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子,梔通卮,卮為古代酒杯,梔子果實(shí)似此種酒杯,故得此名。
由于生在山地,又叫山梔子;因其果實(shí)和木材可提取黃色染料,又叫黃梔子;有的品種的枝條斜出而常生在水邊,有的叫水橫枝;古名越桃、木丹、林蘭、白蟾花。
![](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3/06/2615/268249093_1_20230626033737979.jpeg)
梔子原產(chǎn)我國(guó),為古老花木,在漢代《漢書》、晉代《晉書》、明代《群芳譜》、清代《花境》中都有關(guān)于梔子的記載。漢代曾大量栽培,《史記·貨殖傳》記載:“千畝卮茜,其人與千戶侯等。”唐《藝文類聚》記載:“漢有卮茜園?!?/p>
梔子花枝葉茂密,芳香素英,為花葉并美的觀賞樹木。夏季開花,花單生于枝端或葉腋,花冠為高腳碟狀,花大,白色六出,有強(qiáng)烈的香氣,花期4~5月。果實(shí)別致,猶如6個(gè)棱角的倒卵形,幼果青色,熟時(shí)燦似金,果期11月。
梔子四季常青,花朵潔白,芳香撲鼻,是名貴的木本花卉,自古就有不少詩人歌詠它。
梔子花又開,十二首梔子花的詩詞,一起感受梔子花的詩意與美麗!
![](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3/06/2615/268249093_3_20230626033739244.jpeg)
1、《梔子花詩》
沈周〔明代〕
雪魄冰花涼氣清,曲闌深處艷精神。
一鉤新月風(fēng)牽影,暗送嬌香入畫庭。
2、《雨過山村》
王建〔唐代〕
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閑著中庭梔子花。
![](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3/06/2615/268249093_4_20230626033739572.jpeg)
3、《和令狐相公詠梔子花》
劉禹錫〔唐代〕
蜀國(guó)花已盡,越桃今已開。
色疑瓊樹倚,香似玉京來。
且賞同心處,那憂別葉催。
佳人如擬詠,何必待寒梅。
4、《江頭四詠。梔子》
杜甫〔唐代〕
梔子比眾木,人間誠未多。
于身色有用,與道氣傷和。
紅取風(fēng)霜實(shí),青看雨露柯。
無情移得汝,貴在映江波。
![](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3/06/2615/268249093_5_20230626033739870.jpeg)
5、《梔子花》
楊萬里〔宋代〕
樹恰人來短,花將雪樣年。
孤姿妍外凈,幽馥暑中寒。
有朵篸瓶子,無風(fēng)忽鼻端。
如何山谷老,只為賦山礬。
6、《梔子花題畫》
豐坊〔明代〕
金鴨香消夏日長(zhǎng),拋書高臥北窗涼。
晚來驟雨山頭過,梔子花開滿院香。
![](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3/06/2615/268249093_6_20230626033740416.jpeg)
7、《摘同心梔子》
劉令嫻〔南北朝〕
兩葉雖為贈(zèng),交情永未因。
同心何處恨,梔子最關(guān)人。
8、《梔子花》
釋居簡(jiǎn)〔宋代〕
嫩玉溫柔凈弗瑕,涼云綴葉借春華。
水風(fēng)池閣簾櫳靜,小試微薰著一花。
![](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3/06/2615/268249093_7_20230626033740744.jpeg)
9、《梔子花》
李東陽〔明代〕
抽黃媲白總稱才,誰遣山梔入畫來。
似為詩家少知己,杜陵吟罷不曾開。
10、《題折枝葵花梔子畫》
劉崧〔元代〕
山梔蜀葵何日栽,春深常是共時(shí)開。
微風(fēng)池館清無暑,曾看佳人并折來。
![](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3/06/2615/268249093_8_2023062603374188.jpeg)
11、《水梔子》
朱淑真〔宋代〕
一痕春寄小峰蠻,薝卜香清水影寒。
玉質(zhì)自然無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
12、《梔子花一首》
蘇籀〔宋代〕
鏤裁雪羽元同質(zhì),合輯龍沈更一家。
氣襲禪僧鼻端白,葩敷溪女鬢唇斜。
牽纏薌色誠虛幻,結(jié)習(xí)因緣可嘆嗟。
芍藥調(diào)和傳漢殿,酴醿脂澤有渾耶。