”。 在阿拉善盟,全力建設梭梭肉蓯蓉、白刺鎖陽、黑果枸杞“三個百萬畝”林沙產業(yè)基地,形成一條集肉蓯蓉、鎖陽和沙地葡萄、黑果枸杞種植、加工、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完整產業(yè)鏈,在茫茫大漠建起了取之不盡的“綠色銀行”,全盟3萬多戶農牧民受益。 在鄂爾多斯,依托豐富的太陽能資源以及廣闊的沙漠、戈壁、荒漠等適宜發(fā)展新能源的地帶,推行光伏治沙“板上發(fā)電、板間養(yǎng)殖、板下種植”的模式,不僅實現(xiàn)了“雙碳”目標下生態(tài)治理與新能源建設的完美結合,也為世界荒漠化防治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三北精神”與“蒙古馬精神”在久久為功中相遇,我們以滾石上山的精神防沙治沙,使黃沙變綠洲、獨木成林海,努力為祖國北疆構筑起一道亮麗的綠色長城。 05 百戰(zhàn)黃沙穿綠甲,不退沙魔誓不休。 當“三北精神”和“蒙古馬精神”相遇,我們勇?lián)姑?,守護家園、鏖戰(zhàn)黃沙,努力扛實建設我國北方重要生態(tài)安全屏障的重任。 當“三北精神”和“蒙古馬精神”相遇,我們不畏艱辛,吃苦耐勞、一往無前,努力書寫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巨變。 當“三北精神”和“蒙古馬精神”相遇,我們久久為功,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努力創(chuàng)造沙漠變綠洲的人間奇跡。 大國治沙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綠水青山的生態(tài)財富,也留給了我們勇?lián)姑?、不畏艱辛、久久為功和“吃苦耐勞、一往無前,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精神財富。 做對的事,做有價值的事,一直做,時間自會給出答案。 |
|
來自: 孤鳳 > 《哲學、法律與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